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平躺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9349发布日期:2020-01-07 08:39阅读:2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平躺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残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平躺的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目前市面上的轮椅虽然能满足残疾人简单的代步要求,但如果身边无人照应,就得自己手推滚轮,非常的辛苦,而长期乘坐和手推滚轮会使本身身体素质就一般的使用者更加疲惫,身体不能很好的得到伸展,会影响血液流通,造成腿部发凉甚至浮肿,同时对腰椎的压迫加大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辅助站立也可平躺的轮椅。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平躺的轮椅,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用于行走的两个行走轮、立板、辅助站立机构以及辅助平躺机构,所述立板垂直连接于底座上,所述辅助站立机构包括座板、靠板、推杆一、推杆二,所述辅助平躺机构包括躺板、踏板、推杆三、推杆四,所述靠板、座板、立板依次铰接,所述踏板、躺板、立板依次铰接,所述推杆一、推杆二、推杆三、推杆四均铰接于底座上,所述推杆一与座板相连,所述推杆二与靠板相连,所述推杆三与躺板相连,所述推杆四与踏板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手动助力机构,所述手动助力机构包括棘轮、主链轮、链条、摇杆,所述棘轮枢接于立板上,所述主链轮与行走轮同轴相连,所述棘轮与主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摇杆与棘轮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电动助力机构,所述电动助力机构包括铰接于底座上的电动轮以及铰接于立板上的电动轮推杆,所述电动轮推杆与电动轮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在两个行走轮的对称线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簧减震器,两个行走轮的轮轴分别通过联轴器与弹簧减震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靠板上设置有扶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平躺的轮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平躺的轮椅,通过调节座板、靠板、躺板、踏板的位置和角度,最终使座板、靠板、躺板、踏板处于同一平面,缓慢辅助残疾人达到平躺姿态,以此来促进残疾人身体得到舒展,能有效缓解对腰椎的损害,身体的血液得到流通。

2、该可平躺的轮椅,通过调节座板和靠板的位置和角度,缓慢辅助残疾人达到站立姿态,以此让残疾人站立起来与他人进行交流,帮助残疾人摆脱自卑心理,重获自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躺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站立状态图。

图中:1底座、2行走轮、3立板、4辅助站立机构、41座板、42靠板、43推杆一、44推杆二、5手动助力机构、51棘轮、52主链轮、53链条、54摇杆、6弹簧减震器、7辅助平躺机构、71躺板、72踏板、73推杆三、74推杆四、8电动助力机构、81电动轮、82电动轮推杆、9导向机构、91万向轮、92支架、10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平躺的轮椅,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用于行走的两个行走轮2、立板3、辅助站立机构4以及辅助平躺机构7。

立板3垂直连接于底座1上,立板3用于支撑座板41和靠板42,立板3的高度可随使用者的腿部长度而定制。

辅助站立机构4包括座板41、靠板42、推杆一43、推杆二44。靠板42、座板41、立板3依次铰接。推杆一43、推杆二44均铰接于底座1上。推杆一43的输出端与座板41铰接,推杆二44的输出端与靠板42铰接。

通过驱动推杆一43和推杆二44来调节座板41和靠板42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将座板41、靠板42调节至与立板3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缓慢辅助残疾人达到站立姿态,能让残疾人站立起来与他人进行交流,帮助残疾人摆脱自卑心理,重获自信。也可以将座板41和靠板42调至水平位置。

辅助平躺机构7包括躺板71、踏板72、推杆三73、推杆四74。踏板72、躺板71、立板3依次铰接,推杆三73、推杆四74均铰接于底座1上。推杆三73的输出端与躺板71铰接,推杆四74的输出端与踏板72铰接。

通过驱动推杆三73和推杆四74来调节躺板71和踏板72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将躺板71和踏板72调至水平位置。同时将座板41和靠板42调至水平,使躺板71、踏板72、座板41、靠板42处于同一平面上。缓慢辅助残疾人达到平躺姿态,以此来促进残疾人身体得到舒展,能有效缓解对腰椎的损害,身体的血液得到流通。

为了使行进过程较为省力,本装置还包括手动助力机构5,手动助力机构5包括棘轮51、主链轮52、链条53、摇杆54。

棘轮51枢接于立板3上,主链轮52与行走轮2同轴相连,棘轮51与主链轮52通过链条53传动连接,摇杆54与棘轮51相连,利用杠杆原理,前后摇动摇杆54即可轻松带动棘轮51转动,并带动行走轮2转动。

由于使用者在使用摇杆54驱动行走轮2时,若没有棘轮51,则需要将摇杆54绕主链轮53转动才能驱动行走轮2转动,由于摇杆54具有一定长度,转动至下方时,使用者上肢无法正常握住。所以需要将摇杆54设计成前后单向间歇运动。当向前为驱动行走轮2转动时。当向后摆动复位摇杆54时,棘轮51中的棘爪在棘轮51的齿上滑过,棘轮51静止不动,可使行走轮2不会同步倒转。前后循环摆动摇杆54还可以锻炼手臂力量和整体协调性。锻炼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上肢、腹部、背部肌肉力量。棘轮10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设置棘轮10,可使摇杆54往前摇时,可以带动行走轮2转动,往后摇时,在棘轮10的作用下,行走轮2并不会往后转动。也就是说棘轮10只能单向转动,棘轮10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本装置还包括电动助力机构8,电动助力机构8包括铰接于底座1上的电动轮81以及铰接于立板3上的电动轮推杆82,电动轮推杆82与电动轮81相连,电动轮81作为电动模式的驱动装置。电动轮13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在手动模式中,为了减小摩擦,需要将电动轮81收起来。电动轮推杆82作为收放电动轮81的动力。当使用电动模式时,启动电动轮推杆82将电动轮81被释放出来,当手动模式时,利用电动轮推杆82将电动轮81收起。

推杆一43、推杆二44、推杆三73、推杆四74、电动轮推杆82可以是液压推杆,也可以是电动推杆。

由于两个行走轮2是相互独立设置的,当左右摇杆54同时往返推拉时,轮椅做直线运动。当仅推拉一侧摇杆54时,轮椅向相反一侧转弯。为了更好的引导轮椅的灵活转向。本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9,导向机构9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架92以及设置在支架92上的万向轮91,万向轮91设置在两个行走轮2的对称线上。

底座上设置有弹簧减震器6,两个行走轮2的轮轴分别通过联轴器与弹簧减震器6相连,两个行走轮2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且与地面相接触,弹簧减震器6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在行进过程中,两个相互独立的行走轮2作用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弹簧减震器6上,能使缓冲效果更佳,可应对诸如草坪、石子路、山路等各种路况,可以乘坐它进行郊游、踏青、旅行等活动。

两个行走轮2上分别设置有刹车机构,刹车机构为v刹以及控制v刹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设置在座板4上,v刹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靠板42上设置有扶手10,靠板42和座板41上均设置有软性垫,靠板42和座板41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的保险带。

工作原理:当使用者需要平躺时,如图4所示,推杆二44以较慢的速度收缩,使得靠板42到达与座板41同一平面后停止,推杆三73和推杆四74以较慢的速度推动躺板71和踏板72,使躺板71和踏板72最终到达与座板41同一平面,使人躺在该装置上。

当使用者需要站立时,如图5所示,首先使用者用固定带固定好身体平坐在椅子上。推杆二44以较慢的速度推动靠板42,推杆一43以相对推杆二44较快的速度推动座板41,使得人身体微微前倾。接着推杆一43和推杆二44的输出端继续伸长,座板41给人向上托的力,靠板42给人向上拉的力,直至人达到站立状态。

当需要驱动本装置移动时,手动模式:当摇杆54向前推时会带动棘轮51,通过链条53传动行走轮2转动,从而推动轮椅。这时拉回摇杆54,棘爪从齿背划回原位,如此实现摇杆54的往复摆动,行走轮2连续转动的过程。

当左右摇杆54同时往返推拉时,轮椅做直线运动。当一侧摇杆54的推拉频率高于另一侧的摇杆54时,轮椅向相反一侧转弯。

电动模式:利用电动轮推杆82将电动轮81下放直至接触地面,按启动按钮轮椅在电动轮81作用下直线行驶,在需要转弯时只需轻捏一侧刹车按钮便可向减速的行走轮2那一侧转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