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椎间板穿刺环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6333发布日期:2020-01-10 14:5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椎间板穿刺环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椎间板穿刺环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经椎间孔途径微创治疗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已成为一种常规方法,且治疗效果非常稳定。但是对于合并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及黄韧带肥厚所致的的椎管狭窄,经椎间孔途径十分困难,需要从后路椎板入路手术。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时,利用环锯锯椎板扩大椎间隙,现有的环锯前端均有齿,在使用时容易损伤神经以及硬脊膜。虽然目前的高速磨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设备昂贵,工作效率较低,会对周围神经组织造成热损伤。为此,设计一种高效、廉价的经椎板入路的安全环锯显得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经椎间板穿刺环锯,它解决了现有的环锯在使用时容易对硬脊膜以及神经纤维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经椎间板穿刺环锯,包括套杆和与所述套杆一端固定的把手,所述套杆的另一端端面形成有齿部和无齿部两个部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套杆前端分成有齿部和无齿部两个区域,环锯在使用时,经椎板入路,利用有齿部切割椎板,在环锯突破椎板时无齿部的环形截面先接触黄韧带以及硬脊膜,从而避免对神经纤维以及硬脊膜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套杆前端有齿部和无齿部两部分的比例为1:1。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套杆上还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套杆前端分成有齿部和无齿部两个区域,环锯在使用时,经椎板入路,无齿部环形截面接触黄韧带以及硬脊膜,从而避免对硬脊膜及神经造成损伤,且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杆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套杆100,把手200,有齿部300,无齿部400,刻度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经椎间板穿刺环锯,包括套杆100和与所述套杆100一端固定的把手200,所述套杆100的另一端端面形成有齿部300和无齿部400两个部分。

在其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套杆100前端有齿部300和无齿部400两部分的空间比例为1:1。

在其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套杆100上还设有刻度500。

本实用新型将套杆100前端分成有齿部300和无齿部400两个区域,环锯在使用时,经椎板入路,无齿部400接触黄韧带以及硬脊膜,从而避免对神经以及硬脊膜造成损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