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7342发布日期:2020-02-08 05:2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鼻炎是由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炎症,主要症状有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患者多有突然或反复出现的鼻痒、喷嚏、鼻涕、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针对鼻炎,西医的很多治疗方法都治标不治本,以缓解症状为主,但难以根治,患者鼻炎常反复发作,部分患者病史延绵数十年,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鼻息肉、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治疗的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辛夷10-20份;鹅不食草2-30份;菖蒲5-15份;苍耳子10-20份;薄荷2-10份。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辛夷15份;鹅不食草6份;菖蒲10份;苍耳子15份;薄荷6份。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辛夷10份;鹅不食草8份;菖蒲5份;苍耳子10份;薄荷3份。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辛夷15份;鹅不食草30份;菖蒲10份;苍耳子15份;薄荷6份。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为:将辛夷、鹅不食草、菖蒲、苍耳子和薄荷研磨至60-100目,加入清水,入锅加热熬制,制成膏状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多种中药材制成,无依赖性、无副作用,将药方按比例混合,用于鼻息肉、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治疗的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辛夷10-20份;鹅不食草2-30份;菖蒲5-15份;苍耳子10-20份;薄荷2-10份。

实施例1: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辛夷15份;鹅不食草6份;菖蒲10份;苍耳子15份;薄荷6份。

实施例2: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辛夷10份;鹅不食草8份;菖蒲5份;苍耳子10份;薄荷3份。

实施例3:

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鼻息肉严重者鹅不食草加到30份。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辛夷15份;鹅不食草30份;菖蒲10份;苍耳子15份;薄荷6份。

制备方法:

一种鼻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为:将辛夷、鹅不食草、菖蒲、苍耳子和薄荷研磨至60-100目,加入清水,入锅加热熬制,制成膏状物。

另外一种制备方法为将辛夷、鹅不食草、菖蒲、苍耳子和薄荷研磨至60-100目,粉磨后与酒精混合,搅拌成膏体状,备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经临床使用,有效率95%以上,部分病例情况如下:

典型案例:

病例一:李某,56岁,鼻炎、鼻窦炎病史30余年;采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连续服药一周后,病情好转,持续服药一个月,病症消失。目前服药一年多,期间无犯病。

病例二:王某,50岁,女,过敏性鼻炎病史5年,采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服药一周后,鼻炎引起的病症明显减轻,坚持服药再两周,病症消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