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8166发布日期:2019-11-25 22:0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养生调理日益重视,而中医就是一种使用中药、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的医疗方式,而人们在就医后常常需要使用到调理装置对身体进行养生恢复,而现有的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大部分都只能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康复调理,其无法有效的对使用者的四肢同步进行康复调理锻炼,并且现有的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无法让使用者便捷的康复调理的力度进行调节,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体质养生调理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部分都只能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康复调理,其无法有效的对使用者的四肢同步进行康复调理锻炼,无法让使用者便捷的对康复调理的力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包括基座、支撑座和转动块,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且滑轨的上端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活动块的下端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并且第二滑槽与滑轨相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踏板,且踏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并且第一复位弹簧与活动块相连接,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基座左侧上端,且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滑轮,且活动杆的中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卷尺弹簧,并且卷尺弹簧与支撑座相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内表面上端安装有配重块,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与活动杆相连接,所述转动块安装在活动杆的上端,且转动块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支撑座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的右侧连接有挡块,并且挡块与支撑座相连接,所述基座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座椅。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通过第二滑槽与滑轨构成可滑动结构,且活动块与活动杆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踏板呈倾斜状设置在活动块的外表面,且踏板的右侧与活动块为转动连接,并且踏板的左侧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活动块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为“l”型结构,且活动杆通过卷尺弹簧与支撑座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活动杆与容置槽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拉块为一体化结构,且连接杆与支撑座为滑动连接,并且连接杆与转动块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块的外侧为圆弧状结构,且挡块的外表面为橡胶材质,并且挡块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支撑座构成可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使用者只需脚踩踏板,即可推动活动块沿着滑轨向前滑动,从而对大腿肌肉进行调理锻炼,而松开对踏板的踩踏力后,活动杆将会通过卷尺弹簧的复位力拉动连接杆向左滑动,继而通过拉块对使用者的胳膊进行拉伸康复锻炼;

1.设置有踏板,使用者可脚踩踏板施力,继而通过踏板挤压第一复位弹簧推动活动块沿着滑轨向左滑动,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使用者脚踝部位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设置有“l”型的活动杆,使用者在送开对踏板的施力后,活动杆将会通过卷尺弹簧的复位力带动连接杆向左滑动,继而通过拉块对使用者的胳膊进行拉伸康复锻炼,实现了在对使用者腿部进行调理训练的同时,也能够对使用者的胳膊肌肉进行拉伸训练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

3.设置有可调节的配重块,使用者松开表面的固定螺栓后,即可沿着活动杆的内表面上下调节配重块的位置,进而有效的调节使用者腿部调理锻炼时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块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滑轨;3、活动块;4、第一滑槽;5、踏板;6、第一复位弹簧;7、支撑座;8、活动杆;9、滑轮;10、卷尺弹簧;11、容置槽;12、转动块;13、连接杆;14、拉块;15、第二复位弹簧;16、挡块;17、座椅;18、第二滑槽;19、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包括基座1、滑轨2、活动块3、第一滑槽4、踏板5、第一复位弹簧6、支撑座7、活动杆8、滑轮9、卷尺弹簧10、容置槽11、转动块12、连接杆13、拉块14、第二复位弹簧15、挡块16、座椅17、第二滑槽18和配重块19,基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2,且滑轨2的上端安装有活动块3,活动块3通过第二滑槽18与滑轨2构成可滑动结构,且活动块3与活动杆8为滑动连接,让使用者可通过踏板5推动活动块3沿着滑轨2向左位移,也让活动杆8在通过卷尺弹簧10的复位力回位时,能推动活动块3向右滑动;

活动块3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且活动块3的下端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8,并且第二滑槽18与滑轨2相连接,活动块3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踏板5,且踏板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6,并且第一复位弹簧6与活动块3相连接,踏板5呈倾斜状设置在活动块3的外表面,且踏板5的右侧与活动块3为转动连接,并且踏板5的左侧通过第一复位弹簧6与活动块3构成弹性结构,可让使用者脚踩与第一复位弹簧6连接的踏板5施力推动活动块3滑动的同时,能够对使用者的脚踝部位进行调理训练;

支撑座7安装在基座1左侧上端,且支撑座7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8,活动杆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滑轮9,且活动杆8的中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卷尺弹簧10,并且卷尺弹簧10与支撑座7相连接,活动杆8为“l”型结构,且活动杆8通过卷尺弹簧10与支撑座7构成弹性结构,且活动杆8与容置槽11为滑动连接,“l”型的活动杆8让使用者可施力推动活动块3的同时,能通过活动杆8的下端带动活动杆8做同向运动;

活动杆8的内表面上端安装有配重块19,支撑座7的上端面开设有容置槽11,且容置槽11与活动杆8相连接,转动块12安装在活动杆8的上端,且转动块12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13,并且连接杆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块14,连接杆13与拉块14为一体化结构,且连接杆13与支撑座7为滑动连接,并且连接杆13与转动块12为转动连接,让活动杆8在带动连接杆13向左滑动的同时,能够通过拉块14带动使用者的胳膊肌肉进行轻微的调理康复;

支撑座7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5,且第二复位弹簧15的右侧连接有挡块16,并且挡块16与支撑座7相连接,基座1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座椅17,挡块16的外侧为圆弧状结构,且挡块16的外表面为橡胶材质,并且挡块16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5与支撑座7构成可伸缩结构,通过橡胶材质的挡块16,配合其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5与支撑座7之间的伸缩状态,可有效的对使用者的胸口部位进行限位支撑。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中医体质养生调理装置时,根据图1-5,首先将该基座1放置在需要进行康复调理工作的位置,接着使用者即可坐在座椅17上并将脚放置在踏板5上,再手持拉块14,并将胸口抵靠在挡块16表面,此时挡块16将会沿着支撑座7挤压第二复位弹簧15,从而对使用者的胸口部位进行限位支撑,接着使用者脚踩踏板5即可进行调理训练工作,随着使用者脚踩踏板5通过腿部施力,踏板5将会向下转动从而挤压第一复位弹簧6,来推动活动块3沿着滑轨2向左滑动,此时活动块3内连接的“l”型的活动杆8也将会向右转动,同时与其相连接的卷尺弹簧10也将处于收卷状态,通过活动块3的左移,从而实现了对使用者脚踝部位和大腿肌肉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

待使用者的腿部松开对踏板5的施力后,“l”型的活动杆8将会通过与其连接的卷尺弹簧10的复位力,沿着容置槽11向左侧转动,这时活动杆8的下端将会沿着活动块3表面的第一滑槽4向上滑动,从而保证活动杆8转动时的稳定性,且活动杆8将会通过其上端的转动块12拉动连接杆13同步向左侧滑动,从而通过拉块14带动使用者的胳膊向左侧拉伸,进而有效的对使用者的胳膊肌肉进行轻微的调节康复训练,随着使用者如此往复用腿部施力踩踏踏板5带动活动杆8转动,即可充分的对其胳膊、大腿与脚踝部位同步进行调理锻炼,且使用者也可沿着支撑座7的左侧中空状内部,松开配重块19表面固定螺栓的固定后,向下调节活动杆8表面配重块19的位置进而增大使用者腿部训练时的力度,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