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碘伏棉球混合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9056发布日期:2019-11-25 22:1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碘伏棉球混合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碘伏棉球混合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换药是指对伤口进行敷料更换,促进伤口愈合及防止感染的操作,在此过程中需要被碘伏完全浸湿的无菌棉球对伤口进行消毒,当前临床工作中,碘伏棉球等医疗用品由于方便与领取,均是分开包装的,换药时,需先将二者适量混合在一起才能使用,然而在此过程中,碘伏与棉球的用量不易控制:碘伏过少时,无法完全浸湿棉球,达不到无菌要求;碘伏过多、棉球过湿时,造成碘伏浪费,且多余的碘伏在操作时容易滴落、流动到患者身体其他部位,临床部分科室为了避免繁琐的混合碘伏棉球的操作,习惯将多量的碘伏棉球混合好储存在无菌罐里,随用随取,但由于取用棉球的镊子需保持无菌,通常被存放在另一个无菌罐里,取用不便;且临床中使用的无菌罐通常为不锈钢材质,无法在不打开盖子的情况下知晓里面储存的棉球量及棉球碘伏混合的情况,导致需要使用时发现储存的棉球数量不够或发现棉球未被碘伏完全浸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碘伏棉球混合储存装置,旨在解决碘伏过少时,无法完全浸湿棉球,达不到无菌要求;碘伏过多、棉球过湿时,造成碘伏浪费,且多余的碘伏在操作时容易滴落、流动到患者身体其他部位,临床部分科室为了避免繁琐的混合碘伏棉球的操作,习惯将多量的碘伏棉球混合好储存在无菌罐里,随用随取,但由于取用棉球的镊子需保持无菌,通常被存放在另一个无菌罐里,取用不便;且临床中使用的无菌罐通常为不锈钢材质,无法在不打开盖子的情况下知晓里面储存的棉球量及棉球碘伏混合的情况,导致需要使用时发现储存的棉球数量不够或发现棉球未被碘伏完全浸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碘伏棉球混合储存装置,依次连接包括存储组件、挤压组件和集液组件,所述存储组件包括存储罐、曲面箱、顶盖和空心柱,所述曲面箱一侧与所述存储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存储罐且远离所述曲面箱的另一侧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方中间位置处;

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压板、压杆和手把,所述压板插接与所述存储罐内部,所述压杆的底端安装在所述压板的上方中间位置处,所述手把的一端与所述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集液组件包括集液罐、引流管、过滤板和三角支架,所述集液罐上方与所述存储罐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集液罐外侧壁底部,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所述集液罐内部,所述三角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所述集液罐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存储组件还包括曲面箱盖,所述曲面箱盖的一端与所述曲面箱且远离所述存储罐的另一侧通过铰链固定连接,且曲面箱盖的另一端有一月牙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在所述存储罐底部一半面积上开设有筛孔,另一半面积不开设筛孔,且在存储罐外侧壁通过红蓝三角标注分界;在所述集液罐内侧距离上缘1cm处设置滤板,一半面积设有筛孔,另一半面积不设筛孔,且在集液罐外侧壁通过红蓝三角标注分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在所述空心柱侧面开设有一宽8mm,高10cm的拐杖样倒j形状缝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过滤板设置在距离所述集液罐内侧上缘1cm处;在所述存储罐外侧距离底部4mm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圈,在所述集液罐内侧距离上缘2mm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圈,环形橡胶圈的宽和高均为2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装置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材质制作,所述存储罐外直径为7cm,高为11cm,所述曲面箱直径为3cm,高为10cm,所述压板直径为6cm,所述压杆直径为1cm,高为10cm,所述手把直径为6mm,长为2cm,所述集液罐内直径为7.4cm,高为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碘伏棉球混合储存装置,通过设置存储罐,用于存放碘伏浸湿的棉球,设置曲面箱,用于存放无菌镊,安装空心柱,用于收纳压杆,设置压板,用于挤压存储罐碘伏浸湿的棉球,将棉球中过多的碘伏挤压出去,安装集液罐,收集存储罐棉球中挤压出的碘伏液,设置过滤板,用于防止存储罐中的棉球进入集液罐,安装环形橡胶圈,便于将存储罐与集液罐扣合连接,设置引流管,将集液罐中收集的碘液导出集液罐,通过曲面箱,便于医生取用无菌镊,通过压板和过滤板,将棉球上多余的碘伏挤压出去,避免多余的碘伏在操作时滴落、流动到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通过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材质制作装置,便于观察存储罐中棉球的数量是否足够,能够及时发现棉球未被碘伏完全浸湿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存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液组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挤压组件结构图;

图中:1-存储组件、11-存储罐、12-曲面箱、13-顶盖、14-空心柱、15-环形橡胶圈、16-曲面箱盖、2-挤压组件、21-压板、22-压杆、23-手把、3-集液组件、31-集液罐、32-引流管、33-过滤板、34-三角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碘伏棉球混合储存装置,依次连接包括存储组件1、挤压组件2和集液组件3,存储组件1包括存储罐11、曲面箱12、顶盖13和空心柱14,曲面箱12一侧与存储罐11的一侧固定连接,顶盖13的一端与存储罐11且远离曲面箱12的另一侧通过铰链固定连接,空心柱14的下端固定安装在顶盖13上方中间位置处;

挤压组件2包括压板21、压杆22和手把23,压板21插接与存储罐11内部,压杆22的底端安装在压板21的上方中间位置处,手把23的一端与压杆22的顶部固定连接;

集液组件3包括集液罐31、引流管32、过滤板33和三角支架34,集液罐31上方与存储罐11底部可拆卸连接,引流管3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集液罐31外侧壁底部,过滤板33设置在集液罐31内部,三角支架34的顶部固定安装在集液罐31的底部。

进一步的,存储组件1还包括曲面箱盖16,曲面箱盖16的一端与曲面箱12且远离存储罐11的另一侧通过铰链固定连接,且曲面箱盖16的另一端有一月牙形缺口。

进一步的,在存储罐11底部一半面积上开设有筛孔,另一半面积不开设筛孔,且在存储罐11外侧壁通过红蓝三角标注分界;在集液罐31内侧距离上缘1cm处设置滤板,一半面积设有筛孔,另一半面积不设筛孔,且在集液罐31外侧壁通过红蓝三角标注分界。

进一步的,在空心柱14侧面开设有一宽8mm,高10cm的拐杖样倒j形状缝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心柱14侧面开设有一宽8mm,高10cm的拐杖样倒j形状缝隙,此缝隙可供手把23伸出,使用压板21时,通过手把23在拐杖样倒j长、直的缝隙内上下移动来操作压板21压去棉球中多余的碘伏,不使用压板21时,可将手把23置于拐杖样倒j拐弯后的底部。

进一步的,过滤板33设置在距离集液罐31内侧上缘1cm处;在存储罐11外侧距离底部4mm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圈15,在集液罐31内侧距离上缘2mm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圈15,环形橡胶圈15的宽和高均为2mm。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距离集液罐31内侧上缘1cm处设置环形橡胶圈15和在存储罐11外侧距离底部4mm处设置有环形橡胶圈15,通过环形橡胶圈15,使集液罐31和存储罐11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材质制作,存储罐11外直径为7cm,高为11cm,曲面箱12直径为3cm,高为10cm,压板21直径为6cm,压杆22直径为1cm,高为10cm,手把23直径为6mm,长为2cm,集液罐31内直径为7.4cm,高为5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存储罐11和集液罐31通过环形橡胶圈15扣合连接,旋转存储罐11或集液罐31,使存储罐11的红三角对准集液罐31的蓝三角或反之,此时存储罐11底部有筛孔的一半与集液罐31内过滤板33无筛孔的一半对合,此时存储罐11和集液罐31不相同,将适量棉球置于存储罐11中,倒入适量碘伏,通过透明硬质塑料材质制造装置,便于观察存储棉球数量、碘伏棉球混合情况,若碘伏过少,则再加适量碘伏,若碘伏过多,则可旋转存储罐11和集液罐31,使二者的红蓝三角分别对准,此时存储罐11底部筛孔与集液罐31中过滤板33的筛孔对合,多余的碘伏通过筛孔进入集液罐31,通过压板21,将棉球中多余的碘伏压去,避免棉球过湿,并存储,换药时,取出曲面箱12中的无菌镊,使用无菌镊取出所需棉球,当存储罐11中棉球少时,可及时发现并续存,当集液罐31中的碘伏较多时,可取出引流管32上的橡胶塞,使集液罐31中的多余的碘伏弃去,完成一种碘伏棉球混合储存装置使用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