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使用较方便的鼻咽管。
背景技术:
在心肺脑复苏急救中,常遇到牙关紧闭伴有困难气道的患者,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气道堵塞,此类患者抢救中常因气管插管建立过程困难而延误了抢救时机,为了使鼻咽管在插入时顺畅,需要在鼻咽管表面涂抹润滑油以方便鼻咽管的插入,现有技术中涂抹方法麻烦,效率低下,常无法在短时间内成功建立气道,易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导致心肺脑复苏失败或留下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使用方便的鼻咽管,该实用新型在插入鼻咽管的同时可对鼻咽管表面进行润滑,使用方便简单,操作效率较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使用较方便的鼻咽管,包括鼻咽管、润滑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套套在鼻咽管外壁,润滑套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沿空心圆柱体的中轴线开设有贯穿两底面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直径等于鼻咽管直径,所述润滑套两底面的圆形通孔边缘开设有环形分布的缺口,所述缺口数量不少于十二个,所述润滑套内装有润滑油。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套使用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缺口宽度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套直径为鼻咽管的1.5-2倍。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为石蜡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鼻咽管插入鼻腔时,鼻咽管向后拉,润滑套向前滑动润滑套内的润滑油从缺口处渗出即可涂抹在鼻咽管表面,从而简化了传统的涂抹润滑油的方法,提高了鼻咽管插入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润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1-鼻咽管,2-润滑套,3-圆形通孔,4-缺口,5-润滑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3所示,一种使用较方便的鼻咽管,包括鼻咽管1、润滑套2,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套2套在鼻咽管1外壁,润滑套2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沿空心圆柱体的中轴线开设有贯穿两底面的圆形通孔3,所述圆形通孔3直径等于鼻咽管1直径,所述润滑套2两底面的圆形通孔3边缘开设有环形分布的缺口4,所述缺口4数量不少于十二个,所述润滑套2内装有润滑油5。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套2使用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缺口4宽度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套2直径为鼻咽管1的1.5-2倍。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5为石蜡油。
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为:插入该实用新型设计的鼻咽管1之前,选择通畅一侧鼻腔,用棉签清洁鼻孔后,向后拉动鼻咽管1,润滑套2在鼻咽管1上滑动,拉动鼻咽管1时可适当挤压润滑套2,润滑套2内的润滑油5经过圆形通孔3边缘的缺口4渗出均匀涂抹在鼻咽管1外壁上,从而使鼻咽管1插入鼻腔使更加通畅,插入鼻咽管1时,鼻咽管1的弯度向下,弧度向上内缘口向下沿垂直鼻面部方向缓缓插入鼻孔至管的外缘口。
保持鼻咽管1通畅,需每日做好鼻腔护理,鼻孔与鼻咽管1之间涂油,及时清洁鼻腔分泌物,做好气道湿化,防止鼻黏膜干燥出血,防止鼻腔黏膜压伤,1-2天更换鼻咽管1一次并于另一鼻孔插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