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介入手术台的集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7269发布日期:2020-02-14 15:4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台的集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手术台的集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多管同轴系统会用到较多的输液管,而多条输液管极容易缠绕在一起,梳理需要大量时间,并影响同轴系统各管道的操作,对手术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患者下肢位置不固定,操作位置不平整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各输液导管进行有序排列固定,结构合理的用于介入手术台的集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一种用于介入手术台的集管装置,包括有集管座;所述集管座包括有两支撑脚以及一集管台,其中,两所述支撑脚分别固定于预设有的床体的两侧,而所述集管台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支撑脚的顶端上;所述集管台的顶面朝所述床体的头部方向向下倾斜,同时,所述集管台的顶面上成型有多条沿床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相并排布置的卡管凹槽,其中,多条所述卡管凹槽用于一对一对应容置预设有的输液导管;所述集管台上沿任意一条所述卡管凹槽的延伸方向均布置有若干对限位件,其中,任意一对所述限位件均分别对称设置于对应卡管凹槽两侧;任意一所述限位件均包括有滑动部、连接于滑动部上方的夹压部;所述集管台上开设有多个与多个限位件一一对应的沿垂直卡管凹槽的方向延伸的滑动槽;任意一所述限位件的滑动部均沿对应滑动槽往复滑动,且任意一所述滑动部和对应的滑动槽之间还连接有一拉力弹簧,其中,所述拉力弹簧一端与滑动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槽靠近对应的卡管凹槽的一内壁相连接;任意一所述限位件的夹压部均朝相应的卡管凹槽侧延伸以使得夹压部的端部与压入卡管凹槽或者脱离卡管凹槽过程中的输液管件相抵触配合;任意一所述限位件的夹压部上开设有夹压弧型槽,其中,在对应的拉力弹簧的驱动下,限位件的夹压部上的夹压弧型槽抵压于位于卡管凹槽内的输液管件上。

进一步,所述集管台的底部的中间位置上成型有一限位侧壁,其中,所述限位侧壁将所述集管台与两支撑脚所围成的空间分隔成两限位通腔,两所述限位通腔分别用于供患者两腿部穿过并限位。

进一步,两支撑脚的内侧面、集管台的底面以及所述限位侧壁的表面上均覆盖有一层橡胶垫。

进一步,多个所述卡管凹槽的槽壁上均覆盖有一层硅胶软垫。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样,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各条输液导管分别一一压入至卡管凹槽内,通过相互并排的卡管凹槽对输液导管的引导和限位作用,使得各条输液导管能有序地并排分布,节省了输液导管的梳理和固定的时间和工作量,同时,使得各输液导管不会脱离介入手术台,使得输液导管中的液体进出顺畅,有效保证无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集管台,2-支撑脚,3-床体,4-卡管凹槽,5-输液导管,6-限位件,61-夹压部,611-夹压弧型槽,62-滑动部,7-滑动槽,8-拉力弹簧,9-限位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介入手术台的集管装置,包括有集管座;集管座包括有两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撑脚2以及一水平设置的集管台1,其中,两支撑脚2分别通过底端以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预设有的床体3的两侧边,而集管台1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或者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于两支撑脚2的顶端上,以使得集管台1横跨于床体3上方;集管台1的顶面(集管台1的底面为一水平面)朝床体3的头部方向向下倾斜,同时,集管台1的顶面上成型有四条沿床体3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相并排布置的卡管凹槽4,其中,四条卡管凹槽4用于一对一对应容置预设有的输液导管5;集管台1上沿任意一条卡管凹槽4的延伸方向均布置有若干对限位件6,其中,任意一对限位件6均分别对称设置于对应卡管凹槽4两侧;任意一限位件6均包括有滑动部62、连接于滑动部62上方的夹压部61(滑动部62和夹压部61为一体成型);集管台1上开设有多个与多个限位件6一一对应的沿垂直卡管凹槽4的方向延伸的滑动槽7;任意一限位件6的滑动部62均沿对应滑动槽7往复滑动,且任意一滑动部62和对应的滑动槽7之间还连接有一拉力弹簧8,其中,拉力弹簧8一端通过焊接或者卡接的方式与滑动部62相连接,另一端也通过焊接或者卡接的方式与滑动槽7靠近对应的卡管凹槽4的一内壁(具体地,滑动槽7靠近对应的卡管凹槽4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腔用于容纳拉力弹簧8,该拉力弹簧8与容纳腔最内侧的腔壁相连接)相连接;任意一限位件6的夹压部61均朝相应的卡管凹槽4侧延伸以使得夹压部61的端部与压入卡管凹槽4或者脱离卡管凹槽4过程中的输液管件相抵触配合;任意一限位件6的夹压部61上开设有夹压弧型槽611,其中,在对应的拉力弹簧8的驱动下,限位件6的夹压部61上的夹压弧型槽611抵压于位于卡管凹槽4内的输液管件上;

当输液导管5朝卡管凹槽4内部压入时,输液导管5会对卡管凹槽4两侧的限位件6的夹压部61的顶端挤压使得卡管凹槽4两侧的限位件6分别朝相反方向滑动(此时拉力弹簧8处于逐渐拉伸的状态,具有回缩的趋势);当输液导管5完全压入至卡管凹槽4内部后,两侧的限位件6在对应的拉力弹簧8的驱动相向滑动复位使得各限位件6的夹压部61上的夹压弧形槽抵压于输液导管5的表面以对卡管凹槽4内的输液导管5起到限位的作用。

通过这样,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各条输液导管分别一一压入至卡管凹槽内,通过相互并排的卡管凹槽对输液导管的引导和限位作用,使得各条输液导管能有序地并排分布,节省了输液导管的梳理和固定的时间和工作量,同时,使得各输液导管不会脱离介入手术台,使得输液导管中的液体进出顺畅,有效保证无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集管台1的底部的中间位置上成型有一限位侧壁9,该限位侧壁9竖直朝下延伸,其中,限位侧壁9将集管台1与两支撑脚2所围成的空间分隔成两限位通腔,两限位通腔分别用于供患者两腿部穿过并限位,当患者平躺于床体3上时,两腿部分别穿入两限位通腔,通过限位侧壁9的两侧面分别对患者两腿部的内侧限位,而同时两支撑脚2的内侧分别对患者的两腿部的外侧限位,从而实现对患者的腿部的限位,起到规范患者躺于床体3上的姿势以便于手术的进行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两支撑脚2的内侧面、集管台1的底面以及限位侧壁9的表面上均粘黏覆盖有一层海绵垫,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卡管凹槽4的槽壁上均粘黏覆盖有一层硅胶软垫,对输液导管5起到保护的作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