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406发布日期:2020-05-22 21:2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近年来逐渐在术后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为了输液和回抽,常用的方式是采取三向瓣膜的方式,负压时阀门向内打开,可抽血,正压时阀门向外打开,可输液,平衡是阀门关闭,避免了空气栓塞、血液反流或凝固风险。美国专利us4671769公开了一种静脉导管,导管壁上沿中心轴线切缝,导管切缝的两边完全对称,所述切缝起阀门作用,抽血时,导管内腔形成负压,导管切缝的两边同时内凹,输液时,导管内腔形成正压,切缝向外凸导,在平衡时,处于自然封闭状态。

所述方法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输液和回抽都采用的同一开口,长期不同方向的反复作用,很容易造成老化,导致回抽不良或关闭不严而造成渗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提到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输液和回抽都采用的同一开口,长期不同方向的反复作用,很容易造成老化,导致回抽不良或关闭不严而造成渗血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下方案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所述导管的近管头端处侧壁设置有输入开口和回抽开口;正压输液时,所述输入开口打开,所述回抽开口关闭;负压回抽时,所述回抽开口打开,所述输入开口关闭;平衡时,所述输入开口和所述回抽开口均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的,开口方向线与管轴线形成小于90度的角度,所述开口两侧分别为弹性端和固定端,所述弹性端比所述固定端易于发生弹性形变,沿管内方向,所述输入开口的弹性端覆盖固定端,所述回抽开口的固定端覆盖弹性端。

可选的,所述角度为45~75度。

可选的,所述弹性端材料的邵尔硬度为30~60度,所述固定端的邵尔硬度为弹性端的邵尔硬度的1.5倍以上。

可选的,所述导管的厚度为0.2~0.4mm,管外径为0.6~1.5mm。

可选的,所述开口为沿管圆周方向。

可选的,所述开口沿圆周方向的长度为圆周长度的1/4~1/3。

可选的,所述开口与管头端的距离为4-6mm。

可选的,所述导管材料为医用聚氨酯或硅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输入开口和回抽开口分别采用单向开口,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回抽不良和瓣膜关闭不良。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现有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示意图,现有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导管管体11,在管体11近管头端的侧壁具有一个沿中心轴线的开口12,所述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通过所述开口12进行输液和回抽,这样同一开口长期不同方向的反复作用,很容易造成老化,导致回抽不良或关闭不严而造成渗血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如图2,所述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管体21,所述导管管体21的近管头端处侧壁设置有输入开口22和回抽开口23;正压输液时,所述输入开口22打开,所述回抽开口23关闭;负压回抽时,所述回抽开口23打开,所述输入开口22关闭;平衡时,所述输入开口22和所述回抽开口23均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内负压低于-7mmhg时,回抽开口23向内开放,输入开口22关闭,可以抽取血样;导管内压力大于80mmhg,此时输入开口22打开,输入开口向外开放,回抽开口23关闭,允许药液进入人体;当压力范围在-7mm~80mm之间时,即导管不被使用时,回抽开口23和输入开口22均关闭,防止血液反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凝血堵塞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进一步,如图3,所述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管体31,所述导管管体31的近管头端处侧壁设置有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所述开口方向线39,40,即输入开口32的开口方向线39和回抽开口33的开口方向线40与管轴线38形成小于90度的角度,所述开口两侧分别为弹性端34,36和固定端35,37,所述弹性端34,36比所述固定端35,37易于发生弹性形变,沿管内方向,所述输入开口的弹性端覆盖固定端,所述回抽开口的固定端35,37覆盖弹性端34,36。通过以上设计,当正压输液时,可以保证所述输入开口32打开,所述回抽开口33关闭;当负压回抽时,所述回抽开口33打开,所述输入开口32关闭;平衡时,所述输入开口32和所述回抽开口33均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如图3,所述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为沿管圆周方向,这样可以有利于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单向控制开口的制备,所述沿管圆周方向并非严格的沿圆周方向,允许有一定偏差,通常偏差以不超过30度为宜,最好不超过10度。所述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可以在同一圆周上,也可以不在同一圆周上,通常以不在同一圆周上为好,这样可以防止如果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均在同一圆周上,容易造成开口的集中导致导管更容易受损。所述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可以在同一侧,也可以在不同侧,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通常所述开口32,33与管头端的距离为4-6m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如图3,所述开口方向线39,40是指形成所述开口32,33的切口方向所在的线,所述输入开口32的开口方向线39与管轴线38形成的角度,和回抽开口33的开口方向线40与管轴线38形成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为了更好保证所述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的单向开闭作用,所述开口方向线39,40与管轴线38形成角度为45~75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所述开口沿圆周方向的长度为圆周长度的1/4~1/3,所述圆周是指所述导管的外圆圆周,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单向开闭的控制,并且过长容易使导管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如图3,所述弹性端34,36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其材料的邵尔硬度为30~60度,一方面作为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另一方面为防止开口32,33关闭状态下渗血,所述固定端35,37同样为弹性材料,但所述固定端35,37的材料的邵尔硬度为弹性端34,36的材料的邵尔硬度的1.5倍以上,优选为2~4倍,输液或回抽时,可由弹性端34,36的弹性形变控制开口32,33的开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所述弹性材料通常为医用高分子弹性材料,具体的优选为聚氨酯或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所述导管的厚度为0.2~0.4mm,管外径为0.6~1.5m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所述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分别可以有1个或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个设置,通常分别设置为各1个。

本实用新型的还提供一种上述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继续参考图3,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交替供料挤出的方式,在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模具内形成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管体31,在所述管体31的近管头端依次形成硬段41、软段42和硬段43,在硬段41,43和软段42连接处按开口方向线39,40方向进行切口,在硬段41,43形成固定端35,37,在软段42形成弹性端34,36,从而形成所述输入开口32和回抽开口33。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通过专用工装进行所述切口操作,具体地,将所述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管体放到专用工装的切刀位置,按图纸设计通过计算机控制工装进行切口。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所述输入开口的弹性端与所述回抽开口的弹性端可以在同一软段上形成,也可以在不同软段上形成。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