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护理用黄疸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9127发布日期:2020-08-18 20:2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护理用黄疸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疸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新生儿护理用黄疸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又名称之为高胆红素血症。若是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造成患儿神经系统的损伤,甚至还会留下后遗症。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操作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然而现有的黄疸照射装置多为固定的,蓝光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新生儿皮肤又比较娇嫩,这就需要根据患病程度和患儿体质调整照射的距离,防止照射治疗过程中因照射强度大灼伤患儿皮肤,也需要添加眼睛保护结构,避免因强光照射而引发新生儿眼睛损伤,目前还缺少一种可以调整照射距离的护理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生儿护理用黄疸治疗装置,方便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照射治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新生儿护理用黄疸治疗装置,包括床板,其特征是:所述床板上侧边缘固定u形护板,对应所述u形护板内在所述床板上侧一端固定有头枕,所述u形护板的两个侧板下侧一角分别铰接护板的两端下部,所述护板的外侧上部一角固定有圆环,对应所述圆环在所述u形护板的一端上部固定有螺纹筒一,所述螺纹筒一螺纹连接螺杆,所述床板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t形滑槽的下端,所述t形滑槽内铰连接有丝杠一,所述丝杠一上端铰接穿过所述t形滑槽的上端且固定连接圆盘一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一螺纹连接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设置在所述t形滑槽内,所述t形滑块外端固定连接支撑板一端,所述支撑板中部铰连接有丝杠二下端,所述丝杠二上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二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二螺纹连接螺纹筒二,所述螺纹筒二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杆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灯板的上侧中部,两个所述灯板的一侧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两个所述灯板的下侧分别固定有一组均匀排布的蓝光灯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所述床板靠近所述头枕的一端中部固定有l形支撑板的一端,所述l形支撑板的另一端端部的圆孔内螺纹连接丝杠三,所述丝杠三上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三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三下端铰连接在u形支撑杆的横板的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支撑杆的横板的上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导杆分别穿过对应的导筒,两个所述导筒分别固定在所述l形支撑板上端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支撑杆两个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中部,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遮光布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护板和所述u形护板的材料为透明亚克力材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头枕材料为记忆海绵材质。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时,将婴儿放到床板上,婴儿头部放置在头枕上,先转动转盘三带动丝杠三转动,丝杠三带动u形支撑杆向下移动,u形支撑杆带动两个导杆沿导筒向下移动,u形支撑杆通过两个支撑杆带动遮光布向下移动,待遮光布移动至距离婴儿头部一至两厘米时,停止转动转盘三,遮光布的位置被固定。然后转动转盘二带动丝杠二转动,丝杠二带动螺纹筒二向下移动,螺纹筒二带动两个连杆摆动,两个连杆带动对应的灯板向下摆动,两个灯板带动对应的蓝光灯管摆动,待两个灯板摆动至同一平面时,停止转动转盘二,两个灯板的位置被固定。然后再转动圆盘一带动丝杠一转动,丝杠一带动t形滑块沿t形滑槽向下滑动,t形滑块带动支撑板、灯板和蓝光灯管等向下移动,根据婴儿黄疸病情和体质调节好蓝光灯管的高度后,停止转动圆盘一,两个蓝光灯管的高度被固定,开启两组蓝光灯管,两组蓝光灯管发出的蓝光照射在婴儿的身上,遮光布大大减少蓝光对婴儿的眼睛的照射,对婴儿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然后拧下螺杆,用手向上摆动护板,待圆环和螺纹筒一向对应时,拧紧螺杆,使螺杆的一端进入圆环内,护板被固定,护板对患儿起到防护作用。照射治疗完成关闭蓝光灯管。通过操作升起两组蓝光灯管和遮光布,放下护板将婴儿抱出即可。本实用新型能够调整照射距离,方便对不同患儿的区别照射治疗,也可避免强光照射而引发新生儿眼睛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转盘三,2、丝杠三,3、导杆,4、导筒,5、l形支撑板,6、u形支撑杆,7、遮光布,8、支撑杆,9、螺杆,10、螺纹筒一,11、头枕,12、圆环,13、护板,14、床板,15、u形护板,16、t形滑槽,17、圆盘一,18、蓝光灯管,19、灯板,20、转盘二,21、丝杠二,22、螺纹筒二,23、连杆,24、支撑板,25、丝杠一,26、t形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板14,所述床板14上侧边缘固定u形护板15,对应所述u形护板15内在所述床板14上侧一端固定有头枕11,所述u形护板15的两个侧板下侧一角分别铰接护板13的两端下部,所述护板13的外侧上部一角固定有圆环12,对应所述圆环12在所述u形护板15的一端上部固定有螺纹筒一10,所述螺纹筒一10螺纹连接螺杆9,所述床板14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t形滑槽16的下端,所述t形滑槽16内铰连接有丝杠一25,所述丝杠一25上端铰接穿过所述t形滑槽16的上端且固定连接圆盘一17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一25螺纹连接t形滑块26,所述t形滑块26设置在所述t形滑槽16内,所述t形滑块26外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4一端,所述支撑板24中部铰连接有丝杠二21下端,所述丝杠二21上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二20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二21螺纹连接螺纹筒二22,所述螺纹筒二22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杆23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灯板19的上侧中部,两个所述灯板19的一侧分别对应铰接在所述支撑板24的一侧,两个所述灯板19的下侧分别固定有一组均匀排布的蓝光灯管18。

在所述床板14靠近所述头枕11的一端中部固定有l形支撑板5的一端,所述l形支撑板5的另一端端部的圆孔内螺纹连接丝杠三2,所述丝杠三2上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三1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三2下端铰连接在u形支撑杆6的横板的中部。

所述u形支撑杆6的横板的上侧对称固定有两个导杆3,两个所述导杆3分别穿过对应的导筒4,两个所述导筒4分别固定在所述l形支撑板5上端一侧。

所述u形支撑杆6两个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杆8的中部,两个所述支撑杆8分别固定连接遮光布7的一端。

所述护板13和所述u形护板15的材料为透明亚克力材质。

所述头枕11材料为记忆海绵材质。

遮光布7为透气的布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时,将婴儿放到床板14上,婴儿头部放置在头枕11上,先转动转盘三1带动丝杠三2转动,丝杠三2带动u形支撑杆6向下移动,u形支撑杆6带动两个导杆3沿导筒4向下移动,u形支撑杆6通过两个支撑杆8带动遮光布7向下移动,待遮光布7移动至距离婴儿头部一至两厘米时,停止转动转盘三1,遮光布7的位置被固定。然后转动转盘二20带动丝杠二21转动,丝杠二21带动螺纹筒二22向下移动,螺纹筒二22带动两个连杆23摆动,两个连杆23带动对应的灯板19向下摆动,两个灯板19带动对应的蓝光灯管18摆动,待两个灯板19摆动至同一平面时,停止转动转盘二20,两个灯板19的位置被固定。然后再转动圆盘一17带动丝杠一25转动,丝杠一25带动t形滑块26沿t形滑槽16向下滑动,t形滑块26带动支撑板24、灯板19和蓝光灯管18等向下移动,根据婴儿黄疸病情和体质调节好蓝光灯管18的高度后,停止转动圆盘一17,两个蓝光灯管18的高度被固定,开启两组蓝光灯管18,两组蓝光灯管18发出的蓝光照射在婴儿的身上,遮光布7大大减少蓝光对婴儿的眼睛的照射,对婴儿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然后拧下螺杆9,用手向上摆动护板13,待圆环12和螺纹筒一10向对应时,拧紧螺杆9,使螺杆9的一端进入圆环12内,护板13被固定,护板13对患儿起到防护作用。照射治疗完成关闭蓝光灯管18。通过操作升起两组蓝光灯管18和遮光布7,放下护板13将婴儿抱出即可。本实用新型能够调整照射距离,方便对不同患儿的区别照射治疗。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