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83523发布日期:2020-03-13 05:56阅读:1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有效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病ⅰ期和ⅱ期等常见口腔疾病的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口腔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全民的口腔健康已得到较好地改善,但据最近的调查显示,我国几乎人人均患过牙齿疾病。口腔疾病不仅会对牙齿、牙床、牙髓等造成伤害、还会对颌骨的发育造成影响,形成全身性疾病。口腔疾病有很多种类,难以全面防治。原因在于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点,也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消化道内的主要途径之一。口腔环境湿润温暖,含有部分食物残渣,非常适宜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细菌充斥在口腔各个角落。目前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龋齿、口腔异味、牙痛、牙龈出血以及其他牙周病等。

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口疮(recurrentoralulcer,rou)、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或者口炎(recurrentaphtlousulcer,rau),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其原因复杂且未完全阐明,多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口腔溃疡发病率高且极易复发,发病时有剧烈疼痛感,影响进食和说话,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便,特别是遇酸、咸、辣的食物时,疼痛加剧。虽为口腔小疾,却令人痛苦不堪,甚至坐卧不宁,寝食不安,情绪低落。临床上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其治疗原则是消除致病诱因,增进机体健康,减轻局部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慢性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疾病,多由牙菌斑中的病原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牙龈肿痛、出血、牙周袋、牙齿活动甚至松脱等,严重时会直接影响患者正常咀嚼功能,对饮食、睡眠等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以抗感染、止痛等对症治疗为主,起效快,但是容易复发且易产生细菌耐药性。

在中药理念中,牙周炎属于中医“牙宣”、“齿衄”、“齿挺”、“齿动摇”、“齿豁”范畴。病位在齿龈,与胃脾肾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过食辛辣炙博、酗酒过食或房劳太过等可致胃火上蒸,消齿灼龈;或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灼伤牙龈而发为本病;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牙周炎的发病机理,采用滋肾潜阳、益胃生津、补气养血、滋阴降火、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散剂也称粉剂,是指由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这种古老的传统固体剂型具有以下优点: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②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③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黄玉田等发现以煅石膏、煅人中白、青黛、薄荷、黄柏、川连、煅月石等制成的青吹口散,成功治愈口腔溃疡34例。

但现有治疗口腔疾病的散粉剂均存在治疗效果不佳的缺陷,无法满足现有口腔疾病的治疗及护理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有效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病ⅰ期和ⅱ期等常见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预防左右,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所述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制成:丹参15-40、川芎5-25、金银花5-25、三七15-40、海螵蛸15-40、樟脑精0.2-3、冰片0.5-6。

本发明还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甘草3-5、细辛3-5、黄柏2-5、艾叶5-10。

所述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的步骤如下:将配方量的丹参、金银花、川穹、甘草、细辛、黄柏、艾叶用水作介质提取,得提取混合液,将混合液室温干燥成粉末;将配方量的三七、海螵蛸、冰片、樟脑精研磨成粉,过160-250目筛;将研磨成粉的组分与萃取组分按配方量混合,得所述中药散粉剂。

其中提取的方法如下:将丹参、金银花、川穹、甘草、细辛、黄柏以及艾叶药材混合物置于提取罐中,加入药材混合物总重量5~20倍的水,在30~80℃提取1~3h,提取3~4次,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转速为500~15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处理15-30min除去药渣,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室温干燥成粉末。

本发明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在制备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病ⅰ期和ⅱ期、牙结石、牙本质过敏等常见口腔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可以为任意药学可接受剂型。

本发明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还包括药学可接受载体和/或助剂。

本发明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的用法用量如下:每日一至三次,每晚18:00~20:00持续涂抹于口腔粘膜病变部位,睡前涂抹效果更佳,用棉签粘少许药粉涂抹于出血水肿牙龈处,或口腔溃疡处;每晚睡前粘少许药粉均匀涂抹于上下外颊侧,即可起到抑制菌斑,软化结石,坚固牙龈,增强牙齿硬度,标本兼治的作用;按照一周1疗程,1疗程(7天)即可见效,需连续涂抹4~8疗程方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本发明其各组分中,三七具有活血、止血作用;丹参具有强生机作用,修复作用;海螵蛸具有补充钙质、抑酸、溶解;冰片和樟脑精具有灭菌;川芎是强活血剂;金银花具有消炎功效。甘草具有镇咳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功效,用于消炎止痛,美白和中和各中药组分的副作用。细辛具有祛风止痛功效,可以有效缓解牙痛症状。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改善口腔湿温,消肿毒。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功效,用于缓解口腔祛湿止痒和防止牙龈出血。以上各中药组分按中药组方原则配合,协同生效,总体上温中补气,可以有效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病ⅰ期和ⅱ期、牙结石、牙本质过敏等常见口腔疾病;且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稳定的优势。相比其他中药制剂,本发明的散粉剂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其中,所述牙周病为龋齿、牙龈炎、牙龈出血、牙周炎或牙髓炎等。本发明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病ⅰ期和ⅱ期、牙结石、牙本质过敏等常见口腔疾病的药物可以为任意药学可接受剂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天然淡黄色粉末,无异味、无刺激性;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具有对口腔杀菌、消炎、镇痛,强生机作用,自我修复,减少口腔溃疡面,恢复黏膜弹性和光泽,抑制牙齿酸、软、痛和牙菌斑,减少牙本质过敏、酸痛的功效,对牙周炎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安全系数高,能有效治愈口腔多种疾病且不易复发。

附图说明

图1为小鼠肺部对照图(左侧图为对照组;右侧图为用药组);

图2为小鼠脾部对照图(左侧图为对照组;右侧图为用药组);

图3为小鼠肝部对照图(左侧图为对照组;右侧图为用药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发明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表为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1-8实施例

所述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的步骤如下:将配方量的丹参、金银花和川穹用水作介质提取,得提取混合液,将混合液室温干燥成粉末;将配方量的三七、海螵蛸、冰片、樟脑精研磨成粉,过200目筛;将研磨成粉的组分与萃取组分按配方量混合,得所述中药散粉剂;其中提取的方法如下:将丹参、金银花、川穹、甘草、细辛、黄柏以及艾叶药材混合物置于提取罐中,加入药材混合物总重量10倍的水,在45-55℃(最优选的温度为48℃,可以提取最佳的有效活性成分)提取2h,提取3次,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转速为1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处理25min除去药渣,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室温(25℃)干燥成粉末。

临床试验

用法及用量:去上述实施例中得到的中药散粉剂,然后混合涂抹于口腔黏膜病变部位,每日一至三次,睡前涂抹效果更佳,用棉签粘少许药粉涂抹于出血水肿牙龈处,或口腔溃疡处;每晚睡前粘少许药粉均匀涂抹于上下外颊侧,即可起到抑制菌斑,软化结石,坚固牙龈,增强牙齿硬度,标本兼治的作用。一般7天(1疗程)即可见效,4~8个疗程即可治愈。

其中,实施例6-8得到的中药散粉剂还具有明显抗炎镇痛效果。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方法,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口腔疾病的纯中药散粉剂按照1ml溶液所能溶解的上述纯中药粉剂的最大体积灌胃小鼠。连续14天,观察各生命体征等异常反应,最后处死动物取各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小鼠为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实验在恒温28℃进行,实验前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实验时按照粉剂溶液0.1ml/10g灌胃小鼠,观察给药后4小时和14天小鼠一般行为活动,体重及中毒死亡情况。

结果:观察小鼠生命体征,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病理学检测未见异常。最大耐受量mtd大于15g/kg。表明本发明散粉剂基本无毒性反应,具体如附图1-3所示。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