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83737发布日期:2020-01-24 13:16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相较于西药具有副作用少的优势,蒜氨酸和大蒜素均有杀菌抑菌作用,常应用于治疗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炎症,然而将它们应用于治疗鼻炎,却存在很多问题,以致于效果不理想,使蒜氨酸和大蒜素应用于治疗鼻炎受到了限制。究其原因在于,蒜氨酸由于沸点比较低,为35℃,而人体温度一般为37℃左右,因此,将蒜氨酸滴入鼻炎部位,其易受人体体温的影响而挥发,造成时效短,使用效果不理想;大蒜素虽然沸点较高,但是其具有强烈的大蒜味,辛辣,将其滴入鼻腔中,会对鼻粘膜造成刺激,让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引起人打喷嚏,这样就会使滴入的药物喷出,其造成人们不愿使用,即使勉强使用治疗鼻炎的效果也不理想。目前尚未有将蒜氨酸以及大蒜素应用于治疗鼻炎,且效果较好的产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是将蒜氨酸以及大蒜素应用于治疗鼻炎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含有水、蒜氨酸和磷酸砒哆醛。还包括甘油。ph为3~6.5。还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hlb值为14~20。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将蒜氨酸、磷酸吡哆醛、甘油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混匀,去除氧气,即得治疗鼻炎的中药。还包括调ph至3~6.5。蒜氨酸、磷酸吡哆醛、甘油、表面活性剂和水的质量比为5~95:0.01~5:0~25:0~25:4.99~94.99。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将蒜氨酸溶解于水中,从而达到使用时减缓蒜氨酸挥发的效果,有利于延长时效,提高蒜氨酸应用于治疗鼻炎的效果。2.本申请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蒜氨酸的溶解度,从而减缓蒜氨酸滴入鼻腔中的挥发,延长时效,进而提高蒜氨酸应用于治疗鼻炎的效果;同时,表面活性剂有利于中药的渗透,提高治疗鼻炎的效果。3.本申请加入甘油,有利于使中药长期保持润湿状态,减缓挥发,延长时效,进而提高蒜氨酸应用于治疗鼻炎的效果。4.由于磷酸砒哆醛催化蒜氨酸转化成大蒜素较慢,而蒜氨酸由于沸点低于人体体温,滴入鼻腔后挥发较快,致使蒜氨酸的转化不平衡,造成大量的挥发,而本申请中水和/或表面活性剂和/或甘油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延长了蒜氨酸的在鼻腔中的停留时间,这为磷酸砒哆醛催化低沸点的蒜氨酸向高沸点的大蒜素转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进一步减少蒜氨酸的挥发。同时,鼻炎多数是由细菌引起,当有外来病毒细菌进入人体,白血球就会利用自由基去吞噬外来的入侵者,因此,当身体有发炎症状的时候,体内便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自由基也可以促进蒜氨酸的分解。基于水和/或表面活性剂和/或甘油延长了蒜氨酸在鼻腔中滞留时间,以及磷酸砒哆醛与大量人体自由基共同催化蒜氨酸,从而确保了更多的低沸点的蒜氨酸向高沸点的大蒜素的转化,使滴入鼻腔中的药物长期处于蒜氨酸与大蒜素的混合状态,从而减少了蒜氨酸的挥发,延长了时效,且蒜氨酸经磷酸砒哆醛和自由基催化产生大蒜素时间较长,因此在鼻腔中大蒜素的量不会短时间迅速增多,产生的大蒜素不会对鼻粘膜产生较大的刺激,不会使人感到不舒服,也不会刺激人打喷嚏,而大蒜素又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能力,因此其与蒜氨酸共同作用,即减少了蒜氨酸的挥发又提高了药效。5.本申请还对ph以及除氧进行限定,这是因为本申请为液体,在溶液中碱可以促进蒜氨酸分解,不利于药品的保藏;而氧气的存在则会致使磷酸砒哆醛在贮存过程中被氧气氧化,从而影响本申请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样品5的致病性葡萄球菌实验的原始图;图2为对比2的致病性葡萄球菌实验的原始图;图3为对比3的致病性葡萄球菌实验的原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由水、蒜氨酸和磷酸砒哆醛按照质量比85:14.9:0.1组成。将蒜氨酸、磷酸吡哆醛加入到水中混匀,即得治疗鼻炎的中药。实施例2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由水、蒜氨酸和磷酸砒哆醛按照质量比85:14.9:0.1组成。将蒜氨酸、磷酸吡哆醛加入到水中混匀,充入氮气,去除氧气,即得治疗鼻炎的中药。实施例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由水、甘油、蒜氨酸和磷酸砒哆醛按照质量比75:10:14.9:0.1组成。将蒜氨酸、磷酸吡哆醛和甘油加入到水中混匀,充入氮气去除氧气,即得治疗鼻炎的中药。实施例4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由水、表面活性剂、蒜氨酸和磷酸砒哆醛按照质量比75:10:14.9:0.1组成。将蒜氨酸、磷酸吡哆醛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混匀,充入氮气,去除氧气,即得治疗鼻炎的中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hlb值为16.7。实施例5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由水、甘油、表面活性剂、蒜氨酸和磷酸砒哆醛按照质量比75:9:1:14.9:0.1组成。将蒜氨酸、磷酸吡哆醛、甘油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混匀,充入氮气,去除氧气,即得治疗鼻炎的中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hlb值为16.7。实施例6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由水、甘油、表面活性剂、蒜氨酸和磷酸砒哆醛按照质量比10:70:1:17:2组成。将蒜氨酸、磷酸吡哆醛、甘油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混匀,充入氮气,去除氧气,即得治疗鼻炎的中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40和斯盘20的组合物,其hlb值为14.6。实施例7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由水、甘油、表面活性剂、蒜氨酸和磷酸砒哆醛按照质量比50:10:4:32:4组成。将蒜氨酸、磷酸吡哆醛、甘油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混匀,加入除氧剂铁,去除氧气,即得治疗鼻炎的中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40和斯盘20的组合物,其hlb值为18.9。实施例8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由水、表面活性剂、蒜氨酸和磷酸砒哆醛按照质量比30:10:55:5组成。将蒜氨酸、磷酸吡哆醛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混匀,去除氧气,即得治疗鼻炎的中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40和斯盘20的组合物,其hlb值为14.8。下面结合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验一供试材料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招远人民医院。1.2实验检测:检测磷酸吡哆醛的含量。1.3供试材料: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1和采用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2。1.4实验设计:将实施例1制备的样品1和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2装入100ml聚乙烯瓶中密封,置于30℃恒温烘箱中,放置15天,检测试样中磷酸吡哆醛的含量。2结果与分析磷酸吡哆醛的含量见表1表1检测样品磷酸吡哆醛的含量(%)样品10.083样品20.098由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经除氧后的样品2中,磷酸吡哆醛基本无损耗,而未经除氧的样品1磷酸吡哆醛损耗明显。实验二供试材料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滨州医学院。1.2实验检测:检测蒜氨酸和大蒜素的含量。1.3供试材料:对比1(除未加入磷酸吡哆醛外,其它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均一致)、对比2(除未加入磷酸吡哆醛外,其它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均一致)、对比3(除未除氧外,其它与实施例5均一致)、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1、采用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采用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采用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4和采用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5。1.4实验设计:将对比1(除未加入磷酸吡哆醛外,其它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均一致)、对比2(除未加入磷酸吡哆醛外,其它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均一致)、对比3(除未除氧外,其它与实施例5均一致)、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1、采用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采用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采用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4和采用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5装入100ml聚乙烯瓶中密封,置于30℃恒温烘箱中,放置15天,拆封,然后分别采用20ml的移液管将对比1、样品1、样品2、样品3、样品4和样品5移入15mm*150mm的试管中,置于30℃水浴中,放置24h,检测试样中蒜氨酸和大蒜素的含量。2结果与分析蒜氨酸和大蒜素的含量见表2样品蒜氨酸(%)大蒜素(%)对比18.720样品18.730.51样品28.730.75样品39.310.92样品49.270.91样品59.831.05对比29.820对比39.820.87由此可见,由对比1和样品2的数据可以看出,磷酸吡哆醛的加入可以影响到蒜氨酸向大蒜素的转化;由样品1和样品2的数据比较以及样品5和对比3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生产工艺中除氧和不除氧均影响到蒜氨酸向大蒜素的转化;由样品2、样品3、样品4和样品5的数据可以看出,甘油、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均会影响到蒜氨酸在溶液中的含量以及大蒜素的含量,其中加入甘油和表面活性剂的实施例5效果最好。实验三供试材料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滨州医学院。1.2实验检测:检测致病性葡萄球菌的数量。1.3供试材料:对比2(除未加入磷酸吡哆醛外,其它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均一致)、对比3(除未除氧外,其它与实施例5均一致)和采用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样品5。1.4实验设计:配置培养基:称取胰蛋白胨15g、大豆胨5g、氯化钠5g、琼脂13g加入到1l蒸馏水中,灭菌,制得培养基。配置致病性葡萄球菌菌液:将对比2、对比3和样品5装入100ml聚乙烯瓶中密封置于30℃恒温烘箱中,放置15天,然后分别取对比2、对比3和样品5各100ml分别置于5mm*15mm的试管中,称取3份0.01g致病性葡萄球菌分别加入到盛有100ml对比2、100ml对比3和100ml样品5的试管中,得对比2、对比3和样品5的致病性葡萄球菌菌液。称取3份5g培养基分别置于不同的玻璃皿中,加热液化,采用滴管分别将对比2、对比3和样品5的致病性葡萄球菌菌液分别滴入含有液化培养基的玻璃皿中,滴入数量为1滴,做平行样,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24h,对致病性葡萄球菌的数量进行统计。2结果与分析致病性葡萄球菌的数量见表3表3由表3可以看出,磷酸吡哆醛的加入直接影响到产品对致病性葡萄球菌的抑制以及灭杀的效果;而在工艺中增加除氧也直接影响到产品对致病性葡萄球菌的抑制以及灭杀的效果。实验四姓名:孙某性别:女年龄:44岁治疗时间:2019年11月5日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主诉:头痛、眼胀50天。现病史:患者约50天前无明显诱因始觉头痛,多为前额部及眶部胀痛,为纯痛,无明显时间规律,伴耳痒结痂,伴眼部涨感,无明显视力下降、模糊,无明显鼻塞、流涕,无恶心、呕吐。无明显嗅觉减退,偶有涕中带血,无明显耳闷,无明显耳痛、耳漏,无耳鸣、眩晕发热。曾于滨城区人民医院就诊,行颅脑ct检查示:右侧真菌性鼻窦炎,后至济南齐鲁医院就诊,建议手术,患者拒绝,给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效果欠佳。根据2019年10-16颅脑ct平扫(双源c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左侧上颌窦炎(真菌性))。初步诊断:鼻窦炎。给予本申请样品5治疗,每天滴入2次,早晚各一次,治疗20天,电话回访,头痛、眼胀症状消失,对本品效果满意。姓名:马某性别:女年龄:25岁治疗时间:2019年11月3日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主诉:鼻子内肿,糜烂,出血。现病史:鼻窦炎,服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外用银离子抗菌剂,治疗一个月未见明显好转。初步诊断:鼻窦炎。给予本申请样品5治疗,每天滴入2次,早晚各一次,治疗20天,电话回访,症状明显减轻,对本品效果满意,后续继续使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