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抢救转运综合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2853发布日期:2019-12-03 23:41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肺复苏抢救转运综合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特别用于转运途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综合平台。



背景技术:

中华医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相关指南中明确提出1、重症患者的转运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转运床;2、重症患者的转运需配备监护治疗设备。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大部分医院还是普通平车转运车转运急危重症患者。可能会导致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疾病发展变化快,转运途中可发生多种并发症,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变化,需要抢救。首先现有的转运床结构复杂,为了实现多功能,转运床上设置了各种急救设备,导致转运床本身重量较大,另外转运床内部空间有限,在相关设备放置后转运床的调节功能受到限制。其次,患者在转运床上的固定方式较为单一,在转运床移动转弯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二次伤害。另外呼吸机给患者吸入的气体温度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对于患者的呼吸系统可能带来较大刺激,不利于恢复健康。最后由于转运床需要移送不同的患者,其表面会聚集细菌和病毒,需要进行杀菌,杀菌时,可能会影响转运床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急诊科或转运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综合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转运床1,转运床包括床架和床面,床架为可伸缩结构,便于调节床体的高度,床面为床板和包裹床板的棉套,床板的两面均可使用,翻转即可实现;床架上安装有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2、固定结构3、呼吸系统4、还包括输液架7、供电系统5和监护系统6、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9以及负压吸引装置16;所述伸缩结构为套管式伸缩结构,用于调节转运床的高低,套管式结构为两段式套管,在转运床调节到最低位置处时,床板下部空间为收纳空间,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呼吸系统、供电系统、加热装置和监护系统及负压吸引装置均可放置于收纳空间;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采用集成结构,该结构兼备心肺复苏和除颤功能,以减小该设备的体积,该结构形状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顶部设置有监护系统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为平板显示器21;固定结构采用多方位全面固定;呼吸系统包括氧气瓶和呼吸机,呼吸机与监护系统一体设置;加热装置为呼吸机提供恒温的气体;供电系统为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呼吸机、加热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监护系统供电;监护系统用于监测患者的生理特征并记录保存;消毒装置为设置在床板下的一排紫外灯管8;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泵和吸引终端,吸引泵设置在收纳空间内部,吸引终端卡接在床的前端,便于随时拿取使用;供电系统包括一蓄电池及控制器;还包括一可以折叠和收缩的输液架,输液架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采用led灯,所述led灯与供电系统连接,在收纳空间内,较重的氧气瓶、蓄电池、吸引泵设置在远离床体头部的一端,其余装置放置在床体的头部一端,以平衡转运床体,在转运过程不至于侧翻。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箱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箱体内装有导热液体,箱体内设置有多根电热棒,电热棒在箱体内按相应间距均匀隔开,呼吸机的导气管从箱体内穿过,在箱体内呈蛇形布置在导热棒的周围,控制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及对电热棒通电和断电实现对导热液体温度的控制,使呼吸机的导气管内的气体被加热,使呼吸机的导气管内的气体被加热,加热的温度可以设置为35-37℃,通过箱体内的导热液体可以确保导气管内的气体被均匀加热。

转运床的车轮和车架之间还设置有减振缓冲装置,车轮上设置有锁止装置,用于安全停放转运床。

固定结构包括一块正方形的固定袋,正方形的面积与成年人的胸腹面积近似,固定袋的四角延伸出具有一定宽度的固定带,分别与转运床的四角扣接,所述固定带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

所述收纳空间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根据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呼吸系统、供电系统和监护系统的底部形状设计,用于紧固相关设备,防止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的设备跌落现象。

所述的呼吸系统的氧气瓶、加热装置固定设置在收纳空间内部,所述的呼吸机的导气管穿过加热装置与氧气瓶相连,所述的加热装置的箱体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板。

所述的监护系统包括显示装置、核心控制模块和传感器模组,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按压压力传感器、按压深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模组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核心控制模块,核心控制模块对上述信息进行处理,给出按压提示信息和除颤提示信息。

所述的转运床一侧可拆卸的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设置有固定板和固定杆,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呼吸系统的呼吸机和监护系统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的固定杆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卡,所述的固定卡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床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充分利用转运车的内部空间,即不影响转运床高低调节功能的实现,又为其他设备提供了安装和放置空间;例外特备设计的固定方式,固定面积大,不会给患者造成转运过程中的二次伤害,能够提高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呼吸机导气管内气体温度恒定有利于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促进人体心肺功能快速恢复,消毒装置可以在转运过程进行,提高了使用效率。满足临床的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需求,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临床操作,使用范围广,便于推广。通过监护系统检测患者相关信息,并通过核心控制模块给出建议。固定架可拆卸地设置在转运床上,能够节省空间,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固定方式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消毒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2-5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说明。

一种心肺复苏抢救转运综合平台:包括一转运床1,转运床包括床架和床面,床架为可伸缩结构,便于调节床体的高度,床面为床板和包裹床板的棉套,床板的两面均可使用,翻转即可实现;床架上安装有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2、固定结构3、呼吸系统4、还包括输液架7、供电系统5和监护系统6、消毒装置和加热装置9以及负压吸引装置16;所述伸缩结构为套管式伸缩结构,用于调节转运床的高低,套管式结构为两段式套管,在转运床调节到最低位置处时,床板下部空间为收纳空间,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呼吸系统、供电系统、加热装置和监护系统及负压吸引装置均可放置于收纳空间;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采用集成结构,该结构兼备心肺复苏和除颤功能,以减小该设备的体积,该结构形状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顶部设置有监护系统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为平板显示器21;固定结构采用多方位全面固定;呼吸系统包括氧气瓶和呼吸机,呼吸机与监护系统一体设置;加热装置为呼吸机提供恒温的气体;供电系统为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呼吸机、加热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监护系统供电;监护系统用于监测患者的生理特征并记录保存;消毒装置为设置在床板下的一排紫外灯管8;所述负压吸引装置16包括负压吸引泵和吸引终端,吸引泵设置在收纳空间内部,吸引终端卡接在床的前端,便于随时拿取使用;供电系统包括一蓄电池及控制器;还包括一可以折叠和收缩的输液架,输液架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采用led灯,所述led灯与供电系统连接,在收纳空间内,较重的氧气瓶、蓄电池、吸引泵设置在远离床体头部的一端,其余装置放置在床体的头部一端,以平衡转运床体,在转运过程不至于侧翻。

当需要消毒时,将床板翻转过来,与病人接触的一面翻转朝下,开启紫外灯对床面进行消毒,未与病人接触的一面翻转朝上,可以进行正常转运,提高了转运床的使用效率。窗架上放置床板的地方设置有两层台阶,床板放置在上面一层台阶上,紫外灯位于下面一层,可以对床板进行照射消毒。

所述加热装置9包括一箱体结构10和控制系统11,箱体内装有导热液体12,箱体内设置有多根电热棒13,电热棒13在箱体内按相应间距均匀隔开,呼吸机的导气管14从箱体内穿过,在箱体内呈蛇形布置在导热棒的周围,控制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15及对电热棒通电和断电实现对导热液体温度的控制,使呼吸机的导气管内的气体被加热,加热的温度可以设置为35-37℃。

转运床的车轮和车架之间还设置有减振缓冲装置,车轮上设置有锁止装置,用于安全停放转运床。

固定结构包括一块正方形的固定袋,正方形的面积与成年人的胸腹面积近似,固定袋的四角延伸出具有一定宽度的固定带,分别与转运床的四角扣接,所述固定带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

所述收纳空间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根据心肺复苏和除颤结构、呼吸系统、供电系统和监护系统的底部形状设计,用于紧固相关设备,防止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的设备跌落现象。

所述的呼吸系统的氧气瓶、加热装置固定设置在收纳空间内部,所述的呼吸机41的导气管穿过加热装置与氧气瓶相连,所述的加热装置的箱体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板。

所述的监护系统包括显示装置、核心控制模块和传感器模组,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按压压力传感器、按压深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模组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核心控制模块,核心控制模块对上述信息进行处理,给出按压提示信息和除颤提示信息。

所述的转运床一侧可拆卸的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固定板和固定杆,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呼吸系统的呼吸机和监护系统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的固定杆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卡,所述的固定卡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床架上。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