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飞机防护救生系统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飞机上使用的担架救护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要求某型运输机须具备运输货物、运输伞兵和运输伤病员三种状态,且三种状态能够快速转换,对于运输伤病员状态,提出明确要求:在运输过程中,72名重症及中症伤病员必须能够躺卧,并提供必要的医疗用氧接口。
由于飞机内部空间狭小,地面使用的医疗担架设备不适合在飞机上使用,同时考虑到使用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还须满足担架与飞机结构之间的连接要求,重症及中症伤病员用氧要求,三种运输状态快速转换的时间要求等。有鉴于此,需设计一种安全可靠、功能齐全、易于拆装的担架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拆装、安全可靠的新型担架设备,保证重症及中症伤病员有足够的躺卧空间;保证每一名重症及中症伤病员有独立的用氧接口;保证地勤人员在拆装担架设备时,能够快速与机体结构连接或脱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上使用的担架救护设备,包括担架立柱组件、担架组件、布带组件;其中,担架立柱组件和布带组件两端分别与机舱顶部结构件、机舱地板连接,作为担架组件的支撑体;所述担架立柱组件为主要结构件,是担架组件一侧的固定设备;所述担架组件为重症及中症伤病员躺卧的设备;所述布带组件为担架组件另外一侧的固定设备。
担架立柱组件主要由供氧组件和立柱组件构成,其中供氧组件由氧气接嘴、氧气软管、氧气导管、三通接头、弯管接嘴、氧气示流器等组成,立柱组件由立柱上接头、氧气示流器支架、立柱、插耳、液体瓶箍带、地脚螺栓、立柱下接头等组成,其中立柱为担架立柱部分的主体部分,在立柱上标记有序号、安装框位和航向标示等,立柱上端逐渐变小并设计有一个球形接头,立柱上接头固定在机舱顶部结构件上,其内部中空,与立柱球形接头构成间隙配合;根据担架的排布情况,将插耳等高对称的布置在立柱左右侧,用于固定担架部分的担架杆;根据插耳的排布情况,在其附近布置了液体瓶箍带,为重症及中症伤病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护;立柱的下端设计有2个地脚螺栓,可快速的与安装在机体地板上的立柱下接头连接。在立柱上端,安装有弯管接嘴和氧气软管,当担架立柱存放起来时,软管一头固定在软管接嘴上,当需要使用担架立柱时,将软管一头与安装在结构顶棚上的氧气接嘴相连,立柱上的氧气设备即可使用;氧气示流器是重症及中症伤病员用氧的主要设备,安装在立柱的示流器支架上,位置在插耳的附近,氧气示流器与示流器之间通过氧气导管和三通接头连接。
布带组件主要由布带上接头、吊环组件、吊带组件、箍带组件、插销、布带下接头等组成。其中吊带组件是布带部分的主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布带的长度,在布带上也标记有序号、安装框位和航向标示等;在布带的上端安装有一个吊环组件,吊环顶端呈球形,可直接挂进固定在机体结构上的布带上接头内;箍带组件用于固定担架杆,根据另外一侧立柱上插耳的位置,箍带组件可以适时移位,保证担架的平稳性;在吊带组件的最下边设计有一个插销,可快速的与安装在地板上的布带下接头连接。
担架部分主要由帆布、安全带机构、担架杆等组成。两根担架杆穿插在帆布的二边孔内,其中一根安装在两根立柱插耳内,另外一根安装在布带的箍带组件内,构成了稳定的担架;为防止飞机振动等原因对重症及中症伤病员带来的伤害,在担架的中间位置设计有一根安全带,可将重症及中症伤病员固定在担架上。
综上所述,当飞机构型转换为运输伤病员状态时,只需要将担架立柱、担架、布带等设备搬运上飞机,按照担架立柱和布带上的航向及框位标示,将担架立柱和布带先安装好,然后将担架快速的安装在担架立柱和布带之间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飞机上使用的担架救护设备解决了某型运输机运输伤病员的迫切需求,还保障了伤病员的用氧需求,保证了飞机在构型转换时,地勤人员拆装担架设备能够快速与机体结构连接或脱离,减轻了伤病员的伤痛,缩短了飞机再次出动时间,设备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担架立柱的典型结构图,
图2是担架立柱上氧气设备安装图,
图3是布带的典型结构图,
图4是担架的典型结构图,
图5是担架立柱在飞机上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立柱上接头、2-立柱、3-插耳、4-液体瓶箍带、5-地脚螺栓、6-立柱下接头、7-氧气示流器支架、8-三通接头、9-氧气示流器、10-氧气软管、11-氧气接嘴、12-弯管接嘴、13-氧气导管、14-布带上接头、15-吊环组件、16-吊带组件、17-箍带组件、18-插销、19-布带下接头、20-帆布、21-安全带机构、22-担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其中图1是担架立柱的典型结构图
图2是担架立柱上氧气设备安装图,图3是布带的典型结构图,图4是担架的典型结构图,图5是担架立柱在飞机上的安装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飞机防护救生系统使用的担架立柱设备,其组件包括立柱上接头1、立柱2、插耳3、液体瓶箍带4、地脚螺栓5、立柱下接头6、氧气示流器支架7、三通接头8、氧气示流器9、氧气软管10、氧气接嘴11、弯管接嘴12、氧气导管13、布带上接头14、吊环组件15、吊带组件16、箍带组件17、插销18、布带下接头19、帆布20、安全带机构21、担架杆22等。当飞机需要构型转换为医疗救护时,只需快速的将立柱部分、布带部分和担架部分安装好,即可立即开展救护工作,保障了伤病员的用氧需求,保证了飞机在构型转换时,地勤人员拆装担架设备能够快速与机体结构连接或脱离,减轻了伤病员的伤痛,缩短了飞机再次出动时间。担架立柱设备提供了较好的休息空间供伤病员使用,伤病员在运输过程中处于躺卧状态,伤病员身体会比较放松,得到了良好的休息。
按图1和图2所示,将插耳3、液体瓶箍带4、地脚螺栓5、氧气示流器支架7、三通接头8、氧气示流器9、氧气软管10、氧气接嘴11、弯管接嘴12、氧气导管13等零件安装在立柱2上之后,构成一根完整的立柱,每根立柱上都刻有该立柱应该安装的位置和航向,可以快速的将立柱上端与安装在结构顶棚上的立柱上接头1配合,立柱下端与安装在地板上的立柱下接头6配合,将整个立柱固定在规定的位置。通常一副担架需要2根担架立柱,安装并检查合格后,将立柱上端的氧气软管10与结构顶棚上的氧气接嘴11连接,此时可以观察到氧气示流器9的浮子会上浮,表示氧气导管13里已充满氧气,可待使用。伤病员可以在休息时呼吸医疗氧气,保证了伤病员的生命需求。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座舱出现爆炸减压等紧急情况,担架立柱上的氧气示流器也能作为其他人员的用氧接口。
按图3所示,将吊环组件15、箍带组件17、插销18安装在吊带组件16上之后,构成了完整的吊带,每根吊带上都刻有该吊带应该安装的位置和航向,可以快速的将吊环组件15与布带上接头14连接,将插销18与布带下接头19快速连接,通常一副担架需要2根布带,安装并检查合格后将开展下一步工作。
按图4所示,将帆布20和安全带机构21安装在担架杆22上,构成了一副完整的担架,两名医护人员将装有重症或中症伤病员的担架抬至2根立柱和2根布带之间,将担架杆22一边固定在插耳3上,一边固定在箍带组件17中后,一副担架即安装固定好。通常2根担架立柱和2根布带可以安装4副担架,本发明在一运输机上实际可安装72副担架,上述所有设备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飞机防护救生用担架立柱设备。
本发明一种飞机防护救生系统使用的担架立柱设备解决了某型运输机运输伤病员的迫切需求,还保障了伤病员的用氧需求,保证了飞机在构型转换时,地勤人员拆装担架设备能够快速与机体结构连接或脱离,减轻了伤病员的伤痛,缩短了飞机再次出动时间。担架立柱设备一侧使用固定件,一侧使用柔性件,可以保证担架的快速安放和拆卸,担架立柱设备不光能在飞行中使用,在地面时也可以使用,也可根据伤病员的实际情况随时从立柱和布带中取出担架,作为独立的救护设备使用,同理,立柱上的用氧接口也可以在地面时,满足其他人员的用氧需求。担架采用的帆布是柔软且富有弹性的,利于伤病员休息;其上安装有安全箍带,利于在移动过程中的运输问题;担架的长度和宽度是标准尺寸,满足人体需求;多副担架能够在任一一个立柱和布带上安装,不存在特制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