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下腔静脉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7709发布日期:2020-02-22 02:5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下腔静脉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介入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下腔静脉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实现长期/短期放置的可回收下腔静脉过滤器很少,因为可回收滤器回收率低,大多数由于内皮化或取出困难而做成永久性滤器使用,没能真正显示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优势。

极度倾斜、成角,下腔静脉滤器由于捕获血栓、滤器穿透血管壁、取出装置与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捕获失稳或脱落等原因,难以回收,也有的产品需要使用特殊的装置取出,费用明显增加,并且患者一般也排斥再次手术,给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提供一种新型可长期/短期放置的收缩下腔静脉过滤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下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回收钩、捕获器、导引杆、过滤丝、可伸缩环和套管,回收钩设置在捕获器顶端,所述导引杆和所述捕获器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可伸缩环套接在导引杆上,能够实现滤器收缩,并可使导引杆与捕获器准确对接,使所述导引杆与捕获器对接,所述过滤丝包括分别与捕获器、支管相连接的捕获器过滤丝和支管过滤丝,捕获器过滤丝与支管过滤丝之间扭转0~50度,可实现两端过滤丝的再次过滤,捕获器、过滤丝和套管分别与导引杆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可防止捕获失稳或脱落。

优选地,所述过滤丝采用可降解医用金属丝编织而成。

优选地,所述回收钩为可降解柔性高分子材料。

优选地,所述导引杆为记忆合金材料。

优选地,所述过滤丝的数量为3~12根。

优选地,所述过滤丝的直径为1~20毫米。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导引杆与连接捕获器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并且可防止捕获失稳或脱落;导引杆设有可伸缩环,可以实现滤器收缩,同时可以使导引杆与连接捕获器准确对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1-2标记含义如下:1-回收钩,2-捕获器,3-导引杆,4-过滤丝,5-可伸缩环,6-套管,4-1-捕获器过滤丝,4-2-支管过滤丝。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目标仅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下腔静脉过滤器,如图1-2所示,包括有回收钩1、捕获器2、导引杆3、过滤丝4、可伸缩环5和套管6,回收钩1设置在捕获器2顶端,所述导引杆3和所述捕获器2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可防止捕获失稳或脱落,可伸缩环5套接在导引杆3上,可以实现滤器收缩,并可使所述导引杆3与捕获器2准确对接,所述过滤丝4包括分别与捕获器2、支管相连接的捕获器过滤丝4-1和支管过滤丝4-2,所述捕获器过滤丝4-1与支管过滤丝4-2之间扭转45度,实现两端过滤丝4的再次过滤,所述捕获器2、过滤丝4和套管6分别与导引杆3以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过滤丝4采用可降解医用金属丝编织而成,具体为金属镁。

所述回收钩1为可降解柔性高分子材料,选自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乳酸或聚吗啉二酮中的一种,本实施例具体为聚乳酸。

所述导引杆3为记忆合金材料,具体为镍钛合金。

所述过滤丝4的数量为8根,其中,4根捕获器过滤丝4-1、4根支管过滤丝4-2,所述过滤丝4的直径为10毫米。

本发明使用时,为了确保获取,套管6可以在撤回到单独导管之前完全前进到捕获器2上,换言之,将套管6在导引杆3上前进,套接在导引杆3上的可伸缩环5可以实现滤器收缩,并可使所述导引杆3与捕获器2准确对接,“闭合了捕获器”并牢固地获取待收回的植入物,并且导引杆3继续撤回直至植入物也被牵拉到其中。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优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修改及替代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