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
背景技术:
人体的躯干四肢与颈部由于病痛或创伤的原因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医学上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而这些手术治疗都需要对人体外周神经进行神经阻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麻醉,它是手术前的必要条件。外周神经阻滞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正确的定位外周神经丛在人体组织中的位置并注射麻醉药物,目前临床使用的外周神经丛定位方法有以下几种,1、神经丛刺激器引导下的神经丛阻滞,2、超声波诊断仪是一种医学临床上的检查仪器。两者的结合可以很好对神经丛进行快速定位。
但在此定位引导仪在使用过程中,同时要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同时手握b超探头和神经丛刺激针进行工作,这样比较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容易出现失误,而且此定位引导仪中的神经丛刺激针,一般都是暴露在外界空气中,长时间器表面容易受到外界空气中的污染,对患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我们为此,提出了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包括主机,所述主机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顶端竖直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病床正上方,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表面固定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底端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调节板底端表面安装有照明灯,所述调节板的底端一侧焊接有挂钩,所述支撑杆底端表面位于调节板一侧安装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机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主机一侧安装有b超探头,且b超探头一端通过电极插头与控制器连接,所述b超探头一端的电源线表面套接有螺旋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机侧面设置有放置盒,且放置盒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放置盒内部分别放置有神经丛刺激针和神经探测笔,所述放置盒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且紫外线杀菌灯设置有多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机一侧安装有电磁空间跟踪发生器,且电磁空间跟踪发生器一端通过电极插头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机一侧通过电源线与电极夹连接,所述电极夹固定在挂钩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神经丛刺激针与神经探测笔一端通过电极插头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神经丛刺激针一端与注药管接头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机表面通过平开合页安装有门板,所述门板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主机表面位于门板下方设置有放置抽屉,所述主机底端安装有蓄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固定孔等距对称开设在调节板底端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在主机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表面固定有调节板,同时在调节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固定孔,通过设置固定孔便于对主机外侧的各个仪器进行固定,从而防止仪器不使用时出现存放混乱的情况,同时在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通过设置橡胶垫防止仪器与固定孔发生硬性接触,从而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在b超探头一端的电源线外侧设置有螺旋管,通过设置螺旋管便于对b超探头进行支撑,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把螺旋管套接在固定孔内部,之后通过旋转b超探头进行对患者皮质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医护人员可以放开b超探头,之后b超探头会在螺旋管的支撑下停在患者表面,从而可以使医生腾出双手,进行参照b超探头扫描的图像,使神经丛刺激针,对患者皮下进行作业,通过此方式,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同时在支撑杆与主机接触处安装有转盘,在主机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手把支撑杆旋转到一侧即可,从而防止支撑杆影响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治疗。
2、本发明中,在主机的侧面安装有放置盒,通过设置放置盒便于对神经丛刺激针和神经探测笔存放,从而防止神经丛刺激针和神经探测笔在不用时长期暴露在外界,同时在放置盒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通过设置紫外线杀菌灯便于对神经丛刺激针和神经探测笔表面进行杀菌,从而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调节板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放置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螺旋管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神经丛刺激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部分程序框图。
图例说明:
1、主机;2、放置抽屉;3、散热孔;4、控制器;5、电磁空间跟踪发生器;6、显示屏;7、支撑杆;8、电极夹;9、把手;10、挂钩;11、调节板;12、固定孔;13、螺旋管;14、b超探头;15、病床;16、橡胶垫;17、照明灯;18、转盘;19、紫外线杀菌灯;20、通孔;21、空腔;22、放置盒;23、注药管接头;24、电极插头;25、神经丛刺激针;26、神经探测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参照图1、2、3、和图7,可视化神经阻滞定位引导仪,包括主机1,主机1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转盘18,且转盘18的顶端竖直固定有支撑杆7,支撑杆7位于病床15正上方,支撑杆7的底端表面固定有调节板11,调节板11底端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2,固定孔12内部设置有橡胶垫16,调节板11底端表面安装有照明灯17,调节板11的底端一侧焊接有挂钩10,支撑杆7底端表面位于调节板11一侧安装有把手9,主机1一侧安装有电磁空间跟踪发生器5,且电磁空间跟踪发生器5一端通过电极插头24与控制器4连接,主机1一侧通过电源线与电极夹8连接,电极夹8固定在挂钩10表面,主机1表面通过平开合页安装有门板,门板表面开设有散热孔3,主机1表面位于门板下方设置有放置抽屉2,主机1底端安装有蓄电池,固定孔1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固定孔12等距对称开设在调节板11底端表面,在工作时,医护人员通过把手9把支撑杆7旋转到病床15下方,之后把需要使用的仪器固定到调节板11底端的固定孔12内部,同时在固定孔12的内部设置橡胶垫16,通过设置橡胶垫16,防止仪器与固定孔12发生硬性接触,从而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在b超探头14使用时,可以把螺旋管13套接在固定孔12内部,之后通过旋转b超探头14进行对患者皮质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医护人员可以放开b超探头14,之后b超探头14会在螺旋管13的支撑下停在患者表面,从而可以使医生腾出双手,进行参照b超探头14扫描的图像,使神经丛刺激针,对患者皮下进行作业,通过此方式,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力。
实施例二,参照图1和图4,主机1顶部安装有控制器4,控制器4一侧安装有显示屏6,主机1一侧安装有b超探头14,且b超探头14一端通过电极插头24与控制器4连接,b超探头14一端的电源线表面套接有螺旋管13,在对b超探头14使用时,打开主机1,然后通过主机1产生的经过调制的超声波信号通过b超探头14发射并接收回波信号,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经过主机1内部的控制器4分析处理后形成图像显示在显示屏6上面,以便于后期的使用。
实施例三,参照图1、5、6和图8,主机1侧面设置有放置盒22,且放置盒22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放置盒22内部分别放置有神经丛刺激针25和神经探测笔26,放置盒22内部开设有空腔21,且空腔21表面开设有通孔20,空腔21内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19,且紫外线杀菌灯19设置有多个,神经丛刺激针25与神经探测笔26一端通过电极插头24与控制器4连接,神经丛刺激针25一端与注药管接头23连接,通过设置放置盒22,便于对神经丛刺激针25和神经探测笔26存放,同时在放置盒2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1,空腔21的内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19,通过设置紫外线杀菌灯19便于对神经丛刺激针25和神经探测笔26表面进行杀菌,从而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能,之后医护人员从放置盒22拿出神经丛刺激针25,神经丛刺激针25首先按照显示屏6显示的神经丛位置,在b超探头14物理中线附近1-3cm处经皮进入组织,并朝向屏幕指示的神经位置进针,从而确定目标地点。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把手把9支撑杆7旋转到病床15上方,之后开启主机1,然后通过主机1产生的经过调制的超声波信号通过b超探头14发射并接收回波信号,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经过主机1内部的控制器4分析处理后形成图像显示在显示屏上面,同时在b超探头14一端的电源线外侧设置有螺旋管13,通过设置螺旋管13便于对b超探头14进行支撑,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把螺旋管13套接在固定孔12内部,之后通过旋转b超探头14进行对患者皮质扫描,扫描完成后,医护人员可以放开b超探头14,之后b超探头14会在螺旋管13的支撑下停在患者表面,从而可以使医生腾出双手,进行参照b超探头14扫描的图像,使神经丛刺激针25,对患者皮下进行作业,通过此方式,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同时在支撑杆7与主机1接触处安装有转盘18,在主机1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手9把支撑杆7旋转到一侧即可,从而防止支撑杆7影响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治疗,之后医护人员从放置盒22拿出神经丛刺激针25,神经丛刺激针25首先按照显示屏6显示的神经丛位置,在b超探头14物理中线附近1-3cm处经皮进入组织,并朝向屏幕指示的神经位置进针,从而确定目标地点,通过设置放置盒22便于对神经丛刺激针25和神经探测笔26存放,同时在放置盒2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1,空腔21的内部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19,通过设置紫外线杀菌灯19便于对神经丛刺激针25和神经探测笔26表面进行杀菌,从而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