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8909发布日期:2020-01-03 09:5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样品采集箱,尤其涉及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生物样品采集的过程中,一个装备完善、工具摆放有序的采集箱是快速进行标本采集的关键。尤其是在核应急医学救援环境下,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戴防毒面具及三层乳胶手套,存在视野有限、操作不便等问题,但患者救援工作刻不容缓,应快速、有效、便捷的采集标本,这对采集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的战场用标本采集箱多为一个容腔,采集管、自封袋、记号笔等物品混乱摆放,不宜取放,虽然已有新的鼻咽拭子采集箱(申请号201420746433.7)对传统的采集箱进行了改进,对物品进行分门别类放置,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类放置的物品不全、自动化程度低、标本采集后不易区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核应急医学救援的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便利,可有效缩短标本采集时间,同时对采集后的标本分类放置,易于区分,便于送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包括:箱体和箱体隔板,所述箱体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储存箱、容器箱和送检箱,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储存箱顶盖、容器箱顶盖和送检箱顶盖,在所述容器箱顶盖上设置有容器箱出口和出口封盖,在所述容器箱内设置有底部隔板和垂直于所述底部隔板的两个可移动隔板,两个所述可移动隔板被放置在所述底部隔板上并位于所述容器箱的两侧,鼻咽拭子管被纵向排列在所述可移动隔板之间,在所述箱体隔板和所述可移动隔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可移动隔板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在所述底部隔板上设置有弹射口,在所述容器箱底部和所述底部隔板之间设置有弹射机构,所述弹射机构能够从所述弹射口弹出,所述弹射口的位置与所述容器箱出口的位置上下对应。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射顶板、弹射弹簧和滑块,所述弹射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弹射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容器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被固定连接在所述弹射顶板上,在所述容器箱的前部箱体上设置有箱体滑槽,所述滑块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箱体滑槽内,所述滑块的其它部分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以便于操作者把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为能够弯折的折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容器箱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块可拆卸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孔,所述限位件为挂钩,所述挂钩插入所述孔中,实现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块的可拆卸连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为条带,所述条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器箱的底部和所述滑块卡扣连接或者粘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射顶板的形状与所述弹射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弹射顶板和所述弹射口均为椭圆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弹射顶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圆形的凹槽,所述圆形的凹槽便于容纳所述鼻咽拭子管的底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弹射弹簧内设置有可伸缩套管,用以支撑所述弹射弹簧沿其轴线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箱用于放置采集生物样品所需的物品,所述容器箱用于放置鼻咽拭子管,所述送检箱用于放置采集标本后的鼻咽拭子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箱的规格为长*宽*高=25cm*25cm*20cm;所述可移动隔板的规格为长*宽*高=24.5cm*0.5cm*17.5cm;所述弹射顶板的规格为长*宽=3cm*2cm;所述鼻咽拭子管的规格为直径*高=1.3cm*17.5cm;所述出口的规格为长*宽=3cm*2cm;所述出口封盖的规格为长*宽=3.2cm*2.2c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容器箱顶盖上设置有容器箱把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容器箱顶盖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出口封盖与所述滑轨配合连接,实现所述容器箱出口的打开的关闭。所述出口封盖由透明的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出口封盖由亚克力材料制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出口封盖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把手,便于所述出口封盖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容器箱顶盖的前侧设置有容器箱锁钩,在所述容器箱的前侧箱体上设置有锁扣,所述容器箱锁钩与所述容器箱锁扣配合连接以锁闭所述容器箱。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箱被分隔成第一储存箱、第二储存箱和第三储存箱。所述第一储存箱用于放置口罩,第二储存箱用于放置自封袋,第三储存箱用于放置记号笔,所述记号笔优选为能够立于储存箱底部的台式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箱顶盖为透明的板式结构,在所述储存箱的箱体的顶部边缘上设置有储存箱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储存箱顶盖配合,实现所述储存箱的推拉式开关。所述储存箱顶盖的材质为亚克力塑料。第一储存箱规格:长*宽*高=10cm*9cm*20cm;第二储存箱规格:长*宽*高=10cm*10cm*20cm;第三储存箱规格:长*宽*高=10cm*6cm*20c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检箱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送检箱与所述箱体通过活瓣式锁扣连接,送检时可单独取出送检箱送检。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检箱与所述箱体通过可抽拉式的滑轨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检箱为抽屉式结构,所述送检箱顶盖与送检箱的箱体固定连接,不可打开,在所述送检箱内设置有抽屉,所述送检箱的前侧箱体与所述抽屉固定连接为所述抽屉的抽屉门,所述送检箱的前侧箱体可以拉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抽屉内设置有多个鼻咽拭子管卡槽,用于固定已经采集完标本的鼻咽拭子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鼻咽拭子管卡槽为椭圆形,每个所述卡槽能够容纳两个鼻咽拭子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鼻咽拭子管卡槽为圆形,每个所述卡槽能够容纳一个鼻咽拭子管。多个所述鼻咽拭子管卡槽排成四列,从所述送检箱的左到右依次标记为卡槽a、卡槽b、卡槽a、卡槽b,其中卡槽a用于放置左侧鼻咽试子管,卡槽b用于放置右侧鼻咽拭子管,以便于区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送检箱顶盖的前侧设置有送检箱锁钩,在所述抽屉门的外侧设置有锁扣,所述送检箱锁钩与所述送检箱锁扣配合连接以锁闭所述抽屉。在所述抽屉门的外侧还设置有抽屉门把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送检箱顶盖上设置有送检箱把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检箱的规格为长*宽*高=10cm*25cm*20c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的箱体由硬质塑料制成。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如下:

1、采集箱分类齐全,包括储存箱、容器箱、送检箱,分门别类,物品摆放有序,既可以保持物品的整洁,同时还可以把相对无菌的物品与一般物品区分开来,有效的做到了无菌物品的隔离。

2、储存箱存放的为一般物品,通过可推拉式封盖封闭,即便于取放物品,又便于开合,方便实用。

3、容器箱采用半自动的弹射机构,操作限位件,可以释放弹射弹簧使得滑块向上移动,即可弹出两支鼻咽拭子管,方便便捷。

4、容器箱顶盖的容器出口,平时不用的状态下可用容器出口封盖封闭,容器出口封盖为推拉式,便于闭合,保持了容器箱的干净。

5、送检箱为独立可拆卸箱体,采集标本后可直接拿送检箱送检,方便省力。

6、送检箱内设有抽屉,抽屉内有标本卡槽,采集完后的标本按照卡槽上标示左右放置,避免混淆左右鼻咽拭子管,方便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核应急医学救援的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容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设置在容器箱底部的弹射机构处于弹起状态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设置在容器箱底部的弹射机构处于压缩状态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弹射机构中的弹射顶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核应急医学救援的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当弹射机构处于压缩状态时,处于容器箱外的滑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当弹射机构处于弹起状态时,处于容器箱外的滑块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1.箱体;11.箱体隔板;12.箱体滑槽;20.储存箱;21.第一储存箱;22.第二储存箱;23.第三储存箱;24.储存箱顶盖;241.储存箱顶盖把手;25.储存箱卡槽;30.容器箱;31.弹射机构;311.弹射顶板;321.弹射弹簧;313.滑块;314.可伸缩套管;315.凹槽;316.限位件;32.容器箱顶盖;321.容器箱出口;322.出口封盖;323.容器箱把手;33.鼻咽拭子管;34.容器箱锁扣;35.容器箱锁钩;36.可移动隔板;37.弹簧;38.底部隔板;381.弹射口;39.容器箱底板;40.送检箱;41.送检箱抽屉;42.鼻咽拭子管卡槽;43.抽屉把手;44.抽屉门板;45.抽屉锁扣;46.抽屉锁钩;47.送检箱顶盖;471.送检箱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于核应急医学救援的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包括:箱体1和箱体隔板11,所述箱体隔板11将所述箱体1分隔成储存箱20、容器箱30和送检箱40,在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储存箱顶盖24、容器箱顶盖32和送检箱顶盖47,在所述容器箱顶32盖上设置有容器箱出口321和出口封盖322,在所述容器箱30内设置有底部隔板38和垂直于所述底部隔板38的两个可移动隔板36,两个所述可移动隔板36被放置在所述底部隔板38上并位于所述容器箱30的两侧,鼻咽拭子管被纵向排列在所述可移动隔板之间,在所述箱体隔板11和所述可移动隔板36之间设置有弹簧37,所述可移动隔板36在所述弹簧37的作用下移动,推动所述鼻咽拭子管移动,在所述底部隔板38上设置有弹射口381,在所述容器箱底部39和所述底部隔板38之间设置有弹射机构31,所述弹射机构31能够从所述弹射口381弹出,所述弹射口381的位置与所述容器箱出口321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储存箱用于放置采集生物样品所需的物品,所述容器箱用于放置鼻咽拭子管,所述送检箱用于放置采集标本后的鼻咽拭子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弹射机构31包括弹射顶板311、弹射弹簧312和滑块313,所述弹射弹簧312的一端与所述弹射顶板311固定连接,所述弹射弹簧312的另一端与所述容器箱底板39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13被固定连接在所述弹射顶板311上。在所述容器箱30的前部箱体上设置有箱体滑槽12,所述滑块313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箱体滑槽12内,所述滑块313的其它部分设置在所述箱体1外。在所述滑块313上设置有限位件3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316为折页,所述折页能够弯折固定到所述箱体1的底部,以确保所述弹射弹簧31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射顶板311的形状与所述弹射口381的形状相匹配,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弹射顶板311和所述弹射口381为椭圆形。在所述弹射顶板311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圆形的凹槽315,所述圆形的凹槽315便于容纳所述鼻咽拭子管33的底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弹射弹簧312内设置有可伸缩套管314,用以支撑所述弹射弹簧312沿其轴线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箱的规格为长*宽*高=25cm*25cm*20cm;所述可移动隔板的规格为长*宽*高=24.5cm*0.5cm*17.5cm;所述弹射顶板的规格为长*宽=3cm*2cm;所述鼻咽拭子管的规格为直径*高=1.3cm*17.5cm;所述出口的规格为长*宽=3cm*2cm;所述出口封盖的规格为长*宽=3.2cm*2.2c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箱20被分隔成第一储存箱21、第二储存箱22和第三储存箱23。所述第一储存箱21用于放置口罩,第二储存箱用于放置自封袋22,第三储存箱23用于放置记号笔,所述记号笔优选为能够立于储存箱底部的台式笔。第一储存箱规格:长*宽*高=10cm*9cm*20cm;第二储存箱规格:长*宽*高=10cm*10cm*20cm;第三储存箱规格:长*宽*高=10cm*6cm*20c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箱顶盖24为透明的板式结构,在所述储存箱20的箱体的顶部边缘上设置有储存箱卡槽25,所述存储箱卡槽25与所述储存箱顶盖24配合,实现所述储存箱20的推拉式开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检箱40与所述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的箱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送检箱40与所述箱体1通过活瓣式锁扣连接,送检时可单独取出送检箱送检。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检箱40与所述箱体1通过可抽拉式的滑轨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检箱40为抽屉式结构,所述送检箱顶盖47与送检箱40的箱体固定连接,不可打开,在所述送检箱40内设置有抽屉41,所述送检箱40的前侧箱体与所述抽屉41固定连接为所述抽屉41的抽屉门44,所述送检箱40的前侧箱体可以拉开。在所述抽屉41内设置有多个鼻咽拭子管卡槽42,用于固定已经采集完标本的鼻咽拭子管33。所述鼻咽拭子管卡槽42为椭圆形的,每个所述鼻咽拭子管卡槽能够容纳两个鼻咽拭子管,这两个鼻咽拭子管分为左侧鼻咽试子管和右侧鼻咽试子管。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送检箱顶盖47的前侧设置有送检箱锁钩46,在所述抽屉门44的外侧设置有锁扣45,所述送检箱锁钩46与所述送检箱锁扣45配合连接以锁闭所述抽屉41。在所述抽屉门44的外侧还设置有抽屉门把手43。所述送检箱40的规格为长*宽*高=10cm*25cm*20c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口封盖322由透明的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出口封盖322由亚克力材料制成。所述储存箱顶盖24的材质为亚克力塑料材质。所述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的箱体由硬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如图2所示,鼻咽拭子管被预先放置在容器箱30内,限位件316弯折固定到容器箱30的箱体底部,以限制弹簧弹起。在采集鼻咽试子时,先打开储存箱20上面的推拉式的储存箱顶盖24,从第一储存箱21取出口罩带上,再打开容器箱30上面的出口封盖322。如图7所示,此时滑块313与底部隔板3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操作限位件316使之恢复平直状态,脱离箱体底部,解除对弹射弹簧312的限制,在弹射弹簧312的作用下,弹射顶板311向上移动,位于弹射顶板311的凹槽内的两支鼻咽拭子管33随之向上移动,这时两支鼻咽拭子管33从容器箱出口321被顶出,如图8所示。取出两只鼻咽拭子管,关闭出口封盖322。然后下压滑块313压缩弹射弹簧312,并带动弹射顶板311向下移动,使得弹射顶板311重新位于弹射口381内,并与底部隔板38平齐,如图7所示,此时容器箱30内的可移动隔板36在隔板弹簧37的推动下向容器箱的中心移动,再次把两支鼻咽拭子管推到弹射顶板311上的凹槽315内,以备下次使用时弹出,将限位件316重新弯折到容器箱30的箱体底部,限制弹射弹簧312向上弹射。用储存箱20里面放置的台式记号笔标记出左鼻咽拭子管和右鼻咽拭子管,之后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完毕后,从储存箱20取出一个自封袋,把标本放入自封袋内,之后打开送检箱抽屉41,把标本按照顺序摆放到鼻咽拭子管卡槽42内,之后通过送检箱锁钩46和送检箱锁孔45封闭送检箱40,把送检箱40与箱体1分离后,将送检箱40送检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6所示,在所述容器箱顶盖32设置有容器箱把手323。在所述送检箱顶盖47上设置有送检箱把手471。在所述容器箱顶盖32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出口封盖322与所述滑轨配合连接,实现所述容器箱出口321的打开的关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出口封盖32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把手324,便于所述出口封盖322的开启和关闭。在所述容器箱顶盖32的前侧设置有容器箱锁钩35,在所述容器箱30的前侧箱体上设置有锁扣34,所述容器箱锁钩35与所述容器箱锁扣34配合连接以锁闭所述容器箱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鼻咽拭子管卡槽为圆形,多个所述鼻咽拭子管卡槽排成四列,从所述送检箱的左到右依次标记为卡槽a、卡槽b、卡槽a、卡槽b,其中卡槽a用于放置左侧鼻咽试子管,卡槽b用于放置右侧鼻咽拭子管,以便于区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射顶板311、弹射弹簧312和滑块313,所述弹射弹簧312的一端与所述弹射顶板311固定连接,所述弹射弹簧312的另一端与所述容器箱30的底板39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13被固定连接在所述弹射顶板311上,在所述容器箱30的前部箱体上设置有箱体滑槽12,所述滑块313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箱体滑槽12内,所述滑块313的其它部分设置在所述箱体1外,以便于操作者把持。在所述容器箱30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块313可拆卸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滑块313上设置有孔,所述限位件为挂钩,所述挂钩插入所述孔中,实现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滑块313的可拆卸连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316条带,所述条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器箱30的底部和所述滑块313卡扣连接或者粘接以限制所述弹射弹簧312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核应急医学救援用便携式生物样品采集箱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鼻咽拭子管被预先放置在容器箱30内,限位件316插入到设置在所述滑块313的孔内,以限制弹簧弹起。在采集鼻咽试子时,先打开储存箱20上面的推拉式的储存箱顶盖24,从第一储存箱21取出口罩带上,再打开容器箱30上面的出口封盖322。此时滑块313与底部隔板38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操作限位件316使之与设置在滑块313上的孔脱离,解除对弹射弹簧312的限制,在弹射弹簧312的作用下,弹射顶板311向上移动,位于弹射顶板311的凹槽内的两支鼻咽拭子管33随之向上移动,这时两支鼻咽拭子管33从容器箱出口321被顶出。取出两只鼻咽拭子管,关闭出口封盖322。然后下压滑块313压缩弹射弹簧312,并带动弹射顶板311向下移动,使得弹射顶板311重新位于弹射口381内,并与底部隔板38平齐,此时容器箱30内的可移动隔板36在隔板弹簧37的推动下再次把两支鼻咽拭子管推到弹射顶板311上的凹槽315内,以备下次使用时弹出,将限位件重新插入到滑块313的孔内,限制弹射弹簧312向上弹射。用储存箱20里面放置的台式记号笔标记出左鼻咽拭子管和右鼻咽拭子管,之后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完毕后,从储存箱20取出一个自封袋,把标本放入自封袋内,之后打开送检箱抽屉41,把标本按照顺序摆放到鼻咽拭子管卡槽42内,之后通过送检箱锁钩46和送检箱锁孔45封闭送检箱40,把送检箱40与箱体1分离后,将送检箱40送检即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