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数据模拟确定医院规模需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78225发布日期:2019-11-29 22:3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院的规模规划与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过数据模拟以确定医院的规模需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医院建筑在建筑分类中纳入一般民用建筑,但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包含不同科室、不同用途、不同规模的多种建筑,相较于商场、住宅等常规民用建筑要复杂得多。而且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医院的规模与医疗资源配置除了与医院的营收相关,还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就医的可及性、诊疗量、甚至体验。

如果医院的规模过大,超过最优规模,势必会增加固定资产和劳动力投入,初期建造成本及长期运营成本都会上升,医院内部的协调成本也会增加,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医院的盈利能力降低;如果医院的规模过小,即医疗设施和资源配置不足以应付患者治疗上的需求,医院的诊疗量和服务能力则会低下,其盈利能力也会受限,同时患者的医疗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除了等候时间长等不良体验外,还可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规模过大或不足的情况下,患者与医疗工作人员均是辛苦的受害者。因此,合理地进行医院的规模设计,寻求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现有的医院新建或改建、扩建项目,医院的规模基本上是由院方或投资方决定,而且仅是基于一个大概的床位数来代表其规模,例如800床或1000床等。而建筑设计人员只是在这个粗略的规模基础上,依靠个人经验去进行具体的设计,或者干脆拷贝复制一个规模近似的现有项目,将其放大或缩小予以套用。由此存在的问题是,决策方在确定医院规模时多是凭借少数决策者的个人经验或想法,由于没有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和论证,亦缺乏合理有效的参考依据,导致无法做到正确精准的规模预估。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方或建筑设计人员通常又会盲目加大项目的规模,以大来弥补粗放规划的不足,从而造成成本的上升和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这种粗放规模又是极其粗略的根据几个指标性的数字,很容易造成部分设备或重要空间的过剩或不足,即部分医疗设施、空间、和医疗资源的配置不符合实际需求,从而影响医疗效率和总体收益;此外,由于建筑设计人员不参与医院的运营,所以无法实际了解各类需求或细节,而由于医院的项目规模会因不同城市、不同疾病、不同治疗手法而存在极大的差异,若仅仅是套用类似项目的话,会导致不能满足该地区患病人口的实际需求。同时,建筑设计人员除了项目初期的造价外,不会考虑到后续运营需求及收益,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对项目的考量重点与决策方通常是脱节的。

以上种种表明,现有的医院项目中粗放的规划设计手法是存在诸多问题的,医院项目既复杂又昂贵,需要一种科学、客观、逻辑的方法来进行多方位综合性的考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数据模拟以确定医院的规模需求的方法,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医患实情,综合考虑医院的运营模式、工作效率、短期建造成本、长期运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系统模拟,从而辅助进行医院的项目规划和建筑设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过数据驱动运营模拟以确定医院规模需求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明确医院所需的科室部门以及所收治的疾病种类,并收集所述各类疾病的年病例数据;

步骤2,针对所述各科室部门,明确影响其规模需求的一个或多个关键驱动因素;

步骤3,收集所述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并将其转化成与所述每个关键驱动因素相对应的使用数据;

步骤4,计算所述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的需求数量;

步骤5,根据所述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的需求数量来测算相应科室部门的规模需求;

步骤6,整合所述各科室部门的信息成为整个医院的总规模需求。

具体地,在步骤1中,各类疾病的年病例数可通过以下方式取得:采集医院项目所在地的总人口、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信息,并对所述医院项目设定预期市场占有率,来计算出所述医院的年病例总数以及所述各类疾病的年病例数。

在步骤4中,所述关键驱动因素的数量可通过以下方式取得:针对所述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综合各类疾病对其的使用数据总和,得到所述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的年度使用总时长t;

关键驱动因素数量=年度使用总时长t/该关键驱动因素每年运营总时数

更优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按照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的需求数量以及步骤6得出的医院总规模,核算医院建造成本与日常运营成本。

步骤8,模拟医院整体以及各科室部门的年营收数据,并通过对关键驱动因素参数的调整,确认最优化的医院规模需求。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步骤:预测医院项目所在地的人口增长趋势,模拟在人口增长的场景下相对应的所述医院的规模需求。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步骤:调整部分部门的工作时数或提升部分设备的使用效率,模拟在增加运营时间的场景下相对应的所述医院的规模需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合了项目所在地的医患实情,综合考虑了医院的运营模式、工作效率、短期建造成本、长期运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系统模拟,推算出医院的各种核心医疗设备数量及各种空间规格,从而推算出医院的总体规模,同时配合财务数据来模拟未来的医院运营结果,可以为医院项目的决策方提供科学、客观、可靠的参数和逻辑支持,为其提供综合性的决策工具,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的数据驱动运营模拟以确定医院规模需求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明确医院所需的科室部门以及所收治的疾病种类,并收集各类疾病的年病例数据。

根据医院项目的种类、性质、等级等具体情况,如综合医院、某类疾病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康复医院等,可以明确该医院所需的各功能性科室或部门,以及所能收治的各类疾病种类。

如为医院改建、扩建项目,可以利用原有医院的历年统计数据,得到该医院的年病例总数、所收治的各类疾病的年病例数以及所占比率。如为新建医院项目,或原有的医院数据不足、不符合实际需求等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推算。

采集医院项目所在地的人口、各类疾病的发病率等信息,并对该医院项目设定预期市场占有率,从而可以计算出该医院的年病例总数,具体为:

年病例总数=x1+x2+…..xn

其中各类疾病的年病例数为:

疾病1的年病例数x1=总人口*疾病1的发病率*该医院的市场占有率

疾病2的年病例数x2=总人口*疾病2的发病率*该医院的市场占有率

….

疾病n的年病例数xn=总人口*疾病n的发病率*该医院的市场占有率

其中总人口是指该医院所服务的周边总人口数。

若再进行细分,还可以得出处于不同阶段的某一疾病的病例数。例如可将乳腺癌的病情进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乳腺癌1期、乳腺癌2期、乳腺癌3期和乳腺癌4期,则

乳腺癌1期的年病例数r1=乳腺癌的年病例数*乳腺癌1期所占比率

乳腺癌的年病例数x乳腺癌==r1+r2+r3+r4

所以,某疾病的年病例数x=r1+r2+…..rn

综合以上,可得出该医院所收治的年病例总数、各类疾病(包括阶段分期)的病例数。

步骤2,针对各科室部门,明确影响其规模需求的一个或多个关键驱动因素。

其中关键驱动因素是指在每个科室部门,一个或多个对其医疗作业或规模起到主要影响或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医疗设备数量或主要功能性房间数量等,通常亦是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使用比较频繁的主要设备或房间。

以某肿瘤专科医院为例,住院部的关键驱动因素即为病床数与vip病床数,外科的关键驱动因素为手术室间数,成像科的关键驱动因素可为mri(核磁共振)机数量、ct(断层扫描)机数量、x光机数量、超声诊断仪数量等。

步骤3,收集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并将其转化成与每个关键驱动因素相对应的使用数据。

采集了解各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经统计分析得到各类疾病(包括阶段分期)与前述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相对应的治疗方式、内容、次数、治疗时间等具体数据信息。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肿瘤类疾病为例,经统计得出乳腺癌1期的患者平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次,每次手术时间为120分钟;乳腺癌2期的患者平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次,每次手术时间为150分钟;乳腺癌3期的患者平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0.95次,每次手术时间为180分钟;乳腺癌4期的患者平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0.2次,每次手术时间为210分钟……以此类推,得到各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所对应的各关键驱动因素的使用情况,如手术次数、手术时长、设备使用次数、设备使用时长等信息。

步骤4,计算各关键驱动因素的需求数量。

在步骤3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疾病的数据整合,可以得到每年度使用各关键驱动因素进行治疗的总时数,即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的年度使用总时长。

某疾病使用该关键驱动因素的时长=tx,

当该疾病有不同阶段时:

(年病例数rn*使用该关键驱动因素的次数cn*平均治疗时间sn)

而当该疾病没有不同阶段时:

tx=年病例数x*使用该关键驱动因素的次数c*平均治疗时间s

年度使用总时长t=tx1+tx2+…..txn

而该关键驱动因素的数量则为:

关键驱动因素数量=年度使用总时长t/该关键驱动因素每年运营总时数

步骤5,根据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的需求数量来测算相应科室部门的规模需求。

在计算得到的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的结果的基础上,并参照原有医院的经验、设备厂商的使用说明、《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指导意见等,可以测算出其所占用的空间面积以及所需配套设施的种类、数量及相应面积。例如所需外科手术室的间数,则可测算出相应刷手间、术后恢复室、护士室、麻醉师办公室、男女更衣室、男女浴室和卫生间、无菌物品存放间、污物间和库房、等候区等各配套空间的数量与面积。

同时结合年病例数以及平均每名医护人员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可以推算出各科室部门所需的工作人员数量,包括医生、护士、护工及其他工作人员。

步骤6,整合各科室部门的信息成为整个医院的总规模需求。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获得与医院所在地人口与病患需求基本相符的医院的整体规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医院规模与建造和运营成本联系起来,通过模拟运营来寻求更优化的财务分析结果和医院项目规模。

步骤7,按照各个关键驱动因素的需求数量以及步骤6得出的医院总规模,核算医院建造成本与日常运营成本。

其中建造成本包括建筑造价与医疗设备成本,根据每平米建筑造价与各关键驱动因素的购买或建造单价,整合可得出医院的整体初期建造成本。

其中日常运营成本包括能耗、设备维修成本、人员薪资、医疗用消耗品成本等,通过将其统一转化为以年度为单位,可计算出医院整体以及各科室部门在日常运营情况下平均每年度的运营成本。

步骤8,模拟医院整体以及各科室部门的年营收数据,并通过对关键驱动因素参数的调整,确认最优化的医院规模需求。

根据各疾病的年病例数、各关键驱动因素的使用情况以及治疗费用、医药费用数据,可以模拟出各个科室部门以及医院整体的年度营收数据,从而计算出毛利润、利润率、投资回本年数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利润率较低的部分科室的运营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则可以模拟出更优化的财务营收结果,从而确认最优化的医院规模需求。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对不同运营场景进行模拟,计算其相应的最优化医院规模,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预测医院项目所在地的人口增长趋势,模拟在人口增长的场景下相对应的所述医院的规模需求。即预测项目所在地在未来一定期间,例如30年内的人口增长趋势及最终规模,调整步骤1中的总人口这个参数,即可模拟出30年后的人口规模所需的医疗资源,从而得到可适应30年后需求的医院规模。

调整部分部门的工作时数或提升部分设备的使用效率,模拟在增加运营时数的场景下相对应的所述医院的规模需求。例如增加某部门的工作时间或通过提高使用效率的方式来增加医疗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长,可以模拟出其相对应的医院的规模需求,还可以为医院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以上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内容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步骤的先后顺序仅为方便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实质性限定。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思路和原则之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或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