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31937发布日期:2020-02-28 10:2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壳状牙齿矫治器技术领域,更确切的说涉及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尤其涉及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壳状牙齿矫治器用于矫正牙齿、解除错牙合畸形,以达到美观牙齿的功效。而针对于青少年的牙齿矫治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青少年期的牙齿快速生长期之前或快速生长期内,空腔牙齿临床的状态表现为:个别牙齿错位、牙拱形态、牙排列异常等等,应该尽早的矫治,矫治年龄一般在3-18周岁。

通过相关的资料显示,针对隐形正畸矫治一般建议在6-18周岁之间,进一步的,女孩子的最好矫治期间在10-12周岁之间,男孩子的最好矫治期间在11-13周岁之间,因为这个期间,面部发育处于快速期。

因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后对牙齿会产生矫治力的作用,而对于青少年来讲,青少年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时承受的矫治力是有限的,故,青少年在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期间,其承受的耐受力也是有限的,佩戴期间,青少年往往因不能承受耐受力而频繁将壳状牙齿矫治器自行取下,通过一定的休息期再次进行佩戴,而目前没有青少年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所承受的耐受力与其佩戴时间的关系的研究,同时,也没有根据耐受力指导青少年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的研究。

基于以上,本申请提供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解决了现有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的设计未考虑患者所承受的耐受力的问题,使得结合患者所承受的耐受力设计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矫治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包括:

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患者的病例信息及存储历史佩戴方案,所述病例信息至少包括口内信息、年龄信息以及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耐受力信息;

佩戴方案生成模块,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通信连接,用于结合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在所述信息存储模块中获取与当前患者病例信息匹配的历史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所述历史佩戴方案,在所述历史佩戴方案中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比重最大的历史佩戴方案作为候选佩戴方案,根据所述候选佩戴方案生成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佩戴方案生成模块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

方案搜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在所述信息存储模块中搜索匹配的历史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所述历史佩戴方案;

方案筛选单元,用于在所述历史佩戴方案中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比重最大的历史佩戴方案,并将筛选出的历史佩戴方案作为候选佩戴方案;

方案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候选佩戴方案生成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

数据信息处理模块,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通信连接,用于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获取患者的所述病例信息,并将所述病例信息中矫治患者的口内信息进行特征分类,并构建与口内特征匹配的根矫治列表,在所述根矫治列表中根据患者的年龄信息对每一所述口内特征进一步构建子矫治列表,在所述子矫治列表中统计患者的最大耐受力的比重,并构建所述历史佩戴方案。

进一步优选的,构建所述历史佩戴方案的子矫治列表时还包括:从所述病例信息中进一步获取患者的地域信息、性别信息,生活习惯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与所述子矫治列表进行关联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口内信息还包括:口腔温度信息、牙齿受力信息、牙弓状态信息、牙齿状态信息、及历史病史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

佩戴监控模块,用于存放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并统计当前患者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信息;

进一步的与所述佩戴方案生成模块通信连接,获取所述佩戴方案生成模块生成的当前患者佩戴的所述佩戴方案;所述佩戴监控模块根据统计的所述佩戴信息监控到当前患者的所述佩戴信息不满足所述佩戴方案时,发送提醒信息至所述当前患者按照所述佩戴方案进行佩戴;同时将所述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信息反馈至所述信息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其中,所述佩戴信息包括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单次放置时间、及当次佩戴完成后的口内图像信息。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

佩戴方案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和佩戴监控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在矫治时间段根据所述佩戴监控模块反馈的佩戴信息中所述口内图像信息判断是否达到对应的目标矫治状态,当未达到时,更新所述佩戴方案。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智能终端,分别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所述佩戴方案生成模块、所述佩戴监控模块、所述佩戴方案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佩戴方案生成模块生成所述佩戴方案发送至所述佩戴监控模块,用于提醒当前矫治患者根据所述佩戴方案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并同时统计所述当前矫治患者的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信息,并将所述佩戴信息反馈至所述信息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及将当前矫治状态反馈至所述佩戴方案处理模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年龄信息包括6-18周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

搜索与所述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匹配的历史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历史佩戴方案;

在所述历史佩戴方案中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比重最大的历史佩戴方案,并将筛选出的历史佩戴方案作为候选佩戴方案;

根据候选佩戴方案结合所述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生成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历史佩戴方案的构建过程具体包括:

获取患者的病例信息,并将所述病例信息中矫治患者的口内信息进行特征分类,构建与口内特征匹配的根矫治列表;

在所述根矫治列表中根据患者的年龄信息对每一所述口内特征进一步构建子矫治列表;在所述子矫治列表中统计患者的最大耐受力的比重,根据统计结果形成所述历史佩戴方案。

进一步优选的,获取当前患者佩戴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信息;

根据所述佩戴信息监控当前患者是否按照所述佩戴方案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当没有按照所述佩戴方案进行佩戴时,发送提醒信息至所述当前患者按照所述佩戴方案进行佩戴;同时将所述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信息反馈至所述信息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佩戴信息包括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单次放置时间、及当次佩戴完成后的口内图像信息。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在存储的历史信息中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比重最大的历史佩戴方案,并基于筛选出的佩戴方案生成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故本发明提供的生成的佩戴方案结合了患者的年龄信息及与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以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佩戴方案,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佩戴方案更加适合相应年龄阶段的患者,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本发明提供的生成的佩戴方案能够提升青少年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意愿,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牙齿矫治效果。

2)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口内信息特征分类结合患者的地域信息、性别信息、生活习惯信息构建历史佩戴方案相对应的根矫治列表、子矫治列表,通过对历史佩戴方案进行详细划分,可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匹配的针对性较强的历史佩戴方案,进一步促进生成的佩戴方案更加符合当前患者。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原理框图;

图3为实施例三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原理框图;

图4为实施例四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耐受力是与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成正相关系,如,患者a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大于患者b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则说明患者a的耐受力大于患者b的耐受力。例如当该患者是7-9岁的儿童时,最多只能佩戴2个小时,那么该小朋友的耐受力只有2个小时。(平均)

相同病例的患者相同矫治周期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耐受力不同,导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和单次休息时间不同,及对应的牙齿矫治效果不同。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结合历史矫治患者的耐受力生成当前患者的佩戴方案,以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佩戴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信息存储模块1和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

信息存储模块1用于存储患者的病例信息及存储历史佩戴方案,其中,该病例信息至少包括口内信息、年龄信息以及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耐受力信息,具体的,口内信息包括口腔温度信息、牙齿受力信息(每个牙齿的力学分析、最大移动量、以及转动角度)、牙弓状态信息(包括牙弓长度、牙弓宽度、牙弓曲率、与目标矫治的牙弓长度、牙弓宽度、牙弓曲率之间的偏离值中的至少一个)、牙齿状态信息(各个牙齿的位置信息、是否错位、深覆合)、及历史病史信息。

信息存储模块1可以是存储器、硬盘、u盘等存储上述病例信息及历史佩戴方案,并通过数据线向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传输存储的信息。信息存储模块1也可以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设备或者云端服务器,例如,可以通过无线通讯将存储的病例信息及历史佩戴方案传输至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

为了使信息存储模块1向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信息存储模块1通信连接的数据信息处理模块3。

数据信息处理模块3用于对信息存储模块1内的存储数据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存储于信息存储模块1。

首先,因耐受力没有具体量化的值,本实施例中的耐受力信息具体体现的是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频繁摘取,例如,针对6-18岁的患者,假如该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最长为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该患者会有不适感,必须将壳状牙齿矫治器摘取,休息一段时间再次佩戴,则,该患者单次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耐受力可采用单次佩戴时间2个小时来体现,故,本实施例通过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量化该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所承受的耐受力,故,病例信息包括的耐受力信息包括了大量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单次休息时间、及根据单次佩戴时间累计统计的总佩戴时间。例如,患者a一天的各单次佩戴时间、各单次休息时间、一天的总佩戴时间。

因此,数据信息处理模块3对信息存储模块1中存储的时间信息和年龄信息进行归类统计,例如,因患者在白天时间对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摘取比较频繁,故,本实施例中对患者的耐受力的统计主要是针对白天的时间段进行统计,以青少年为例,青少年的睡眠时间一般为晚上11点至早晨6点,故,针对早晨6点至晚上11点之间的青少年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临床以往患者的矫治数据进行统计后分类包括:

按照年龄信息对6-18周岁的青少年的单次佩戴时间进行统计,可得到如下的单次佩戴时间分类统计表表1。

由表1可得到6-9岁的年龄阶段的单次佩戴时间的时长在2-2.5h之间的比重最高,该比重为73%,故将2-2.5h作为7-9岁的年龄阶段所承受的最大耐受力;而10-12岁的年龄阶段的单次佩戴时间的时长在2.5-3.0h之间的比重最高,该比重为67%,故将2.5-3.0h作为10-12岁的年龄阶段所承受的最大耐受力;而13-15岁的年龄阶段的单次佩戴时间的时长在3.0-3.5h之间的比重最高,该比重为67%,故将3.0-3.5h作为13-15岁的年龄阶段所承受的最大耐受力;而15-18岁的年龄阶段的单次佩戴时间的时长在3.5-4.0h之间的比重最高,该比重为80%,故将3.5-4.0h作为15-18岁的年龄阶段所承受的最大耐受力。

表1

数据信息处理模块3通过上对信息存储模块1内存储的时间信息和年龄信息进行归类统计,以获得相应年龄阶段的耐受力信息。

进一步的,数据信息处理模块3还对信息存储模块1存储的信息进行分类构建历史佩戴方案,并将构建的历史佩戴方案存储于信息存储模块1中;

具体的:数据信息处理模块3从信息存储模块1获取患者的病例信息,并将病例信息中矫治患者的口内信息进行特征分类构建与口内特征匹配的根矫治列表,在根矫治列表中根据患者的年龄信息对每一口内特征进一步构建子矫治列表,在子矫治列表中统计患者的最大耐受力的比重,并构建历史佩戴方案。

以病例类型可将矫治患者的口内信息分类为安氏ⅰ类、安氏ⅱ类、安氏ⅲ类,通过临床以往患者的矫治数据进行统计,在数据信息处理模块3可构建安氏ⅰ类的根矫治列表,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年龄信息对安氏ⅰ类构建子矫治列表,最后,在该子矫治列表中根据最大耐受力的比重,构建安氏ⅰ类的历史佩戴方案,以上述的表1为基础,可构建如下表2中的安氏ⅰ类的历史佩戴方案,当然安氏ⅱ类、安氏ⅲ类也以同种方式进行构建矫治列表;

表2

进一步,数据信息处理模块3构建历史佩戴方案的子矫治列表时还包括病例信息中的患者的地域信息、和/或性别信息、和/或生活习惯信息,以使得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可根据当前患者的地域信息、和/或性别信息、和/或生活习惯信息生成适合患者的佩戴方案。

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与信息存储模块1通信连接,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用于结合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在信息存储模块1中获取匹配的历史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历史佩戴方案,在历史佩戴方案中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比重最大的历史佩戴方案作为候选佩戴方案,根据候选佩戴方案生成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

具体的,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包括信息获取单元21、方案搜索单元22、方案筛选单元23和方案生成单元24。

信息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

方案搜索单元22用于根据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在信息存储模块1中搜索匹配的历史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历史佩戴方案;

方案筛选单元23用于在历史佩戴方案中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比重最大的历史佩戴方案,并将筛选出的历史佩戴方案作为候选佩戴方案;

方案生成单元24用于根据候选佩戴方案生成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

例如,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获取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为牙弓状态信息时,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根据该牙弓状态信息在信息存储模块1中搜索匹配的历史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历史佩戴方案,如该列表2中有300个历史佩戴方案,进一步,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在该300个历史佩戴方案中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比重最大的备选佩戴方案,如,筛选出100个,因数量较多,进一步,还可根据性别信息从备选佩戴方案中继续筛选,如筛选出30个,然后再根据生活习惯信息、地域信息进一步筛选,直至筛选出最佳的候选佩戴方案,然后根据候选佩戴方案生成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结合患者的年龄信息及与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生成匹配的佩戴方案,以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佩戴方案,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佩戴方案更加适合相应年龄阶段的患者,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的佩戴方案能够提升青少年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意愿,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牙齿矫治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通过口内信息特征分类结合患者的地域信息、性别信息、生活习惯信息构建历史佩戴方案相对应的根矫治列表、子矫治列表,通过对历史佩戴方案进行详细划分,可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匹配的针对性较强的历史佩戴方案,进一步促进生成的佩戴方案更加符合当前患者。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例的生成系统还包括与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通信连接的佩戴监控模块4。

佩戴监控模块4用于获取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生成的当前患者佩戴的佩戴方案,并根据佩戴方案监控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信息,该佩戴信息包括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及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放置时间。

优选的,佩戴监控模块4是用于存储壳状牙齿矫治器的智能存储盒,该智能存储盒不仅具有收纳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功能,同时配合硬件还具有计时功能,以此记录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和/或单次放置时间。

进一步,佩戴监控模块4还与信息存储模块1通信连接,佩戴监控模块4将佩戴信息反馈至信息存储模块1进行存储。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系统还包括与信息存储模块1和佩戴监控模块4通信连接的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用于根据佩戴监控模块4反馈的佩戴信息对佩戴方案所产生的当前矫治状态更新下一佩戴方案。

例如,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对佩戴方案所产生的牙齿移动量进行分析,如,当前矫治周期为第5矫治周期,该矫治周期内设计的目标移动量为0.2mm,而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通过对第5矫治周期的牙齿实际移动量进行分析,得知实际移动量为0.1mm,则第5矫治周期的牙齿实际移动量未达到目标移动量,因此,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根据第5矫治周期的牙齿实际移动量更新第6矫治周期的佩戴方案,使患者在第6矫治周期仍具有较佳的佩戴舒适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还以根据佩戴监控模块4反馈的佩戴信息对佩戴方案所产生的当前矫治状态更新下一矫治周期的矫治器的设计,例如,改变下一矫治周期的矫治器的厚度、或者附加相应的附件等,来改变相应的矫治效果。

为了获取佩戴方案所产生的牙齿移动量,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佩戴监控模块4具有拍照功能,如,佩戴监控模块4配合设置有摄像头,佩戴监控模块4通过摄像头获取与矫治时长匹配的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发送至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以使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根据该图像信息获取该矫治时长内的牙齿实际移动量;图像对比可以通过二维图像比对,或者三维图像对比算法实现牙齿移动量,或者牙弓改变量的测量,从而判断该目前该阶段的矫治矫治效果。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生成系统还包括分别与信息存储模块1、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佩戴监控模块4、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6。

智能终端6可以是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智能终端6、佩戴方案生成模块2及佩戴监控模块4分别安装有app管理程序,智能终端6将佩戴方案生成模块4生成的佩戴方案发送至佩戴监控模块4,并提醒当前矫治患根据佩戴方案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并同时统计当前矫治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信息,并将佩戴信息反馈至信息存储模块1进行存储,及将当前矫治状态反馈至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

例如,智能终端6与佩戴监控模块4通信连接,佩戴监控模块4将监控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单次佩戴时间或单次放置时间发送至智能终端6,智能终端6根据接收的时间与佩戴方案中的目标时间进行比对,如,当接收的当前单次佩戴时间接近目标单次佩戴时间或超过目标单次佩戴时间,智能终端6以语音形式提醒患者取下壳状牙齿矫治器进行休息。

智能终端6将佩戴监控模块4检测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信息进行统计,并将佩戴信息反馈至信息存储模块进行存储,作为历史数据信息。

智能终端6还可拍摄与矫治时长匹配的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发送至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以使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根据该图像信息获取该矫治时长内的牙齿实际移动量,及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将牙齿实际移动量与牙齿目标移动量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更新下一佩戴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系统通过app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传输,方便医生端及时了解患者端的矫治过程,及患者端向医生端及时反馈矫治过程。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方案的生成方法,其流程图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

该口内信息包括口腔温度信息、牙齿受力信息、牙弓状态信息、牙齿状态信息、及历史病史信息等。

s120:搜索与当前患者的口内信息匹配的历史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历史佩戴方案。

其中,历史佩戴方案的构建过程具体包括:

获取患者的病例信息,并将病例信息中矫治患者的口内信息进行特征分类,构建与口内特征匹配的根矫治列表;

在根矫治列表中根据患者的年龄信息对每一口内特征进一步构建子矫治列表;

在子矫治列表中统计患者的最大耐受力的比重,根据统计结果形成历史佩戴方案。

进一步,构建历史佩戴方案的子矫治列表时还包括病例信息中的患者的地域信息、和/或性别信息、和/或生活习惯信息。

s130:在历史佩戴方案中筛选出与当前患者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比重最大的历史佩戴方案,并将筛选出的历史佩戴方案作为候选佩戴方案。

s140:根据候选佩戴方案生成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

通过上述步骤s110-s140生成了当前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在患者根据佩戴方案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过程中,进一步,本实施例,还包括在矫治时间段内,获取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过程中的佩戴信息,根据该佩戴信息更新佩戴方案或更新下一佩戴方案。

具体的,该佩戴信息中包括患者的当前口内图像信息,进一步,本实施例判断该口内图像信息是否达到对应的目标矫治状态,当未达到时,更新佩戴方案或/和下一佩戴方案。

下面以患者a牙齿矫治的矫治过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当患者a需要进行牙齿矫治时,通过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a当前的口内图像信息,例如,根据该口内图像信息分类出患者a的牙齿为安氏ⅰ类,搜索与安氏ⅰ类匹配的历史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历史佩戴方案的列表,在该历史佩戴方案的列表中筛选出与患者a年龄信息匹配的耐受力比重最大的历史佩戴方案,例如,患者a的年龄为8岁,则,基于上述表2,可知安氏ⅰ类且年龄7-9岁的历史患者的单次佩戴时间为2-2.5小时,将单次佩戴时间2-2.5小时作为患者a的候选佩戴方案,然后,根据单次佩戴时间2-2.5小时结合患者a的口内信息(例如,患者a的口腔并发症)生成患者a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方案。

将佩戴方案发送至与患者a关联的用于放置壳状牙齿矫治口腔的佩戴监控盒内,该佩戴监控盒监控患者a根据佩戴方案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并将监控到的佩戴信息反馈至医生端,该佩戴信息包括患者a当前矫治周期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各单次佩戴时间及当前矫治状态的口内图像信息;医生端根据当前矫治状态的口内图像信息与对应的目标矫治状态进行比对,若未达到目标矫治状态,则医生端更新佩戴方案或/和下一佩戴方案,并将更新的佩戴方案或/和下一佩戴方案反馈至患者a的佩戴监控盒内,以使佩戴监控盒根据更新后的佩戴方案监控患者a的佩戴情况。

例如,医生端对佩戴方案所产生的牙齿移动量进行分析,如,当前矫治周期为第5矫治周期,该矫治周期内设计的目标移动量为0.2mm,而佩戴方案处理模块5通过对第5矫治周期的牙齿实际移动量进行分析,得知实际移动量为0.1mm,则第5矫治周期的牙齿实际移动量未达到目标移动量,因此,医生端根据第5矫治周期的牙齿实际移动量更新第6矫治周期的佩戴方案,使患者在第6矫治周期仍具有较佳的佩戴舒适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还以根据佩戴信息对佩戴方案所产生的当前矫治状态更新下一矫治周期的矫治器的设计,例如,改变下一矫治周期的矫治器的厚度、或者附加相应的附件等,来改变相应的矫治效果。

关于本实施例的生成方法的具体细节请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