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2633发布日期:2020-03-31 17:13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吸痰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适应症于昏迷病人、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的情况、需气管内给药,注入造影剂或稀释痰液的病人。

吸痰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痰液只有在纤毛运动,将其推导咽部时,才会引发较为剧烈的咳嗽。而如果纤毛功能降低,痰液数量较多时候,则很容易发生痰液蓄积。成为肺炎发生的高位因素。因此,在许多科室,气道护理中均会用到吸痰技术。然而吸痰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吸痰程吸取力度能导致患者气道黏膜受损;2、按摩喉结力道重损伤甲状软骨;3、患高血压、脑血病要使用电吸痰器免刺激引起颅内压增高4、血管脆性使用电吸痰器能加重病情使脑血量增易发脑疝所使用需要谨慎简而言之,需要对吸引的要进行控制。然而存在如下矛盾:如果吸痰吸引力过大,则容易造成上述四点的危险;但如果吸痰的力度不够,则不能有效清除痰液蓄积。在该情况下,只有增加低负压吸引的次数,才能起到有效的排痰功能。然而,这种情况下会严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目前的临床工作情况下,并不现实。

中国专利文献:cn207837921u,公开日:2018.09.11,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切卧床患者的自动吸痰装置,包括电动吸痰器、控制器、气切吸痰供氧一体管,所述的气切吸痰供氧一体管包括中部的吸痰供氧一体管主体,吸痰供氧一体管主体一端具有吸痰管,另一端具有输氧管,气切吸痰供氧一体管主体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排气孔,与进排气孔对应的供氧一体管主体另一侧管壁上设置有一气切套接口,所述的吸痰管一端具有主接头和侧接头,主接头接在电动吸痰器的入口,侧接头通过鼻氧管接病人口腔,气切吸痰供氧一体管下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气切吸痰供氧一体管下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吸痰器的电机电源连接。

中国专利文献:cn204261106u,公开日:2015.04.15,公开了一种重症病人用自动吸痰机,包括自动吸痰机控制模块、呼吸鼻管和吸痰口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鼻管设有呼吸监测装置,所述吸痰口腔管与负压设备相连接,自动吸痰机控制模块与呼吸监测装置和负压设备相连接。所述呼吸鼻管一端连接有鼻咽管,鼻咽管有两条,鼻咽管内设有导丝,鼻咽管与呼吸鼻管连接处设有鼻塞,呼吸鼻管穿过面罩,呼吸鼻管另一端连接有氧气瓶。导丝引导鼻咽管进入器官,保证病人时刻呼吸通畅,呼吸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病人呼吸情况,并将信息反馈给自动吸痰机控制模块,自动吸痰机控制模块根据反馈的信息启动负压设备,起到自动吸痰的效果。

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所述的智能自动吸痰装置包括转换头(1)、管线盘(2)、储痰罐(3)、负压感应装置(4)、负压泵(5);

所述的转换头(1)包括呼吸机接口(11)、气道接口(12)、吸痰管入口(13);所述的转换头(1)呈圆柱状,内部中空;所述的转换头(1)上端有呼吸机接口(11);所述的转换头(1)下端有气道接口(12);所述的转换头(1)侧面有吸痰管入口(13);

所述的管线盘(2)包括线盘架(21)、旋转手柄(22)、出痰口(23)、吸痰管(24);所述的线盘架(21)两端分别有旋转手柄(22)和出痰口(23);所述的吸痰管(24)盘绕在线盘架(21)上,一端插入出痰口(23),一端悬于线盘架(21)外;

所述的储痰罐(3)包括罐盖(31)、罐体(32)、负压管(33);所述的罐盖(31)呈圆柱状,下端开口;所述的罐盖(31)内壁上有内螺纹(311);所述的负压管(33)穿透罐盖(31)并固定;所述的罐体(32)呈圆柱状,上端开口;所述的罐体(32)开口处有外螺纹(321);

所述的负压感应装置(4)包括阀盖(41)、传感接头a(411)、传感接头b(412)、传感接头c(413)、传感接头d(414)、感应装置接头(42)、内管(421)、外管(422)、弹簧(43)、压力旋钮(44);所述的阀盖(41)呈圆柱状;所述的阀盖(41)侧面有传感接头a(411)和传感接头b(412);所述的阀盖(41)下方中部固定有内管(421);所述的感应装置接头(42)呈圆管状;所述的感应装置接头(42)侧面固定有外管(422)、传感接头c(413)和传感接头d(414);所述的压力旋钮(44)螺纹连接在外管(422)上;所述的弹簧(43)套在外管(422)上,一端固定于阀盖(41),另一端固定于压力旋钮(44);

所述的负压泵(5)包括泵体(51)、控制模块(52)、泵管(53);所述的泵体(51)下部呈圆柱状,中部呈半圆球状,上部呈圆锥状;所述的控制模块(52)固定在泵体(51)下部的侧面;所述的泵管(53)固定在泵体(51)上部圆锥的顶端;

所述的吸痰管(24)插入吸痰管入口(13);所述的出痰口(23)与负压管(33)管路连接;所述的罐盖(31)与罐体(32)螺纹连接;所述的感应装置接头(42)两端分别与负压管(33)和泵管(53)管路连接。

所述的吸痰管(24)外径与吸痰管入口(13)的内径大小吻合。

所述的出痰口(23)、负压管(33)、感应装置接头(42)和泵管(53)的内外径尺寸相同。

所述的罐盖(31)的内螺纹(311)与罐体(32)的外螺纹(321)吻合。

所述的内管(421)的外径与外管(422)内径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自动吸痰装置可以自动以固定频次,进行吸痰,起到更好的净化呼吸道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自动吸痰装置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转换头、管线盘、储痰罐、负压感应装置和负压泵的结合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转换头、管线盘、储痰罐、负压感应装置和负压泵的结合示意图。

附图3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转换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管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管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罐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储痰罐的结合示意图。

附图9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感应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11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转换头11、呼吸机接口

12、气道接口13、吸痰管入口

2、管线盘21、线盘架

22、旋转手柄23、出痰口

24、吸痰管

3、储痰罐31、罐盖

32、罐体33、负压管

4、负压感应装置41、阀盖

411、传感接头a412、传感接头b

413、传感接头c414、传感接头d

42、感应装置接头421、内管

422、外管43、弹簧

44、压力旋钮

5、负压泵51、泵体

52、控制模块53、泵管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1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转换头、管线盘、储痰罐、负压感应装置和负压泵的结合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转换头、管线盘、储痰罐、负压感应装置和负压泵的结合示意图。所述的智能自动吸痰装置包括转换头(1)、管线盘(2)、储痰罐(3)、负压感应装置(4)、负压泵(5);

请参照附图3,附图3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转换头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转换头(1)包括呼吸机接口(11)、气道接口(12)、吸痰管入口(13);所述的转换头(1)呈圆柱状,内部中空;所述的转换头(1)上端有呼吸机接口(11);所述的转换头(1)下端有气道接口(12);所述的转换头(1)侧面有吸痰管入口(13);

请参照附图4、附图5,附图4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管线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管线盘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管线盘(2)包括线盘架(21)、旋转手柄(22)、出痰口(23)、吸痰管(24);所述的线盘架(21)两端分别有旋转手柄(22)和出痰口(23);所述的吸痰管(24)盘绕在线盘架(21)上,一端插入出痰口(23),一端悬于线盘架(21)外;

请参照附图6、附图7、附图8,附图6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罐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罐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储痰罐的结合示意图。所述的储痰罐(3)包括罐盖(31)、罐体(32)、负压管(33);所述的罐盖(31)呈圆柱状,下端开口;所述的罐盖(31)内壁上有内螺纹(311);所述的负压管(33)穿透罐盖(31)并固定;所述的罐体(32)呈圆柱状,上端开口;所述的罐体(32)开口处有外螺纹(321);

请参照附图9、附图10,附图9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感应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所述的负压感应装置(4)包括阀盖(41)、传感接头a(411)、传感接头b(412)、传感接头c(413)、传感接头d(414)、感应装置接头(42)、内管(421)、外管(422)、弹簧(43)、压力旋钮(44);所述的阀盖(41)呈圆柱状;所述的阀盖(41)侧面有传感接头a(411)和传感接头b(412);所述的阀盖(41)下方中部固定有内管(421);所述的感应装置接头(42)呈圆管状;所述的感应装置接头(42)侧面固定有外管(422)、传感接头c(413)和传感接头d(414);所述的压力旋钮(44)螺纹连接在外管(422)上;所述的弹簧(43)套在外管(422)上,一端固定于阀盖(41),另一端固定于压力旋钮(44);

请参照附图11,附图11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负压泵(5)包括泵体(51)、控制模块(52)、泵管(53);所述的泵体(51)下部呈圆柱状,中部呈半圆球状,上部呈圆锥状;所述的控制模块(52)固定在泵体(51)下部的侧面;所述的泵管(53)固定在泵体(51)上部圆锥的顶端;

所述的吸痰管(24)插入吸痰管入口(13);所述的出痰口(23)与负压管(33)管路连接;所述的罐盖(31)与罐体(32)螺纹连接;所述的感应装置接头(42)两端分别与负压管(33)和泵管(53)管路连接。

所述的吸痰管(24)外径与吸痰管入口(13)的内径大小吻合。

所述的出痰口(23)、负压管(33)、感应装置接头(42)和泵管(53)的内外径尺寸相同。

所述的罐盖(31)的内螺纹(311)与罐体(32)的外螺纹(321)吻合。

所述的内管(421)的外径与外管(422)内径相吻合。

实施例2

请参照附图9、附图10,附图9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感应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所述的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感应装置的工作原理:

所述的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负压感应装置的受力平衡方程为弹力f=(装置外气压p0-装置内气压p1)*内管横截面积s;所述的弹力f大小源于弹簧(43)的压缩程度;当管内气压且随负压泵工作而持续降低时,阀盖(41)受大气压作用下降,传感接头a(411)与传感接头c(413)接触,传感接头b(412)与传感接头d(414)接触,形成通路,控制模块(52)使负压泵(5)停止工作并报警;当管内气压且随负压泵停止而缓慢回升时,阀盖(41)受管内气压作用上升,传感接头a(411)与传感接头c(413)分开,传感接头b(412)与传感接头d(414)分开,形成短路,控制模块(52)达到预设时间后使负压泵(5)工作。

实施例3

请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1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转换头、管线盘、储痰罐、负压感应装置和负压泵的结合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转换头、管线盘、储痰罐、负压感应装置和负压泵的结合示意图。

所述智能自动吸痰装置的使用过程及方法:

首先把转换头(1)与呼吸机和气管插管连接,转动旋转手柄(22)调节吸痰管(24)露出的长度至适宜,将吸痰管(24)插入吸痰管入口(13);然后启动负压泵(5),调节控制模块(52),设置工作间隔的时间并开始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