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准确地调节对皮肤施术的深度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皮肤上穿多个微细的孔,并使药物等投入体内的施术法(下称“多孔施术法”)广为实施,如适用于消除皱纹、斑点、斑痕、萎缩纹、粉刺、雀斑、色素沉着等多种皮肤问题、维持头发健康并改善脱发以及肥胖治疗等。这种多孔施术法利用受损皮肤组织的自生力使新的肌肤长出或通过微细的孔使药物等渗透至体内,从而可以获得较快的施术效果。
然而,前述多孔施术法所存在的问题在于,施术者反复进行将针一一插入和拔出被施术者的皮肤的动作的凭被施术者的直观的情况较多,因而被施术者对痛苦诉苦或因针未能被注入至一定的深度而导致药物也无法均匀地渗透。
此外,前述多孔施术法存在如下情况:当对皮肤弹力趋于下降的中老年层施术时,即使想以希望的深度穿孔,在对皮肤穿无数多个微细的孔的过程中无法维持适当的皮肤的紧张度,即,张力。
即,前述多孔施术法曾发生过如下问题:在穿多个孔的过程中皮肤被推挤,且针等施术工具无法准确地在皮肤的希望的位置穿孔而滑动或针被扎进皮肤而推挤,从而诱发被施术者的疼痛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为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准确地调节对皮肤施术的针的深度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其结合于注射器的排出口,且包括:本体,其结合被分割为多个的弧形的分割部件而形成有内部空间且两端开口;针推进器,其沿所述本体的内周面朝前后方向移动,且结合有多个针,且在后方形成有结合于所述注射装置的排出口的连接管部;以及抽吸连接器,其形成有多个插入所述多个针的针孔,且在一侧形成有与皮肤接触的接触面,另一侧结合于本体的开口部,在侧面形成有在所述接触面与皮肤贴紧的状态下在内部形成真空压的抽吸口。
在所述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中,所述本体由弧形的多个分割部件结合而成。
在所述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中,所述多个分割部件由对接地结合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构成,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别在内周面形成有螺纹,且在一端部形成有凸台,在另一端部分别形成有结合槽,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对接后,各个凸台与结合槽之间嵌入结合而成为圆筒形状的本体。
在所述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中,所述本体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且由伸缩性材质而成,构成为扩张一侧开口部而嵌入结合于所述针推进器和抽吸连接器的外周面。
在所述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中,所述针推进器包括:圆筒体,其具有前面板,该前面板供多个针分别贯通结合且形成有以防止针弯曲的方式支撑针的多个凸出管,且在所述圆筒体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部;支撑板,其结合于所述圆筒体的内部且形成有多个针孔;以及把持部,其形成有贴紧板和连接管部,该贴紧板贴紧于所述支撑板的后面且形成有多个针固定孔,该连接管部以相通的方式与所述贴紧板的后方连接。
在所述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中,在所述针推进器的圆筒体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嵌入槽,在所述抽吸连接器凸出形成有多个嵌入针推进器的嵌入槽的嵌入片。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易于组装本体,易于成型加工各构成部件,且能够使各构成部件之间的结合变得容易。
此外,正转、逆转本体可以使内部的针推进器前进、后退,由此可以调节针的露出长度,且针推进器不旋转,因而能够只允许多个针直行运动。由此,能够解决以往由于在针的长度调节过程中多个针只能旋转的结构,在刺入皮肤的状态下不能调节长度的缺点,从而具有能够以刺入皮肤的状态安全地调节针的露出长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在前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后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a)和图4(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的剖视图,图4(a)是示出“针部件”的前进动作的图,图4(b)是示出“针部件”的后退动作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2:本体,4:往复部件,6:针部件,8:导向抽吸部,31:第一螺旋槽,32:第一滑槽,33:第二螺旋槽,34:第二滑槽,42:移动体,44:导向环,46:手柄部,45:突起,82: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待后述的术语是考虑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因而应被解释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概念和该技术领域中通用或通常所认识的意思。
此外,当判断为对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公知功能或结构的具体说明可能使本实用新型的要旨不清楚时,省略其详细说明。
此处,为了对技术构思和作用的说明和理解的方便性和清楚性,这些附图被夸张或简化其一部分而图示,各构成要素并非与实际的大小准确地一致。
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在前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在后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a)和图4(b)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的剖视图,图4(a)是示出“针部件”的前进动作的图,图4(b)是示出“针部件”的后退动作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施术用注射装置结合于注射器的排出口(未图示),且构成为,包括:本体2,其结合被分割为多个的弧形的分割部件而形成有内部空间且两端开口;针推进器4,其沿所述本体2的内周面朝前后方向移动,且结合有多个针3,且在后方形成有结合于所述注射装置的排出口的连接管部467;以及抽吸连接器6,其形成有多个插入所述多个针3的针孔,且在一侧形成有与皮肤接触的接触面,另一侧结合于本体2的开口部,在侧面形成有在所述接触面与皮肤贴紧的状态下在内部形成真空压的抽吸口62。
所述本体2由弧形的多个分割部件结合而成为圆筒形状。例如,可以使2个分割部件相对接地结合而使本体2成为圆筒形状。
作为一具体的例子,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分割部件由对接地结合的第一主体21、第二主体22构成。
所述第一主体21、第二主体22分别形成为具有相同半径的弧形。
此外,第一主体21、第二主体22分别在内周面形成有螺纹24,且在一端部形成有凸台26、25’,在另一端部分别形成有结合槽25、26’。
因此,使第一主体21、第二主体22相对接后,各个凸台26、25’与结合槽25、26’之间嵌入结合,从而可以完成圆筒形状的本体2。
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本体2可以是两端开口的圆筒形且由伸缩性材质而成,从而构成为可以扩张一侧开口部而嵌入结合于所述针推进器4和抽吸连接器6的外周面。优选地,所述本体2是选自硅、聚氨酯、橡胶中的一种材料。因此,可以通过具有伸缩性的本体2的一端开口部推入抽吸连接器6而通过过盈配合来结合。
所述针推进器4包括:圆筒体42,其具有前面板,该前面板供多个针3分别贯通结合且形成有以防止针3弯曲的方式支撑针3的多个凸出管43,且在所述圆筒体42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部424;支撑板44,其结合于所述圆筒体42的内部且形成有多个针孔442;以及把持部46,其形成有贴紧板468和连接管部467,该贴紧板468贴紧于所述支撑板44的后面且形成有多个针固定孔469,该连接管部467以相通的方式与所述贴紧板468的后方连接。
所述圆筒体42在内周面沿直线方向形成有具有规定长度的导向突起423。与此对应地,在支撑板44及形成于把持部46的前端的贴紧板468的外周形成有多个供导向突起423嵌入的凹槽445、464。
把持部46包括具有内腔的连接管部467和形成于该连接管部467的端部且在内部以相通的方式形成的多个流路并形成有与这些多个流路相通的多个针固定孔469的贴紧板468。因此,针3的一端部安装于针固定孔469,使得通过连接管部467注入的药物可以通过针固定孔469被供应至针3。
另一方面,所述抽吸连接器6与针推进器4的针孔442相通,且在后方形成有以使多个所述凸出管43分别嵌入的多个插入槽61。
在所述针推进器4的圆筒体42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凹陷形成有多个嵌入槽425。此外,在所述抽吸连接器6凸出形成有多个嵌入针推进器4的圆筒体42的多个嵌入槽425的嵌入片65。
下面对前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通过圆筒体42的后方开口部,使支撑板44和把持部46的贴紧板468结合,使针3分别贯通结合于圆筒体42的凸出管43来使支撑板44和把持部46结合于圆筒体42的内部。
之后,在使针3向抽吸连接器6的插入槽61贯通结合的同时使圆筒体42的凸出管43部分地插入于插入槽61来使针推进器4和抽吸连接器6结合。
之后,使第一主体21、第二主体22贴紧于圆筒体42的外周面后相对接地结合而组装本体2,且使本体2的螺纹24与圆筒体42的螺旋部424螺纹结合。如此完成组装后,将注射部件的排出口(未图示)结合于把持部46的连接管部467。
之后,用手把持着本体2向一个方向旋转本体2,则随着螺纹结合的圆筒体42旋转,把持部46进行前进或后退动作,随着针3进行前进后退动作,将能够调节长度。
图4(a)是针3最大程度地露出的状态,图4(b)是针3被引入的状态。因此,随着结合于圆筒体42的针3和把持部46移动,能够适当地调节向抽吸连接器6的前方露出的针3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不但可以实施未例示的各种变形和应用,还可以实施构成要素的置换和以等同的其他实施例的变更,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的变形和应用相关的内容应被解释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