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呼吸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8879发布日期:2020-01-10 15:14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呼吸面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面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辅助呼吸面罩提供了一个可以把呼吸需要的氧气从储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方法。主要有医用氧气面罩、航空氧气面罩以及航空乘客使用的氧气面罩等种类,对于治疗疾病、保护乘客及飞行员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呼吸面罩结构过于简陋,佩戴稳定性较低,贴合密封度不好,气体的导入呼吸效率较低,而且装置的佩戴舒适性较低,由于弹性束缚佩戴,使装置与面部贴合压力较大,长时间的佩戴使用者面部不舒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辅助呼吸面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呼吸面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呼吸面罩,包括面罩壳、贴板、上挂带、下挂带、呼吸管、背贴、废气孔和乳胶边贴,所述面罩壳边缘一体固定有贴板,所述贴板侧边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挂带,且贴板侧边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挂带,所述上挂带与下挂带内侧中心位置粘接有背贴,所述面罩壳表面对称连接有呼吸管,所述面罩壳表面位于呼吸管下方开设有废气孔,所述面罩壳内侧边缘位置配合粘接有乳胶边贴。

优选的,所述贴板内侧边缘位置粘接有弹性气管。

优选的,所述面罩壳和贴板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贴板呈与脸颊配合状。

优选的,所述呼吸管连接在鼻孔对应位置,且废气孔开设有嘴部对应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将面罩壳套在鼻部和嘴部外侧,乳胶边贴贴合在鼻口边缘,使面罩壳内部呈密封空间,贴板贴合在装置脸部,上挂带和下挂带分别绕在耳部上方和下方,将装置套在头部,背贴缓解上挂带和下挂带中心部位的强压力,通过呼吸管和废气孔实现呼吸辅助,此辅助呼吸面罩通过双挂带设计使装置佩戴稳定,而且乳胶边贴使呼吸部位密封性较好,配合呼吸管和废气孔的位置设置,增加呼吸气体交换率,提高呼吸辅助性能,装置非常适用于医疗方面使用。

2、本实用新型贴板呈与脸颊配合状,贴板内侧边缘位置粘接有弹性气管,上挂带与下挂带内侧中心位置粘接有背贴,此辅助呼吸面罩通过贴板、弹性气管和背贴的设计减少装置对使用者头部和面部的压力,增加佩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壳;2、贴板;3、上挂带;4、下挂带;5、呼吸管;6、背贴;7、废气孔;8、乳胶边贴;9、弹性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呼吸面罩,包括面罩壳1、贴板2、上挂带3、下挂带4、呼吸管5、背贴6、废气孔7和乳胶边贴8,所述面罩壳1边缘一体固定有贴板2,所述贴板2侧边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挂带3,且贴板2侧边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挂带4,所述上挂带3与下挂带4内侧中心位置粘接有背贴6,所述面罩壳1表面对称连接有呼吸管5,所述面罩壳1表面位于呼吸管5下方开设有废气孔7,所述面罩壳1内侧边缘位置配合粘接有乳胶边贴8。

所述贴板2内侧边缘位置粘接有弹性气管9,弹性气管9较为柔软,缓解贴板2边缘与面部的压力。

所述面罩壳1和贴板2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硬质塑料成本较低,使用强度大。

所述贴板2呈与脸颊配合状,增加装置与面部的贴合面积,使装置佩戴稳定,而且减少束缚力的按压强度。

所述呼吸管5连接在鼻孔对应位置,且废气孔7开设有嘴部对应位置,方便呼吸管5导入的气体直接从鼻孔吸入,嘴部排出的废气方便从废气孔7排出,增加气体交换效率。

工作原理:装置使用时,将面罩壳1套在鼻部和嘴部外侧,乳胶边贴8贴合在鼻口边缘,使面罩壳1内部呈密封空间,贴板2贴合在装置脸部,上挂带3和下挂带4分别绕在耳部上方和下方,将装置套在头部,背贴6缓解上挂带3和下挂带4中心部位的强压力,通过呼吸管5和废气孔7实现呼吸辅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