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改良粘扣带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3296发布日期:2019-11-27 18:0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改良粘扣带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粘扣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改良粘扣带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魔术贴,又名粘扣带,包含粘带(或称毛面带、绒面带)和扣带(或称勾面带)。它通过粘带与扣带的粘合实现快速连接,通过粘带与扣带的分离实现快速拆开,使用非常方便,广泛用于纸尿裤、服装、鞋帽等产品上。现有的粘带或扣带一般都是整条的,通常粘扣带是用一条粘带与一条扣带粘合连接;假使扣带的宽度为13mm,粘带的宽带大于13mm,那么扣带与粘带的粘合宽度就是13mm,若需要增加粘合牢度,则需要加宽扣带,这会增加材料成本,且单条的扣带外观单调乏味;假使粘带的宽度为13mm,扣带的宽带大于13mm,那么粘带与扣带的粘合宽度就是13mm,若需要增加粘合牢度,则需要加宽粘带,这会增加材料成本,且单条的粘带外观单调乏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改良粘扣带复合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改良粘扣带复合结构,包括底材和至少两条扣带,所述扣带沿底材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底材的表面,所述扣带沿底材的长度方向复合于底材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底材的表面中间复合有四条间隔分布的扣带。

优选地,所述扣带之间的距离为2~5mm。

优选地,所述底材为膜、无纺布或二者的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二: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改良粘扣带复合结构,包括底材和至少两条粘带,所述粘带沿底材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底材的表面,所述粘带沿底材的长度方向复合于底材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底材的表面中间复合有四条间隔分布的粘带。

优选地,所述粘带之间的距离为2~5mm。

优选地,所述底材为膜、无纺布或二者的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现有较宽的扣带或粘带分成多条较窄的扣带或粘带,通过较窄的扣带或粘带之间的间隔分布增大了扣带与粘带粘合的宽度,进而增加了扣带与粘带粘合的面积,增加了粘合牢度,在相同粘合牢度下无需加宽粘带本身,节约了成本,外观也更加美观,装饰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扣带复合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扣带复合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扣带与粘带粘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粘带复合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粘带复合结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粘带与扣带粘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第一底材;12、扣带;21、第二底材;22、粘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改良粘扣带复合结构,包括第一底材11和至少两条扣带12,所述扣带12沿第一底材11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第一底材11的表面,所述扣带12沿第一底材11的长度方向复合于第一底材11的表面。其中,扣带12的宽度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间隔分布既可以是等间隔分布,也可以是不等间隔分布,例如扣带12对称分布于第一底材11的表面中间。

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底材11的表面中间复合有四条间隔分布的扣带12。当然,所述扣带12的条数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三条、五条等。

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扣带12之间的距离为2~5mm,例如2.5mm、3mm、3.5mm、4mm、4.5mm等。

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底材11为膜、无纺布或二者的结合,例如淋膜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其中膜为塑料膜、复合膜等。

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宽度13mm的扣带12分成四条,每两条间隔2mm,用四条较窄的扣带12与一条第一底材11复合,复合后的扣带12与一条宽度至少13mm的粘带22粘合的宽度就是19mm,增大了扣带12与粘带22粘合的宽度,进而增加了扣带12与粘带22粘合的面积,增加了粘合牢度,而现有技术在相同粘合牢度下则需要加宽粘带22,这会提高材料成本,本实施例一从另一方面来讲节约了成本,外观也更加美观,不会那么单调。

实施例二:如图4~6所示,一种用于纸尿裤的改良粘扣带复合结构,包括第二底材21和至少两条粘带22,所述粘带22沿第二底材21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于第二底材21的表面,所述粘带22沿第二底材21的长度方向复合于第二底材21的表面。其中,粘带22的宽度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间隔分布既可以是等间隔分布,也可以是不等间隔分布,例如粘带22对称分布于第二底材21的表面中间。

在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底材21的表面中间复合有四条间隔分布的粘带22。当然,所述粘带22的条数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三条、五条等。

在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粘带22之间的距离为2~5mm,例如2.5mm、3mm、3.5mm、4mm、4.5mm等。

在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底材21为膜、无纺布或二者的结合,例如淋膜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其中膜为塑料膜、复合膜等。

本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宽度13mm的粘带22分成四条,每两条间隔2mm,用四条较窄的粘带22与一条第二底材21复合,复合后的粘带22与一条宽度至少13mm的扣带12粘合的宽度就是19mm,增大了扣带12与粘带22粘合的宽度,进而增加了粘带22与扣带12粘合的面积,增加了粘合牢度,而现有技术在相同粘合牢度下则需要加宽粘带22,这会提高材料成本,本实施例二从另一方面来讲节约了成本,外观也更加美观,不会那么单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