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0780发布日期:2020-02-18 13:21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除颤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颤仪。



背景技术:

除颤仪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医疗设备。除颤仪包括主机和两个手柄。使用时,需要在手柄底部的电极板上涂抹上导电膏,再将手柄与人体接触进行治疗。导电膏通常装在软管内,形状与牙膏很相似。目前除颤仪和导电膏是分开设置的,涂抹导电膏的方式是将导电膏挤出涂抹在电极板上,再将两个电极板贴合并移动使导电膏抹匀。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时间很关键,除颤仪电极板与导电糊分开设置,除颤时寻找及涂抹导电膏的过程会直接影响除颤时间,可能导致病人失去最佳抢救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柄上设置有导电膏并能够将导电膏挤出到电极板上的除颤仪。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除颤仪包括两个手柄,手柄包括把手和与把手连接的手柄底板,手柄底板的底部为电极板;手柄还包括导电膏挤出装置;手柄底板上设置有从手柄底板顶面延伸至底面的连接通孔;导电膏挤出装置包括充气装置、套管、充气气管和两个挤压气囊,充气装置设置在把手上,套管与手柄底板可拆卸连接,挤压气囊连接在套管内,两个挤压气囊之间的空间为导电膏空间,导电膏空间与连接通孔位置对应,充气气管与两个挤压气囊连接并与充气装置可拆卸连接,充气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是:挤压气囊包括挤压气囊主体和与挤压气囊主体连接的挤压板。

进一步的是:除颤仪包括挤出装置座,挤出装置座包括座体和插管,挤出装置座上具有轴向贯穿挤出装置座的导电膏孔,插管与连接通孔连接并延伸至手柄底板底面;套管与座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是: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气囊、按压结构、连接接头和输出气管,充气气囊位于把手内,按压结构露出把手并能够挤压充气气囊,连接接头与把手连接,输出气管连接充气气囊和连接接头;充气气管与连接接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是:套管由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是:两个手柄分别为左手手柄和右手手柄,导电膏挤出装置仅设置在右手手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预先将导电膏安装在导电膏空间内。除颤时,操作充气装置,向挤压气囊内充气,挤压气囊膨胀挤压导电膏,导电膏即从连接通孔或导电膏孔流出到电极板上,然后贴合两个电极板抹匀导电膏即可。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寻找导电膏,导电膏涂抹过程也更简化,缩减了除颤操作前准备工作,节省了除颤操作时间,提高了除颤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除颤仪手柄主视图;

图2是充气装置放大图;

图3是除颤仪手柄俯视图;

图4是除颤仪手柄仰视图;

图中标记为:把手1、除颤按钮11、充电按钮12、手柄底板2、电极板21、连接通孔22、导电膏挤出装置3、充气装置31、充气气囊311、按压结构312、连接接头313、输出气管314、套管32、挤压气囊33、充气气管34、控制阀门35、导电膏空间36、挤出装置座4、座体41、插管42、导电膏孔43、导电膏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除颤仪包括两个手柄,手柄包括把手1和与把手1连接的手柄底板2,手柄底板2的底部为电极板21;手柄还包括导电膏挤出装置3;手柄底板2上设置有从手柄底板2顶面延伸至底面的连接通孔22;导电膏挤出装置3包括充气装置31、套管32、充气气管34和两个挤压气囊33,充气装置31设置在把手1上,套管32与手柄底板2可拆卸连接,挤压气囊33连接在套管32内,两个挤压气囊33之间的空间为导电膏空间36,导电膏空间36与连接通孔22位置对应,充气气管34与两个挤压气囊33连接并与充气装置31可拆卸连接,充气气管34上设置有控制阀门35。

预先将导电膏5安装在导电膏空间36内。安装方式是拆下套管32,将导电膏5盖子拆下并安装到连接通孔22上,再装上套管32。除颤时,操作充气装置31,向挤压气囊33内充气,挤压气囊33膨胀挤压导电膏5,导电膏5即从连接通孔22流出到电极板21上,然后贴合两个电极板21抹匀导电膏5即可。

导电膏5安装过程中,可以使充气气管34与充气装置31分开,由于充气气管34是软的,也可以不分开。由于要与导电膏5连接,连接通孔22应当是与导电膏5容器的螺纹适配的螺纹孔。为了保证导电膏5挤到电极板21上,操作时可将手柄倾斜或倒置,使电极板21倾斜或朝上。套管3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常见的卡接形式。如图4所示,为了减少连接通孔22对电极板21的影响,连接通孔22应设置在靠近手柄底板2边缘,在电极板21上设置缺口以便于设置连接通孔22。手柄的其他结构与现有手柄相同,例如图3所示,把手1上具有除颤按钮11和充电按钮12。控制阀门35的作用是一是切换充放气,二是避免气体返回。一支导电膏5用完后,操作控制阀门35放掉挤压气囊33的气体,即可装入另一支导电膏5。

为了挤压更加可靠,挤压气囊33包括挤压气囊主体331和与挤压气囊主体331连接的挤压板332。挤压板332是硬质的,利于提高挤压效果。

导电膏5挤出后,少部分残留在连接通孔22内。为了便于清洁,除颤仪包括挤出装置座4,挤出装置座4包括座体41和插管42,挤出装置座4上具有轴向贯穿挤出装置座4的导电膏孔43,插管42与连接通孔22连接并延伸至手柄底板2底面;套管32与座体41可拆卸连接。此时,导电膏5与导电膏孔43连接。清理残留导电膏5时,拆下挤出装置座4即可,可避免对手柄的其他部分产生影响。

充气装置31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充气装置31包括充气气囊311、按压结构312、连接接头313和输出气管314,充气气囊311位于把手1内,按压结构312露出把手1并能够挤压充气气囊311,连接接头313与把手1连接,输出气管314连接充气气囊311和连接接头313;充气气管34与连接接头313可拆卸连接。按下按压结构312,压缩充气气囊311即可向挤压气囊33充气。充气气囊311自动回弹并带动按压结构312回弹,从而可重复按压充气。

为了便于观察导电膏5使用情况,便于及时更换充盈的导电膏5,套管32由透明材料制成。

除颤仪具的两个手柄分别为左手手柄和右手手柄,一个手柄上设置导电膏挤出装置3即可。为了便于操作,导电膏挤出装置3仅设置在右手手柄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