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用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7593发布日期:2020-04-21 17:4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妇产科用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妇产科用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百分之八十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一到两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目前,现有技术采用宫腔填塞球囊来进行止血。宫腔球囊由球囊、球囊导管、充盈接头、快速灌输组件、止回阀和一个注射器组成,其原理是在球囊未注入盐水或气体前,将球囊塞入宫内,用注射器将盐水注入球囊,或者将气体注入球囊,将球囊撑开,填满宫腔以压迫宫腔创面的血管。而且,压迫宫腔能刺激子宫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诱导宫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的宫腔球囊无法准确的控制气压或水压。例如,为了避免球囊破裂,采用逐渐增压膨胀球囊的方法,但是球囊膨胀速度较慢导致无法快速止血,而快速增压又会增加球囊破裂的风险。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591084u)公开了一种宫腔止血囊,涉及妇科技术领域。该宫腔止血囊,包括转接管和子宫气囊,所述转接管的上端与子宫气囊固定连通,所述转接管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气压表,所述进气管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止气阀,所述止气阀位于气压表的左侧,所述进气管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气压表的右侧。但是,该专利公开的宫腔止血囊采用自动泄压的方法来避免球囊破裂,保证球囊的气压处于安全范围内。自动泄压需要操作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计算泄压的阈值,然而患者的情况瞬息万变、病情复杂,单一的阈值判断不仅无法保证球囊处于泄压的安全范围内,也不可能适用每个不同状况的患者。而且,即使球囊内的压力处于阈值内,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对应的安全阈值不相同,因此球囊也可能会过度压迫病人子宫,导致病人宫腔创面扩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使得球囊能够可控的分级展开,并且能够通过分级展开,调整球囊展开的形状,使得球囊更加契合患者的宫腔,以便更好的压迫患者的宫腔创面。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妇产科用止血装置,至少包括导管以及包裹在所述导管外壁上的宫腔球囊。所述宫腔球囊内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若干子气囊。所述导管内设置有与所述若干子气囊一一对应连通的若干气道。所述若干气道按照互不连通以使得所述若干子气囊能够彼此独立展开的方式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若干子气囊至少包括第一子气囊、第二子气囊以及第三子气囊。所述第一子气囊设置在所述宫腔球囊内的远端。所述第三子气囊设置在所述宫腔球囊的近端。所述第二子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气囊和第三子气囊之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若干气道至少包括与第一子气囊连通的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子气囊连通的第二气道以及与所述第三子气囊连通的第三气道。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近端还设置有用于将宫腔内的血液聚集的充气囊体。所述充气囊体设置为充气膨胀后能够形成向所述导管近端凹陷的凹陷区域。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位于所述凹陷区域的中心。所述导管内设置有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导管横截面积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延伸至所述导管的近端的端面外。所述引流管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口。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相对所述引流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管的远端外。所述引流管按照其轴线与所述导管轴线重合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管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以及第三气道按照沿所述引流管的周向以彼此间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管内壁与所述引流管之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的被所述宫颈球囊覆盖区域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注入液体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若干子气囊的覆盖区域外。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开口至少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气囊与第二子气囊之间的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子气囊与第三子气囊之间的第二开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三子气囊与所述宫腔球囊近端之间的第三开口。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二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按照沿所述引流管的周向以彼此间隔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按照与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以及第三气道互不连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管内壁与所述引流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下一项或多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妇产科用止血装置通过若干子气囊能够分级展开宫颈球囊,从而能够在病情瞬息万变且病情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分别控制若干子气囊的展开来控制宫颈球囊的展开,便于控制宫腔球囊对宫腔的压力,避免宫腔球囊对患者子宫的过度压迫导致宫腔创面的扩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妇产科用止血装置通过若干子气囊展开宫腔球囊之后,可以通过控制若干子气囊内气体压力,部分调整宫腔球囊的形状以及对宫腔不同部位的压力,从而使得宫腔球囊能够契合不同患者的子宫形状,避免球囊部分区域过度压迫患者宫腔创面;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妇产科用止血装置通过若干子气囊能够实现快速固定宫颈球囊的功能,并且在若干子气囊固定之后通过开口来注入生理盐水充分扩展宫颈球囊,使得球囊能够与宫腔充分接触并产生均匀的压力,相比于直接注入生理盐水展开宫颈球囊,能够避免因液体晃动,导致宫腔球囊与宫腔创面的摩擦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导管2:宫腔球囊3:子气囊

4:气道5:充气囊体6:凹陷区域

11:引流管12:开口31:第一子气囊

32:第二子气囊33:第三子气囊41:第一气道

42:第二气道43:第三气道111:引流口

121:第一开口122:第二开口123:第三开口

131:第一通道132:第二通道133:第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妇产科用止血装置,至少包括导管1以及包裹在导管1外壁上的宫腔球囊2。优选地,导管1可以是中空的圆柱形管体。优选地,宫腔球囊2充分展开之后可以为椭圆形。优选地,导管1和宫腔球囊2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能够降低或排除异物反应,提高相容性。

优选地,宫腔球囊2内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若干子气囊3。子气囊3同样采用硅胶材料制作。子气囊3包裹在导管1的外壁上。宫颈球囊2和子气囊3可以采用粘合的方式与导管1连接,也可以采用加热一条成型的方式与导管1连接。如图1所示,若干子气囊3至少包括第一子气囊31、第二子气囊32以及第三子气囊33。第一子气囊31设置在宫腔球囊2内的远端。第三子气囊33设置在宫腔球囊2的近端。第二子气囊32设置在第一子气囊31和第三子气囊33之间。优选地,远端指的是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近端指的是靠近患者一端。优选地,导管1内设置有与若干子气囊3一一对应连通的若干气道4。如图1和图2所示,若干气道4至少包括与第一子气囊31连通的第一气道41、与第二子气囊32连通的第二气道42以及与第三子气囊33连通的第三气道43。通过该设置方式,通过分别向第一气道41、第二气道42以及第三气道43充气,能够使得第一子气囊31、第二子气囊32以及第三子气囊33能够彼此独立展开。例如,导管1伸入患者子宫之后,可以先向第一气道41充气,从而控制第一子气囊31展开。第一子气囊31展开的体积小于第二子气囊32以及第三子气囊33。优选地,气体可以是空气。第一子气囊31位于宫颈球囊2的远端,即靠近患者的宫颈口。第一子气囊31的与宫颈球囊2的远端的形状相契合,第一气囊31展开后与宫颈球囊2的内壁相互抵靠,从而在宫颈球囊2的远端部展开宫颈球囊2。通过先展开第一子气囊31可以避免宫颈球囊2从宫颈滑出。然后,分别向第二气道42和第三气道43通入气体,充分展开第二子气囊32和第三子气囊33,使得第二子气囊32和第三子气囊33分别与宫颈球囊2的内壁相互抵靠,从而快速展开宫颈球囊2。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固定宫颈球囊2。而且相对于直接注入生理盐水展开宫颈球囊2的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患者因改变体位导致生理盐水的晃动,从而使得宫颈球囊2摩擦患者的宫颈创面。

优选地,当第一子气囊31、第二子气囊32以及第三子气囊33充气固定宫颈球囊2后,可以通过分别改变第一子气囊31、第二子气囊32以及第三子气囊33内的气体压力,从而部分改变宫颈球囊2的形状。例如,通过减少第二子气囊32的压力,减少第二子气囊32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减少了宫颈球囊2的横截面的面积。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子宫形状,通过调整若干子气囊3的来调整宫颈球囊2的形状,从而避免宫颈球囊2过度压迫患者的宫颈创面。

优选地,导管1的被宫颈球囊2覆盖区域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注入液体的开口12。开口12位于若干子气囊3的覆盖区域外。如图1所示,开口12至少包括位于第一子气囊31与第二子气囊32之间的第一开口121、位于第二子气囊32与第三子气囊33之间的第二开口122以及位于第三子气囊33与宫腔球囊2近端之间的第三开口123。优选地,导管1内还设置有与第一开口121连通的第一通道131、与第二开口122连通的第二通道132以及与第三开口123连通的第三通道133。优选地,第一通道131、第二通道132以及第三通道133彼此间隔,互不连通。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分别向第一通道131、第二通道132以及第三通道133注入生理盐水,从而能够分别向宫颈球囊2的不同的区域注入生理盐水,能够根据患者的子宫形状,来扩展宫颈球囊2,使得宫颈球囊2能够充分契合患者的子宫,从而对患者的子宫产生均匀的压力。当按摩或者是压迫子宫收缩时,宫颈球囊2能够对宫壁产生均匀的反作用力,增强对宫颈创面的止血压迫作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导管1近端还设置有用于将宫腔内的血液聚集的充气囊体5。优选地,充气囊体5设置为充气膨胀后能够形成向导管1近端凹陷的凹陷区域6,如图1所示。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将子宫内的血液导向凹陷区域6。

优选地,导管1位于凹陷区域6的中心。导管1内设置有横截面积小于导管1横截面积的引流管11。优选地,引流管11为圆柱体。引流管11按照其轴线与导管11轴线重合的方式设置于导管1内。引流管11位于导管1的中心。引流管11相对引流口111的一端延伸至导管1的远端外。引流管11延伸至导管1的近端的端面外。引流管11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口111。通过该设置方式,凹陷区域6内的血液可以通过引流口111进入引流管11,从而排出患者体外。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气道41、第二气道42以及第三气道43按照沿引流管11的周向以彼此间隔的方式设置于导管1内壁与引流管11之间。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气道41、第二气道42以及第三气道43位于导管1内壁与引流管11之间。第一气道41、第二气道42以及第三气道43彼此间隔,互不连通。优选地,第一通道131、第二通道132以及第三通道133设置于导管1内壁与引流管11之间。优选地,第一通道131、第二通道132以及第三通道133按照沿引流管11的周向以彼此间隔的方式设置。优选地,第一通道131、第二通道132以及第三通道133与若干气道4互不连通。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气道41、第二气道42以及第三气道43位于引流管11的一侧。第一通道131、第二通道132以及第三通道133位于引流管11的另一侧。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论述。

导管1通过患者引导进入患者子宫之后,首先向第一子气囊31充气,部分展开宫颈球囊2,避免宫颈球囊2从患者的宫颈滑出。然后,向充气囊体5充气,从而形成凹陷区域6,使得患者子宫内的血液可以通过引流管11排出患者体外。然后,分别向第二子气囊32和第三子气囊33充气,从而展开宫颈球囊2。由于,第一子气囊31、第二子气囊32和第三子气囊33采用彼此间隔相互独立的第一气道41、第二气道42和第三气道43,因此可以分别控制若干子气囊3的展开来控制宫颈球囊2的展开,便于控制宫腔球囊2对宫腔的压力,避免宫腔球囊对患者子宫的过度压迫导致宫腔创面的扩大。而且可以通过控制若干子气囊3内气体压力,部分调整宫腔球囊2的形状以及对宫腔不同部位的压力,从而使得宫腔球囊2能够契合不同患者的子宫形状,避免球囊部分区域过度压迫患者宫腔创面。此外,在若干子气囊3固定之后通过开口12来注入生理盐水充分扩展宫颈球囊2,使得球囊2能够与宫腔充分接触并产生均匀的压力,相比于直接注入生理盐水展开宫颈球囊2,能够避免因液体晃动,导致宫腔球囊与宫腔创面的摩擦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