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肠肛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2997发布日期:2020-03-06 05:50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肠肛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灌肠工具,具体为一种灌肠肛管。



背景技术: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而使该段肠管肥厚、扩张。因为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而肠管持续痉挛、狭窄,肠内容物难以通过,形成功能性肠梗阻。其近端结肠继发性扩张、肥厚甚至细胞退化变性,以致梗阻加重,患儿食欲营养发育均受影响,为保持排便通畅及恢复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灌肠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措施。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发生的小肠结肠炎(haec)是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文献报道小肠结肠炎的发生与直肠内粪便积存排泄不通畅密切相关。术前灌肠可调节患儿肠内环境,减少肠内细菌,缓解肠粘膜水肿,可预防术后结肠炎。因此术前进行安全有效灌肠显得尤为重要。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缺陷:

目前的肛管一般和灌肠袋直接连接,灌肠前使用开塞露等软化剂注入患者肛门部位,之后再灌入清洗用的灌肠液,但是由于灌肠过程中依旧有硬化的粪便处于患者大肠内,需要拔出肛管再注入软化剂,再将肛管重新置入;若肠梗阻较为严重,肛管插拔和软化剂(如开塞露等)注入的次数更高,极大的增加肛门处的刺激,造成患者不适,若患者为幼儿,患儿大多不配合而易哭闹挣扎,也增加了家长的心理压力

其次,由于反复多次拔脱肛管接头,易将灌肠液及粪便带出,而污染床单和周围环境,增加后续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灌肠肛管,打开注入机构的塞帽,即可通过凸台的通孔将软化剂等药液从肛管的侧壁将其注入到肛管里面,实现肛管在不拔出的情况下进行开塞露等软化剂的添加,降低插拔所带来的疼痛,使灌肠的患者更为舒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灌肠肛管,包括管壁和引流孔,引流孔位于管壁的前端,管壁末端设有开口,所述管壁上设有注入机构,所述注入机构包括凸台和塞帽,所述凸台位于管壁表面,凸台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管壁的内外表面,塞帽用于可拆卸的封闭通孔,所述注入机构和管壁末端之间留有用于夹板夹紧封闭管壁开口的夹持段。

优选的,所述凸台包括用于分隔管壁内外两侧的穿刺部,所述穿刺部密封通孔内外两端。

优选的,所述凸台、穿刺部和管壁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注入机构内还设有衬套,所述衬套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衬套包括环形壁,所述环形壁嵌入并贴合凸台的通孔内壁。

优选的,所述衬套还包括上限位板,上限位板与环形壁一体成型,所述上限位板贴合与凸台开口上表面。

优选的,当通孔内设有穿刺部时,所述穿刺部和通孔内壁之间留有环形间隙所述环形壁嵌入到环形间隙内。

优选的,环形间隙底部还设有限位环槽,环形间隙和限位环槽连通,限位环槽内侧直径小于环形间隙内侧直径,所述衬套还包括下限位板,下限位板与环形壁一体成型,下限位板嵌入至限位环槽内。

优选的,所述塞帽包括可嵌入密封通孔的密封块、弯折部和固定环,所述弯折部连接密封块和固定环,弯折部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凸台外周设有环形的固定槽,所述固定环嵌入并固定于固定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灌肠肛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灌肠肛管,可以将肛管保持插入在直肠内,当患儿在灌肠过程中需要注入软化剂时,可以通过夹板夹住夹持段,将肛管末端封闭,通过打开注入机构的塞帽,从凸台的通孔内注入软化剂,最终到达引流孔释放进入到患儿的直肠内,能够做到在不拔出肛管的情况下,将软化剂注入到肛内,避免肛管插拔的刺激,降低患儿不适。

二、当引流孔因为粪便堵塞时,也可以通过夹板夹住夹持段,在将少量灌肠液从凸台通孔处注入,以搅动引流孔处的堵塞物,可在不拔出肛管的情况下完成疏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灌肠肛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注入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注入机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注入机构下方肛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2、肛管;20、管壁;21、引流孔;22、夹持段;23、挡流片;5、注入机构;50、凸台;500、穿刺部;501、固定槽;502、环形间隙;503、限位环槽;51、衬套;510、环形壁;511、上限位板;512、下限位板;52、塞帽;520、密封块;521、弯折部;522、固定环;6、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4所示的灌肠肛管,包括管壁20和引流孔21,引流孔21位于管壁20的前端,管壁20末端设有开口,管壁20上设有注入机构5,注入机构5包括凸台50和塞帽52,凸台50位于管壁20表面,凸台50内设有通孔,通孔连接管壁20的内外表面,塞帽52用于可拆卸的封闭通孔。使用时将塞帽52打开即可进行软化剂的注入,不使用时则通过塞帽52进行密封,避免粪液流出。

注入机构5和管壁20末端之间留有用于夹板6夹紧封闭管壁20开口的夹持段22,夹持段22除了用夹板6持续夹紧,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夹持工具,甚至是通过手指摁压进行短暂性的夹紧封闭。

如图2所示,为了确保肛管2内部的密封性,凸台50包括用于分隔管壁20内外两侧的穿刺部500,穿刺部500密封通孔内外两端,当需要加入软化剂时,首先通过注射器抽取部分软化器至针筒内部,之后通过针头扎入到穿刺部500,将软化剂注入到肛管2内部,穿刺部500可以有效的避免肛管2内部粪液在塞帽52打开后溢出,保持操作区域的卫生。上述的凸台50、穿刺部500和管壁20通过注塑机一体注塑冷却而成,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其次确保凸台50、穿刺部500和管壁20之间的密封,避免间隙遗漏而产生漏气或漏液。

如图3所示,注入机构5内还设有衬套51,衬套51由硬质塑料制成,衬套51包括环形壁510,环形壁510嵌入并贴合凸台50的通孔内壁,衬套51主要通过环形壁510保持整个通孔的形状,避免肛管折叠而使得通孔处的穿刺部500形变,而影响穿刺。

穿刺部500和通孔内壁之间留有环形间隙502环形壁510嵌入到环形间隙502内,穿刺部500上半部分位于环形壁510内,当注射器针头刺入到穿刺部500内时,穿刺部500在环形壁510内形变挤压,避免穿刺部500在穿刺时使得整个凸台50变形,使用者在刺入针头时,可以抓住衬套51以将穿刺部500进行固定,若无衬套51则穿刺时针头容易使得整个凸台50弯扭,且不易抓取;同时穿刺部500可以对针头扎入的方向进行引导,即使针头刺歪也不容易从凸台50刺穿侧壁。

衬套51还包括上限位板511,上限位板511与环形壁510一体成型,上限位板511贴合于凸台50开口上表面。环形间隙502底部还设有限位环槽503,环形间隙502和限位环槽503连通,限位环槽503内侧直径小于环形间隙502内侧直径,衬套51还包括下限位板512,下限位板512与环形壁510一体成型,下限位板512嵌入至限位环槽503内。在衬套51固定时,通过在衬套51表面涂抹胶粘剂进行固定,下限位板512与限位环槽503相配合对衬套51下方进行加强固定,上限位板511则是便于使用者抓取,一堆凸台50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和操作。

如图3所示,塞帽52包括可嵌入密封通孔的密封块520、弯折部521和固定环522,弯折部521连接密封块520和固定环522,弯折部521由柔性材料制成,凸台50外周设有环形的固定槽501,固定环522嵌入并固定于固定槽501内。当肛管2的注入机构5不需要加注软化剂时,密封块520仅需要置入到环形壁510内封闭穿刺部500即可,避免粪液露出。

如图4所示,凸台50下方的肛管2管壁20内还设有挡流片23,挡流片23位于凸台50正下方,穿刺端500下表面位于挡流片50的覆盖范围内。当肛管2内产生较大的内压时,且穿刺端500具有较多的穿刺孔时,内压可以将挡流片23持续的压靠在穿刺端500内,避免灌肠液体从穿刺端500的穿刺通孔处溢出。

灌肠液体随着肛管2的开口流出时,灌肠液体是具有固定的流动方向,挡流片50朝向引流孔21的一端与管壁20固定,当灌肠液体流向肛管2开口时,可以使得挡流片50持续的贴合在穿刺端500底部,有效避免挡流片50反方向外翻,确保挡流片50能够起到辅助密封的作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