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装置中的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5992发布日期:2020-01-10 14:48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磁共振装置中的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装置中的检查床。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将人体置于特殊的外加磁场内,经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记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图像的方法。在现代医学领域,核磁共振检查已经成为常规检查之一,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在进行核磁共振时,患者需要躺卧在检查床上后被送到检测位置进行检查,而现有的检查床多数为平板式床,没有能够有在检查床对患者进行限位的装置,造成患者在检查时移动身体而造成的伪影的情况,从而导致检查结果准确率较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装置中的检查床,解决了现有的检查床不能可靠限制患者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核磁共振装置中的检查床,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床体,所述床体的两侧开设有对称的第一滑动槽及第二滑动槽,其中第一滑动槽上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槽上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通过合页安装有“ㄇ”形结构的限位壳,第二滑动块上安装有卡接限位壳的限位环,第二滑动块上还开设有与限位壳配合的缺口;所述床体的前端部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滑孔,两个限位滑孔上滑动安装有限制头部移动的头枕组件;所述床体上位于头枕组件两侧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面上开设有连通限位滑孔的安装条孔;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过安装条孔并锁紧头枕组件的锁紧螺钉。

通过将限位壳在第一滑动块上进行转动并与第二滑动块上的限位环配合卡接,从而让限位壳的位置被限位,同时还能够通过限位壳与缺口的配合提高限位环的限位作用,避免限位壳被轻松打开;同时能够通过滑动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在床体上的位置,从而调整限位壳的位置;通过调节头枕组件与限位壳的位置,从而调节限制的部位,能够更可靠地限制患者的身体移动,同时还能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床体上通过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安装的限位壳能够打开或关闭,能够对躺卧在床体上的患者限制移动,同时利用头枕组件对患者头部进行限位;而且通过调节限位壳、头枕组件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座1、床体2、第一滑动槽201、第二滑动槽202、限位滑孔203、安装槽204、安装条孔205、第一滑动块3、第二滑动块4、缺口40、合页5、限位壳6、限位环7、头枕组件8、定位壳81、限位滑板82、限位板83、缓冲垫84、弧形凹部840、连接块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装置中的检查床,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为现有的核磁共振装置中的基座,在支撑座1上固定有床体2,在床体2的两侧开设有对称的第一滑动槽201及第二滑动槽202,而第一滑动槽201、第二滑动槽202的截面呈“t”形,同时让第一滑动槽201、第二滑动槽202的位置位于靠近床体2中部偏后端的部位,能够对应患者躺卧后的腹部下方;在第一滑动槽201上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动块3,第二滑动槽202上安装有可滑动的第二滑动块4,为了便于对第一滑动块3、第二滑动块4的滑动稳定性进行保证,也便于进行安装,在第一滑动槽201、第二滑动槽202内均滑动设有“t”形结构的连接块9;在第一滑动块3上通过合页5安装有“ㄇ”形结构的限位壳6,从而使得限位壳6能够在第一滑动块3上转动,同时在第二滑动块4上安装有卡接限位壳6的限位环7,当限位壳6转动并伸入到限位环7中后能够被初步限位,在第二滑动块4上还开设有与限位壳6配合的缺口40,将限位壳6插入到缺口40中后能够利用缺口40与限位壳6之间的过盈配合,对限位壳6的移动进行限制,能够避免较小的力量直接就将限位壳6掀开的情况,能够保证限位壳6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移动能够有效限制。

在床体2的前端部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滑孔203,两个限位滑孔203上滑动安装有限制头部移动的头枕组件8,头枕组件8包括倒“ㄇ”形结构的定位壳81以及固接在定位壳81底部的两个限位滑板82,两个限位滑板82穿过对应位置的限位滑孔203后固接有限位板83;所述限位滑板8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锁紧螺孔;所述定位壳81内粘接有缓冲垫84,缓冲垫84的中部开设有弧形凹部840,通过限位板83的滑动限位作用使得定位壳81的位置能够沿着限位滑孔203移动,同时利用缓冲垫84的弧形凹部840能够将头部位置进行限制,还能保护患者头部不会受到撞击。为了对头枕组件8移动后的位置进行锁紧,在床体2上位于头枕组件8两侧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安装槽204,安装槽204的底面上开设有连通限位滑孔203的安装条孔205;在安装槽204内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过安装条孔205的锁紧螺钉,通过将锁紧螺钉旋入到锁紧螺孔内,将限位板83直接所及在床体2上,从而将整个头枕组件8的位置进行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并非对具体技术特征的使用数量、安装顺序或重要程度进行限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