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2161发布日期:2020-02-07 23:1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激光手具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



背景技术:

激光手术指用二氧化碳发光管射出高功率光线作用于病理组织,能使炎症吸收破坏肿瘤,低功率可以祛斑美化皮肤,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也促使了医用激光设备的不断发展,医用激光设备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只作用于病变组织而对周边健康组织损伤小,精度高、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不具有电刺激,术后易恢复等,激光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照射皮肤、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激光治疗手具是激光治疗的一个关键的部件,然而现有的激光手具大都是直接卡接在激光治疗仪侧端面上的手具储槽上,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极易造成连接松动,同时现有的手具储槽安装后位置相对固定,且角度不可调,不能根据操作者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整,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手具大都是直接卡接在激光治疗仪侧端面上的手具储槽上,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极易造成连接松动,同时现有的手具储槽安装后位置相对固定,且角度不可调,不能根据操作者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包括基座、矩形槽以及治疗仪主体,所述矩形槽安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治疗仪主体安设于所述矩形槽右侧,且与所述矩形槽活动连接,所述矩形槽内安设有自动扣装结构,所述基座侧壁面上安设有摆动结构,所述矩形槽与所述治疗仪主体之间安设有限位支撑结构;

所述自动扣装结构,包括:滑动部以及扣装部;

所述矩形槽前后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半圆形缺口,所述滑动部安设于所述矩形槽内,且与一对所述半圆形缺口相对应,所述扣装部安设于所述矩形槽内,且位于所述滑动部下方;

所述扣装部,包括:承载板、第一伺服电机、主动齿轮、转动轴、从动齿轮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弧形板;

所述承载板沿水平方向安设于所述矩形槽内,且位于一对所述半圆形缺口下方,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设于所述矩形槽内,且位于所述承载板下方,所述主动齿轮嵌装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端上,所述转动轴沿水平方向安设于所述矩形槽内,且其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矩形槽前后两侧壁面,并且伸出到所述矩形槽外,所述从动齿轮嵌装于所述转动轴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一对所述弧形板分别嵌装于所述转动轴两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滑轨、一对结构相同的弧形块、对拉丝杆以及手柄;

一对所述第一滑轨分别安设于所述承载板上,一对所述弧形块均嵌装于一对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对拉丝杆两侧分别与一对所述弧形块螺旋连接,所述对拉丝杆左端贯穿于所述矩形槽左侧壁面,所述手柄嵌装于所述对拉丝杆左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结构,包括:连接轴、摆动部以及控制部;

所述连接轴安设于所述基座下壁面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摆动部安设于所述连接轴另一端上,所述控制部安设于所述摆动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部,包括:箱体、固定轴以及半齿轮;

所述箱体安设于所述矩形槽右侧,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壁面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轴安设于箱体内,且其两端分别贯穿于一对所述第一通孔,并且其左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半齿轮套装于所述固定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结构,包括:门型架、轮齿、弹性部件、v型杆以及连接杆;

所述箱体前侧壁面上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门型架安设于箱体内,且位于所述矩形通槽下方,所述轮齿后端套装于所述门型架横梁上,所述轮齿齿面与所述半齿轮相啮合,所述弹性部件安设于所述轮齿与所述箱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轮齿下壁面以及箱体内侧壁面相连接,所述v型杆安设于所述矩形通槽上,且其中心位置与所述矩形通槽侧壁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v型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齿上表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限位部以及支撑部;

所述限位部安设于所述矩形槽与所述治疗仪主体之间,所述支撑部安设于所述治疗仪主体与所述箱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弧形滑轨、滑块以及固定销;

所述弧形滑轨安设于所述矩形槽右侧壁面上,所述滑块套装于所述弧形滑轨上,所述固定销嵌装于所述治疗仪主体左侧壁面上,且所述固定销一端插装于所述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l型架以及连接板;

一对所述l型架分别插装于所述治疗仪主体左侧壁面上,所述连接板安设于一对所述l型架上,且与所述箱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该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通过自动扣装结构,将手具固定在手具储槽内,保持稳定,利用摆动结构对手具储槽的放置角度进行调节,使之适应操作者的使用习惯,同时配合限位支撑结构对手具储槽进行稳固支撑,解决了现有的激光手具大都是直接卡接在激光治疗仪侧端面上的手具储槽上,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极易造成连接松动,同时现有的手具储槽安装后位置相对固定,且角度不可调,不能根据操作者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矩形槽;3-治疗仪主体;4-承载板;5-第一伺服电机;6-主动齿轮;7-转动轴;8-从动齿轮;9-弧形板;10-第一滑轨;11-弧形块;12-对拉丝杆;13-手柄;14-连接轴;15-箱体;16-固定轴;17-半齿轮;18-门型架;19-轮齿;20-弹性部件;21-v型杆;22-连接杆;23-弧形滑轨;24-滑块;25-固定销;26-l型架;2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包括基座1、矩形槽2以及治疗仪主体3,所述矩形槽2安设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治疗仪主体3安设于所述矩形槽2右侧,且与所述矩形槽2活动连接,所述矩形槽2内安设有自动扣装结构,所述基座1侧壁面上安设有摆动结构,所述矩形槽2与所述治疗仪主体3之间安设有限位支撑结构,所述自动扣装结构,包括:滑动部以及扣装部,所述矩形槽2前后两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半圆形缺口,所述滑动部安设于所述矩形槽2内,且与一对所述半圆形缺口相对应,所述扣装部安设于所述矩形槽2内,且位于所述滑动部下方,所述扣装部,包括:承载板4、第一伺服电机5、主动齿轮6、转动轴7、从动齿轮8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弧形板9,所述承载板4沿水平方向安设于所述矩形槽2内,且位于一对所述半圆形缺口下方,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安设于所述矩形槽2内,且位于所述承载板4下方,所述主动齿轮6嵌装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驱动端上,所述转动轴7沿水平方向安设于所述矩形槽2内,且其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矩形槽2前后两侧壁面,并且伸出到所述矩形槽2外,所述从动齿轮8嵌装于所述转动轴7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6相啮合,一对所述弧形板9分别嵌装于所述转动轴7两端上,所述滑动部,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滑轨10、一对结构相同的弧形块11、对拉丝杆12以及手柄13,一对所述第一滑轨10分别安设于所述承载板4上,一对所述弧形块11均嵌装于一对所述第一滑轨10上,所述对拉丝杆12两侧分别与一对所述弧形块11螺旋连接,所述对拉丝杆12左端贯穿于所述矩形槽2左侧壁面,所述手柄13嵌装于所述对拉丝杆12左端上,所述摆动结构,包括:连接轴14、摆动部以及控制部,所述连接轴14安设于所述基座1下壁面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摆动部安设于所述连接轴14另一端上,所述控制部安设于所述摆动部上,所述摆动部,包括:箱体15、固定轴16以及半齿轮17,所述箱体15安设于所述矩形槽2右侧,所述箱体15左右两侧壁面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轴16安设于箱体15内,且其两端分别贯穿于一对所述第一通孔,并且其左端与所述连接轴14固定连接,所述半齿轮17套装于所述固定轴16上,所述控制结构,包括:门型架18、轮齿19、弹性部件20、v型杆21以及连接杆22,所述箱体15前侧壁面上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门型架18安设于箱体15内,且位于所述矩形通槽下方,所述轮齿19后端套装于所述门型架18横梁上,所述轮齿19齿面与所述半齿轮17相啮合,所述弹性部件20安设于所述轮齿19与所述箱体15之间,且分别与所述轮齿19下壁面以及箱体15内侧壁面相连接,所述v型杆21安设于所述矩形通槽上,且其中心位置与所述矩形通槽侧壁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2一端与所述v型杆2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齿19上表面相连接,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限位部以及支撑部,所述限位部安设于所述矩形槽2与所述治疗仪主体3之间,所述支撑部安设于所述治疗仪主体3与所述箱体15之间,所述限位部,包括:弧形滑轨23、滑块24以及固定销25,所述弧形滑轨23安设于所述矩形槽2右侧壁面上,所述滑块24套装于所述弧形滑轨23上,所述固定销25嵌装于所述治疗仪主体3左侧壁面上,且所述固定销25一端插装于所述滑块24上,所述支撑部,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l型架26以及连接板27,一对所述l型架26分别插装于所述治疗仪主体3左侧壁面上,所述连接板27安设于一对所述l型架26上,且与所述箱体15相连接。

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3可知,本案为一种具有转角摆动支撑功能的手具储槽,包括基座1、矩形槽2以及治疗仪主体3,矩形槽2安设于基座1上,治疗仪主体3安设于矩形槽2右侧,且与矩形槽2活动连接,矩形槽2内安设有自动扣装结构,基座1侧壁面上安设有摆动结构,矩形槽2与治疗仪主体3之间安设有限位支撑结构,在使用时,通过限位支撑结构将矩形槽2安放在治疗仪主体3左侧壁面上,并通过摆动结构对矩形槽2进行控制,将手具放置到矩形槽2内,开启电源开关,启动安装在承载板4下方的第一伺服电机5,控制第一伺服电机5驱动端转动,使得嵌装在第一伺服电机5驱动端上的主动齿轮6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8转动,进而实现转动轴7的转动,从而控制安装在转动轴7两端上的弧形板9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对手具的自动扣装。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滑动部,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滑轨10、一对结构相同的弧形块11、对拉丝杆12以及手柄13,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

一对第一滑轨10分别安设于承载板4上,一对弧形块11均嵌装于一对第一滑轨10上,对拉丝杆12两侧分别与一对弧形块11螺旋连接,对拉丝杆12左端贯穿于矩形槽2左侧壁面,手柄13嵌装于对拉丝杆12左端上,通过手柄13控制对拉丝杆12转动,使得一对弧形块11沿一对滑轨进行运动,进而实现对手具的夹紧与松开。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摆动结构,包括:连接轴14、摆动部以及控制部,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

连接轴14安设于基座1下壁面上,且其一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摆动部安设于连接轴14另一端上,控制部安设于摆动部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摆动部,包括:箱体15、固定轴16以及半齿轮17,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

箱体15安设于矩形槽2右侧,箱体15左右两侧壁面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通孔,固定轴16安设于箱体15内,且其两端分别贯穿于一对第一通孔,并且其左端与连接轴14固定连接,半齿轮17套装于固定轴16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控制结构,包括:门型架18、轮齿19、弹性部件20、v型杆21以及连接杆22,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

箱体15前侧壁面上开设有矩形通槽,门型架18安设于箱体15内,且位于矩形通槽下方,轮齿19后端套装于门型架18横梁上,轮齿19齿面与半齿轮17相啮合,弹性部件20安设于轮齿19与箱体15之间,且分别与轮齿19下壁面以及箱体15内侧壁面相连接,v型杆21安设于矩形通槽上,且其中心位置与矩形通槽侧壁面活动连接,连接杆22一端与v型杆21相连接,另一端与轮齿19上表面相连接;

通过上述可知,在使用时,按压v型杆21外露端,使得与之连接的连接杆22一端向上运动,将轮齿19抬起,转动矩形槽2,带动基座1沿连接轴14进行转动,使得固定轴16上的半齿轮17转动,将矩形槽2调整至所需工作角度,松开v型杆21,弹性部件20收缩,将与之连接的轮齿19复位,对半齿轮17齿面进行卡接,将矩形槽2锁定在当前位置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限位部以及支撑部;

限位部安设于矩形槽2与治疗仪主体3之间,支撑部安设于治疗仪主体3与箱体15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弧形滑轨23、滑块24以及固定销25,弧形滑轨23安设于矩形槽2右侧壁面上,滑块24套装于弧形滑轨23上,固定销25嵌装于治疗仪主体3左侧壁面上,且固定销25一端插装于滑块24上,在使用时,当对矩形槽2进行摆动调节时,滑块24在固定销25的限制作用下,沿弧形滑轨23运动,进而限定矩形槽2的转动的幅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l型架26以及连接板27,一对l型架26分别插装于治疗仪主体3左侧壁面上,连接板27安设于一对l型架26上,且与箱体15相连接。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