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特奥的中药组合和辩证施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6214发布日期:2020-02-11 13:1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组合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补气、祛邪、调整人体平衡的组合药物和施治方法。



背景技术:

《内经》中说明了八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脏腑、气血、经络、方剂等辩证方法,器指解剖学上可见的有形物质组成的器,如脏腑等细胞,在有形的器还存在无形的气,阳,精,以及无形的器,如广义的"五脏",心,肝,肺,脾,肾,其中肾器是全身万器之根本,藏有先天及后天万器无形的气,阳,精。所以《内经》说,五脏之阳,非此不能温,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补肾〈关元丹田,命门〉气,阳,精,就是补万器气,阳,精。

几千年来,中医学经过不断地发展提高,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这一理论体系,中医诊治必须先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以掌握病因、症状,然后根据辨证的法则,如八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脏腑、经络等,结合天时、地理和患者的身体素质、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才确定治疗方法。各种辨证论治方法有着慎密、稳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优越性,但是本身的优越性带来了一个很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局限性——繁琐,加上“草根树皮煎汤喝”这一落后的服药方法,使中医这宝贵的祖国医学遗产在拥有现代化诊断仪器,现代化治疗仪器和现代化制药工业的西医药面前越来越失去它的优势,甚至日渐成为西医药的辅助手段。而单味饮片颗粒,功能单一,要生产几百种,根据中医辨证施治,调配几十种,然后混合用开水冲服,只是省略煎煮部份,还是回复到中药汤剂,制作复杂,使用不便,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补气、祛邪、调整人体平衡的组合药物和施治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补气、祛邪、调整人体平衡的组合药物,包括补药类、祛邪类、调整阳气升降出入平衡类;所述补药类包括补气(甘凉)、补气(甘温)、补肾气、补阳、补津液、补精血;所述祛邪类包括祛风寒、祛风热、祛风湿、祛寒、祛热、祛热毒、祛血热、祛虚热、祛湿、祛痰(热)、祛痰(寒)、祛食、祛石、祛瘀血、祛水、祛积粪、袪坚积、祛气滞;所述调整阳气升降出入平衡类包括升阳气、降阳气、降肺阳气、降胃阳气、宣发阳气、疏通阳气、守阳气兼安眠、守阳气止汗、守阳气止久嗽、守阳气止泄痢、守阳气止遗精尿频、守阳气止血、守阳气止白带;各类目配方组成为:

(1)补气(甘凉):人参茎叶、绞股蓝、生黄、芪仙、鹤草;

(2)补气(甘温):黄芪、党参、白术、苍术、莲肉、人参、茎叶、灵芝、仙鹤草、钟乳石;

(3)补肾气:沙苑子、川断、杜仲叶、韭菜子、仙鹤草、钟乳石、黄芪、怀牛膝、刺五茄;

(4)补阳:制附子、肉桂、桂支、仙灵脾、韭菜子、补骨脂、胡萝、巴阳、起石、干姜、高良姜、生姜、钟乳石;

(5)补津液:北沙参、白芍、女贞子、生地、乌梅、元参、枸杞子、猪血、皮各、芦根;

(6)补精血:熟地、萸肉、当归、白芍、枸杞子、猪血、皮各、柏子仁、五味子、鸡血藤;

(7)祛风寒:桂支、生麻、黃荆芥、独活、白芷、藿香、佩兰、生姜、川芎、紫苏;

(8)祛风热:桑叶、冰片、牛蒡子、柴胡、野菊花、升麻、山羊角、鸭跖草、银花、连翘、浮萍;

(9)祛风湿:木瓜、烏稍蛇、姜黄、苍术、鸡血藤、蚕矢、络石藤、威灵仙、路路通、五茄皮、独活、寄生、山羊角;

(10)祛寒:桂支、生姜、高良姜、肉桂、花椒、胡萝、巴子、白芷、干姜、毕拔;

(11)祛热:黄芩、黄连、黄柏、苦参、冰片、连翘、银花、鸭趾草、桑白皮、桑叶、芦根;

(12)祛热毒:冰片、黄芩、黄连、鸭跖草、黄柏、苦参、生石膏、连翘、野菊花、升麻、山羊角、水牛角、野荞麦、银花、红藤、大力子;

(13)祛血热:紫草、丹皮、赤芍、水牛角、黄连、银花、地榆、冰片、侧柏叶、山羊角、大蓟、生地、元参、竹茹、黃芩;

(14)祛虚热:丹皮、乌梅、桑叶、绞股蓝、芦根、桑白皮、桑叶、竹茹、青蒿、胡黄连;

(15)祛湿:砂仁、白豆蔻、藿香、佩兰、茯苓、车前草、苍术、白术、木瓜、蚕矢、石菖蒲、茵陈、鸭跖草、玉米须、胡罗壳、半夏、桑白皮;

(16)祛痰(热):海蛤壳、海带、白萝卜、瓦楞子、车前草、桔梗、象贝、冬瓜子、萝卜子、荸荠、绞股蓝、海浮石、桑白皮;

(17)祛痰(寒):海带、白萝、苏子、白芥、萝卜、子佛、耳草、陈皮、桔梗、白果、姜黄、苍木、茯苓、砂仁、白豆蔻、石菖蒲;

(18)祛食:山楂、麦芽、谷芽、神曲、乌梅、三棱、莪术、莱菔子、(炒)鸡内金、五谷虫;

(19)祛石:生鸡内金、大黃、威灵仙、姜黄、路路通、三棱、莪术、乳香、没药、鱼脑石、玉米须、白芷;

(20)祛瘀血:桃仁、元胡、乳香、没药、红花、桂支、三七、丹皮、银杏叶、丹参、怀牛膝、赤芍、山楂、蒲黄、川芎、益母草、姜黄、威灵仙、三棱、莪术、花蕊石、仙鹤草;

(21)祛水:茯苓、益母草、胡罗壳、玉米须、桂支、车前草、白术、灯芯草、鸭跖草、将军、干蝼蛄、桑白皮、佩兰;

(22)祛积粪:生大、黄番、泻叶;

(23)袪坚积:牡蛎、昆布、生鸡、内金、钟乳石、灵芝、天龙、山羊角、姜黄、威灵仙、象贝、乌梅、仙鹤草、花蕊石、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乌贼骨、海浮石;

(24)祛气滞:柴胡、路路通、木香、香附、积壳、桂支、莱菔子、陈皮、青皮、生麦芽、紫苏、姜黄、乌药、白芷;

(25)升阳气:升麻、柴胡、川芎;

(26)降阳气:怀牛、膝珍、珠母石、决明、陈皮、桂支、牡蛎、丁香、半夏、珍珠粉、龙齿、赭石;

(27)降肺阳气:杏仁、苏子、桑白、仙鹤草、莱菔子、侧柏叶、枇杷叶、赭石、紫菀、桂支;

(28)降胃阳气:竹茹、陳皮、生姜、赭石、苏子、白豆蔻、砂仁、萝卜子、桂支、苏叶、柿蒂;

(29)宣发阳气:安息、香苏、合香、冰片、乳香、石菖蒲、麻黄、白芷、毕拔、姜黄、桂支、紫苏、川芎、山羊角;

(30)疏通阳气:乳香、没药、川芎、山羊角、鸡血藤、元胡、冰片、苏合、香安、息香、姜黄、路路通、地龙、天龙、乌蛇、威灵仙、白芷;

(31)守阳气兼安眠:煅牡蛎、煅龙骨、酸枣、仁南、五味子、北五味子、灵芝、柏子仁、煅珍珠母、仙鹤草、钟乳石、莲肉、山萸肉、合欢皮、首乌藤;

(32)守阳气止汗:糯稻根须、仙鹤草、碧桃干、金樱子、茯苓、牡蛎、龙骨、山萸肉、南五味子;

(33)守阳气止久嗽:乌梅、南五味子、诃子、侧柏叶、仙鹤草、煅牡蛎、白果、金樱子;

(34)守阳气止泄痢:石榴皮、赤石脂、南北五味子、各山、萸肉、仙鹤草、芡实、莲肉、乌梅、茯苓;

(35)守阳气止遗精尿频:金樱子、芡实、牡蛎、龙骨、莲肉、韭菜子、沙苑子、南北五味子、山萸肉、仙鹤草、赤石脂、生鸡内金;

(36)守阳气止血:仙鹤草、花蕊石、三七、侧柏叶、藕节、地榆、猪皮、山萸肉、五味子、牡蛎、龙骨、大黄、血余炭、棕榈炭;

(37)守阳气止白带:白果、乌贼、仙鹤草、莲肉、芡实、韭菜子、诃子、墓头回、煅龙骨、煅牡蛎、茯苓、沙苑子、赤石脂。

进一步的,将上述药物按类目对药材进行充分混合,粉碎炮制后制成中药饮片或颗粒或浓缩丸。

进一步的,所述饮片或颗粒或浓缩丸每类目的重量均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饮片或颗粒或浓缩丸在制作完成后,需分类进行密封低温存放,且存放环境需干燥。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对病人的病症进行分析;

b、根据病人的病症判断病人为气虚或阳虚或精虚,从而选用针对性的补药类药物;

c、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病人的致病因素——病“邪”的性质、部位和种类,从而选用针对性的祛邪类药物;

d、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病人体内的平衡缺失及附加病症,从而选用针对性的调整阳气升降出入平衡类药物;

e、根据病人病症的严重程度,增加或减少药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c和d中,选用的类目药物可为单一类目,也可为多个类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多种常用的中药配方分成不同的类目,根据病症选取相应类目的药物,能够实现中药配方的程序化、公式化、精准化,还可通过不同病人的病症,增加或减少药量,灵活度高,同时通过将各个组合的药物制成饮片或颗粒或浓缩丸进行服用,携带方便,具有和汤剂一样量大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补气、祛邪、调整人体平衡的组合药物,包括补药类、祛邪类、调整阳气升降出入平衡类;所述补药类包括补气(甘凉)、补气(甘温)、补肾气、补阳、补津液、补精血;所述祛邪类包括祛风寒、祛风热、祛风湿、祛寒、祛热、祛热毒、祛血热、祛虚热、祛湿、祛痰(热)、祛痰(寒)、祛食、祛石、祛瘀血、祛水、祛积粪、袪坚积、祛气滞;所述调整阳气升降出入平衡类包括升阳气、降阳气、降肺阳气、降胃阳气、宣发阳气、疏通阳气、守阳气兼安眠、守阳气止汗、守阳气止久嗽、守阳气止泄痢、守阳气止遗精尿频、守阳气止血、守阳气止白带;各类目配方组成为:

(1)补气(甘凉):人参茎叶、绞股蓝、生黄、芪仙、鹤草;

(2)补气(甘温):黄芪、党参、白术、苍术、莲肉、人参、茎叶、灵芝、仙鹤草、钟乳石;

(3)补肾气:沙苑子、川断、杜仲叶、韭菜子、仙鹤草、钟乳石、黄芪、怀牛膝、刺五茄;

(4)补阳:制附子、肉桂、桂支、仙灵脾、韭菜子、补骨脂、胡萝、巴阳、起石、干姜、高良姜、生姜、钟乳石;

(5)补津液:北沙参、白芍、女贞子、生地、乌梅、元参、枸杞子、猪血、皮各、芦根;

(6)补精血:熟地、萸肉、当归、白芍、枸杞子、猪血、皮各、柏子仁、五味子、鸡血藤;

(7)祛风寒:桂支、生麻、黃荆芥、独活、白芷、藿香、佩兰、生姜、川芎、紫苏;

(8)祛风热:桑叶、冰片、牛蒡子、柴胡、野菊花、升麻、山羊角、鸭跖草、银花、连翘、浮萍;

(9)祛风湿:木瓜、烏稍蛇、姜黄、苍术、鸡血藤、蚕矢、络石藤、威灵仙、路路通、五茄皮、独活、寄生、山羊角;

(10)祛寒:桂支、生姜、高良姜、肉桂、花椒、胡萝、巴子、白芷、干姜、毕拔;

(11)祛热:黄芩、黄连、黄柏、苦参、冰片、连翘、银花、鸭趾草、桑白皮、桑叶、芦根;

(12)祛热毒:冰片、黄芩、黄连、鸭跖草、黄柏、苦参、生石膏、连翘、野菊花、升麻、山羊角、水牛角、野荞麦、银花、红藤、大力子;

(13)祛血热:紫草、丹皮、赤芍、水牛角、黄连、银花、地榆、冰片、侧柏叶、山羊角、大蓟、生地、元参、竹茹、黃芩;

(14)祛虚热:丹皮、乌梅、桑叶、绞股蓝、芦根、桑白皮、桑叶、竹茹、青蒿、胡黄连;

(15)祛湿:砂仁、白豆蔻、藿香、佩兰、茯苓、车前草、苍术、白术、木瓜、蚕矢、石菖蒲、茵陈、鸭跖草、玉米须、胡罗壳、半夏、桑白皮;

(16)祛痰(热):海蛤壳、海带、白萝卜、瓦楞子、车前草、桔梗、象贝、冬瓜子、萝卜子、荸荠、绞股蓝、海浮石、桑白皮;

(17)祛痰(寒):海带、白萝、苏子、白芥、萝卜、子佛、耳草、陈皮、桔梗、白果、姜黄、苍木、茯苓、砂仁、白豆蔻、石菖蒲;

(18)祛食:山楂、麦芽、谷芽、神曲、乌梅、三棱、莪术、莱菔子、(炒)鸡内金、五谷虫;

(19)祛石:生鸡内金、大黃、威灵仙、姜黄、路路通、三棱、莪术、乳香、没药、鱼脑石、玉米须、白芷;

(20)祛瘀血:桃仁、元胡、乳香、没药、红花、桂支、三七、丹皮、银杏叶、丹参、怀牛膝、赤芍、山楂、蒲黄、川芎、益母草、姜黄、威灵仙、三棱、莪术、花蕊石、仙鹤草;

(21)祛水:茯苓、益母草、胡罗壳、玉米须、桂支、车前草、白术、灯芯草、鸭跖草、将军、干蝼蛄、桑白皮、佩兰;

(22)祛积粪:生大、黄番、泻叶;

(23)袪坚积:牡蛎、昆布、生鸡、内金、钟乳石、灵芝、天龙、山羊角、姜黄、威灵仙、象贝、乌梅、仙鹤草、花蕊石、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乌贼骨、海浮石;

(24)祛气滞:柴胡、路路通、木香、香附、积壳、桂支、莱菔子、陈皮、青皮、生麦芽、紫苏、姜黄、乌药、白芷;

(25)升阳气:升麻、柴胡、川芎;

(26)降阳气:怀牛、膝珍、珠母石、决明、陈皮、桂支、牡蛎、丁香、半夏、珍珠粉、龙齿、赭石;

(27)降肺阳气:杏仁、苏子、桑白、仙鹤草、莱菔子、侧柏叶、枇杷叶、赭石、紫菀、桂支;

(28)降胃阳气:竹茹、陳皮、生姜、赭石、苏子、白豆蔻、砂仁、萝卜子、桂支、苏叶、柿蒂;

(29)宣发阳气:安息、香苏、合香、冰片、乳香、石菖蒲、麻黄、白芷、毕拔、姜黄、桂支、紫苏、川芎、山羊角;

(30)疏通阳气:乳香、没药、川芎、山羊角、鸡血藤、元胡、冰片、苏合、香安、息香、姜黄、路路通、地龙、天龙、乌蛇、威灵仙、白芷;

(31)守阳气兼安眠:煅牡蛎、煅龙骨、酸枣、仁南、五味子、北五味子、灵芝、柏子仁、煅珍珠母、仙鹤草、钟乳石、莲肉、山萸肉、合欢皮、首乌藤;

(32)守阳气止汗:糯稻根须、仙鹤草、碧桃干、金樱子、茯苓、牡蛎、龙骨、山萸肉、南五味子;

(33)守阳气止久嗽:乌梅、南五味子、诃子、侧柏叶、仙鹤草、煅牡蛎、白果、金樱子;

(34)守阳气止泄痢:石榴皮、赤石脂、南北五味子、各山、萸肉、仙鹤草、芡实、莲肉、乌梅、茯苓;

(35)守阳气止遗精尿频:金樱子、芡实、牡蛎、龙骨、莲肉、韭菜子、沙苑子、南北五味子、山萸肉、仙鹤草、赤石脂、生鸡内金;

(36)守阳气止血:仙鹤草、花蕊石、三七、侧柏叶、藕节、地榆、猪皮、山萸肉、五味子、牡蛎、龙骨、大黄、血余炭、棕榈炭;

(37)守阳气止白带:白果、乌贼、仙鹤草、莲肉、芡实、韭菜子、诃子、墓头回、煅龙骨、煅牡蛎、茯苓、沙苑子、赤石脂。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将上述药物按类目对药材进行充分混合,粉碎炮制后压缩制成中药饮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饮片每类目的重量均相等,每粒饮片的规格为0.2g,且误差不超过5%。

本实施例中,所述饮片在制作完成后,需分类进行密封低温存放,且存放环境需干燥。

本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对病人的病症进行分析;

b、根据病人的病症判断病人为气虚或阳虚或精虚,从而选用针对性的补药类药物;

c、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病人的致病因素——病“邪”的性质、部位和种类,从而选用针对性的祛邪类药物;

d、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病人体内的平衡缺失及附加病症,从而选用针对性的调整阳气升降出入平衡类药物;

e、根据病人病症的严重程度,增加或减少药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c和d中,选用的类目药物可为单一类目,也可为多个类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将上述药物按类目对药材进行充分混合,粉碎炮制后压缩制成中药颗粒。

本实施例中,所述颗粒每类目的重量均相等,每粒颗粒的规格为6mg,且误差不超过5%。

本实施例中,所述颗粒在制作完成后,需分类进行密封低温存放,且存放环境需干燥。

本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对病人的病症进行分析;

b、根据病人的病症判断病人为气虚或阳虚或精虚,从而选用针对性的补药类药物;

c、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病人的致病因素——病“邪”的性质、部位和种类,从而选用针对性的祛邪类药物;

d、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病人体内的平衡缺失及附加病症,从而选用针对性的调整阳气升降出入平衡类药物;

e、根据病人病症的严重程度,增加或减少药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c和d中,选用的类目药物可为单一类目,也可为多个类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将上述药物按类目对药材进行充分混合,粉碎炮制后浓缩制成中药浓缩丸。

本实施例中,所述浓缩丸每类目的重量均相等,每粒浓缩丸的规格为0.275g,且误差不超过5%。

本实施例中,所述浓缩丸在制作完成后,需分类进行密封低温存放,且存放环境需干燥。

本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对病人的病症进行分析;

b、根据病人的病症判断病人为气虚或阳虚或精虚,从而选用针对性的补药类药物;

c、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病人的致病因素——病“邪”的性质、部位和种类,从而选用针对性的祛邪类药物;

d、根据病人的病症分析病人体内的平衡缺失及附加病症,从而选用针对性的调整阳气升降出入平衡类药物;

e、根据病人病症的严重程度,增加或减少药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c和d中,选用的类目药物可为单一类目,也可为多个类目。

本发明的用法为:直接用水送服,每天只需10-15g药物,即相当于200-300g的一剂汤药。

以下为服用本发明的临床例子:

例1:张某,男,73岁。主诉右侧肢体不利,伴头痛、大便干结,脉弦滑、寸浮尺弱、舌质红绛暗、苔薄黄腻、血压23/12kpa、ct检查左脑轻度梗塞。辩证为:精血津液不足,风热,痰(热)、瘀血邪气之扰,脑器阳气升降出入失常。治宜补精、祛风热,痰(热)、瘀血、降阳气。

处方:补精6克、祛风热1克,痰(热)1克血热2克,瘀血2克、结粪1克、降阳气1g,共计14g。为一日量,分3次服用。

3天后病情减轻,治疗服药53天,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生活自理。

例2:李某某,男,48岁。主诉眩晕、恶心、吐涎津、纳少、乏力、耳鸣、面色晦滞、舌厚暗淡、苔薄白润、脉细缓。辩证:丹田气阳不足,瘀血、痰、湿邪气之扰,胃阳气偏升。治宜补气、阳,祛瘀血、痰(寒)、湿、降阳气。

处方:补气3克、补阳3克、祛瘀血2克、湿2克、痰(寒)1克、降阳气2克,共计13克,为一日量,分3次服用。

服药5天,眩晕、恶心等症状好转,继续服20天,眩晕消失。

例3:刘某某,女,26岁。主诉右肋痛、胃脘痞闷、口舌干,经b型超声波检查:胆结石,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辩证:胆器气滞、热、结石。治宜祛热、石、气滞。

处方:祛热邪4克、结石4克、气滞邪4克,共计12克。

3天后肋痛好转,共服药36天,经b超复查,结石消失。

采用本中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超过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