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颗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9426发布日期:2020-05-19 21:0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方中成药颗粒剂和胃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复方颗粒和胃颗粒是6类新药中药复方制剂,由法半夏、生姜、人参、黄芩、黄连、炙甘草和大枣所组成,具有益气和胃,寒热并用,消痞散结,升降协调之功效,广泛应用于溃疡病、慢性胃炎、肠炎等疾病。

中药复方制剂制备的一大问题是其成分复杂,不同药材在一同提取时可能造成相互反应、有效成分降低的问题。例如黄芩常温水浸泡过久,黄芩苷可能由于内源酶降解而含量下降。同时,为保证提取效率而采用过长的提取时间、过量的提取溶剂,又存在耗时耗力、资源浪费等弊端。本发明针对组成药材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活性成分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因素水平,使得生产工艺在保证提取效率的同时节省大量资源,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最后,本发明将最优工艺与质量控制步骤相结合,保证了和胃颗粒的疗效,减少了药品的批间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和胃颗粒的制备方法,按照该方法制得的和胃颗粒有效成分含量较好,质量稳定。

本复方和胃颗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法半夏9~27份,生姜6~20份,黄连1~5份,黄芩3~10份,人参5~15份,甘草3~15份,大枣5~18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生姜榨汁,过滤,并将生姜汁用β-环糊精包合(β-环糊精:生姜汁比例为2:100~15:100,g:ml),在40~60℃下搅拌包合0.5~2h后静置,过滤,干燥,得到生姜包合物和生姜渣(阴干)备用;

b.黄连单独加入8~24倍量的水(g:ml),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h,得到黄连提取液;

c.法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与生姜渣混合,加入8~16倍量的水(g:ml)加热回流提取,加热至快沸腾时,加入黄芩,共提取1~3次,每次0.5~2h,得到其余药材提取液;

d.将黄连提取液和其余药材提取液混合浓缩至密度1~1.3g/ml(40℃),喷雾干燥得到浸膏粉,进风口温度130-150℃,泵流速为300~500ml/h;

e.将生姜包合物和浸膏粉混合(以生姜6~12份计),并加适量糊精混合均匀,浸膏粉-生姜包合物混合物:糊精重量比为3:1~8:1,干法制粒即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在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且以下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验所使用药材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

其中,下述实施例中,和胃颗粒及姜汁包合物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取本品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ml,振摇后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5ml,弃去;取水层,用三氯甲烷提取4次,每次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后上样于硅胶柱中(100~200目),正己烷-乙醚(4:1)洗脱10ml,弃去;取5ml正己烷-乙醚(3:2)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流动相条件为:乙腈-水(37:63),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室温,流速为0.9ml/min。

下述实施例中,和胃颗粒中甘草酸铵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取本品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49.5%~50.5%,v:v))16ml,密塞,超声处理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流动相条件为:流动相条件为:乙腈-水-冰乙酸(35:65:3),检测波长254nm,室温,流速为1.0ml/min。

下述实施例中,和胃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取本品约1.0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盐酸(100:1)的混合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盐酸(100:1)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流动相条件为: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0~25min,25:75,25~40min,40:60,40~45min,25:75),检测波长为345nm,室温,流速为1.0ml/min。

下述实施例中,和胃颗粒中黄芩苷的测定方法是:取本品约0.3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流动相条件为:甲醇:水:磷酸(43:57:0.2),流速为1.0ml/min,室温,检测波长为315nm。

下列实施例中,提取液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取提取液20ml,用无水乙醇调至乙醇浓度为80%,静置12h后,离心(3000r,10min),倾去上清液,沉淀用水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0.5ml至1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并参照2015版《药典》一部灵芝多糖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下列实施例中,提取液人参总皂苷(rb1,rg1,re)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取适量提取液,减压蒸干后,精密加入50ml70%乙醇,称重,超声提取30min;放至室温,称重,用70%乙醇补足重量,滤过,取续滤液25ml,滤液蒸干,残渣加20ml水溶解,用乙醚振摇萃取三次,每次20ml,弃去醚液;水液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4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4次,每次20ml,弃去氨试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层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l;临用前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流动相条件为:以乙腈-水梯度洗脱--乙腈比例:0~35min,19%;35~55min,19%~29%;55~70min,29%;70~100min,29%~40%。流速为1ml/min,室温,检测波长为203nm。

实施例1:和胃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共煎煮制备工艺及分步煎煮制备工艺(本发明)对比

(一)实验方法

共制备两份和胃颗粒,分别以共煎煮及分步煎煮(本发明)的方式制备,每份含有72g法半夏,80g生姜,4g黄连,40g黄芩,20g人参,20g甘草,及60g大枣。

1.1药材提取:共煎煮工艺

将所有药材混合,并加入10倍量的水(g:ml),共进行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1h。合并提取液,在50℃下减压浓缩至1.3g/ml并干燥为浸膏粉。将浸膏粉与糊精以8:1比例混合,干法制粒即得。

1.2药材提取:分步煎煮(本发明)

(a)生姜榨汁,过滤,并将生姜汁以β-环糊精包合(10:100,g:ml),在50℃下搅拌包合1h后静置,过滤,干燥,得到生姜包合物和生姜渣(阴干)备用。

(b)黄连单独加入10倍量的水(g:ml),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1h,得到黄连提取液。

(c)法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与生姜渣混合,加入10倍量的水(g:ml)加热回流提取,加热至快沸腾时,加入黄芩,共提取1次,每次1h,得到其余药材提取液。

(d)合并(b)(c)提取液,在50℃下减压浓缩至1.3g/ml并干燥为浸膏粉。

(e)将生姜包合物和浸膏粉和适量糊精混合,使浸膏粉与糊精重量比为8:1,干法制粒即得。

1.3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取1.1、1.2中制剂适量,并分别测定其中6-姜酚、甘草酸铵、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

通过检测共煎煮工艺及分步煎煮工艺(本发明)所制备和胃颗粒制剂中6-姜酚、甘草酸铵、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发现,两种工艺所得和胃颗粒的6-姜酚、甘草酸铵含量基本相同,但共煎煮所得和胃颗粒的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含量明显较低(附表1-1)。这可能是由于黄连、黄芩在共煎煮时,两种成分混合并形成沉淀导致的,而经过优化后分步提取的新工艺能够显著提高这两种成分的含量。附表1-1和胃颗粒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共煎煮工艺及分步煎煮工艺(新)

(三)结论

与传统的共煎煮工艺相比,分步煎煮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和胃颗粒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实施例2:步骤a——生姜汁包合的工艺筛选

(一)实验方法

1.1生姜汁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筛选

取生姜10kg,采用小型实验用榨汁机榨取生姜汁,将所得到的生姜汁抽滤,滤去生姜残屑及生姜淀粉得到生姜汁,搅匀后备用。取5份生姜汁,每份500ml,并分别以1:100、2:100、7.5:100、15:100、20:100的比例(β-环糊精g:生姜汁ml)与β-环糊精进行包合,在50℃下搅拌包合1h后静置,过滤,干燥,得到生姜包合物用于计算包合物收率。其中,包合物的收率的测定方法参考《药典》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甲法。

包合物收率=[干包合物重量/(环糊精重量+挥发油重量)]*100%

1.2生姜汁包和的最佳温度筛选

对上述包合物进行测定,并得到最佳包和比例范围(见附表1-1)。取生姜汁5份,每份500ml并以x姜汁:100的比例与β-环糊精混合(x姜汁:100为姜汁最佳包合比例范围的中间值),将5份混合物分别在30℃、40℃、50℃、60℃及70℃下搅拌包合1h后静置,过滤,干燥,得到生姜包合物用于计算包合物收率。

1.3生姜汁包和的最佳时间筛选

对上述包合物进行测定,并得到最佳包和温度范围(见附表2-2)。取生姜汁5份,每份500ml并以x姜汁:100的比例与β-环糊精混合(x姜汁:100为姜汁最佳包合比例范围的中间值),将5份混合物分别在t姜汁℃下搅拌包合0.25h、0.5h、1.25h、2h、2.5h后静置,过滤,干燥,得到生姜包合物用于计算包合物收率(t姜汁℃为姜汁包合最佳温度范围的中间值)。

(二)实验结果

由附表2-1可见,在相同包合温度、时间条件下,当包合比例为2:100~15:100时,包合物收率在55%以上,因此判断β-环糊精(g)与生姜汁比例为2:100~15:100时包合效果较好,并取最优比例范围的中间值8:100进行包合温度、时间的筛选。

附表2-1.生姜汁与β-环糊精的最佳包和比例筛选结果

由附表2-2可见,在相同包合比例、时间条件下,当包合温度为40℃~60℃时,包合物收率在60%以上,因此判断包合温度为40℃~60℃时包合效果较好,并取最优比例范围的中间值50℃进行包合时间的筛选。

附表2-2.生姜汁与β-环糊精的最佳包和温度筛选结果

由附表2-3可见,在相同包合比例、温度条件下,当包合时间为0.5h~2.0h时,包合物收率在65%以上,因此判断包合时间为0.5h~2.0h时包合效果较好。

附表2-3.生姜汁与β-环糊精的最佳包和时间筛选结果

(三)结论

通过工艺筛选,确定a步骤生姜汁包合的最佳工艺为:生姜汁用β-环糊精包合(β-环糊精:生姜汁比例为2:100~15:100,g:ml),在40~60℃下搅拌包合0.5~2h后静置,过滤,干燥,得到生姜包合物和生姜渣(阴干)备用。

实施例3:步骤b——黄连以水加热回流提取的工艺筛选

(一)实验方法

1.1黄连提取的最佳溶剂(水)倍量筛选

称取黄连5份,每份100g,分别加入4倍、8倍、16倍、24倍、32倍体积的水(g:ml),加热回流提取1h,共提取1次,并以提取液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1.2黄连提取的最佳提取时间筛选

对上述提取液进行测定,并得到最佳水倍量范围(见附表3-1)。称取黄连5份,每份100g,并加入x黄连倍量的水(x黄连为黄连提取最佳溶剂倍量范围的中间值),分别提取0.25h、0.5h、1.25h、2h、2.5h后,共提取1次,并以提取液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1.3黄连提取的最佳提取次数筛选

对上述提取进行测定,并得到最佳提取时间范围(见附表3-2)。称取黄连5份,每份100g,并加入x黄连倍量的水(x黄连为黄连提取最佳溶剂倍量范围的中间值),加热回流提取t黄连h(t黄连h为黄连最佳提取时间范围的中间值),并分别提取1次、2次、3次、4次及5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并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

由附表3-1可见,提取相同时间及次数时,当溶剂倍量为黄连重量的8~24倍(g:ml)时,小檗碱含量在25mg/g以上,因此判断加入8~24倍量的水较利于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并取最优范围的中间值16倍量进行提取时间、次数的筛选。

附表3-1.黄连提取的最佳溶剂(水)倍量筛选结果

由附表3-2可见,当加水倍量及提取次数相同时,当提取时间为0.5h~2.0h时,小檗碱含量在27mg/g以上,因此判断取时间为0.5h~2.0h时提取效果较好,并取最优提取时间范围的中间值1.25h进行提取次数的筛选。

附表3-2.黄连提取的最佳时间筛选结果

由附表3-3可见,在相同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条件下,提取1~3次小檗碱含量无明显差异,而当提取次数超过3次时,小檗碱含量无升高趋势,因此判断提取次数为1~3次较为适宜。

附表3-3.黄连提取的最佳次数筛选结果

(三)结论

通过工艺筛选,确定b步骤黄连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黄连单独加入8~24倍量的水(g:ml),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h,得到黄连提取液。

实施例4:步骤c——其余药材的提取工艺筛选

(一)实验方法

1.1其余药材的最佳提取溶剂(水)倍量筛选

称取5份药材,每份包括每份含有72g法半夏,40g黄芩,20g人参,20g甘草,60g大枣及生姜渣。生姜渣按照80g生姜当量称量,出汁率以70%计。将药材混合,并分别加入4、8、16、24及32倍量水(g:ml),加热回流提取0.5h(加热至快沸腾时加入黄芩),共提取1次,并测定提取液中人参总皂苷(rb1,rg1,re)及总多糖的含量。

1.2其余药材的最佳提取时间筛选

对上述提取液进行测定,并得到最佳提取溶剂倍量范围(见附表4-1)。称取5份药材,每份包括72g法半夏,40g黄芩,20g人参,20g甘草,60g大枣及生姜渣。生姜渣按照80g生姜当量称量,出汁率以70%计。将5份药材分别与x其他药材倍量的水混合(x其他药材为其他药材最佳提取溶剂倍量范围的中间值,加热至快沸腾时加入黄芩),共提取1次,每次分别提取0.25h、0.5h、1.25h、2h、2.5h,得到其余药材提取液,并测定提取液中人参总皂苷(rb1,rg1,re)及总多糖的含量。

1.3其余药材的最佳提取次数筛选

对上述提取进行测定,并得到最佳提取时间范围(见附表4-2)。称取5份药材,每份包括72g法半夏,40g黄芩,20g人参,20g甘草,60g大枣及生姜渣。生姜渣按照80g生姜当量称量,出汁率以70%计。将每份药材与入x其他药材倍量的水(x其他药材为其他药材最佳提取溶剂倍量范围的中间值,加热至快沸腾时加入黄芩),加热回流提取t其他药材h(t其他药材为其他药材最佳提取时间范围的中间值),并分别提取1次、2次、3次、4次及5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并测定提取液中人参总皂苷(rb1,rg1,re)及总多糖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

由附表4-1可见,提取相同时间及次数时,当溶剂倍量为其他药材总重量的8倍以上(g:ml)时,人参总皂苷含量在110mg以上,总多糖含量在15mg以上,结合实验耗时及成本考虑,判断加入8~16倍量的水较利于其他药材的提取,并取最优范围的中间值12倍量进行提取时间、次数的筛选。

附表4-1.其他药材提取的最佳溶剂(水)倍量筛选结果

由附表4-2可见,当加水倍量及提取次数相同时,当提取时间为0.5h以上时,人参总皂苷含量在115mg以上,总多糖含量在20g以上,结合实验耗时及成本考虑,判断提取时间为0.5h~2.0h时提取效果较好,并取最优提取时间范围的中间值1.25h进行提取次数的筛选。

附表4-2.其他药材提取的最佳时间筛选结果

由附表4-3可见,在相同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条件下,提取1~3次时人参总皂苷及总多糖含量无明显差异,而当提取次数超过3次时,人参总皂苷、总多糖含量无升高趋势,因此判断提取次数为1~3次较为适宜。

附表4-3.其他药材提取的最佳次数筛选结果

(三)结论

通过工艺筛选,确定c步骤其他药材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法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与生姜渣混合,加入8~16倍量的水(g:ml)加热回流提取,加热至快沸腾时,加入黄芩,共提取1~3次,每次0.5~2h,得到其余药材提取液。

实施例5:步骤e——制剂工艺筛选

(一)实验方法:辅料(糊精)的最佳用量考察

将实例3~实例4中所得黄连提取液、其他药材提取液按照份数比例混合并并浓缩至1.1g/ml,喷雾干燥得到浸膏粉,并按照份数与实例1中的生姜包合物混合均匀(按照72g法半夏,80g生姜,4g黄连,40g黄芩,20g人参,20g甘草,及60g大枣的份数比例混合)。取5份混合物,每份500g,并将其分别与2:1、3:1、6:1、8:1、10:1的比例(混合物:糊精,g:g)混合均匀,并测定成品的成型率和吸湿率。

其中,成型率的测定的方法是:成型率测定:取制得的颗粒,称重,依次通过一号筛和五号筛,并按照下述公式(成型率)进行计算即得。

其中,吸湿性测定的方法是:取制得的颗粒,干燥至恒重备用。取干燥器,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使相对湿度(rh)为75%。在已恒重的称量瓶中放入2g样品,精确称定,置干燥器内,恒温25℃,24h后称重,按照下述公式(吸湿率)计算即得。

成型率=通过一号筛但不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重量/颗粒重量×100%

吸湿率=(吸湿后重量—吸湿前重量)/吸湿前重量×100%

(二)实验结果

由附表5-1可见,浸膏粉与糊精重量比为3:1~8:1时,成型率在96%以上,吸湿率在21%以下,因此判断浸膏粉与糊精重量比为3:1~8:1时得到和胃颗粒质量较好。

附表5-1.其他药材提取的最佳次数筛选结果

(三)结论

通过工艺筛选,确定e步骤和胃颗粒干法制粒工艺为:将生姜包合物、适量糊精和浸膏粉混合均匀,浸膏粉:糊精重量比为3:1~8:1,干法制粒即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