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栓塞治疗用的栓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7575发布日期:2020-04-21 17:4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栓塞治疗用的栓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栓塞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栓塞治疗用的栓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栓塞治疗广泛应用于全身多处部位肿瘤的治疗,如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子宫动脉栓塞(uae)。

栓塞装置是栓塞治疗中必要的医疗器械,通常包括栓塞部件、导管和推拉杆,治疗中,通过推拉杆将装在导管内的栓塞部件推送入病变部位,使其栓塞肿瘤血管,促进肿瘤的缺血、坏死。目前,栓塞装置常用的一种栓塞部件为弹簧圈。

由于弹簧圈材质较柔软,在血管内放置易倾斜,从而会导致栓塞不完全,又或者,医生可能在手术前选用的弹簧圈规格不合适,导致弹簧圈的释放体积不足以栓塞住血管,因此,医生常常会放置多个弹簧圈以保障栓塞完全。现有技术中栓塞装置,每放置一个弹簧圈都需要插拔一次导管,造成手术中需要反复插拔导管,大大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患者的痛苦。

有鉴于此,开发一种栓塞装置,实现利用其放置多个弹簧圈的过程中不需要插拔导管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栓塞治疗用的栓塞装置,所述栓塞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具有至少两个第一管腔;还包括弹簧圈,每所述弹簧圈装于一所述第一管腔;还包括推拉杆,每所述推拉杆可移动地插装于一所述第一管腔,且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管腔,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弹簧圈相连,以推拉对应的所述弹簧圈。

应用中,若需要在病变部位植入多个弹簧圈时,可以预先在导管的多个第一管腔内分别放置弹簧圈,之后将导管插至病变部位附近,然后利用推拉杆将各弹簧圈依次推至病变部位,最后将导管拔出。可见,采用该栓塞装置,仅需要插拔一次导管即可实现多个弹簧圈的植入,无需反复插拔导管,从而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如上所述的栓塞装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管腔的出口形成于所述导管的周壁。

如上所述的栓塞装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管腔的横截面积不同,以承装不同规格的所述弹簧圈。

如上所述的栓塞装置,所述弹簧圈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推拉杆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如上所述的栓塞装置,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周壁设有第一卡凸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周壁设有第二卡凸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凸卡入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凸卡入所述第一卡槽。

如上所述的栓塞装置,所述弹簧圈还包括弹簧圈本体和半球形帽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所述弹簧圈本体靠近所述推拉杆的一端,所述半球形帽部设于所述弹簧圈本体远离所述推拉杆的一端。

如上所述的栓塞装置,所述弹簧圈本体为两端封闭或者两端开口的结构。

如上所述的栓塞装置,不同规格的所述弹簧圈对应不同规格的所述推拉杆,且所述推拉杆远离所述弹簧圈的一端表面刻设对应的所述弹簧圈的规格信息。

如上所述的栓塞装置,所述导管具有第二管腔,通过所述第二管腔可向病变部位注入造影液。

附图说明

图1a为导管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导管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导管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d为导管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推拉杆与弹簧圈的卡接示意图;

图3a为弹簧圈本体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b为弹簧圈本体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a至图3b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导管,11第一管腔,12第二管腔,2弹簧圈,21第一卡接部,211第一卡凸,212第一卡槽,22弹簧圈本体,23半球形帽部,3推拉杆,31第二卡接部,311第二卡凸,312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a至图3b,图1a为导管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为导管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c为导管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d为导管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推拉杆与弹簧圈的卡接示意图;图3a为弹簧圈本体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b为弹簧圈本体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栓塞治疗用的栓塞装置包括导管1,导管1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管腔11,每个第一管腔11分别对应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

还包括弹簧圈2,各弹簧圈2一一对应地装在各第一管腔11内,从而使导管1可以承装至少两个弹簧圈2。

还包括推拉杆3,各推拉杆3一一对应地插入各第一管腔11,且能够在第一管腔11内移动。并且,每根推拉杆3的一端(以下称第一端)位于第一管腔11的外侧,另一端(以下称第二端)伸入第一官腔11的进口与弹簧圈2相连,以便推动弹簧圈2移动。

使用时,通过推动推拉杆3可以将对应的弹簧圈2自第一管腔11的出口推至病变部位,而且,如果医生在弹簧圈2尚未伸出第一管腔11时发现弹簧圈放置的位置不合适,可以拉动推拉杆3使弹簧圈2向回移动,以便重新调整弹簧圈的位置。

应用中,若需要在病变部位植入多个弹簧圈2时,可以预先在导管1的多个第一管腔11内分别放置弹簧圈2,之后将导管插至病变部位附近,然后利用推拉杆将各弹簧圈依次推至病变部位,最后将导管拔出。可见,采用该栓塞装置,仅需要插拔一次导管即可实现多个弹簧圈的植入,无需反复插拔导管,从而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在每个第一管腔11内均放置弹簧圈2,也可以仅在部分第一管腔11内放置弹簧圈2。

具体实施中,可以如图1a所示,使全部第一管腔11的出口均形成于导管1的端壁。还可以如图1b所示,使部分第一管腔11的出口形成于导管1的端壁,部分第一管腔11的出口形成于导管1的周壁,当然,还可以使全部第一管腔11的出口均形成于导管1的周壁。

由于人体血管结构复杂,弯曲较多,如上述部分或全部的第一管腔11的出口形成于导管1的周壁,可以使弹簧圈2自导管1的周壁推出,利于增大弹簧圈2在血管中的覆盖范围,从而使栓塞更彻底,而且利于将弹簧圈2推至位于血管弯曲位置的病变部位,从而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具体实施中,可以如图1c所示,使各第一管腔11的横截面积均相同。还可以如图1d所示,使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管腔11的横截面积不同,在具体实施例中,四个第一管腔11的横截面积均不同。

由于手术需要使用略大于血管直径的弹簧圈2进行栓塞,以限定弹簧圈2在血管内的移动。弹簧圈2的规格通常是医生根据经验选择的,每个病人的身体情况不相同,因此会出现选择的弹簧圈不合适需要再放置其他规格的弹簧圈的情况,如上述至少两个第一管腔11的横截面积不同,从而可以使导管1能够承装不同规格的弹簧圈2,因此,当需要再放置其他规格的弹簧圈2时也无需重新插拔导管1,从而可以提高手术效率,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和减轻患者痛苦。

具体实施中,可以如图1d所示,使导管1还设置第二管腔12,通过第二管腔12向病变部位注入造影液,以便判断弹簧圈2的规格是否合适以及是否能够达到完全栓塞,医生可以据此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放置弹簧圈2或者是否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弹簧圈2。

具体实施中,可以使各第一管腔11的进口均形成于导管1的端壁,以便推拉杆3的第一端伸出对应的进口,且便于推拉杆3的在第一管腔11内的移动。具体实施中,推拉杆3可以为具有一定柔韧性的丝状体。

具体实施中,各第一管腔11的横截面形状均优选圆形,以便减小弹簧圈2所受的摩擦阻力。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三角形、方形或者多边形等。

具体的,如图2所示,弹簧圈2包括第一卡接部21,推拉杆3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卡接部31,第一卡接部21与第二卡接部31配合卡接在一起。

更具体地,第一卡接部21的周壁设有第一卡凸211和第一卡槽212,第二卡接31的周壁设有第二卡凸311和第二卡槽312,连接状态下,第一卡凸211卡入第二卡槽312,第二卡凸311卡入第一卡槽212。如此设置,当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31在第一管腔11内时,两者在第一管腔11的腔壁的限定下可以保持卡接,当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31位于第一管腔11外时,可以自动脱离卡接,从而不影响弹簧圈的释放。

具体的,如图2所示,弹簧圈2包括弹簧圈本体22,上述第一卡接部21设于弹簧圈本体22靠近推拉杆3的一端(图示左端),当弹簧圈2释放到病变部位后,在弹簧圈本体22的弹性作用下与病变组织或者周边血管相抵触,从而得以固定,而且,弹簧圈本体22上设置致密的纤维毛,用于促进栓塞的形成。

具体实施中,如图3a所示,弹簧圈本体22可以设置为两端封闭的封闭式弹簧圈本体,也可以如图3b所示,设置为两端开口的开口式弹簧圈本体。在图3a和图3b中,弹簧圈本体均为两端横截面积小,中部横截面积大的结构,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各位置横截面积一致的柱形弹簧圈本体。

具体的,如图2所示,弹簧圈2还可以设置半球形帽部23,该半球形帽部23设于弹簧圈本体22远离推拉杆3的一端(图示右端),如此设置,利于减少弹簧圈2所受的摩擦阻力。当然具体实施中,也可以将帽部设置为其他圆滑的形状。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不同规格的弹簧圈2对应不同规格的推拉杆3,且推拉杆3的第一端表面标识对应的弹簧圈2的规格信息,以便医生判断弹簧圈2的规格。具体可以直接将对应的弹簧圈2的规格信息刻在推拉杆3的第一端表面,也可以刻在铭牌上,将铭牌固定在推拉杆3的第一端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栓塞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植入多个弹簧圈过程中,无需反复插拔导管,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提高了手术的效率、降低了手术风险。

2、能够从导管周壁释放弹簧圈,利于增大弹簧圈在血管中的覆盖范围,从而使栓塞更彻底,而且利于将弹簧圈2推至位于血管弯曲位置的病变部位,从而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3、弹簧圈和推拉杆在第一管腔内时能够保持卡接,便于间接调节弹簧圈(通过推拉杆可推拉弹簧圈),且两者在第一管腔外时能够自动脱离卡接,利于弹簧圈的顺利释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栓塞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