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体位大型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0174发布日期:2020-04-21 17:5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体位大型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体位大型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艾灸设备通常是艾柱大小的艾柱筒、小型金属箱或木箱,这种装置简单易用,缺点是体积小,灸面小,通常用于单体位艾灸和小面积部位灸;灸具中的艾绒燃烧艾烟直接排向空中,灸具集油严重且不耐用,使用不长时间就作废;这些灸具需要人工点火,造成火灾隐患;另外传统灸具操作不方便,需要手持或简单支架支撑,费劳力且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体位大型艾灸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多体位大型艾灸装置,包括集油箱和箱框;箱框中空且呈一体式结构,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箱和第二支撑箱;箱框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艾灸装置,并在第一支撑箱内设置有与艾灸装置连通的排烟结构。

优选地,艾灸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底部设置有金属底网;金属底网上方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电加热管上方设置有设置有燃烧提箱。

优选地,燃烧提箱包括两端部均设置有提手的框箱;框箱底部向内凸起,形成若干等间距的凸棱;框箱内设置有位于框箱底部的金属网,并在金属网上方交错设置有若干隔板。

优选地,金属底网上相对设置有两块固板;固板相对内壁上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用于套接电加热管的套管。

优选地,固板之间设置有位于电加热管上方的保护板,保护板嵌入凸棱的凹面。

优选地,箱体与固板之间均设置有位于箱体侧壁上的瓷柱;瓷柱内设置有与外界控制系统连接的外接电源线,同时,外接电源线通过电源线分别与电加热管连接。

优选地,控制系统为stm32f103单片机控制系统。

优选地,箱体顶端开有供盖体嵌入的盖槽,盖体上设置有手提件。

优选地,箱体两相对侧壁上均开有出烟孔,并在出烟孔处设置有与排烟结构连通的出烟管。

优选地,排烟结构包括设置于箱框内,且相连通的集烟箱和导烟管;集烟箱与箱体上开设的出烟管连通;导烟管与集油箱连接。

优选地,集油箱包括集油箱箱体;集油箱箱体上开有进烟孔和延伸至箱框外的出烟孔;进烟孔处设置有分别与集油箱箱体和导烟管连通的进烟导管;出烟孔处设置有与集油箱箱体连通的出烟导管,并在出烟导管外套接有与其具有间隙的出烟套管。

优选地,出烟导管与出烟套管之间对称设置有若干支撑件;支撑件包括至少两根沿朝向箱体方向,并具有间隙的固定杆。

优选地,进烟孔和出烟孔开设在箱体中相互垂直的侧面上。

优选地,箱体中与进烟孔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底板。

优选地,底板上开有若干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进行艾灸时,利用出烟套管与出烟导管之间的空隙,避免过大的风力加快灸具中的艾绒燃烧速度,让灸具中的艾绒自然燃烧排出,解决风量过大造成排烟快的问题,同时艾油可自动流到集油箱中聚集,避免其流到艾灸灸具中。

通过红外加热管对艾绒点火,艾绒燃烧通过隔离的金属网以及金属底网辐射出去,避免传统灸具艾绒燃烧的金属隔网直接接触人体,烫伤人体,同时,燃烧产生的艾烟通过出烟管集中排出。

通过隔板布局数量不一的艾绒燃烧室,可根据患者身体部位实现灵活布局的多体位艾灸,提升了装置的艾灸效率;同时,本装置能够适用于进行电子点火的装置上,实现自动点火。

框箱底部内凸形成凸棱,能够有效的保护电加热管,并能提升燃烧室中艾绒与金属网的接触面积,增大艾绒的受热面,提升其燃烧效率,保证其艾灸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艾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燃烧提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集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盖槽;3、燃烧提箱;4、盖体;5、瓷柱;6、手提件;7、电源线;8、固板;9、金属底网;10、出烟管;11、束线头;12、外接电源线;13、电加热管;14、保护板;15、套管;16、框箱;17、压板;18、隔板;19、金属网;20、提手;21、凸棱;22、燃烧室;23、艾灸装置;24、集油箱;25、集烟箱;26、导烟管;27、固定孔;28、集油箱箱体;29、底板;30、出烟孔;31、固定杆;32、出烟导管;33、出烟套管;34、进烟套管;35、进烟孔;36、进烟导管;37、第一支撑箱;38、第二支撑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多体位大型艾灸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集油箱24和箱框,该箱框内底部呈中空状,呈一体式结构,且其由若干相连接的第一支撑箱37和第二支撑箱38组成,其中第一支撑箱37和第二支撑箱38分别两两相对,然后在第一支撑箱37和第二支撑箱38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放置艾灸装置23的支撑板。

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箱37和第二支撑箱38底部均为镂空结构,同时,在其内设置有与艾灸装置23连通的排烟结构。

如图2所示,艾灸装置包括底部镂空的箱体1,在箱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金属底网9,并在金属底网9上固定有两块相对的固板8。

如图2所示,在固板8的相对面上均等间距相对设置有至少4个套管15,然后将电加热管13的两端分别插入套管15有进行固定,优选电加热管13为红外线加热管,该红外线加热管为红外碳纤维灯管。

如图2所示,还在固板8与箱体1侧壁之间均设置有位于箱体1上的瓷柱5,该瓷柱5内设置有延伸至箱框外,并与外界控制系统连接的外接电源线12,优选该控制系统为stm32f103单片机控制系统;同时,该外接电源线12又通过电源线7分别与电加热管13连接,为其供电。

如图2所示,为便于对外接电源线12进行收拢管理,在箱体1外壁上设置有束线头11。

如图2所示,还在固板8之间设置有位于电加热管13上方的燃烧提箱3,同时,为避免燃烧提箱3对电加热管13造成影响,在电加热管13的上方设置有位于固板8之间的保护板14。

如图3所示,该燃烧提箱3包括框箱16,在框箱16的两端,即尺寸更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提手20,便于对装置进行搬运移动。

如图3所示,框箱16的底部向内凸起,形成至少4个等间距的凸棱21,此时,保护板14即可嵌入凸棱21的凹面,即框箱16底部的凹面,以支撑框箱16的重量,然后在框箱16内底部铺设将其完全覆盖的金属网19,用于放置艾绒。

如图3所示,在金属网19上交错设置有规格为4*7的隔板18,以形成40个供艾绒燃烧的燃烧室22。

如图3所示,在框箱16的两端内底部设置有压在金属网19上的压板17,该压板17位于隔板18的下方,并穿过至少3个燃烧室22;然后通过螺栓即可将压板17、金属网19和框箱16固定在一起。

如图3所示,同样为防止金属网19晃动,在框箱16的两侧,即框箱尺寸更长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位于凸棱21之间,并压在金属网19上的压板17,然后通过螺栓即可将压板17、金属网19和框箱16固定在一起。

如图2所示,在箱体1的顶端开有供盖体4嵌入的盖槽2,同时,在盖体4的上端面上固定有手提件6,便于盖体4与箱体1的分离和闭合。

如图2所示,为使得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烟能够集中排放,避免其四散溢出,在箱体1的两相对侧壁上均开有出烟孔,并在出烟孔处设置有出烟管10。

如图1所示,该排烟结构包括相连通的导烟管26和集烟箱25,其中,集烟箱25与箱体1上设置的出烟管10连通,使得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烟经由导烟管26进入集烟箱25中。

如图4所示,该集油箱24,包括集油箱箱体28,在集油箱箱体28中相互垂直的侧面上分别开有一个出烟孔30和至少一个进烟孔35。

如图4所示,在进烟孔35处焊接有与集油箱箱体28相连通的进烟导管36,同时,在进烟导管36上套接有与其外壁贴合的进烟套管34,通过进烟套管34与艾灸装置的导烟管26连通。

如图4所示,在出烟孔30处焊接有与集油箱箱体28相连通的出烟导管32,然后在出烟导管32远离集油箱箱体28的一端外壁,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有至少4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包括至少两根沿沿朝向集油箱箱体28方向排列,并具有一定间隙的固定杆31。

如图4所示,出烟套管33固定在固定杆31远离出烟导管32的一端,并延伸至箱框外,由此,出烟套管33与出烟导管32之间即会具有一定的间隙,然后利用出烟套管33与出烟导管32之间的空隙,即可解决风量过大造成排烟过快的问题。

如图4所示,在集油箱箱体28与进烟孔35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底板29,并在底板29上开有至少4个固定孔27,由此,通过固定孔27即可将底板29,也就是集油箱箱体28固定在墙面上。

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