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NMN在制备脓毒症器官损伤的治疗、预防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77744发布日期:2019-12-11 00:0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β-NMN在制备脓毒症器官损伤的治疗、预防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β-nmn在制备脓毒症器官损伤的治疗、预防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后机体反应失调所导致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是临床危重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报道,全球每年有近1800万脓毒症患者,我国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估计在500万以上,且患者数目以近10%的速度逐年递增,造成严重的医疗负担。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表明,尽管随着容量评估与复苏、早期抗感染及器官支持等“集束化”治疗策略的不断进步,患者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脓毒症的措施。因此,寻找预防和治疗脓毒症的新靶点和新治疗措施迫在眉睫。

迄今为止,临床上没有任何针对脓毒症的特效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支持疗法为主,简述如下:

1.液体复苏:绝大多数脓毒症患者早期都会出现循环衰竭,确定脓毒症患者存在持续性低血压,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之前,会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进行初始复苏和扩容治疗。然而,脓毒症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受限,短时间内给予大量晶体液弹丸式输注可能会超出患者心脏的代偿能力,这不仅不能增加心输出量,反而会引起包括肺水肿、高中心静脉压所致的肝肾功能损害在内的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后果。因此,这也对临床医生在液体的类型、计量、疗程的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血管活性药物的运用:为了使患者平均动脉压大于等于65mmhg,需使用血管升压药,一般首选去甲肾上腺素,配合使用血管加压素时以提高平均动脉压值。但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活血性药物的应用实际、剂量及药物选择也存在争议。除了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血管紧张素ii在血管活性药物在的地位也逐渐凸显,有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ii能有效升高常规血管活性药物无效的血管扩张性休克患者的动脉血压。至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时机和合适减量甚至停用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定论。

3.抗生素的运用:较早的研究发现脓毒症休克患者每延迟1小时应用抗生素其病死率评价增加7.6%。随后的研究并未发现在复苏治疗前的6小时从急诊分诊到抗生素应用的时间与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相关性,但是延迟到出现脓毒症休克再应用抗生素则显著增加死亡风险。最近的临床研究发现与入院后应用抗生素相比,救护车上应用抗生素的脓毒症患者的28天或90天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尚有的证据并不支持所有的脓毒症患者在严格时间窗内应用抗生素,且抗生素的滥用还会引起耐药性的增加。

4.其他辅助治疗方式:严重脓毒症患者还需用高流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等方式来保护通气以治疗呼吸窘迫和低血氧症;当患者血糖水平连续超过180mg/dl时,则需使用胰岛素,但是床旁指标检测的毛细血管的血糖水平不能充分地反映患者血浆和动脉的血糖情况。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通过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等集束化治疗方案一直是拯救脓毒症运动的核心策略,但是缺乏特效治疗措施。因此继续进行临床前的基础研究以提供有效和特异的防治方案就显得尤为迫切。

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mononucleotide,nmn)是衍生自核糖和烟酰胺的核苷酸,在体内它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合成:一是由烟酰胺经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催化合成;另一途径是由烟酰胺核苷(nicotinamideriboside)经烟酰胺核苷激酶催化合成。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mononucleotide,β-nmn)是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活性形式,它作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nad+;又称辅酶i)的前体,其功能也主要通过nad+来实现。nad+是一种传递质子的辅酶,它是糖酵解、糖异生、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中必不可少的辅酶,在为细胞提供能量、dna修复、抗衰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维持细胞内nad+的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体内有多种途径可以合成nad+,但研究表明β-烟酰胺单核苷酸通过烟酰胺单核苷酸酶1-3(nicotinamidenucleotideadenylytransferase1-3,nmnat1-3)催化作用下产生的nad+占人体nad+总量的85%,是维持体内nad+含量最重要的途径。有意思的是,研究报道在脓毒症条件下体内nad+的含量显著下降,并且可能与脓毒症主要脏器持续恶化的功能衰竭密切相关。发明人所在团队最近的研究证实应用烟酰胺核苷提高nad+含量能够有效减轻脓毒症主要脏器损伤,但是它需要在脓毒症发生之前预防给药,如在脓毒症发生后给予烟酰胺核苷则没有任何保护作用,其原因是脓毒症条件严重降低烟酰胺核苷激酶的表达,从而导致烟酰胺核苷不能在体内转变为β-烟酰胺单核苷酸(hongg,etal.freeradiacbiomed2018;123:125-137)。因此,烟酰胺核苷不可能用于治疗脓毒症主要脏器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β-nmn在制备脓毒症器官损伤的治疗、预防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治疗和/或预防脓毒症器官损伤的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mn)在制备脓毒症引起的器官损伤的治疗和/或预防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器官损伤包括心损伤、肺损伤、肝损伤和肾损伤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注射给药或口服给药。

进一步地,注射给药包括静脉和/或腹腔注射给药。

进一步地,药物的给药剂量为300-1000mg/kg。优选地,药物的给药剂量为500mg/kg。

进一步地,药物用于提高脓毒症引起的辅酶i(nad+)的含量降低。

进一步地,药物用于减少脓毒症引起的器官中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活性氧、丙二醛的含量。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公开了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新用途,其对脓毒症引发的多器官损伤具有治疗和预防保护作用,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在脓毒症发病前或后,单次给予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以提升体内nad+水平,并改善脓毒症小鼠心功能、降低脓毒症小鼠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减轻心、肝、肺、肾等器官的损伤作用。

2、β-烟酰胺单核苷酸配制方法简单: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易溶于水,无需准备其他特殊的溶剂,普及性和可操作性很强。

3、给药途径可以多样化:本发明中通过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均有效,此外,也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给药。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详细附图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心脏功能、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检测结果;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肺组织病理学、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肝组织氧化应激、细胞损伤和炎性反应的检测结果;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肾组织氧化应激、细胞损伤和炎性反应的检测结果;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心脏功能、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检测结果;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肺组织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肝组织氧化应激、细胞损伤和炎性反应的检测结果;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肾组织氧化应激、细胞损伤和炎性反应的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主要运用了以下实验方法来检测脓毒症小鼠多个器官代表性的生化参数和损伤指标,简述如下:

1.超声评价心功能:1%异氟烷麻醉小鼠,应用高分辨率的心脏超声探头(35-mhzlineararraytransducerattachedtovevo2100ultrasoundsystem)在二尖瓣乳头肌水平获取心室切面,在m模式图像测量心室前后壁厚度、心室腔直径大小及心室壁移动,然后分析收缩功能: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ef%)。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利用脉冲多普勒组织超声心动图分析舒张功能:峰值心房血流速度a,峰值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和它们的比值(e/a)。

2.血清学检测:采集小鼠外周血清,利用商业化的试剂盒检测反应肝功能指标的谷丙转氨酶(alamineaminotransferase,alt又称gp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又称got);反应肾功能指标的肌酐(creatinine,cr)和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

3.组织活性氧的检测:研磨小鼠心肺肝肾组织,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和amplexred检测各组织活性氧的产生量。组织细胞内活性氧的最终形式是过氧化氢,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的产物可以被amplexred携带的荧光信号标记。荧光信号的强弱代表组织活性氧产量的多少。

4.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检测:该检测方法是基于mda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acid,tba)产生红色产物的显色反应。mda是生物体发生脂质氧化后产生的一种天然产物。当机体细胞发生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时,同时也会发生脂质氧化,一些脂肪酸氧化后会分解为一系列复杂的化合物,其中包括mda。通过检测mda的含量可以反应体内脂质氧化的水平,因此mda的测定被广泛用作脂质氧化的指标。在酸性环境中处于较高的温度时mda可以于tba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mda-tba加合物,后者在535nm处有最大吸收光,因此可以通过比色法进行检测。

具体的反应原理如下所示:

5.蛋白羰基的检测:氧化应激过程中,自由基对蛋白质的作用包括蛋白质肽链断裂、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交联聚合,蛋白质氨基酸发生氧化脱氨反应、自由基攻击蛋白质还原性集团、脂类氧化裂解所产生的丙二醛与蛋白质上的氨基产生的分子交联等。目前对蛋白质氧化损伤的检测指标主要有两个,分别是蛋白羰基生成和硝基酪氨酸的生成。本发明中使用sigma-aldrich的蛋白羰基检测试剂盒通过由蛋白质羰基与2,4-二硝基苯肼(dnph)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二硝基苯肼络合物,后者可在375nm有最大吸收光。

6.细胞凋亡的检测:细胞凋亡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caspas-3活性测定、caspase-3的裂解片段测定和tunel原位染色等。其中caspase-3活性测定和tunel原位染色利用商业化的试剂盒进行,caspase-3裂解片段则通过westernblot利用相关抗体检测。

7.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检测:本发明中主要运用伊文思蓝染色法评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在安乐死前30分钟给小鼠通过尾静脉向小鼠注射0.4%伊文思蓝溶液(50mg/kg)。用10毫升生理盐水灌洗后小鼠肺组织后,称重并用生理盐水匀浆。将组织裂解液和2毫升甲酰胺混合,在60度下孵育16小时后20000g,4度离心5分钟。吸取上清液通过分光光度法(620,740nm处)测定伊文思蓝的浓度,通过肺组织中伊文思蓝的漏出率评估微血管的通透性。

8.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检测:髓过氧化物酶是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某些组织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含血红素辅基的血红素蛋白酶,是血红素过氧化物酶超家族成员之一。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激活标志,其水平及活性变化代表着嗜中性多形核白细胞的功能和活性状态。本发明中利用商业化的试剂盒通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催化底物的含量来反应酶活性的高低。

9.组织病理学分析:本发明中主要运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进行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分析。小鼠安乐死后采集肺右叶,加入适当体积的10%福尔马林组织固定液,室温静置24时后经酒精脱水、石蜡包埋。用石蜡切片机切取0.5毫米厚度的石蜡切片,经脱蜡、水化、细胞核和胞质着色、脱色等步骤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

实施例1:小鼠脓毒症模型的制备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运用的是腹腔注射粪便的方式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小鼠:7-8周龄c57雄性小鼠(体重在25克左右),将其安置在动物周转房备用。随机挑选若干只作为粪便捐献者小鼠备用。然后将剩余小鼠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对照组加β-烟酰胺单核苷酸组、植入粪便组和植入粪便加β-烟酰胺单核苷酸组(每组数量大于5只)。

2、采集粪便:安乐死后解剖捐献者小鼠,采集其盲肠内粪便后称重,每75mg粪便溶于1毫升生理盐水中(植入粪便体积为50毫升/公斤体重),充分混匀后4度静置24小时,待用。如,拟对10只体重为25克小鼠制备脓毒症模型则应采集938毫克粪便,溶于12.5毫升生理盐水中。

3、植入粪便制备脓毒症模型:取出准备好的粪便混悬液,按50毫升/公斤体重的比例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给实验小鼠腹腔植入粪便。随后给小鼠皮下注射1毫升含有4微克丁丙诺啡的生理盐水以补充电解质、减轻小鼠疼痛感。6小时后即为实验终点,分析不同实验组小鼠的心、肝、肾等的损伤。对照组和对照组加β-烟酰胺单核苷酸组不进行任何操作、植入粪便组和植入粪便加β-烟酰胺单核苷酸组均按照上述方法先制备脓毒症模型。

实施例2:β-烟酰胺单核苷酸预防脓毒症小鼠多器官的损伤

本发明中采用的是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1、配制β-烟酰胺单核苷酸溶液:按照500毫克/公斤体重的比例称量实验小鼠所需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溶于适量的生理盐水中(每只小鼠的注射体积为100微升)。如,配置10只体重为25克的小鼠所需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注射液时应将称取的125毫克β-烟酰胺单核苷酸溶于1毫升生理盐水中。

2、腹腔注射β-烟酰胺单核苷酸:对于实施例1构建的植入粪便加β-烟酰胺单核苷酸组,在实验小鼠植入粪便的同时给小鼠腹腔注射100微升配置好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溶液,对于实施例1对照组加β-烟酰胺单核苷酸组,对小鼠注射等量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对照组和植入粪便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植入粪便6个小后利用超高分辨率心动超声仪检测四组小鼠心功能,安乐死后采集所有小鼠外周血清和心肝肺肾等组织样本,进行不同组织的分析。

用1-2%异氟烷麻醉小鼠,借助超高分辨率心动超声仪检测小鼠心脏的收缩功能,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vehicle代表对照组小鼠;feces代表脓毒症小鼠组,saline代表生理盐水;nmn代表脓毒症发病时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fractionalshortening(%)为短轴缩短率,代表心脏收缩功能;mpo代表髓过氧化物酶活性;ros代表活性氧的产量;mda代表丙二醛的含量。图1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n=5,*p<0.05vsvehicle(saline),vsfeces(saline)。图1中,脓毒症小鼠心脏收缩功能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减弱,β-烟酰胺单核苷酸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心功能(如图1a)。研磨小鼠心肌组织,利用商业化的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活性氧、丙二醛的产生量,结果如图1b-d所示,脓毒症导致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和活性氧和丙二醛的过量产生,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显著减少脓毒症小鼠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活性氧、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提高脓毒症小鼠心功能。

图2图示了肺组织的相关检测结果,图中caspase-3activity代表细胞凋亡水平,其他字母和符号含义与图1相同,用福尔马林包埋肺组织,经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代表性图片如2a所示:脓毒症小鼠肺组织出现了肺泡壁增厚、细胞核聚集等炎症反应,β-烟酰胺单核苷酸有效地改善脓毒症造成的肺组织炎性损伤。这一结果和代表炎性损伤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代表氧化应激水平的活性氧和丙二醛以及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也是一致的(如图2b-d)。脓毒症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β-烟酰胺单核苷酸降低脓毒症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如图2e)。综上,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减轻脓毒症小鼠肺组织病变。

图3图示了肝组织的相关检测结果,图中proteincarbonyl代表蛋白羰基的含量,ast代表肝细胞损伤的谷草转氨酶,其他字母和符号含义与图1相同,脓毒症小鼠肝组织中蛋白羰基、丙二醛的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提示脓毒症小鼠肝组织出现了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损伤,类似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引起的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和炎性损伤程度(如图3a、b和d)。此外,代表肝细胞损伤的谷草转氨酶在脓毒症小鼠外周血清中显著增加,而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能够降低脓毒症小鼠谷草转氨酶的表达量(如图3c)。综上,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改善脓毒症小鼠肝组织病变。

图4图示了肾组织的相关检测结果,图中bun代表反映肾细胞损伤的尿素氮,其他字母和符号含义与图1和3相同,脓毒症小鼠肾组织中蛋白羰基、丙二醛的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提示脓毒症小鼠肾组织出现了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损伤,类似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引起的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和炎性损伤程度(如图4a、b和d)。血清尿素氮含量增加提示脓毒症小鼠肾功能不全,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后尿素氮含量下调、保护肾功能(如图4c)。综上,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改善脓毒症小鼠肾组织病变。

实施例3:β-烟酰胺单核苷酸治疗脓毒症小鼠多器官的损伤

本发明中采用的是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1、配制β-烟酰胺单核苷酸溶液:按照500毫克/公斤体重的比例称量实验小鼠所需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溶于适量的生理盐水中(每只小鼠的注射体积为100微升)。如,配置10只体重为25克的小鼠所需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注射液时应将称取的125毫克β-烟酰胺单核苷酸溶于1毫升生理盐水中。

2、静脉注射β-烟酰胺单核苷酸:对于实施例1构建的植入粪便加β-烟酰胺单核苷酸组,在实验小鼠植入粪便1小时后给小鼠尾静脉注射100微升配置好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溶液,对于实施例1对照组加β-烟酰胺单核苷酸组,对小鼠注射等量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对照组和植入粪便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植入粪便6个小后利用超高分辨率心动超声仪检测四组小鼠心功能,安乐死后采集所有小鼠外周血清和心肝肺肾等组织样本,进行不同组织的分析。

用1-2%异氟烷麻醉小鼠,借助超高分辨率心动超声仪检测小鼠心脏的收缩功能,结果如图5所示,图中nmn-1h代表脓毒症发病1小时候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其他字母和符号与上文含义相同。脓毒症小鼠心脏收缩功能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减弱,脓毒症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心功能(如图5a)。研磨小鼠心肌组织,利用商业化的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活性氧、丙二醛的产生量,结果如图5b-d所示,脓毒症导致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和活性氧和丙二醛的过量产生,脓毒症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显著减少脓毒症小鼠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活性氧、丙二醛的含量。综上,脓毒症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提高脓毒症小鼠心功能。

图6图示了肺组织的相关检测结果,图中nmn-1h代表脓毒症发病1小时候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其他字母和符号与上文含义相同。福尔马林包埋肺组织,经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代表性图片如6a所示:脓毒症小鼠肺组织出现了肺泡壁增厚、细胞核聚集等炎症反应,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有效地改善脓毒症造成的肺组织炎性损伤。这一结果和代表炎性损伤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代表氧化应激水平的活性氧和丙二醛以及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也是一致的(如图6b-d)。脓毒症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降低脓毒症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如图6c)。综上,脓毒症发病1小时后可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减轻脓毒症小鼠肺组织病变。

图7图示了肝组织的相关检测结果,图中nmn-1h代表脓毒症发病1小时候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其他字母和符号与上文含义相同。脓毒症小鼠肝组织中蛋白羰基、丙二醛的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提示脓毒症小鼠肝组织出现了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损伤,类似的,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引起的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和炎性损伤程度(如图7a、b和d)。此外,代表肝细胞损伤的谷草转氨酶在脓毒症小鼠外周血清中显著增加,而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能够降低脓毒症小鼠外周血清谷草转氨酶的表达量(如图7c)。综上,脓毒症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改善脓毒症小鼠肝组织病变。

图8图示了肾组织的相关检测结果,图中nmn-1h代表脓毒症发病1小时候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其他字母和符号与上文含义相同。脓毒症小鼠肾组织中蛋白羰基、丙二醛的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提示脓毒症小鼠肾组织出现了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损伤,类似的,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引起的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和炎性损伤程度(如图8a、b和d)。外周血清尿素氮含量增加提示脓毒症小鼠肾功能不全,发病1小时后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下调尿素氮含量、保护肾功能(如图8c)。综上,脓毒症发病1小时后可应用β-烟酰胺单核苷酸改善脓毒症小鼠肾组织病变。

本发明通过前期体内实验证实在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的同时或之后腹腔注射β-烟酰胺单核苷酸有效改善小鼠脓毒症主要脏器的损伤,证明了β-烟酰胺单核苷酸对脓毒症小鼠多器官的预防保护作用和治疗保护作用,说明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可用于制备脓毒症器官损伤的治疗、预防药物,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