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3123发布日期:2020-07-24 16:40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神经内科病人在卧床修养时经常需要进行伤患处的检查,目前有一种检查方式是将病人的手脚抬高后进行胸侧和臀部的病患处检查,目前的操作方式较为原始,均是通过人工抬起进行操作,十分的麻烦,目前缺少一种检查的装置,同时在置脚位置上缺少一种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来适配不同病人的身体,导致病人的脚被抬起时,由于置脚架不能调节而脱离,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具备便于托举脚部及便于调节等优点,解决了人工抬起及适应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包括支撑腿、床体、挡板、固定板、升降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床体,所述床体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床体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安装有调节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板顶端,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滑槽,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置脚架。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安装在床体的顶端中部,所述转动块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活动块的顶端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置脚架,所述置脚架的底端内贯穿并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置脚架包括左侧置脚架和右侧置脚架,且左侧置脚架与右侧置脚架之间通过螺杆螺纹连接,左侧置脚架与右侧置脚架底端均活动连接有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支撑板为伸缩板,支撑板的伸缩长度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行程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活动连接有左侧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行程与滑槽长度、挡板长度及床体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的,滑道长度与两置脚架移动方向及长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通过调节装置,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来控制两侧第一电动伸缩杆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同时在左侧置脚架与右侧置脚架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杆,而通过拧动固定连接在螺杆右端的螺母,再通过滑道的配合使得左侧置脚架与右侧置脚架之间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来适应病人的脚部关节的大小,以达到适应性更强及便于调节的效果。

2、该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通过升降装置,两第一电动伸缩杆同步伸缩,带动两活动块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置脚架向上运动,在移动的同时活动块带动支撑板绕转动块转动,致使病人的整个下半体被抬起,以达到便于检查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腿、2-床体、3-挡板、4-固定板、5-升降装置、501-第一电动伸缩杆、502-滑槽、503-第二电动伸缩杆、504-第一弹簧、505-第二弹簧、506-活动块、507-置脚架、5071-左侧置脚架、5072-右侧置脚架、6-调节装置、601-转动块、602-支撑板、603-滑道、604-螺母、605-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包括支撑腿1、床体2、挡板3、固定板4、升降装置5和调节装置6,支撑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床体2,床体2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顶端开设有滑槽502,滑槽502内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01,第一电动伸缩杆501的数量为两个,床体2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挡板3,固定板4的顶端安装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的顶端安装有调节装置6。

升降装置5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501,第一电动伸缩杆50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顶端,第一电动伸缩杆501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滑槽502,第一电动伸缩杆50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03,第二电动伸缩杆503的伸缩端活动连接有左侧第一电动伸缩杆501,且第二电动伸缩杆503的伸缩行程与滑槽502长度、挡板3长度及床体2宽度相匹配,第二电动伸缩杆503的伸缩端套设有第一弹簧504,第一电动伸缩杆501的伸缩端套设有第二弹簧505,第一电动伸缩杆501的伸缩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506,活动块506的顶端设有滑道603,且滑道60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置脚架507,滑道603长度与两置脚架507移动方向及长度相匹配,活动块50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置脚架507,置脚架507包括左侧置脚架5071和右侧置脚架5072,且左侧置脚架5071与右侧置脚架5072之间通过螺杆605螺纹连接,左侧置脚架5071与右侧置脚架5072底端均活动连接有滑道603,两第一电动伸缩杆501同步伸缩,带动两活动块506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置脚架507向上运动,在移动的同时活动块506带动支撑板602绕转动块601转动,致使病人的整个下半体被抬起,以达到便于检查的效果。

调节装置6包括转动块601,转动块601固定安装在床体2的顶端中部,转动块601的右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602,支撑板60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506,支撑板602为伸缩板,支撑板602的伸缩长度与第一电动伸缩杆501的伸缩行程相匹配,活动块506的顶端设有滑道603,滑道60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置脚架507,置脚架507的底端内贯穿并螺纹连接有螺杆605,螺杆60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母604,第二电动伸缩杆503的伸缩来控制两侧第一电动伸缩杆501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同时在左侧置脚架5071与右侧置脚架5072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杆605,而通过拧动固定连接在螺杆605右端的螺母604,再通过滑道603的配合使得左侧置脚架5071与右侧置脚架5072之间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来适应病人的脚部关节的大小,以达到适应性更强及便于调节的效果。

在使用时,通过升降装置5及调节装置6,两第一电动伸缩杆501同步伸缩,带动两活动块506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置脚架507向上运动,在移动的同时活动块506带动支撑板602绕转动块601转动,致使病人的整个下半体被抬起,以达到便于检查的效果,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503的伸缩来控制两侧第一电动伸缩杆501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同时在左侧置脚架5071与右侧置脚架5072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杆605,而通过拧动固定连接在螺杆605右端的螺母604,再通过滑道603的配合使得左侧置脚架5071与右侧置脚架5072之间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来适应病人的脚部关节的大小,以达到适应性更强及便于调节的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