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皮肤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1801发布日期:2020-07-04 01:1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耳廓皮肤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廓皮肤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保留胃管、肠内营养管的患者以及长期佩戴吸氧管吸氧的患者常将管路置于耳廓上方以起到固定的作用,耳廓以弹性软骨为支架,覆以皮肤,皮下组织较少而紧密,管路长期置于耳廓上,以致耳廓长期受压易导致皮肤破损,使用纱布予以保护耳廓皮肤,影响患者面部美观而且不易固定,使用胶布固定管路于耳廓上,反复粘贴易引起皮肤过敏及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廓皮肤保护装置,触感舒适,接触皮肤不易引起因潮湿而诱发的皮肤破损,操作简单、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廓皮肤保护装置,包括贴合耳轮外轮廓设置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朝向耳轮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用以夹持耳轮,所述安装套左右背向耳轮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安装套两侧端部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口固定管路扣。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开口固定管路扣距离与其靠近的所述安装套端部的距离均为0.5毫米至1.5毫米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固定管路扣为c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套为半透明硅胶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固定管路扣包括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和固定器,所述固定夹板和所述活动夹板的一侧通过铰接,所述活动夹板另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固定夹板另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一侧的夹板外侧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连接块设有与外侧相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内横向安装固定轴,所述固定器纵向安装于所述固定轴。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滑动卡接有插栓,所述固定器上设有供所述插栓通过的孔洞。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器还包括卡接板和助力板,所述助力板安装于所述卡接板一端,与所述卡接板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固定管路扣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所述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内侧;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夹持半径。

作为优选,所述硬质夹持部包括:母部和子部;所述母部的一端与所述子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腔体;所述子部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齿,所述多个定位齿沿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为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壁的多个锁钩,所述母部包括外弧状板和内弧状板;所述内弧状板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的内侧;所述内弧状板与所述外弧状板平行;所述内弧状板与所述外弧状板之间形成所述腔体;所述软质缓冲部呈弧状,所述软质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内弧状板的内侧,所述软质缓冲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弧状板和内弧状板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锁钩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的内表面,所述锁钩包括弹性连接杆和钩体,所述弹性连接杆与所述外弧状板连接,所述钩体与所述弹性连接杆连接,所述钩体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钩体与所述定位齿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耳廓皮肤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开口固定管路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活动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耳廓皮肤保护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廓皮肤保护装置,包括贴合耳轮外轮廓设置的安装套1,所述安装套1朝向耳轮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用以夹持耳轮,所述安装套1左右背向耳轮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安装套1两侧端部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口固定管路扣3。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开口固定管路扣3距离与其靠近的所述安装套1端部的距离均为0.5毫米至1.5毫米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固定管路扣3为c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套1为半透明硅胶材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安装套利用其上设置的凹槽卡置在耳轮上,将吸氧管、胃管或肠内营养管沿面颊经卡置于开口固定管路扣内,固定于耳廓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能有效保护耳廓皮肤,增加患者舒适度及安全性,同时避免了胶布反复面部固定吸氧管引起的皮肤破损,同时能避免因胃管及营养管固定于面部引起的生活不便(如刷牙、刮胡子及面部清洁等),以及面部操作时牵拉管路引起的管路滑脱。本实施例采用的硅胶材质柔软,触感舒适,耐高温,易清洗,寿命长,硅胶对人的皮肤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且能产生干燥作用,接触皮肤不易引起因潮湿而诱发的皮肤破损,硅胶材质半透明,患者佩戴美观,整体装置一体化硅胶成型,无额外配置,操作简单、便捷。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开口固定管路扣3包括固定夹板3-1、活动夹板3-2和固定器3-3,所述固定夹板3-1和所述活动夹板3-2的一侧通过铰接,所述活动夹板3-1另一侧设有连接块3-21,所述固定夹板另一侧设有连接槽3-13,所述连接槽3-13一侧的夹板外侧开设有多个卡槽3-12,所述连接块3-21设有与外侧相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内横向安装固定轴3-22,所述固定器3-3纵向安装于所述固定轴3-22。

所述连接块3-21上设有插槽3-23,所述插槽滑动卡接有插栓3-4,所述固定器3-3上设有供所述插栓3-4通过的孔洞3-31。

所述固定器3-3还包括卡接板3-32和助力板3-33,所述助力板3-33安装于所述卡接板3-32一端,与所述卡接板3-32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安装过程便捷,且能够单手进行操作,解放了双手,安装和拆卸过程都只需要移动部件即可完成,省时省力,同时可避免管路的滑出。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开口固定管路3扣包括硬质夹持部301、软质缓冲部302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303;所述硬质夹持部301呈圆筒状;所述硬质夹持部30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302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301的内侧;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03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301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301的夹持半径。

所述硬质夹持部301包括:母部304和子部305;所述母部304的一端与所述子部305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部304的另一端设置有腔体306;所述子部305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齿307,所述多个定位齿307沿所述硬质夹持部301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03为设置于所述腔体306内壁的多个锁钩308,所述母部304包括外弧状板3011和内弧状板3012;所述内弧状板3012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3011的内侧;所述内弧状板3012与所述外弧状板3011平行;所述内弧状板3012与所述外弧状板3011之间形成所述腔体306;所述软质缓冲部302呈弧状,所述软质缓冲部302设置于所述内弧状板3012的内侧,所述软质缓冲部302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弧状板3011和内弧状板3012的长度。

所述锁钩308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3011的内表面,所述锁钩308包括弹性连接杆309和钩体3010,所述弹性连接杆309与所述外弧状板3011连接,所述钩体3010与所述弹性连接杆309连接,所述钩体3010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钩体3010与所述定位齿307相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过程中,首先打开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开口,将所需夹持的管路送入所述硬质夹持部内部,放置于所述软质缓冲部的内侧,放置好管路后,将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子部伸入所述母部的腔体内,采用手或夹持钳轻轻按压所述硬质夹持部,缓慢夹紧管路,之后使多个锁钩与所述定位齿相咬合,实现多点锁死,完成对所述硬质夹持部两端的固定。

本实施例软质缓冲部与管路接触,并通过夹持半径调节件调节硬质夹持部的收缩程度,从而实现对管路的夹紧,由于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使得管路的四周受力更加均匀,减小对管路的损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