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舌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8416发布日期:2019-11-19 20:49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舌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舌垫。



背景技术:

病人在进行大型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实施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全麻俯卧位病人经鼻腔插管时,受重力影响,病人俯卧后舌会下坠。当肌松药物减量时病人牙关紧闭,容易把下坠的舌咬伤,轻者水肿,重者会咬出血甚至造成舌缺血性坏死,危害患者的健康。

现有技术中为避免患者咬伤舌头的问题,通常会使用牙垫。即将患者的上齿与下齿之间增设牙垫,借此避免把舌咬伤的问题。但是这种牙垫无法固定舌的位置,在患者侧卧时,舌下坠后仍存在咬伤舌的隐患,此外患者在全麻时,通常会流涎,一方面口水会打湿患者衣物,另一方面也不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护舌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牙垫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戳破口腔及流涎易打湿衣物不便清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护舌垫,包括护舌套,护舌套的顶端设有开口,护舌套的外缘固接有牙垫,牙垫的厚度大于护舌套的厚度,牙垫的外缘固接有垫柄,护舌套的底端设有若干流涎孔,流涎孔贯穿牙垫及垫柄设置,垫柄上可拆卸连接有收集袋。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护舌套起到保护患者舌部的作用,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持垫柄,将患者的舌从护舌套上部的开口处置于护舌套内,使护舌套对患者的舌部进行包裹,初步避免患者的牙齿咬伤舌部。护舌套外缘的牙垫用于支撑牙齿,由于牙垫的厚度大于护舌套的厚度,使得牙垫会将患者的上、下齿垫起,从而进一步避免患者的牙齿咬伤舌部。此外,由于牙垫与护舌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使得护舌套与牙垫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使护舌套内包裹的舌部始终位于牙垫的中部,对舌部具有位置固定作用,避免舌部下坠后位于患者上、下齿之间而被咬伤。

此外,由于患者在全麻时还存在流涎现象,本技术方案在护舌套内连通流涎孔,实现口水的引流,而收集袋则实现了口水的自动统一收集,避免了患者流涎易打湿衣物和不便清理的问题。

进一步,垫柄的两端均固接有弹性钩,所述收集袋挂设在弹性钩上。

垫柄两端的弹性钩用于钩挂收集袋,方便收集袋的装拆,且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弹性钩设置成软质的弹性材料,也避免了弹性钩误伤患者皮肤的问题,提高了护舌垫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护舌套的底端与牙垫之间还固接有保护垫,所述流涎孔贯穿保护垫设置。

护舌套底端的保护垫可隔离护舌套的底端与牙垫,避免护舌套的底端与牙垫直接接触,进而进一步避免患者的牙齿咬伤舌部的问题,将流涎孔贯穿保护垫设置,方便对患者口水的引流。

进一步,牙垫上设有可放置牙齿的放置槽。

牙垫上的放置槽为患者的牙齿提供容纳空间,同时具有限定患者牙齿位置的作用,保证患者牙齿始终位于牙垫上。

进一步,护舌套内设有一圈弹性气囊,弹性气囊连通有导气管,导气管远离弹性气囊的一端连通有鼓气球,且导气管上设有气阀。

弹性气囊具有调节护舌套内部容纳空间的作用,当患者的舌部较小时,医护人员可通过按压鼓气球向弹性气囊内充气,使得弹性气囊体积增大,进而使护舌套内可容纳患者舌部的空间减小,实现对患者舌部的全面包裹,保证患者舌部在护舌套内的固定效果,增大了护舌套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导气管与弹性气囊的连通处设有密封圈。

导气管与弹性气囊之间的密封圈可增大导气管与弹性气囊连通处的密封性,避免漏气。

进一步,牙垫的顶端设有圆角。

在护舌套使用时,牙垫的顶端时位于患者口腔内的,将牙垫的顶端设置成圆角,可避免牙垫的顶端刮破患者的口腔,进一步增大护舌垫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护舌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护舌套1、牙垫2、垫柄3、流涎孔4、收集袋5、弹性钩6、保护垫7、放置槽8、弹性气囊9、导气管10、鼓气球11、密封圈12、圆角1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护舌垫,护舌垫为硅胶材质,护舌垫包括护舌套1,护舌套1的顶端设有开口,护舌套1的外缘一体成型有u形的牙垫2,牙垫2的厚度大于护舌套1的厚度,即当上齿与下齿咬合时,上齿与下齿之间被牙垫2垫起。牙垫2上设有可放置牙齿的放置槽8,牙垫2的顶端设有圆角13。护舌套1的底端与牙垫2之间还一体成型连接有保护垫7,且牙垫2的底端外缘一体成型连接有垫柄3。护舌套1的底端设有三个流涎孔4,流涎孔4依次贯穿保护垫7、牙垫2及垫柄3设置。垫柄3的两端均粘接有弹性钩6,两个弹性钩6之间挂设有收集袋5。

护舌套1内设有一圈u形的弹性气囊9,弹性气囊9连通有导气管10,导气管10与弹性气囊9的连通处设有密封圈12,导气管10远离弹性气囊9的一端连通有鼓气球11,且导气管10上设有气阀。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医护人员手持垫柄3,将患者的舌部从护舌套1上部的开口处放置到护舌套1内,使护舌套1将患者的舌部包裹。由于牙垫2的顶端设置有圆角13,可避免牙垫2的顶端刮破患者口腔的问题。当患者的舌部过小时,患者的舌部与护舌套1的内壁之间会存在空隙,无法紧密贴合。此时,操作人员手持鼓气球11,打开导气管10上的气阀,按压鼓气球11使鼓气球11内的气体沿导气管10流至弹性气囊9内,弹性气囊9内的气体增多使得弹性气囊9的体积增大,进而使弹性气囊9的内壁与患者的舌部贴合,实现患者舌部的固定。而后关闭气阀,避免弹性气囊9内的气体回流至鼓气球11内。

将患者的舌部固定后,将患者的上、下齿分别置于牙垫2的放置槽8内。由于牙垫2与护舌套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使得护舌套1与牙垫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护舌套1可使患者的舌部始终位于牙垫2的中部,避免患者的牙齿咬伤舌部。

由于患者在处于全麻状态时,会出现流涎现象,患者的口水会从护舌套1底端的流涎孔4流出,并最终沿流涎孔4流至收集袋5内被统一收集,避免了患者口水打湿衣物和难以清理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