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膜置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1528发布日期:2020-04-14 20:1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膜置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羊膜置顶器。



背景技术:

宫颈环扎术是指用特殊缝线环形缝合宫颈,以防治宫颈机能不全导致的晚期流产、早产的无创手术。目前在产科领域,由于放开二胎及以前无控制的高剖宫产率,宫颈机能不全所致流产、早产发病率明显升高,患者众多,因此宫颈环扎术在临床中应用较多。

宫颈机能不全的表现主要是在孕中期或孕晚期出现宫颈的无痛性扩张,伴有妊娠囊的膨入阴道,b超下可以看到宫颈内口的缩短或者成漏斗状(胎膜呈漏斗状进入宫颈内口)。随后导致胎膜早破与不成熟胎儿的娩出。除非采取有效的治疗,否则每次妊娠这个过程都会重复发生。

但在进行宫颈环扎术时,由于羊膜囊此时多已突入阴道内,在环形缝扎宫颈时,要有助手用纱布或棉球,将突出的羊膜囊保护起来,缝合后边将脱入阴道的羊膜囊送还宫腔,边打结,术中造成胎膜破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手术失败的几率高。另外,由于阴道是一个上宽下窄的管道,视野小,当羊膜囊突出后往往可以导致看不到宫颈,手术视野很小。而宫颈环扎术恰恰需要充分暴露宫颈,因此突出的羊膜囊使手术操作变得很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羊膜置顶器,用于解决宫颈环扎术困难的问题,具有方便、有效和风险小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羊膜置顶器,包括支撑管和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管设在空心管内,且贯穿空心管的中空结构,支撑管的顶部设有一软质且呈碗状结构的托盘,所述托盘在手术时用于将突出宫颈口或突入阴道的羊膜托起,在手术后通过收纳于空心管的中空结构内抽出。

在进行宫颈环扎术时,一般需要把羊膜保护起来,以免误扎到羊膜,造成羊膜破裂。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是通过支撑管受力,通过支撑管上的托盘将羊膜托起,支撑羊膜回到子宫的位置,再进行宫颈环扎术;手术后再将托盘取出。其中,由于需要将原来松弛或开裂的宫颈口缝合成正常或较小的宫颈口状态,而托盘相对于宫颈口的尺寸是比较大的,如果直接将托盘顶进去或拔出来,都会对病人造成伤害。特别是在拔出来时,由于宫颈口已做好缝合处理,宫颈口的尺寸小于托盘的尺寸,若直接拔出,必然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导致伤害难以愈合。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空心管,并将支撑管贯穿空心管设置,支撑管上的托盘可以自由收纳于空心管内,在手术时将支撑管的托盘部分收纳到空心管内,由空心管携带进入宫颈口位置,在宫颈口位置将托盘顶出,由托盘托起羊膜,回到子宫内,再进行缝合宫颈口。空心管的尺寸小于宫颈口正常状态下的尺寸,使得空心管能自由从宫颈口位置抽出。由于托盘将羊膜托起,进而避免在缝合过程中,误扎到羊膜,也有利于医生观察,快速进行手术。缝合完成后,再通过将支撑管往外拉的方式,使托盘收缩回到空心管内,通过抽离空心管和支撑管,带出托盘,进而起到既能快速、方便缝合宫颈口,又能减少对宫颈口伤害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四周边缘光滑处理,光滑处理后的边缘光滑无毛刺。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的顶部、外壁以及顶部与外壁的连接处光滑处理,光滑处理后的顶部、外部以及顶部与外壁的连接处表面光滑无毛刺。

由于人体子宫位置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位置,必须谨慎处理。光滑处理后的托盘边缘、空心管边缘光滑无毛刺,能有效避免异物进行子宫时,对子宫进行伤害,也能避免毛刺对子宫和宫颈口刮伤。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与托盘一体成型。

支撑管和托盘一体成型,能有效避免连接结构或连接件对子宫造成伤害,也节省成本,便于医生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材质为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在未使用时收纳于空心管的中空结构内,在使用时从空心管的一端顶出,形成开口向上的碗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开口向上的一面为上表面,托盘的背面为下表面,其中下表面的硬度大于上表面的硬度。

托盘下表面的硬度大于上表面的硬度,能对羊膜形成有力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的内径大于支撑管的直径,所述空心管的外径小于托盘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和支撑管的外壁均设有刻度。

刻度的设置主要为了方便医生在手术时清楚空心管和支撑管进入子宫内的长度,对手术把握更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为透明的结构,管内设有发光结构。

发光结构主要为了方便医生在手术时看清手术的位置,缩短手术时间,加大手术成功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结构为荧光材料,通过弯折处理后使荧光材料混合发光。

荧光材料无需电源发电,通过弯折或其他处理,使两种荧光材料结合在一起即可实现发光,非常方便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发光结构包括led芯片、电源和开关,所述led芯片和电源置于支撑管内,开关设于支撑管外,通过打开开关,接通电源,使led芯片发光。

设置led芯片、电源和开关进行发光的发光亮度更高。电源优选为纽扣电池,能有效节省安装空间。所述发光结构可采取可拆卸设置的方式设于支撑管内,发光结构与人体无接触,可以在手术后可以拆卸出来,更换到另外的支撑管中,以便重复使用,节省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心管,并将支撑管贯穿空心管设置,支撑管上的托盘可以自由收纳于空心管内,在手术时将支撑管的托盘部分收纳到空心管内,通过带入或带出子宫,能避免托盘对宫颈口或阴道刮伤。同时,由于托盘将羊膜托起,也有利于手术的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加大手术成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羊膜3置顶器,包括支撑管1和空心管2,所述空心管2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管1设在空心管2内,且贯穿空心管2的中空结构,支撑管1的顶部设有一软质且呈碗状结构的托盘11,所述托盘11在手术时用于将突出宫颈口或突入阴道的羊膜3托起,在手术后通过收纳于空心管2的中空结构内抽出。

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通过支撑管1受力,通过支撑管1上的托盘11将羊膜3托起,支撑羊膜3回到子宫4的位置,再进行宫颈环扎术;手术后再将托盘取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空心管2,并将支撑管1贯穿空心管2设置,支撑管1上的托盘11可以自由收纳于空心管2内,在手术时将支撑管1的托盘部分收纳到空心管2内,由空心管2携带进入宫颈口位置,在宫颈口位置将托盘11顶出,由托盘11托起羊膜3,回到子宫4内,再进行缝合宫颈口。空心管2的尺寸小于宫颈口正常状态下的尺寸,使得空心管2能自由从宫颈口位置抽出。由于托盘11将羊膜3托起,进而避免在缝合过程中,误扎到羊膜3,也有利于医生观察,快速进行手术。缝合完成后,再通过将支撑管1往外拉的方式,使托盘11收缩回到空心管2内,通过抽离空心管2和支撑管1,带出托盘11,进而起到既能快速、方便缝合宫颈口,又能减少对宫颈口伤害的有益效果。

其中,所述托盘11的四周边缘光滑处理,光滑处理后的边缘光滑无毛刺。

其中,所述空心管2的顶部、外壁以及顶部与外壁的连接处光滑处理,光滑处理后的顶部、外部以及顶部与外壁的连接处表面光滑无毛刺。由于人体子宫4位置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位置,必须谨慎处理。光滑处理后的托盘边缘、空心管2边缘光滑无毛刺,能有效避免异物进行子宫4时,对子宫4进行伤害,也能避免毛刺对子宫4和宫颈口刮伤。

其中,所述支撑管1与托盘11一体成型。支撑管和托盘一体成型,能有效避免连接结构或连接件对子宫4造成伤害,也节省成本,便于医生使用。

其中,所述托盘11的材质为硅胶。所述托盘11在未使用时收纳于空心管2的中空结构内,在使用时从空心管2的一端顶出,形成开口向上的碗状结构。所述托盘11开口向上的一面为上表面,托盘11的背面为下表面,其中下表面的硬度大于上表面的硬度。托盘11下表面的硬度大于上表面的硬度,能对羊膜3形成有力支撑。

其中,所述空心管的内径大于支撑管的直径,所述空心管的外径小于托盘的直径。

如图1,所述空心管和支撑管的外壁均设有刻度。刻度的设置主要为了方便医生在手术时清楚空心管和支撑管进入子宫4内的长度,对手术把握更到位。

其中,所述支撑管1为透明的结构,管内设有发光结构。发光结构主要为了方便医生在手术时看清手术的位置,缩短手术时间,加大手术成功概率。

其中,所述发光结构为荧光材料,通过弯折处理后使荧光材料混合发光。荧光材料无需电源发电,通过弯折或其他处理,使两种荧光材料结合在一起即可实现发光,非常方便且成本低。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