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型尿扩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6770发布日期:2019-12-24 20:5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型尿扩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型尿扩杆系统。



背景技术:

尿扩杆是一种用于导入尿道中,对尿道进行扩张以便于医学观察的医疗辅助器具。但传统的尿扩杆是一种实心的弯管,它的作用过于单一,需要额外配合其他医疗器械才能开展检查工作,因而对于人体而言,尿道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部位,当使用传统尿扩杆时,存在二次插入检测仪器的问题,每次器具的插入都将导致患者产生痛感,因此,有必要开发一款具有多功能的尿道检测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案提出了一种可视型尿扩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可视型尿扩杆系统,其包括:

主管,其内部具有空腔;

内窥镜,其固定连接于所述主管的内部;

显示器,其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内窥镜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主管外部设有透明保护层;所述主管中设置有清洗管道,该清洗管道的一端设有出液口,另一端设有注液口;

所述主管中还设置有网状支撑管。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视型尿扩杆系统,其中,所述出液口具有若干个月牙形的出水口,且所有出水口绕所述清洗管道的轴心均匀分布。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视型尿扩杆系统,其中,所述出液口还设有多个圆形出水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视型尿扩杆系统,其中,所述出水口中还设有分水栏。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视型尿扩杆系统,其中,所述透明保护层为热塑性聚氨酯。

本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案通过对现有尿扩杆结构的改进,使得尿扩杆具备了可视影像检查功能,结合外接的显示设备,即可对患者尿道进行内部实时成像的检测,而无需进行多次导入医用诊断器具,降低了患者的痛感;通过内设的清洗管道,可以方便地进行局部清洗和治疗,提高了检查和治疗效率,实现了尿道检查治疗的微创化和无痛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可视型尿扩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视型尿扩杆系统中出液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案列出一实施例的可视型尿扩杆系统,其包括:主管100,其内部具有空腔;内窥镜200,其固定连接于主管100的内部(具体是前端部);显示器300,其通过数据线400与内窥镜200通讯连接;内窥镜200是已知商品,可从市场采购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内窥镜200的具体型号不作限定,本案采用的是caems品牌下的u-550型内窥镜。主管100可优选选用但不限于聚碳酸酯材质,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弯曲度,可根据实际操作需求调整其形状。内窥镜200与主管100的固定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热熔粘合、医用胶水粘结等。

其中进一步优选地,主管100外部套设有透明保护层110,保护层110一则作为缓冲保护用于降低患者痛感,二则可保护主管100内的部件;透明保护层110优选为热塑性聚氨酯。主管100中设置有清洗管道120,该清洗管道120的一端设有出液口121,另一端设有注液口122;清洗管道120用于根据治疗需要,对尿道进行局部清洗或局部喷淋药液。

其中进一步优选地,主管100中还设置有网状支撑管130。网状支撑管130为镂空管状金属网,其用于增加主管100的韧性和抗形变强度,便于使主管100在尿道内沿预定路径移动,增加操作者的易操控性;同时,网状支撑管130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主管100在导入尿道的过程中产生晃动,可提高其在导入尿道后的镜头稳定感,使图像的晃动感降低,便于医生观察。

其中进一步优选地,出液口121具有若干个月牙形的出水口121a,且所有出水口121a绕清洗管道120剖面的轴心均匀分布;该结构在相对较高的水压下出水锋利,产生的螺旋水柱利于冲洗尿道中的大体积残留物。

其中再进一步优选地,出液口121还可优选设有多个圆形出水孔121b;此结构在相对较小的水压下出水温和,流速较慢,利于淋洗或喷淋药液。

其中再进一步优选地,出水口121a中还可优选设有分水栏121c。在相对较高的水压下,经分水栏121c分流后的水柱更加锋利,类似水刀,可形成有力的冲刷性能。

当然,作为本案的非发明点,本案的可视型尿扩杆系统自然也包括有电源、开关等常规部件,本案在此不作赘述。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