[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
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脊柱辅助保健护具产品目前市面上主要类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较宽腰腹腹带上加装支板或支条腰腹带的形状模式,通过维系在腰腹部收缩肌体加强腹压来减轻或辅助脊柱负重,因这种模式对身体所施加的力是在同一个圆周面向心收缩力向脊柱产生的靠力较弱,而当加大维系力时会感觉身体气血不畅。而现有的另一种强直性脊柱矫正辅助支具具有较强方向支撑力,其结构模式均以在其腰带与左右肩带上设置铝合金等钢性较强支条或支板,对身体会产生针前拉后顶对性方向力,而种模式因局限性等因素当支条顶背产生作用力状态时但其肩带与两肩相对受力面也必须呈c角度维系面状态,对肩臂肢体易造成血液流通受阻产生麻木舒适性较差且受环境穿衣等影响适合针对性患者使用可适用范围较小。随着人口以进入老龄化社会,脊柱亚健康群体的增多,而目前市面上的脊柱辅助负重护具产品的款型力学模式均处于同化性结构,可选性匮乏。
技术实现要素:[0003]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包括;强直柱.细杆柱.左柱.左上臂.左壁栓.左下臂.右柱.右上臂.右壁栓.右下臂.上缘.后缘.顶板.下缘;左柱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左柱中孔垂直贯穿于左柱的上下两端,在左柱靠上端面左柱臂上开有螺丝扣臂,在左柱靠中部开有螺丝扣臂,在左柱靠近下端面上开有螺丝扣臂,在左柱的中孔靠近两端部分为螺丝口,强直柱柱为碳纤维或玻纤维圆柱形,强直柱的截面与左柱中孔孔形大小相匹配,在左柱中孔内设置内柱,在左柱中孔的两端螺丝口上设置丝扣堵头将内柱与左柱锁住,左上臂为中空的圆柱形,在左上臂的下端面开有与左柱靠上端螺丝扣臂相匹配的螺丝孔,螺丝孔的另端止于靠近上端面端壁,在左上臂靠上端开有上缘带栓口,左上臂下端螺丝孔与左柱上端螺丝扣臂相对应通过相对旋转进行锁扣连接及相对之间长度定位调节,左壁栓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在左壁栓靠前端开有与左柱中部螺丝扣臂相匹配的螺丝孔,螺丝孔贯穿于左壁栓上下两端,在左壁栓靠后端上设有后缘带扣,左壁栓螺丝孔与左柱下端面螺丝扣臂相对应通过相对拧旋转锁扣处位于与左柱靠中部螺丝扣臂上,左壁栓与左柱通过相对旋转可进行相对上下高度定位调节,左下臂为中空的柱状异形结构,左下臂的中孔垂直于左下臂上端面,中孔另端止于靠近下端面端壁,中孔为螺丝孔与左柱下端螺丝扣臂大小相匹配,在左下臂靠下端内侧壁上设有左胯垫,在左胯垫靠近前端面上开有下缘带栓口,左下臂上端面螺丝孔与左柱下端螺丝扣臂相对应通过相对拧旋转进行锁扣连接,左下臂与左柱之间通过相对旋转可进行上下高度定位调节,右柱为中空的圆柱形,右柱中孔垂直贯穿于右柱的上下两端,在右柱靠近上端面右柱臂上开有螺丝扣臂,在右柱靠中部开有螺丝扣臂,在右柱靠近下端面上开有螺丝扣臂,在右柱的两端中孔上开有丝扣,强直柱的截面与右柱中孔大小相匹配,在右柱中孔内设置强直柱,在右柱中孔两端丝扣上设置丝扣堵头将内
柱与右柱锁住,细杆柱为圆柱形碳纤维或玻纤维细杆柱,细杆柱的长度与强直柱相等,通过在左柱中孔和右柱中孔换装配有设定数量的细杆柱使左柱和右柱变为弹性功能支柱,右上臂为中空的圆柱形,在右上臂的下端面开有与右柱靠上端螺丝扣臂相匹配的螺丝孔,螺丝孔的另端止于靠近上端面端壁,在右上臂靠上端开有上缘带栓口,右上臂下端螺丝孔与右柱上端螺丝扣臂相对应通过相对拧旋转进行锁扣连接及相对之间长度定位调节,右壁栓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在右壁栓靠前端开有与右柱中部螺丝扣臂相匹配的螺丝孔,螺丝孔贯穿于右壁栓的上下两端,在右壁栓靠后端上设有后缘带带扣,右壁栓螺丝孔与右柱下端面相对拧旋转锁扣处位于与右柱靠中螺丝扣臂上,右壁栓与右柱通过相对旋转可进行相对之间上下高度定位调节,右下臂为中空的柱状异形结构,右下臂的中孔垂直于右下臂上端面,中孔的另端止于靠近下端面端壁,中孔为螺丝孔与右柱靠下端螺丝扣臂大小相匹配,在右下臂靠下端内侧壁上设有右胯垫,在右胯垫靠近前端面上开有下缘带栓口,右下臂螺丝孔与右柱下端螺丝扣臂相对应通过相对拧旋转进行锁扣连接,右下臂与右柱之间通过相对旋转进行上下高度定位调节,上缘带为布艺织带,在上缘带靠左端上设有粘扣,粘扣与上缘带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在上缘带靠左端上设有解锁拉带,在上缘带靠中部上设有与靠左端粘扣相匹配的粘扣,粘扣与上缘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上缘带右端与右上臂带栓口相对穿入维系并合通过缝制或铆钉与右上臂维系固定连接,上缘带左端与左上臂带栓口相对穿入向右折返维系,通过上缘带左端粘扣与上缘带中部粘扣进行相对锁扣连接,通过向外牵拉上缘带解锁拉带对左端粘扣与中部粘扣进行解锁调节左上臂与右上臂之间相对间距宽度定位,后缘带为条形布艺带状,在后缘带左端上设有与左柱左壁栓带扣相匹配的带扣,在后缘带中部上设有粘扣,粘扣与后缘带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在后缘带靠右端设有与后缘带中部粘扣相匹配的粘扣在后缘带右端上设有解锁拉带,顶板为弹性碳纤维或塑材板状形,在顶板靠左端上开有后缘带栓口,在顶板靠右端上开有后缘带栓口,后缘带右端与顶板的左端带栓口由内外穿出在从顶板右端带栓口由外向内相对穿入与顶板相连接,顶板处位于后缘带的中部上,后缘带右端与右柱右壁栓带栓口相对穿入右端部分向左折返,右端粘扣与后缘靠中部粘扣相对锁扣将右壁栓维系连接,后缘带左端带扣与左壁栓带扣相对插入进行锁扣连接,通过牵拉后缘带解锁拉带将右端粘扣与中部粘扣解锁调节后缘带定位长度,下缘带为条形布艺带状,在下缘带靠左端上设有粘扣,粘扣与下缘带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在下缘带靠左端上设有解锁拉带,在下缘带靠中部设有与下缘带左端粘扣相匹配的粘扣,粘扣与下缘带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下缘带右端与右胯垫带栓口相对穿入维系通过铆钉或缝制固定连接,下缘带左端部分从左胯垫的带栓口由内向外穿出向右折返通过左端粘扣与中部粘扣相对锁扣将左下臂维系连接,通过下缘带解锁拉带将左端粘扣与中部粘扣相对解锁进行调节左胯垫与右胯垫之间的相对间距宽度定位调节。
[0004]
使用时,通过左柱与左上臂左下臂之间相对旋转调节相对高度,右柱与右上臂右下臂之间相对旋转调相对高度,通过左柱与左臂栓相对旋转右柱与右下臂相对旋转调节后缘带及顶板处位高度,牵拉上缘带拉带,下缘带拉带解锁调节左柱与右柱之间相对间距宽度,将左柱左上臂和右柱右上臂相对置于身体前面左右肩前肩胛窝上端,上缘带置于胸骨柄部位,左胯垫置于左胯骨趾骨联合部,右胯垫置于右胯骨趾骨联合位,下缘带置于小腹部,后缘顶板置于脊柱后弓顶或易疲劳部位上,将后缘带的左端带扣与左柱左壁栓带扣相对插入进行锁扣连接,通过向外牵拉后缘解扣拉带解锁后调节后缘带及顶板与上缘带和下
缘带对身体前后顶点产生合力及与身体相适应的顶靠支撑力度,负重支具与身体相解脱时,将左壁栓带扣内的后缘带扣锁舌向内按压后与左壁栓带扣锁定状态解除,同时支具与身体相脱离。
[0005]
由于人体脊柱垂直于身体的后面承载上身体重,使得耐劳性较弱,当因体质或劳累时肌肉组织也随之乏力懈怠,为避免脊柱垂直负重耗力而往往习惯性弓腰佝背,久而造成脊柱前方椎体负重过载后方椎体张力过伸透支突变使得脊柱正常曲度及负重平衡力也随之加速退化。由前述可知通过弹性耐力稳定且质轻的碳纤维杆或较经济的玻纤维杆柱与柔韧性耐久性强的ppr或pe等塑材管柱相组合恰好可将其特性易掌控配置利用及产业化生产。
[0006]
优选的,强直柱.细杆柱.左柱.左上臂.左下臂.右上臂.右下臂.均为圆柱形。
[0007]
优选的,上缘带.后缘带.下缘带均为条形布艺织带。
[0008]
优选的,左柱为中空的ppr或pe等塑材圆柱形,在左柱中孔内设置强直柱或选择设定数量的细杆柱,在中孔两端口上设置丝扣堵头,左柱上端螺丝扣臂与左上臂螺丝孔相锁扣定位,左上臂带栓口与上缘带左端带相匹配维系连接。
[0009]
优选的,右柱为中空的ppr或pe等塑材圆柱形,在右柱中孔内设置强直柱或选择设定数量的细杆柱,在中孔两端丝口上设置丝扣堵头,右柱上端螺丝扣臂与右上臂螺丝孔相锁扣定位,右上臂带栓口与上缘带右端相匹配连接。
[0010]
优选的,左壁栓螺丝孔与左柱中部螺丝扣臂相锁扣定位连接,左壁栓后缘带扣与后缘带左端带扣相锁扣连接。
[0011]
优选的,右壁栓螺丝孔与右柱中部螺丝扣臂相锁定位扣连接,右壁栓带栓口与后缘带右端相匹配连接。
[0012]
优选的,左下臂螺丝孔与左柱下端螺丝扣臂相锁扣定位连接,左胯垫带栓口与下缘带左端相匹配维系锁扣连接。
[0013]
优选的,右下臂螺丝孔与右柱靠下端螺丝孔臂相锁扣定位连接,右胯垫带栓口与下缘带右端相匹配维系连接。
[0014]
优选的,顶板为碳纤维或塑材板形,顶板左端带栓口,与顶板右端带栓口与后缘带相匹配维系连接。
[0015]
本发明通过在左柱左上臂和右柱右上臂上设置上缘带,在左柱左壁栓和右柱右壁栓上设置后缘带及顶板,在左柱左下臂和右柱右下臂上设置下缘带,形成前后上中下三点顶力架构,通过在左柱和右柱中孔内加装杆柱使得左柱右柱成为弹性反弹力支撑功能,实现可随体进行度弯曲活动,通过将左柱和右柱中孔内换装强直柱使左柱右柱变为钢性强直性支撑作用,通过左上臂右上臂抵住左右胸肩部,上缘带上缘带抵住胸骨柄位,后缘带及顶板抵住后面,下缘带抵住小腹部产生合力限制脊柱后方椎体过伸透支,减免脊柱前方椎体过载,平衡顶靠负重力显而易得,力学结构可适用面较广。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1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左柱立体示意图。
[0017]
附图2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右柱立体示意图。
[0018]
附图3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顶板立体示意图。
[0019]
附图4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左上臂立体示意图。
[0020]
附图5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右上臂立体示意图。
[0021]
附图6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左壁栓立体示意图。
[0022]
附图7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右壁栓立体示意图。
[0023]
附图8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左下臂立体左侧示意图。
[0024]
附图9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右下臂立体右侧示意图。
[0025]
附图10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强直柱立体示意图。
[0026]
附图11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细杆柱立体示意图。
[0027]
附图12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上缘带示意图。
[0028]
附图13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后缘带示意图。
[0029]
附图14是一幅较佳实施方式的脊柱舒展抑劳负重支具的下缘带示意图。
[0030]
图中;强直柱2.细杆柱3.左内柱11.左上臂12.左壁栓13.左下臂14.右柱15.右上臂16.右壁栓17.右下臂18.上缘19.后缘20.顶板21.下缘22.中孔111.丝扣臂1111.丝扣臂112.丝扣臂1121.螺丝扣1122.螺丝孔121.带栓口1211.螺丝孔131.带扣1311.中孔141.左胯垫1411.带栓口142.中孔151.丝扣臂1511.丝扣臂152.丝扣臂1521.丝扣1522.螺丝孔161.带栓口1611.螺丝孔171.扣1711.中孔181.右胯垫1811.带栓口182.粘扣191.拉带1911.粘扣192.带扣201.粘扣2011.粘扣202.拉带2021.带栓口211.带栓口2111.粘扣221.拉带2211.粘扣22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如图1-图9所示,一种脊柱过载平衡抑劳负重器,包括;强直柱2.细杆柱3.左内柱11.左上臂12.左壁栓13.左下臂14.右柱15.右上臂16.右壁栓17.右下臂18.上缘19.后缘20.顶板21.下缘22;左柱11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左柱11中孔111垂直贯穿于左柱11的上下两端,在左柱11靠上端面左柱11臂上开有螺丝扣臂1111,在左柱11靠中部开有螺丝扣臂112,在左柱11靠近下端面上开有螺丝扣臂1121,在左柱11的中孔111靠近两端口为螺丝口1122,强直柱2为碳纤维或玻纤维圆柱形,强直柱2的截面与左柱11的中孔大小相匹配,在左柱11中孔111内设置内强直柱2,在左柱11中孔111的两端螺丝口1122上设置丝扣堵头将内柱2与左柱11锁住,左上臂12为中空的圆柱形,在左上臂12的下端面开有与左柱11靠上端螺丝扣臂1111相匹配的螺丝孔121,螺丝孔121的另端止于靠近上端面端壁,在左上臂12靠上端开有上缘带栓口1211,左上臂12下端螺丝孔1211与左柱11上端螺丝扣臂1111相对应通过相对旋转进行锁扣连接及相对之间长度定位调节,左壁栓13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在左壁栓13靠前端开有与左柱11中部螺丝扣臂112相匹配的螺丝孔131,螺丝孔131贯穿于左壁栓131上下两端,在左壁栓13靠后端上设有后缘带扣1311,左壁栓13螺丝孔131与左柱11下端面螺丝扣臂1121相对应通过相对拧旋转锁扣处位于与左柱11靠中部螺丝扣臂112上,左壁栓13与左柱11通过相对旋转可进行相对上下高度定位调节,左下臂14为中空的柱状异形结构,左下臂14的中孔141垂直于左下臂14上端面,中孔141另端止于靠近下端面端壁,中孔141为螺丝孔141与左柱11下端螺丝扣臂1121大小相匹配,在左下臂14靠下端内侧壁上设有左胯垫1411,在左胯垫1411靠近前端面上开有下缘带栓口142,左下臂14上端面螺丝孔141与左柱11下端螺丝扣臂1121相对应通过相对拧旋转进行锁扣连接,左下臂14与左柱11之间通过相
对旋转可进行上下高度定位调节,右柱15为中空的圆柱形,右柱15中孔151垂直贯穿于右柱15的上下两端,在右柱15靠近上端面右柱15臂上开有螺丝扣臂1511,在右柱15靠中部开有螺丝扣臂152,在右柱15靠近下端面上开有螺丝扣臂1521,在右柱15的两端中孔151上开有丝扣1522,强直柱2的截面与右柱15中孔151大小相匹配,在右柱中孔151内设置强直柱2,在右柱15中孔两端丝扣1522上设置丝扣堵头将内柱2与右柱15锁住,细杆柱3为碳纤维或玻纤维杆的圆柱形,细杆柱3的长度与强直柱2长度相等,可通过在左柱11中孔111和右柱15中孔151内换装设定数量的细杆柱3使左柱11和右柱15变为弹性支撑力功能支柱,右上臂16为中空的圆柱形,在右上臂16的下端面开有与右柱15靠上端螺丝扣臂1511相匹配的螺丝孔161,螺丝孔161的另端止于靠近上端面端壁,在右上臂16靠上端开有上缘带栓口1611,右上臂16下端螺丝孔161与右柱15上端螺丝扣臂1511相对应通过相对拧旋转进行锁扣连接及相对之间长度定位调节,右壁栓17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在右壁栓17靠前端开有与右柱16中部螺丝扣臂152相匹配的螺丝孔171,螺丝孔171贯穿于右壁栓17的上下两端,在右壁栓17靠后端上设有后缘带带扣1711,右壁栓17螺丝孔171与右柱15下端面相对拧旋转锁扣处位于与右柱15靠中螺丝扣臂152上,右壁栓17与右柱15通过相对旋转可进行相对之间上下高度定位调节,右下臂18为中空的柱状异形结构,右下臂18的中孔181垂直于右下臂18上端面,中孔181的另端止于靠近下端面端壁,中孔181为螺丝孔181与右柱15靠下端螺丝扣臂1521大小相匹配,在右下臂18靠下端内侧壁上设有右胯垫1811,在右胯垫1811靠近前端面上开有下缘带栓口182,右下臂18螺丝孔181与右柱15下端螺丝扣臂1521相对应通过相对拧旋转进行锁扣连接,右下臂18与右柱15之间通过相对旋转进行上下高度定位调节,上缘带19为布艺织带,在上缘带19靠左端上设有粘扣191,粘扣191与上缘带191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在上缘带19靠左端上设有解锁拉带1911,在上缘带19靠中部上设有与靠左端粘扣191相匹配的粘扣192,粘扣192与上缘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上缘带19右端与右上臂16带栓口1611相对穿入维系并合通过缝制或铆钉与右上臂16维系固定连接,上缘带19左端与左上臂12带栓口1211相对穿入向右折返维系,通过上缘带19左端粘扣191与上缘带19中部粘扣192进行相对锁扣连接,通过向外牵拉上缘带19解锁拉带1911对左端粘扣191与中部粘扣192进行解锁调节左上臂12与右上臂17之间相对间距宽度定位,后缘带20为条形布艺带状,在后缘带20左端上设有与左柱11左壁栓13带扣1311相匹配的带扣201,在后缘带20中部上设有粘扣2011,粘扣2011与后缘带20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在后缘带20靠右端设有与后缘带20中部粘扣2011相匹配的粘扣202在后缘带右端上设有解锁拉带2021,
[0032]
顶板21为弹性碳纤维或塑材板状形,在顶板21靠左端上开有后缘带栓口211,在顶板21靠右端上开有后缘带栓口2111,后缘带20右端与顶板21的左端带栓口211由内外穿出在从顶板21右端带栓口2111由外向内相对穿入与顶板21相连接,顶板21处位于后缘带20的中部上,后缘带20右端与右柱15右壁栓17带栓口1711相对穿入右端部分向左折返,右端粘扣202与后缘20靠中部粘扣2011相对锁扣将右壁栓维系连接,后缘带20左端带扣201与左壁栓13带扣1311相对插入进行锁扣连接,通过牵拉后缘带20解锁拉带2021将右端粘扣201与中部粘扣2011解锁调节后缘带20定位长度,下缘带22为条形布艺带状,在下缘带22靠左端上设有粘扣221,粘扣221与下缘带22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在下缘带22靠左端上设有解锁拉带2211,在下缘带22靠中部设有与下缘带22左端粘扣221相匹配的粘扣222,粘扣222与下缘带22通过缝制相对固定连接,下缘带22右端与右胯垫1811带栓口182相对穿入维系通
过铆钉或缝制固定连接,下缘带22左端部分从左胯垫1411的带栓口142由内向外穿出向右折返通过左端粘扣221与中部粘扣222相对锁扣将左下臂14维系连接,通过下缘带22解锁拉带2211将左端粘扣221与中部粘扣222相对解锁进行调节左胯垫1411与右胯垫1811之间的相对间距定位调节。
[0033]
使用时,通过左柱11与左上臂12左下臂14之间相对旋转调节相对高度,右柱15与右上臂16右下臂18之间相对旋转调相对高度,通过左柱11与左臂栓13相对旋转右柱15与右臂栓17相对旋转调节后缘带20顶板21处位高度,牵拉上缘带19拉带1911,下缘带22拉带11解锁调节左柱11与右柱15之间相对间距宽度,将左柱11左上臂12右柱15右上臂16相对置于身体前面左右肩前肩胛窝上端部位上,上缘带置于胸骨柄部位,左胯垫1411置于左胯骨趾骨联合部,右胯垫17置于右胯骨趾骨联合位,下缘带22置于小腹部,后缘带20顶板21置于脊柱后弓顶面或易疲劳部位上,将后缘带20的左端带扣201与左柱11左壁栓13带扣1311相对插入进行锁扣连接,通过向外牵拉后缘带20解扣拉带2021解锁后调节后缘带20及顶板21与上缘带19和下缘带22对身体前后顶点产生合力或与身体相适应的顶靠支撑力度,负重支具与身体相解脱时,将左壁栓134带扣1311内的后缘带20带扣201锁舌向内按压后与左壁栓13带扣1311锁定状态解除,同时支具与身体相脱离。
[00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强直柱2.细杆柱3.左柱11.左上臂12.左下臂14.右上臂16.右下臂18.均为圆柱形。
[003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缘带19.后缘带20.下缘带22均为条形布艺织带。
[0036]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柱11为中空的ppr或pe等塑材圆柱形,在左柱11中孔111内设置强直柱2,或选择设定数量细杆柱3,在中孔111两端口上设置丝扣堵头,左柱11上端螺丝扣臂1111与左上臂12螺丝孔121相锁扣定位,左上臂12带栓口1211与上缘带19左端带相匹配维系连接。
[0037]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柱15为中空的ppr或pe等塑材圆柱形,在右柱15中孔151内设置强直柱2或选择设定数量的细杆柱3,在中孔151两端丝口1522上设置丝扣堵头,右柱15上端螺丝扣臂1511与右上臂16螺丝孔161相锁扣定位,右上臂16带栓口1611与上缘带19右端相匹配连接。
[0038]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壁栓13螺丝孔131与左柱11中部螺丝扣臂112相锁扣定位连接,左壁栓13后缘带扣1311与后缘带20左端带扣201相锁扣连接。
[0039]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壁栓17螺丝孔171与右柱15中部螺丝扣臂152相锁定位扣连接,右壁栓17带栓口1711与后缘带20右端相匹配连接。
[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下臂14螺丝孔141与左柱11下端螺丝扣臂1121相锁扣定位连接,左胯垫1411带栓口142与下缘带22左端相匹配维系锁扣连接。
[0041]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下臂18螺丝孔181与右柱15靠下端螺丝孔臂1522相锁扣定位连接,右胯垫1811带栓口182与下缘带20右端相匹配维系连接。
[0042]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21为碳纤维或塑材板形,顶板21左端带栓口211,与顶板21右端带栓口2111与后缘带20相匹配维系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