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三高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高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总称,即现在医学界一般说的代谢综合征。其中,高血压系指循环系统内血压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通常是以低于140/90mmhg为正常,而大于等于140/90mmhg为高血压。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它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杀手”。
高血糖是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是机体内一个独立存在的病理改变,病变部位在血液,病变性质是血糖代谢紊乱。高血糖的临床表现,可以有显性的症状,如口干渴、饮水多、尿多、消瘦;可以是隐性的症状,无明显主观不适。
目前我国高血脂、高血压患者2亿多人,糖尿病患者1亿多人,每年国家医保用于支付这些治疗疾病的医药费上万亿人民币,同时患者已承担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并承受疾病的折磨与痛苦。
现有技术制造的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的药品虽然很多,但缺乏整体治疗的考量,然而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它们往往互相影响和牵连,故现有药品的治疗效果相当有限。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新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三高的保健茶。本发明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组成合理,配伍得当,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释出,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之功效,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青钱柳8-12g、松针4-6g、毛冬青4-6g、芭蕉根8-12g、山楂叶8-12g、葛根4-6g、双钩藤4-6g和牛膝4-6g。
本发明选用的青钱柳,味辛,微苦,性平,有祛风止痒之功效;松针,味苦,性温;归心、脾经,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之功效;毛冬青,味微苦甘,性平,归肺、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活血通脉之功效;芭蕉根,味甘,性寒,归胃、脾、肝经,有清热、止渴、利尿、解毒之功效;山楂叶,味酸,性平,归肝经,有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之功效;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双钩藤,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肝、心包经,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之功效;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之功效。以上各原料在发挥单一作用的同时,共奏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之功效,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由多种中药配制而成,组成合理,配伍得当,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释出,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之功效,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病。
(2)本发明不含抗菌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无毒无副作用,见效快且持久,不仅可以改善相关症状,还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青钱柳8g、松针6g、毛冬青4g、芭蕉根12g、山楂叶8g、葛根6g、双钩藤4g和牛膝6g。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各原料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药效更明显。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青钱柳10g、松针5g、毛冬青5g、芭蕉根10g、山楂叶10g、葛根5g、双钩藤5g和牛膝5g。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各原料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药效更明显。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青钱柳12g、松针4g、毛冬青6g、芭蕉根8g、山楂叶12g、葛根4g、双钩藤6g和牛膝4g。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各原料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药效更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药源广,成本低廉,市场前景广阔,适合推广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以下重量的原料:钩藤40-60g、半枫荷40-60g、阴阳枫40-60g、九节风40-60g、伸筋草40-60g、黑老虎40-60g、一身保暖20-40g、杜仲40-60g和石菖蒲20-40g,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治疗三高的保健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药源广,成本低廉,市场前景广阔,适合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饮用方法:
按上述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为1剂,煎煮,每天2-3次,2天1剂,8天1疗程,服药3-5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粉碎的粒径为1cm-2c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粉碎的粒径为1cm-2cm,治疗三高的保健茶中各原料的有益成分更容易溶出,药效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青钱柳8g、松针6g、毛冬青4g、芭蕉根12g、山楂叶8g、葛根6g、双钩藤4g和牛膝6g。
上述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以下重量的原料:青钱柳8g、松针6g、毛冬青4g、芭蕉根12g、山楂叶8g、葛根6g、双钩藤4g和牛膝6g,分别粉碎至粒径为1cm-2cm后,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治疗三高的保健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青钱柳10g、松针5g、毛冬青5g、芭蕉根10g、山楂叶10g、葛根5g、双钩藤5g和牛膝5g。
上述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以下重量的原料:青钱柳10g、松针5g、毛冬青5g、芭蕉根10g、山楂叶10g、葛根5g、双钩藤5g和牛膝5g,分别粉碎至粒径为1cm-2cm后,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治疗三高的保健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青钱柳12g、松针4g、毛冬青6g、芭蕉根8g、山楂叶12g、葛根4g、双钩藤6g和牛膝4g。
上述治疗三高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以下重量的原料:青钱柳12g、松针4g、毛冬青6g、芭蕉根8g、山楂叶12g、葛根4g、双钩藤6g和牛膝4g,分别粉碎至粒径为1cm-2cm后,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治疗三高的保健茶。
临床观察:
本发明人于2015年至今,对49例三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糖尿病并有高血脂患者26例,高血压伴有高血脂患者14例,血糖、血压、血脂都偏高的患者9例。
1、治疗方法
取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1剂,煎煮,每天2-3次,2天1剂,8天1疗程,服药3-5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2、临床症状
(1)高脂血症
诊断标准:①总胆固醇(tc)≥6.50mmol/l、甘油三酯(tg)≥1.86mmol/l、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2.00mmol/l;②排除继发性高脂血症及药源性高脂血症。中医诊见:胸闷,短气,形体稍胖,头沉重,肢麻,呕恶痰涎,舌紫暗,苔稍腻,舌下系带紫黯,脉弦滑。
治疗标准
显效:tc下降≥20%或tg下降≥40%。
有效:tc下降10%~19%或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4~0.260mmol/l。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指标上升者。
(2)高血压
诊断标准:
西医: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两者有一项核实,即可确诊。中医辩证标准主要症状:眩晕、头痛、心悸、耳鸣、失眠、烦躁、腰酸腿软等。
治疗标准:
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须具备其中一项。
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一项。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3)高血脂
诊断标准:胆固醇(ct)>5.5mmol/l,甘油三脂(tc)>1.69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1.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dc)>3.1mmol/。
治疗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血脂检查恢复正常,且复查3次未再增高。
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血脂检查在2个月以内恢复正常,复查常再度升高。
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血脂检查在3月内仍未恢复正常。
3、临床结果
49例患者中,显效44例(89.80%),有效3例(6.12%),无效2例(4.08%),总有效率为95.92%。
4、典型病例
病例1:任某,男,52岁,患有糖尿病,空腹血糖12.8,尿糖三个加号。取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1剂,煎煮,每天2-3次,2天1剂,8天1个疗程。3个疗程后,血糖正常,餐后血糖7.8。随访1年未复发。
病例2:范某,女,66岁,三高患者,血压为110/190mmhg,血糖为餐前10.5,餐后16.7,血脂为6.26mmol/l(200mg/dl)。取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1剂,煎煮,每天2-3次,2天1剂,8天1个疗程。5个疗程后,血压为90/140mmhg,血糖为餐前6.76,餐后10.1,血脂为5.35mmol/l(200mg/dl)。随访1年未复发。
病例3:青某,男,62岁,高血压并脑梗,住院治疗21天未改变左侧手脚麻木,血压为100/152mmhg。取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治疗三高的保健茶1剂,煎煮,每天2-3次,2天1剂,8天1个疗程。5个疗程后,血压为78/118mmhg。随访1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