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垫式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7888发布日期:2020-03-17 14:5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垫式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垫式纸尿裤。



背景技术:

纸尿裤包括底膜、吸收芯体、面层、防漏隔边,底膜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后腰围、前腰围,其中前腰围与后腰围内设置橡筋,由于橡筋与用户表面皮肤之间仅设置无纺布等贴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橡筋的弹力作用下对用户皮肤产生勒紧而产生勒痕的不良影响,较影响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现有技术中的防漏隔边多为薄膜片状结构,用户在穿戴过程中,薄片状的隔边与用户贴紧,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但其与用户接触的面积较小,长时间穿戴后容易产生勒痕、影响用户使用舒适度,现有技术中产品制作较薄时,产品偏硬,容易影响用户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垫式纸尿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垫式纸尿裤,包括底膜、固定设置于底膜上的吸收芯体、贴合于吸收芯体上并与底膜固定连接的面层、固定设置于底膜左右两侧的防漏隔边,所述底膜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后腰围、前腰围,其中:所述防漏隔边为“ω”形,所述防漏隔边为中空结构,所述后腰围、前腰围均包括外衬无纺布、设置于外衬无纺布内的内衬无纺布、固定设置于外衬无纺布与内衬无纺布之间的第一橡筋,所述内衬无纺布内表面固定连接底膜,所述外衬无纺布固定连接面层,所述外衬无纺布内固定设置均与内衬无纺布以及面层相互粘合的第一连接胶体,所述内衬无纺布与外衬无纺布内翻转形成腔体,所述第一橡筋设置于腔体的一侧,所述面层两端与吸收芯体相互抵触,所述面层两端剖面为圆弧形。

其中:所述面层两侧内部固定包裹使面层两侧保持圆弧形的第一蓬松棉,所述面层于第一蓬松棉设置处与防漏隔边相互抵触。

其中:所述面层两端内固定贴合使面层两端保持圆弧形的第四橡筋,所述第四橡筋上贴合与吸收芯体相互抵触的贴合布。

其中:所述防漏隔边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防漏隔边两端为扁平状。

其中:所述防漏隔边包括局部卷折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一无纺布、贴合设置于第一无纺布内的第二无纺布、设置于第一无纺布与第二无纺布之间的防漏隔边橡筋、用于固定防漏隔边橡筋的第一热熔胶、使贴合状态的第一无纺布与第二无纺布保持卷折的第二热熔胶,所述第一热熔胶与防漏隔边橡筋、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均贴合,所述第二热熔胶贴合状态的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第一无纺布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无纺布与第二无纺布之间设置分别用于固定第一无纺布与第二无纺布两端以及贴合防漏隔边橡筋两端的第三热熔胶和第四热熔胶,所述第一无纺布底部设置与底膜固定的第三固定胶体。

其中:所述第二无纺布内填充使防漏隔边保持蓬松状态的第二蓬松棉。

其中:所述第一橡筋多条间隔设置于内衬无纺布与外衬无纺布之间,所述内衬无纺布顶端固定设置第三橡筋,所述第三橡筋与外衬无纺布内表面相互贴合。

其中:所述外衬无纺布与内衬无纺布之间设置多条第二橡筋,所述第二橡筋点断设置于内衬无纺布与外衬无纺布之间,所述第二橡筋之间设置第二连接胶体,所述第二橡筋设置于第一橡筋下方。

其中:所述前腰围固定贴合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所述后腰围固定贴合第二蓬松热风无纺布。

其中: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与面层相互抵触的包覆布、包覆于包覆布内的吸收芯体表层、吸收芯体底层、固定设置于吸收芯体表层与吸收芯体底层之间的木浆与高吸水树脂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漏隔边为“ω”形,所述防漏隔边为中空结构,所述后腰围、前腰围均设置腔体,所述第一橡筋设置于腔体的一侧,该腔体由于其中空结构而柔软度较高,在使用时,外衬无纺布与用户相互贴合,外衬无纺布内贴合腔体,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第一橡筋设置于腔体的一侧,用户使用时与外衬无纺布相互贴合,外衬无纺布内贴合腔体,避免第一橡筋因贴合面较薄而产生勒紧的问题发生。面层由于两边为圆弧形,使用户使用时接触位置柔软,提高用户接触舒适度,该防漏隔边增大与用户之间的贴合面,由于其内部设置防漏隔边橡筋使其质感较软,其具有圆弧面,增大与用户皮肤的接触面,贴合度更高、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腰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皱褶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隔边中空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隔边扁平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隔边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隔边卷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漏隔边卷折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c-c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收芯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面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面层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面层另一填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0,一种气垫式纸尿裤,包括底膜1、固定设置于底膜1上的吸收芯体3、贴合于吸收芯体3上并与底膜1固定连接的面层4、固定设置于底膜1左右两侧的防漏隔边2,所述底膜1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后腰围7、前腰围6,所述防漏隔边2为“ω”形,所述防漏隔边2为中空结构,所述防漏隔边2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防漏隔边2两端为扁平状。所述前腰围6固定贴合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所述后腰围7、前腰围6均包括外衬无纺布71、设置于外衬无纺布71内的内衬无纺布72、固定设置于外衬无纺布71与内衬无纺布72之间的第一橡筋73,所述内衬无纺布72内表面固定连接底膜1,所述外衬无纺布71固定连接面层4,所述外衬无纺布71内固定设置均与内衬无纺布72以及面层4相互粘合的第一连接胶体75,所述内衬无纺布72与外衬无纺布71内翻转形成腔体76,所述第一橡筋73设置于腔体76的一侧,其中腔体76由内衬无纺布72、外衬无纺布71、底膜1、面层4之间围绕而成,第一连接胶体75使外衬无纺布71分别与内衬无纺布72以及面层4进行连接,于内衬无纺布72中设置腔体76,该腔体76由于其中空结构而柔软度较高,在使用时,外衬无纺布71与用户相互贴合,外衬无纺布71内贴合腔体76,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第一橡筋73设置于腔体76的一侧,用户使用时与外衬无纺布71相互贴合,外衬无纺布71内贴合腔体76,避免第一橡筋73因贴合面较薄而产生勒紧的问题发生。所述面层4两端与吸收芯体3相互抵触,所述面层4两端剖面为圆弧形。所述面层4两侧内部固定包裹使面层4两侧保持圆弧形的第一蓬松棉41,面层4于第一蓬松棉41设置处与防漏隔边2相互抵触。所述第一蓬松棉41沿防漏隔边2设置方向进行铺展设置;或所述面层4两端内固定贴合使面层4两端保持圆弧形的第四橡筋42,所述第四橡筋42上贴合与吸收芯体3相互抵触的贴合布43,所述第四橡筋42设置方向与吸收芯体3边缘相互平行。面层4由于设置第一蓬松棉41或设置第四橡筋43,由于两边为蓬松立起状态的圆弧形,使面层4中部呈中空状态,用户使用时接触位置柔软,提高用户接触舒适度,同时面层4两端设置处比面层4中部高,用户使用时,吸收液由于有斜面存在流向偏向于面层中部,使该纸尿裤的防漏液性能更好,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同时设置中部呈中空状态的面层4使用户与吸收芯体贴合距离更大,避免用户接触从生产切割吸收芯体过程中遗漏的高吸水树脂。吸收芯体3与防漏隔边2的截面呈阶梯式布局,利于液体吸收、扩散、下渗。

如图20所示,所述第一蓬松棉41可替换填充于吸收芯体上方,其中第一蓬松棉41使面层剖面呈圆弧形,便于液体向中间方向流动。

所述防漏隔边2包括局部卷折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一无纺布21、贴合设置于第一无纺布21内的第二无纺布22、设置于第一无纺布21与第二无纺布22之间的防漏隔边橡筋23、用于固定防漏隔边橡筋23的第一热熔胶24、使贴合状态的第一无纺布21与第二无纺布22保持卷折的第二热熔胶25,所述第一热熔胶24与防漏隔边橡筋23、第一无纺布21、第二无纺布22均贴合,所述第二热熔胶25贴合状态的第一无纺布21和第二无纺布22、第一无纺布21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内部设置防漏隔边橡筋23为弹性材料使防漏隔边2具有弹性便于拉伸,其中防漏隔边橡筋23多条纵向设置于第一无纺布21、第二无纺布22之间,防漏隔边橡筋23之间相互平行整齐排列。现有技术中的立边状的隔边经穿戴后受力面积过小容易产生勒痕、影响使用舒适度。该防漏隔边2为中空“ω”形,该防漏隔边2增大与用户之间的贴合面,由于其内部设置防漏隔边橡筋23使其质感较软,其具有圆弧面,增大与用户皮肤的接触面,贴合度更高、提高使用舒适度,避免产生勒痕。该防漏隔边2为第一无纺布21与第二无纺布22之间设置防漏隔边橡筋23并卷折而成,使其手感柔软,防止漏液的同时可减少使用者裆部处的束缚感,同时中空的防漏隔边2可增加纸尿裤的透气性能。所述第一无纺布21与第二无纺布22之间设置分别用于固定第一无纺布21与第二无纺布22两端以及贴合防漏隔边橡筋23两端的第三热熔胶26和第四热熔胶27。

所述第一无纺布21两侧设置用于使防漏隔边2中部为“ω”形的第一固定胶体211与第二固定胶体212。

所述第一无纺布21底部设置与底膜1固定的第三固定胶体213,其中第三固定胶体213粘结底膜1与第一无纺布21。第一无纺布21比第二无纺布22横向长度要长,第一无纺布21局部通过卷折后,仍留有部分与底膜1贴合并成平面的第一无纺布21,

所述第二无纺布22内填充使防漏隔边2保持蓬松状态的第二蓬松棉28。所述第一蓬松棉41、第二蓬松棉28均为pp纤维、海绵、pe+pp或pe+pet、椰子纤维、纯棉、粘胶纤维其中一种或多种形成,所述第二无纺布22内设置使防漏隔边2两端为扁平状的第四固定胶体221。

第一无纺布21上表面为a面,第一无纺布21下表面为b面,其中第二无纺布22与a面相互贴合,相互贴合的第一无纺布21和第二无纺布22通过第二热熔胶25固定于a面上,第一无纺布21卷折状态两侧的b面设置第一固定胶体211、第二固胶体212使防漏隔边2保持中空、“ω”形状态,第三固定胶体213粘合第一无纺布b面、底膜1。

该防漏隔边2通过第一无纺布21上施加第一热熔胶24固定防漏隔边橡筋23、施加第三热熔胶26以及第四热熔胶27固定两端,贴合第二无纺布22后进行卷折并通过第二热熔胶25与第一无纺布21上表面a面相互固定形成防漏隔边2的中空结构,防漏隔边2上的两侧于第一无纺布21上分别施加使其保持“ω”形的第一固定胶体211、第二固定胶体212。其次,通过注入第四固定胶体221使防漏隔边2中空结构相互粘合形成扁平状。其中该种制造方式简单,使防漏隔边2结构牢固,设置带有弹性的防漏隔边橡筋23并通过第一无纺布21、第二无纺布22进行包裹卷折而成,使该防漏隔边2手感柔软,用户使用舒适度较高。

所述第一橡筋73多条间隔设置于内衬无纺布72与外衬无纺布71之间,间隔设置多条第一橡筋73使弹性腰围在橡筋弹性的作用下保持腰围与用户的贴合度,使用户使用舒适度更高。所述内衬无纺布72顶端固定设置第三橡筋77,所述第三橡筋77与外衬无纺布71内表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三橡筋77设置于顶端,同时第三橡筋77设置于内衬无纺布72与外衬无纺布71内翻转的转折处,使该弹性腰围的顶端柔软度更高,同时保持弹性腰围顶端具有弹性使其与用户贴合度更高。

所述外衬无纺布71与内衬无纺布72之间设置多条第二橡筋78,所述第二橡筋78点断设置于内衬无纺布72与外衬无纺布71之间,所述第二橡筋78之间设置第二连接胶体781,所述第二橡筋78设置于第一橡筋73下方。所述内衬无纺布72与底膜1之间固定设置间断刮胶721,使内衬无纺布72与定位底膜1相互固定连接的同时避免施胶料过大而影响该内衬无纺布72的柔软度,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第二橡筋78通过第二连接胶体781进行固定于内衬无纺布72与外衬无纺布71之间,其中第二连接胶体781为间隔设置,第一橡筋73以及第二橡筋78设置于腔体76的一侧,用户使用时与外衬无纺布71相互贴合,外衬无纺布71内贴合腔体76,避免第一橡筋73与第二橡筋78因贴合面较薄而产生勒紧的问题发生。

所述外衬无纺布71上间隔设置多个皱褶711,所述第一橡筋73固定设置于皱褶711内侧,所述外衬无纺布71与内衬无纺布72之间设有空腔713,所述空腔713设置于外衬无纺布71与内衬无纺布72末端连接处。由于第一橡筋73的弹性作用下使外衬无纺布71进行收缩而产生多个皱褶711,在使用过程中皱褶711与用户相互贴合,其中皱褶711使外衬无纺布71堆叠贴合于用户上,贴合接触面积更高,柔软度更高。设置空腔713,该空腔713与外衬无纺布71相互抵触,用户使用时,外衬无纺布71与用户相互贴合,空腔713与腔体76的设置提高用户贴合度同时提高其柔软度,阻隔第一橡筋73与用户过于贴合,避免勒痕的产生,提高用户舒适度。

所述后腰围7固定贴合第二蓬松热风无纺布719,所述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第二蓬松热风无纺布719均具有布面手感均匀细腻柔软的特性,婴儿佩戴该吸湿用品时,所述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第二蓬松热风无纺布719分别贴合婴儿的肚子以及后腰皮肤,使婴儿感到舒适。婴儿佩戴纸尿裤时不会在皮肤上产生勒痕,使婴儿感到舒适,同时也确保肚脐部分不会被勒住,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所述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第二蓬松热风无纺布719设矩形,所述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第二蓬松热风无纺布719分别设一层或多层。所述矩形的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和/或第二蓬松热风无纺布719的外边缘分别与底膜的外边缘重合。所述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第二蓬松热风无纺布719均设置位于贴合人体的一面的透气性结构。

所述透气性结构设直条形或s形或波浪形或直条形、s形、波浪形组合的压槽7171,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压槽7171截面的底部设为半圆形71711,所述压槽7171截面的开口设倒角71712。压槽7171使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717的表面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增加吸湿用品的透气性,使佩戴者感到舒适。

或所述透气性结构设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异形的凸点一7172,所述凸点一7172之间形成可透气的间隙一7173。

或所述透气性结构设有组合分布的压槽7171和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异形的凸点一7172,所述凸点一7172与压槽7171之间形成可透气的间隙二7174。

所述透气结构设置具体为:

参照图12,上述透气性结构设成组合分布的s形压槽7171与圆形凸点一7172,所述圆形凸点一7172与压槽7171之间形成可透气的间隙二7174,所述压槽7171截面的底部设为半圆形71711,所述压槽7171截面的开口设倒角71712。间隙二7174、压槽7171使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17的表面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增加吸湿用品的透气性,使佩戴者感到舒适。

参照图13,上述透气性结构也可以设成圆形凸点一7172横竖对直排列,所述凸点一7172之间形成可透气的间隙一7173。间隙一7173压槽7171使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的表面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增加吸湿用品的透气性,使佩戴者感到舒适。

参照图14,上述透气性结构也可以设成圆形凸点一7172横竖错列排部,所述凸点一7172之间形成可透气的间隙一7173。间隙一7173压槽7171使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的表面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增加吸湿用品的透气性,使佩戴者感到舒适。

参照图15,述透气性结构设成条形压槽7171。所述压槽7171截面的底部设为半圆形71711,所述压槽7171截面的开口设倒角71712。压槽7171使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的表面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增加吸湿用品的透气性,使佩戴者感到舒适。

参照图16,所述透气性结构设成组合分布的条形压槽7171和凸点一7172错列排部。所述圆形凸点一7172与压槽7171之间形成可透气的间隙二7174,所述压槽7171截面的底部设为半圆形71711,所述压槽7171截面的开口设倒角71712。间隙二7174、压槽7171使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的表面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增加吸湿用品的透气性,使佩戴者感到舒适。压槽7171使第一蓬松热风无纺布617的表面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增加吸湿用品的透气性,使佩戴者感到舒适。

所述吸收芯体3包括与面层4相互抵触的包覆布34、包覆于包覆布34内的吸收芯体表层31、吸收芯体底层32、固定设置于吸收芯体表层31与吸收芯体底层32之间的木浆与高吸水树脂混合物33,其中吸收芯体表层31、吸收芯体底层32、木浆与高吸水树脂混合物33均设置于包覆布34内,其中包覆布34与底膜1相互贴合。

所述后腰围7两侧固定设置魔术扣8,所述前腰围6固定设置可与魔术扣8相互贴合进行固定纸尿裤的绒面9。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漏隔边2为“ω”形,所述防漏隔边2为中空结构,所述后腰围7、前腰围6均设置腔体76,所述第一橡筋73设置于腔体76的一侧,该腔体76由于其中空结构而柔软度较高,在使用时,外衬无纺布71与用户相互贴合,外衬无纺布71内贴合腔体76,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第一橡筋73设置于腔体76的一侧,用户使用时与外衬无纺布71相互贴合,外衬无纺布71内贴合腔体76,避免第一橡筋73因贴合面较薄而产生勒紧的问题发生。面层4由于两边为圆弧形使用户使用时接触位置柔软,提高用户接触舒适度,该防漏隔边2增大与用户之间的贴合面,由于其内部设置防漏隔边橡筋23使其质感较软,其具有圆弧面,增大与用户皮肤的接触面,贴合度更高、提高使用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