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7150发布日期:2019-11-19 20:3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现代生活中,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脊柱弯曲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矫正治疗,目前针对该类病症主要使用骨科脊柱矫正装置进行治疗;现有的骨科脊柱矫正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整体结构组装精密,不便于拆卸清洗,其次,舒适度较低,增加患者的不适感,还有,穿戴步骤繁杂,使用麻烦,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包括布套,所述布套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裹布,所述布套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裹布,所述布套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号裹布,所述布套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号裹布,所述一号裹布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海绵垫,所述二号裹布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海绵垫,所述三号裹布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海绵垫,所述四号裹布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四号海绵垫,所述二号裹布的前端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子贴,所述四号裹布的前端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子贴,所述一号裹布的后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母贴,所述三号裹布的后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母贴,所述布套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拉链,所述布套的内部设置有矫正板。

两组子贴与两组母贴均可组成字母贴,子贴表面设有若干组弯钩状结构,母贴表面由缠绕的丝状物组成,子贴与母贴接触,即可完成粘合。

拉链的一端设有拉头,向左侧拉动拉头,即可拉开拉链,向右拉动拉头即可使拉链开口闭合。

优选的,所述一号裹布与布套之间设置有一号缝连线,所述一号裹布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缝连线与布套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裹布与布套之间设置有二号缝连线,所述一号裹布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缝连线与布套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号裹布与布套之间设置有三号缝连线,所述三号裹布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三号缝接线与布套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四号裹布与布套之间设置有四号缝连线,所述四号裹布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四号缝连线与布套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海绵垫与一号裹布之间设置有一号粘合剂,所述一号海绵垫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粘合剂与一号裹布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母贴与一号裹布之间设置有二号粘合剂,所述一号母贴的前端外表面通过二号粘合剂与一号裹布的后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海绵垫与二号裹布之间设置有三号粘合剂,所述二号海绵垫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粘合剂与二号裹布的前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子贴与二号裹布之间设置有四号粘合剂,所述一号子贴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粘合剂与二号裹布的前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号海绵垫与三号裹布之间设置有五号粘合剂,所述三号海绵垫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五号粘合剂与三号裹布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母贴与三号裹布之间设置有六号粘合剂,所述二号母贴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六号粘合剂与三号裹布的后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四号海绵垫与四号裹布之间设置有七号粘合剂,所述四号海绵垫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七号粘合剂与四号裹布的前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子贴与四号裹布之间设置有八号粘合剂,所述二号子贴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八号粘合剂与四号裹布的前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通过设置的布套,矫正板置放于布套内,拉开拉链可取出矫正板,便于清洗,通过设置的四组海绵垫,提高患者穿戴时的舒适度,同时不影响矫正板对患者的治疗,两组子贴与两组母贴的设置,为字母贴结构,子贴为勾面,母贴为毛面,接触即可粘合,穿戴方便,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的图2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的图2中布套1的剖面图。

图中:1、布套;2、一号裹布;3、二号裹布;4、三号裹布;5、四号裹布;6、一号海绵垫;7、二号海绵垫;8、三号海绵垫;9、四号海绵垫;10、一号子贴;11、二号子贴;12、一号母贴;13、二号母贴;14、拉链;15、矫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包括布套1,布套1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裹布2,布套1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裹布3,布套1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号裹布4,布套1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号裹布5,一号裹布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海绵垫6,二号裹布3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海绵垫7,三号裹布4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三号海绵垫8,四号裹布5的前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四号海绵垫9,二号裹布3的前端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子贴10,四号裹布5的前端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子贴11,一号裹布2的后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母贴12,三号裹布4的后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母贴13,布套1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拉链14,布套1的内部设置有矫正板15。

一号裹布2与布套1之间设置有一号缝连线,一号裹布2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缝连线与布套1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二号裹布3与布套1之间设置有二号缝连线,一号裹布2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缝连线与布套1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三号裹布4与布套1之间设置有三号缝连线,三号裹布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三号缝接线与布套1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四号裹布5与布套1之间设置有四号缝连线,四号裹布5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四号缝连线与布套1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海绵垫6与一号裹布2之间设置有一号粘合剂,一号海绵垫6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粘合剂与一号裹布2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母贴12与一号裹布2之间设置有二号粘合剂,一号母贴12的前端外表面通过二号粘合剂与一号裹布2的后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二号海绵垫7与二号裹布3之间设置有三号粘合剂,二号海绵垫7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粘合剂与二号裹布3的前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子贴10与二号裹布3之间设置有四号粘合剂,一号子贴10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粘合剂与二号裹布3的前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三号海绵垫8与三号裹布4之间设置有五号粘合剂,三号海绵垫8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五号粘合剂与三号裹布4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二号母贴13与三号裹布4之间设置有六号粘合剂,二号母贴13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六号粘合剂与三号裹布4的后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四号海绵垫9与四号裹布5之间设置有七号粘合剂,四号海绵垫9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七号粘合剂与四号裹布5的前端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二号子贴11与四号裹布5之间设置有八号粘合剂,二号子贴11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八号粘合剂与四号裹布5的前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使用时,将布套1摆放于青少年患者背部正中间,一号裹布2与二号裹布3卷绕穿过腋下,于胸前对接,一号子贴10与一号母贴12粘合,三号裹布4与四号裹布5卷绕,于腰部正前方对接,二号子贴11与二号母贴13粘合,完成穿戴,其中,一号海绵垫6、二号海绵垫7、三号海绵垫8与四号海绵垫9可提高穿戴时的舒适度,布套1的顶端设有拉链14,拉开拉链14即可取出矫正板15,方便拆卸清洗,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