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7769发布日期:2020-01-18 03:3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液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输液瓶的瓶盖为拉环式或掰开易折式,使用时一个组合盖一个大橡胶垫片,加药和输液在同个橡胶垫片上完成,临床使用时容易出现漏液、橡胶垫片穿刺落屑,且橡胶垫片较大,消耗原材料较多,造成生产成本偏高,急需研制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现有输液瓶的瓶盖为拉环式或掰开易折式,使用时一个组合盖一个大橡胶垫片,加药和输液在同个橡胶垫片上完成,临床使用时容易出现漏液、橡胶垫片穿刺落屑,且橡胶垫片较大,消耗原材料较多,造成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解决现有输液瓶的瓶盖为拉环式或掰开易折式,使用时一个组合盖一个大橡胶垫片,加药和输液在同个橡胶垫片上完成,临床使用时容易出现漏液、橡胶垫片穿刺落屑,且橡胶垫片较大,消耗原材料较多,造成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包括输液瓶,连接环和瓶盖组件,所述的连接环设置在输液瓶的上方,且连接环的尺寸与输液瓶上端的尺寸匹配,该连接环与输液瓶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的瓶盖组件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且瓶盖组件下端的尺寸与连接环的尺寸匹配;所述瓶盖组件包括外封盖,限位环,隔板,第一胶塞组件,第二胶塞组件和密封膜;所述的外封盖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所述的限位环设置在外封盖外侧的下方,且外封盖的外侧与连接环的外侧对齐,该外封盖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的隔板固定在外封盖内部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膜采用两个,且密封膜固定在隔板和外封盖之间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胶塞组件固定在外封盖内部的右侧,且第一胶塞组件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胶塞组件固定在外封盖内部的左侧,且第二胶塞组件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

所述第一胶塞组件包括胶塞,防退塞,输液口和开启扳手,所述的胶塞固定在隔板和外封盖之间的右侧,且胶塞位于密封膜的上方;所述的防退塞固定在胶塞和外封盖之间的位置;所述的输液口固定在防退塞的上方,且输液口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所述的开启扳手固定在输液口的上方,且开启扳手位于外封盖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胶塞组件和第二胶塞组件采用相似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与第一胶塞组件相比第二胶塞组件没有防退塞。

所述防退塞包括防退筒和防退片,所述的防退筒固定在胶塞和外封盖之间的位置;所述的防退片采用多个,且防退片设置在防退筒内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的防退筒采用圆柱形;所述的防退片采用倾斜设置,且防退片的外侧高于防退片的内侧,该防退片的倾斜角为30~60°。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胶塞组件和第二胶塞组件,采用两个胶塞组件,通过第一胶塞组件进行加药作业,通过第二胶塞组件进行输液作业,相比采用一个胶塞组件进行加药和输液作业,避免出现药液污染和漏液的现象,提高输液瓶的安全性能。

(2)本发明通过设置瓶盖组件,外封盖采用中空结构,通过隔板隔开两个胶塞口,降低胶塞的尺寸,降低原材料的用量,降低输液瓶的生产成本,密封膜对外封盖内部的下方起到密封作用,且避免加药或者输液时胶塞穿刺产生的废屑落入输液内,防止对药液的污染。

(3)本发明通过设置防退塞,输液时输液器通过防退筒进入输液瓶内,防退片增大与输液器的接触面积,避免输液过程中输液器在输液瓶内出现向下退的现象,保证输液作业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胶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退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液瓶,2连接环,3瓶盖组件,31外封盖,32限位环,33隔板,34第一胶塞组件,341胶塞,342防退塞,3421防退筒,3422防退片,343输液口,344开启扳手,35第二胶塞组件,36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包括输液瓶,连接环和瓶盖组件,所述的连接环设置在输液瓶的上方,且连接环的尺寸与输液瓶上端的尺寸匹配,该连接环与输液瓶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的瓶盖组件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且瓶盖组件下端的尺寸与连接环的尺寸匹配;所述瓶盖组件包括外封盖,限位环,隔板,第一胶塞组件,第二胶塞组件和密封膜;所述的外封盖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所述的限位环设置在外封盖外侧的下方,且外封盖的外侧与连接环的外侧对齐,该外封盖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的隔板固定在外封盖内部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膜采用两个,且密封膜固定在隔板和外封盖之间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胶塞组件固定在外封盖内部的右侧,且第一胶塞组件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胶塞组件固定在外封盖内部的左侧,且第二胶塞组件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

实施例2

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包括输液瓶,连接环和瓶盖组件,所述的连接环设置在输液瓶的上方,且连接环的尺寸与输液瓶上端的尺寸匹配,该连接环与输液瓶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的瓶盖组件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且瓶盖组件下端的尺寸与连接环的尺寸匹配;所述瓶盖组件包括外封盖,限位环,隔板,第一胶塞组件,第二胶塞组件和密封膜;所述的外封盖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所述的限位环设置在外封盖外侧的下方,且外封盖的外侧与连接环的外侧对齐,该外封盖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的隔板固定在外封盖内部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膜采用两个,且密封膜固定在隔板和外封盖之间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胶塞组件固定在外封盖内部的右侧,且第一胶塞组件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胶塞组件固定在外封盖内部的左侧,且第二胶塞组件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塞组件包括胶塞,防退塞,输液口和开启扳手,所述的胶塞固定在隔板和外封盖之间的右侧,且胶塞位于密封膜的上方;所述的防退塞固定在胶塞和外封盖之间的位置;所述的输液口固定在防退塞的上方,且输液口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所述的开启扳手固定在输液口的上方,且开启扳手位于外封盖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胶塞组件和第二胶塞组件采用相似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与第一胶塞组件相比第二胶塞组件没有防退塞。

实施例3

一种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包括输液瓶,连接环和瓶盖组件,所述的连接环设置在输液瓶的上方,且连接环的尺寸与输液瓶上端的尺寸匹配,该连接环与输液瓶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的瓶盖组件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且瓶盖组件下端的尺寸与连接环的尺寸匹配;所述瓶盖组件包括外封盖,限位环,隔板,第一胶塞组件,第二胶塞组件和密封膜;所述的外封盖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所述的限位环设置在外封盖外侧的下方,且外封盖的外侧与连接环的外侧对齐,该外封盖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的隔板固定在外封盖内部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膜采用两个,且密封膜固定在隔板和外封盖之间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胶塞组件固定在外封盖内部的右侧,且第一胶塞组件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胶塞组件固定在外封盖内部的左侧,且第二胶塞组件的上端贯穿至外封盖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防退塞包括防退筒和防退片,所述的防退筒固定在胶塞和外封盖之间的位置;所述的防退片采用多个,且防退片设置在防退筒内部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退筒采用圆柱形;所述的防退片采用倾斜设置,且防退片的外侧高于防退片的内侧,该防退片的倾斜角为30~60°。

实施例4

采用两个胶塞组件,通过第一胶塞组件34进行加药作业,通过第二胶塞组件35进行输液作业,相比采用一个胶塞组件进行加药和输液作业,避免出现药液污染和漏液的现象,提高输液瓶的安全性能,输液时输液器通过防退筒3421进入输液瓶1内,防退片3422增大与输液器的接触面积,避免输液过程中输液器在输液瓶1内出现向下退的现象,保证输液作业正常运行,外封盖31采用中空结构,通过隔板33隔开两个胶塞口,降低胶塞的尺寸,降低原材料的用量,降低输液瓶1的生产成本,密封膜36对外封盖31内部的下方起到密封作用,且避免加药或者输液时胶塞341穿刺产生的废屑落入输液内,防止对药液的污染。

综上可得,该具有双胶塞组合盖的输液瓶,通过设置包括输液瓶1,连接环2和瓶盖组件3,解决了现有输液瓶的瓶盖为拉环式或掰开易折式,使用时一个组合盖一个大橡胶垫片,加药和输液在同个橡胶垫片上完成,临床使用时容易出现漏液、橡胶垫片穿刺落屑,且橡胶垫片较大,消耗原材料较多,造成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