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7230发布日期:2020-01-18 03:3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检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声检查床。



背景技术:

超声检查由于检测过程简单、检测结果可靠,被作为各个医科诊断治疗辅助手段,目前很多的超声检查床为了不阻挡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超声检查床的侧边均不配备固定的扶手,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是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在检测完成后从床上起身没有扶手十分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检查床。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的一种超声检查床,包括床板;

多个支脚,多个支脚端部与床板底面固定连接;

两个套管、扶杆,扶杆两端贯穿于两个套管内部,两个套管与床板固定连接;

两个限位机构,扶杆两端与两个套管经限位机构进行限位配合,扶杆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可控制的在套管内部做伸缩运动,限位机构与床板固定连接。

当医生检查完成后,患者要起身时,扶杆两端在套管内部升起,并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扶杆两端卡在套管内;当患者已经躺下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时,扶杆两端在套管内部落下;这样在方便医生对患者检查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是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解决了在检测完成后从床上起身没有扶手不便的问题。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扶杆、套管上设置有限位通孔,限位柱贯穿于扶杆、套管的限位通孔内,实现扶杆、套管上的限位配合。

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电磁吸合开关、压缩弹簧,限位柱与电磁吸合开关输出端固定连接,压缩弹簧与限位柱、电磁吸合开关固定连接,常态下限位柱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贯穿于扶杆、套管的限位通孔内,当电磁吸合开关接通电源后,限位柱被电磁吸合开关的输出端从扶杆、套管的限位通孔内拉出,当电磁吸合开关失电后,在压缩弹簧力的作用下贯穿于套管的限位通孔内,当扶杆的限位通孔与套管的限位通孔同心时,限位柱便贯穿于扶杆、套管的限位通孔内,使得扶杆被限位,使得扶杆处于升起状态。

所述电磁吸合开关与按钮开关串联,按钮开关与电源电连接连接,按钮开关固定于床板侧边上,医生可以通过控制按钮开关实现电磁吸合开关的电力通断,避免使用插头实现电磁吸合开关电力通断的繁琐性,便于医生控制。

所述扶杆包括扶手部、转动部,转动部与扶手部铰接,转动部上有限位通孔,扶杆落下时转动部收至床板底部,避免转动部伤到人。

所述扶手部为圆柱形,便于加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两个限位机构的外部安装有罩体,罩体与床板固定连接,使得限位机构固定安装于罩体内,使得限位机构处于封闭的环境,避免限位机构被外部物质损坏。

所述还包括多个制动万向轮,多个制动万向轮对应与多个支脚另一端固定连接,以便移动。

所述扶杆升起可使用伸缩电机控制,伸缩电机固定于床板底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拉动扶手部使得扶杆升起,当转动部上的限位通孔与套管的限位通孔同心后,限位柱在压缩弹簧的顶触作用下贯穿于转动部、套管的限位通孔内,扶杆两端限位于两个套管内,患者可以通过握紧扶杆施力起身;当患者进行检查时,控制按钮开关使得两个限位机构的电磁吸合开关得电,限位柱向电磁吸合开关侧运动与扶杆的限位通孔分离,扶杆两端快速在套管内部落下,而后将转动部收起至床板的底部;这样在方便医生对患者检查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是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解决了在检测完成后从床上起身没有扶手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图3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板;2-按钮开关;3-支脚;4-制动万向轮;5-限位机构;51-电磁吸合开关;52-压缩弹簧;53-限位柱;6-罩体;7-套管;8-扶杆;81-扶手部;82-转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参见图1至图5。

本发明的一种超声检查床,包括床板1;

多个支脚3,多个支脚3端部与床板1底面固定连接;

两个套管7、扶杆8,扶杆8两端贯穿于两个套管7内部,两个套管7与床板1固定连接;

两个限位机构5,扶杆8两端与两个套管7经限位机构5进行限位配合,扶杆8在限位机构5的作用下,可控制的在套管7内部做伸缩运动,限位机构5与床板1固定连接。

当医生检查完成后,患者要起身时,扶杆8两端在套管7内部升起,并在限位机构5的作用下,扶杆8两端卡在套管7内;当患者已经躺下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时,扶杆8两端在套管7内部落下;这样在方便医生对患者检查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是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解决了在检测完成后从床上起身没有扶手不便的问题。

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柱53,扶杆8、套管7上设置有限位通孔,限位柱53贯穿于扶杆8、套管7的限位通孔内,实现扶杆8、套管7上的限位配合。

所述限位机构5还包括电磁吸合开关51、压缩弹簧52,限位柱53与电磁吸合开关51输出端固定连接,压缩弹簧52与限位柱53、电磁吸合开关51固定连接,常态下限位柱53在压缩弹簧52的作用下贯穿于扶杆8、套管7的限位通孔内,当电磁吸合开关51接通电源后,限位柱53被电磁吸合开关51的输出端从扶杆8、套管7的限位通孔内拉出,当电磁吸合开关51失电后,在压缩弹簧52力的作用下贯穿于套管7的限位通孔内,当扶杆8的限位通孔与套管7的限位通孔同心时,限位柱53便贯穿于扶杆8、套管7的限位通孔内,使得扶杆8被限位,使得扶杆8处于升起状态。

所述电磁吸合开关51与按钮开关2串联,按钮开关2与电源电连接连接,按钮开关2固定于床板1侧边上,医生可以通过控制按钮开关2实现电磁吸合开关51的电力通断,避免使用插头实现电磁吸合开关51电力通断的繁琐性,便于医生控制。

所述扶杆8包括扶手部81、转动部82,转动部82与扶手部81铰接,转动部82上有限位通孔,扶杆8落下时转动部82收至床板1底部,避免转动部82伤到人。

所述扶手部81为圆柱形,便于加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两个限位机构5的外部安装有罩体6,罩体6与床板1固定连接,使得限位机构5固定安装于罩体6内,使得限位机构5处于封闭的环境,避免限位机构5被外部物质损坏。

所述还包括多个制动万向轮4,多个制动万向轮4对应与多个支脚3另一端固定连接,以便移动。

所述扶杆8升起可使用伸缩电机控制,伸缩电机固定于床板1底面。

工作原理:当医生检查完成后,患者要起身时,拉动扶手部81使得扶杆8升起,当转动部82上的限位通孔与套管7的限位通孔同心后,限位柱53在压缩弹簧52的顶触作用下贯穿于转动部82、套管7的限位通孔内,扶杆8两端限位于两个套管7内,此时患者可以通过握紧扶杆8施力起身;

当患者已经躺下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时,控制按钮开关2使得两个限位机构5的电磁吸合开关51得电,限位柱53向电磁吸合开关51侧运动与扶杆8的限位通孔分离,扶杆8两端快速在套管7内部落下,而后将转动部82收起至床板1的底部;这样在方便医生对患者检查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是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解决了在检测完成后从床上起身没有扶手不便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