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6392发布日期:2019-12-13 18:3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康复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康复床。



背景技术:

康复床是康复治疗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用品,病人休息、注射、术后康复都会用到康复床,中风偏瘫、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腰部肌肉扭伤等患者自己不能活动,损伤肢体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血液流动慢,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通过康复床治疗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但是现有的康复床对于那些腰部肌肉扭伤的患者来说,没有设置将患者腰部固定住的装置,患者睡眠时难免会出现无意识的侧翻身体,这样会导致腰部再次出现损伤,增加患者的病情,同时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康复床,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现有的康复床对于那些腰部肌肉扭伤的患者来说,没有设置将患者腰部固定住的装置,患者睡眠时难免会出现无意识的侧翻身体,这样会导致腰部再次出现损伤,增加患者的病情,同时给患者带来了痛苦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康复床,包括康复床本体和电动推杆,所述康复床本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均包括固定安装在康复床本体侧边的横杆,所述横杆上套有前后移动的矩形移动框,所述矩形移动框的左侧壁螺旋连接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矩形移动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且l型连杆的长端位于康复床本体的上方,所述l型连杆的长端自右向左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设有左右移动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底部贴在康复床本体上,所述l型连杆的长端上壁开设有纵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二紧固件,所述康复床本体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康复床本体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通孔相通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和第二通孔共同插接有吊水架,所述康复床本体包括前侧转动连接的一对腿部支撑座,所述腿部支撑座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电动推杆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移动框的宽度大于横杆的宽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贯穿矩形移动框左侧壁的螺杆,且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向下穿过通孔的t型固定件,所述t型固定件与l型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移动框与横杆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滚珠。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杆的左端底面开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内卡接有滚动在滑槽内的第二滚珠。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康复床两侧加装有固定装置,同时固定装置可以在康复床上进行前后左右移动,当腰部损伤患者在睡觉时,固定装置的一对弧形板可以很好地固定住患者的腰部,同时可以根据身高不同或者胖瘦不同的患者来调节固定装置的位置,避免患者睡觉时腰部再次受到伤害。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康复床的底部连通有插接吊水架的支撑筒,在患者需要打点滴的时候可以将吊水架插入到支撑筒内,使得吊水架具有可拆卸性,不耽误患者使用的同时,避免吊水架给患者带来不适。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康复床的腿部支撑座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电动推杆上,同时腿部支撑座与康复床之间转动连接在一起,使得腿部支撑座可以向下隐藏,方便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连接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移动框连接剖面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康复床本体;101-第二通孔;2-电动推杆;3-固定装置;301-横杆;4-矩形移动框;5-第一紧固件;501-螺杆;502-旋钮;6-l型连杆;601-滑槽;602-第一通孔;7-滑杆;701-球面凹槽;8-弧形板;9-第二紧固件;901-t型固定件;902-复位弹簧;10-支撑筒;11-吊水架;12-腿部支撑座;13-第一滚珠;14-第二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康复床,参照图1-5:包括康复床本体1和电动推杆2,康复床本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3,固定装置3均包括固定安装在康复床本体侧边的横杆301,横杆301上套有前后移动的矩形移动框4,矩形移动框4的左侧壁螺旋连接有第一紧固件5,矩形移动框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杆6,且l型连杆6的长端位于康复床本体1的上方,l型连杆6的长端自右向左开设有滑槽601,且滑槽601内设有左右移动的滑杆7,滑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8,且弧形板8的底部贴在康复床本体1上,l型连杆6的长端上壁开设有纵向的第一通孔602,第一通孔602内设有第二紧固件9,康复床本体1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二通孔101,康复床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通孔101相通的支撑筒10,支撑筒10和第二通孔101共同插接有吊水架11,康复床本体1包括前侧转动连接的一对腿部支撑座12,腿部支撑座12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在电动推杆2上。

其中,矩形移动框4的宽度大于横杆301的宽度,使得矩形移动框4能够在横杆301上移动,第一紧固件5包括贯穿矩形移动框4左侧壁的螺杆501,且螺杆50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旋钮502,便于固定住矩形移动框4,第二紧固件9包括向下穿过通孔的t型固定件901,t型固定件901与l型连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02,通过第二固定件9可以实现对滑杆7位置的固定,矩形移动框4与横杆301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滚珠13,减小了矩形移动框4与横杆301之间摩擦力,滑杆7的左端底面开设有球面凹槽701,球面凹槽701内卡接有滚动在滑槽601内的第二滚珠14,减小滑杆7与滑槽601之间摩擦力,便于滑杆7的移动。

使用时,对于腰部扭伤的患者来说,在睡觉的时候,医护人员必须要将患者腰部固定,以免无意识的侧翻身体导致腰部再次受到伤害,此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高来判断固定装置3的矩形移动框4在康复床本体1两侧的位置,而后逆时针转动第一紧固件5的旋钮502,使得原本螺旋穿过矩形移动框4的螺杆501从紧紧抵靠在横杆301上慢慢地离开横杆301,此时医护人员再将矩形移动框4沿着横杆301移动合适地位置,然后再顺时针转动旋钮502,使得螺杆501再次紧紧抵靠在横杆301上,增加了螺杆501与矩形移动框4之间摩擦力,从而固定住了固定装置3的横向位置,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胖瘦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定宽度,医护人员可以用力提起l型连杆6的长端的t型固定件901,使得原本由于复位弹簧902的作用被固定在滑槽601的滑杆7可以移动,医护人员再向外或者向内移动滑杆7(滑杆7与滑槽601之间设置第二滚珠14减小了二者之间摩擦力,便于滑杆7在滑槽601内快速移动),使得滑杆7端部固定连接的弧形板8之间的距离处于合适的位置,然后放下t型固定件901,通过复位弹簧902恢复力作用使得t型固定件901的底部再次紧紧抵靠在滑杆7上,便可以固定弧形板8之间的距离,进而将患者的腰部固定住,避免睡觉时无意识的侧翻再次扭伤腰部,增加患者痛苦。

此外,康复床本体1上的第二通孔101与支撑筒10之间配合插接有吊水架11,方便了吊水架11的拆装,在不影响患者打点滴的同时,也不用担心因为康复床本体1插接有吊水架11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转动连接在康复床本体1的腿部支撑座12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2,可以实现腿部支撑座12的升降,方便了患者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