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4548发布日期:2020-03-27 20:00阅读:13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了一种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结构的完整性、不粘连是女性正常经、带、胎、产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国每年人流手术数量高达1300万,而人流手术及其容易对内膜造成损伤;宫腔镜手术当中,因为相关操作,比如扩宫、粘连的松解、电切、粘膜下肌瘤的切除等;自然流产后内膜的剥脱等;均有可能出现内膜的修复缓慢,粘连的形成,甚至损伤基底层从而导致局部内膜的缺失,导致月经减少甚至闭经;导致出现妊娠早期的出血甚至胚胎停育等等,给女性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目前西医的治疗办法相对单一,一般通过口服避孕药或者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部分患者对该类中药会有抵触心理而不能按时服用,且该类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月经的紊乱,点滴不尽;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情绪低落、情绪改变;乳房溢乳、阴道分泌物改变;各种皮肤不适(如皮疹、荨麻疹、光敏性、结节性红斑、多形性红斑);还可导致水肿,痤疮,肥胖,过敏,性欲改变等问题;特别是长时间大剂量服用还容易导致血栓问题;而宫腔镜术后、人流术后为防止粘连的发生此类药品用量往往较大,有部分研究指出,宫腔镜术后、流产后高雌激素水平可能是导致粘连、瘢痕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辨证论治后用于宫腔镜术后、人(药)流术后、自然流产后的患者,能有效减少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从而有效减少副作用,促进内膜修复,防止粘连的发生,同时补益气血,健身强体,有利于机体整体的恢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中药组合物。

一种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处方重量克数计为:当归50克、川芎50克、桃仁20克、干姜10克、鸡血藤30克、益母草30克、阿胶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西洋参30克、炙甘草3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香附30克、柴胡30克、川牛膝30克、通草20克、路路通30克、枸杞30克、山萸肉30克、田七15克、麦芽20克、谷芽20克、陈皮20克、生地20克、党参20克、布渣叶20克、饴糖100克。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如下:

浸泡:将药材细料药材进行分检,然后将其药材洁净处理后装入干净布袋中,放置不锈钢桶内,加冷水浸泡,期间不断翻动药包;浸泡标准以用手捏药材饮片无硬心为准,秋季需要浸泡2-4小时,隆冬季节则浸泡6小时以上;

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及药液投入煎药机中,再添加适量水开机煎煮,煎煮2次,每次为100℃循环1小时;煎煮期间,多次旋转挤压杆,使药材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将两次煎煮液合并,静置24小时;

浓缩:取静置药液的上清液浓缩,投入饴糖辅料,不断搅拌;西洋参、党参药材单煎2-4小时,煎液与上述浓缩液合并,浓缩液通过滤网200目筛;

分装:过滤后的药液继续浓缩加入(三七)细粉液,不断搅拌,使充分混匀,收膏至药膏呈冬天挂旗、夏天挂丝,药膏的相对密度为1.4-1.45即可;将已收成膏滋,倒入洁净的膏剂包装机内分装;

凉膏:将包装好的膏方移至凉膏室自然冷却,晾凉至手摸不热为好。

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疼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经;活血补血,舒经活络;用于血瘀或血虚职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

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阿胶:甘,平;入肺、肝、肾经;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炙甘草:性甘温,如心、肺、脾、胃经;功效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主治心阴阳两虚证,治疗虚劳、肺痿、肺燥阴伤,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

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女贞子:性平,味甘、苦,归肝、肾二经,有滋阴益寿、补益肝肾、清热明目、乌须黑发等功效;女贞子一般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耳鸣目暗、腰膝酸痛、内热、须发早白等病症。

旱莲草:甘、酸,凉;入肝、肾经;凉血,止血,补肾,益阴。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香附提取物有抗炎、镇痛、抑制中枢及解热作用;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还有抑菌的作用。

柴胡: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入肺、胃经;清势利水;通乳;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路路通:味苦,性平;肝、肾经;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作用;用于关节痹痛,麻木痉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枸杞: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明目,润肺;补肾固精,滋阴润肺止咳。

山萸肉:酸、涩、微温;入肝、肺经;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用于肝肾不足之腰酸遗精、头晕目眩、月经过多以及尿频、自汗等症。

田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

谷芽:甘,温。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用于脾虚中气不足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肺胃亏虚的气短咳喘、言语无力;热伤气津,气短口干;气血两亏的面色萎黄,自汗,脱肛,阴挺。

布渣叶:味酸,性凉;归脾、胃经;消食化滞,清热利湿;用于饮食积滞,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等。

饴糖:性味甘、温,归脾、胃、肺经,临床主要用来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治疗脾胃气虚、中焦虚寒、肺虚久咳、气短气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宫腔粘连、内膜过薄、瘢痕形成均是宫腔镜术后、人(药)流术后、自然流产后无法完全避免的并发症;有关报道称宫腔黏连松解术后黏连复发率较高,最高可达60%以上。

而内膜是否能及时修复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辨证论治是中医对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特点,宫腔粘连以肾虚为本,可分为肾虚血瘀、肝郁肾虚以及肾虚三种证型;本中药组合物补益气血,健脾养胃,活血祛瘀,理气行滞,引血下行之法调节脏腑、冲任之功能,促进气血生成,瘀血排出,促进子宫恢复,使受损子宫内膜尽快修复;有效防止手术、流产后所导致的宫腔粘连、内膜薄等问题;诸药搭配有很好的补益气血而不留瘀,祛瘀血而不伤正气,促进术后、流产后人体康复,加快子宫、内膜修复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女,29岁。既往胎停并清宫两次,第二次清宫后反复出现子宫内膜薄,多次月经周期经b超监测,内膜最厚为5mm,本次自然怀孕,第6周胎停后再次清宫,清宫后第二天为寻求复发性流产原因;医院就诊,除予病因学检查外,经望闻问切后为辩证气虚血瘀证,服用本配方,连用2个月经周期,后续多个月经周期复查b超显示内膜厚度为7-10mm。并于第4个月成功受孕。

病例2,周某,女,33岁,辩证为脾胃虚弱合并血瘀;前次胎停行清宫术后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周围型粘连,未及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就意外怀孕,再次胎停,遂行宫腔镜下胚胎取出术+宫腔粘连松解术,术后第一天即服用本配方,连续两个月经周期,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术,术中宫腔正常,未发现明显粘连。

病例3,李某,女,27岁,因清宫术后出现月经量明显减少,多次b超提示内膜厚度小于5mm,同时提示子宫下段粘连;辩证为脾胃虚弱,淤血内阻;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术后第一天开始服用本配方,术后第一个月黄体期复查b超提示内膜厚度为9mm,无提示粘连;于术后第三个月成功受孕。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控制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