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0676发布日期:2020-04-17 17:57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器。



背景技术:

人们的口腔在早期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者后天的环境因素,如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原因造成了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颌间关系异常,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颌骨大小形态异常以及面部畸形等。然而,多数家长对幼儿或青少年的乳牙期、替牙期的错颌畸形问题并不重视,往往加重了已有的错颌畸形问题,增加了恒牙期佩戴固定矫治器或者成人后实施正颌手术的可能性。事实上在幼儿或青少年阶段,通过简单、短期的肌功能训练和咬合诱导,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牙齿排列形态和上下牙弓颌间关系,大幅度的减小了恒牙期的颌骨大小形态异常及颌面部畸形的程度。

近年,随着口腔正畸学、正颌外科学、儿童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和交融,以及患者对自身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或青少年阶段的畸形进行正畸干预治疗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对待早期的错颌畸形的临床处理,基本上是等到少年恒牙列后期进行戴牙套的固定矫治,个别严重的“地包天”反合病例甚至是要等到成人生长发育停止后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长期的牙颌面畸形,不利于口腔健康、不利于面部发育、不利于身体发育、不利于心理健康,而且长周期后的治疗难度也普遍加大。另外,临床上固定矫治使用的装置体积较大,不易清洁,患者的舒适度及美观度比较差,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学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器,利用幼儿或青少年乳牙期、替牙期的特殊矫治时间,以一种高效、美观、无痛、安全的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对患者的口颌系统肌肉进行正常功能训练,并对上下牙列的牙齿位置及上下牙列间的咬合关系进行正确引导,达到促进颌骨正常发育,排齐牙齿、改善面型,是一种活动式正畸矫治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一种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器,所述矫治器由解剖性结构和功能性结构组成,所述解剖性结构由舌珠、舌屏、齿槽沟、唇屏、颊屏、唇刺、气孔、缓冲区组成;所述功能性结构由齿隔板和铜镍钛记忆丝组成;由硅树脂或聚氨酯制成的齿隔板与唇屏、颊屏以及舌屏的内壁一起围成了齿槽沟,齿隔板和颊屏中埋有铜镍钛记忆丝,所述齿槽沟的形状是,由齿槽沟开口处到齿隔板的宽度逐渐变小,从侧面看为上宽下窄的形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齿隔板末段厚度比齿隔板中段的厚度小,末段和中段的厚度比例为1:3~2:3,实现在上下牙列自然咬合的状态下,前牙和后牙都与齿隔板有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齿槽沟的形状是,由齿槽沟开口处到齿隔板底的宽度逐渐变小,上牙齿槽沟最前端比下牙的齿槽沟最前端突出1~3mm。

本实用新型所述铜镍钛记忆丝横截面的尺寸为0.048cmx0.064cm~0.064cmx0.213cm。

本实用新型所述唇屏在上端中部和下端中部分别设有圆缓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是一种活动式正畸矫治器,其构思新颖、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舒适度好,能够在牙颌畸形的早期阶段,以高效、美观、无痛、安全的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对患者的口颌系统肌肉进行正常功能训练,并对上下牙列的牙齿位置及上下牙列间的咬合关系进行正确引导,达到促进颌骨正常发育,排齐牙齿、改善面型的目的,以减轻后期畸形的严重程度,避免或者大幅度减少恒牙列后期进行常规临床固定正畸治疗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6为a尖圆形牙弓形态示意图。

图7为b卵圆形牙弓形态示意图。

图8为c方圆形牙弓形态示意图。

图9为图6、图7、图8中abc三种牙弓形态叠加示意图。

图中:1、颊屏;2、舌珠;3、齿槽沟;4、唇屏;5、唇刺;6、舌屏;7、气孔;8、齿隔板;9、铜镍钛记忆丝;10、凹形;11.齿槽沟开口处;12.齿隔板末段厚度;13.齿隔板中段厚度;14.上牙齿槽沟最前端;15.下牙的齿槽沟最前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器,如图1-5所示,所述矫治器由解剖性结构和功能性结构组成,所述解剖性结构由舌珠2、舌屏6、齿槽沟3、唇屏4、颊屏1、唇刺5、气孔7、凹形10组成;所述功能性结构由齿隔板8和铜镍钛记忆丝9组成;由硅树脂或聚氨酯制成的齿隔板8与唇屏4、颊屏1以及舌屏6的内壁一起围成了齿槽沟3,齿隔板8和颊屏1中埋有铜镍钛记忆丝9,所述齿槽沟的形状是,由齿槽沟开口处11到齿隔板8的宽度逐渐变小,从侧面看为上宽下窄的形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齿隔板末段厚度12比齿隔板中段的厚度13小,末段和中段的厚度比例为1:3~2:3,实现在上下牙列自然咬合的状态下,前牙和后牙都与齿隔板有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齿槽沟的形状是,由齿槽沟开口处到齿隔板的宽度逐渐变小,上牙齿槽沟最前端14比下牙的齿槽沟最前端15突出1~3mm。本实用新型所述铜镍钛记忆丝9横截面的尺寸为0.048cmx0.064cm~0.064cmx0.213cm。本实用新型所述唇屏4在上端中部和下端中部分别设有圆缓凹形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唇屏4在上端中部和下端中部分别有圆缓凹形10,避免了唇系带的损伤,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所述颊屏1可以放松口周肌肉群,尤其是口周轮匝肌和颊肌,达到维持肌肉正常肌力的目的,使唇、颊肌与舌肌的内外肌肉力量达到平衡,为上、下颌骨提供平衡的生长发育空间。所述舌珠2可以引导舌尖上抬至切牙乳头的正常舌体位置。所述舌屏6可以帮助纠正吐舌、吮指等不良习惯,与唇、颊屏的功能相辅相成,为牙槽骨提供平衡的生长发育空间。所述齿槽沟3是容纳上颌、下颌牙列的部分,弹性的硅树脂或聚氨酯可以引导拥挤和倾斜的牙列渐进性地进入齿槽沟3内。所述唇刺5在下唇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轻微的不适感,减少下唇的活动度,可以纠正咬下唇的不良习惯。所述气孔7在嘴唇紧闭用鼻呼吸时,起到辅助通气的功能,维持颊舌侧气压平衡,还可以利于唾液的流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齿隔板两端末段厚度比齿隔板中段的厚度小,可以实现在上下牙列自然咬合的状态下,前牙和后牙都与齿隔板有接触。硅树脂或聚氨酯制成的齿隔板和颊屏中埋有铜镍钛记忆丝,形变力范围内铜镍钛记忆丝有维持原型的特性,提高了齿隔板和颊屏的弹性,在本实用新型反复摘戴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损坏,保障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间,铜镍钛记忆丝横截面的尺寸为0.048cmx0.064cm~0.064cmx0.213cm,铜镍钛记忆丝埋在齿隔板和颊屏的长度根据齿隔板的宽度和长度选择不同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乳牙列和替牙列阶段的三种牙弓形态,如图6-9所示,根据不同的牙弓形态,如a尖圆形、b卵圆形、c方圆形,本实用新型可做出三种不同的牙弓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在牙颌畸形的早期阶段,以一种高效、美观、无痛、安全的口颌系统肌功能训练和咬合引导正畸矫治,对患者的口颌系统肌肉进行正常功能训练,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并对上下牙列的牙齿位置及上下牙列间的咬合关系进行正确引导,以减轻后期畸形的严重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