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热灸贴及具有它的热灸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2518发布日期:2020-04-14 20:1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自发热灸贴及具有它的热灸绑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热灸贴及具有它的热灸绑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由此,各种保健、理疗手段也相继出现,其中,热灸成为近年来受到消费者偏爱的保健方式。

热灸贴又名暖灸贴,在市场上逐渐流行的一种可代替传统灸疗的产品。特点是发热时间长(十二小时左右),操作极其简便,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症状。相关技术中的热灸贴,为了提高理疗保健效果,一般将药液涂抹至热灸贴上,再将热灸贴贴至人体体表上,这种将药液涂抹至热灸贴上的方式,其操作繁琐,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发热灸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灸绑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发热灸贴,包括:

自发热底层;

药液层,所述药液层设在所述自发热底层上,所述药液层包括多个药液颗粒,每个所述药液颗粒包括爆珠及封装在所述爆珠内的药液,所述爆珠被挤压后可破裂,以使所述药液流出;

覆盖面层,所述覆盖面层覆盖所述药液层且与所述自发热底层粘接,所述覆盖面层为透气布料,以使所述药液层流出的药液通过所述覆盖面层渗透至人体体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发热灸贴,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挤压该自发热灸贴,使得爆珠破裂,则其内部的药液即可的流出,流出的药液通过覆盖面层渗透至人体体表,如此,对于使用者而言,无需单独购买药液,以及无需进行取出药液、打开药液、倒出药液等操作,其使用操作更加方便。此外,相关技术中,采用精油倾倒涂抹到表面的方式,本申请中,药液经由覆盖面层由内向外渗出,避免药液沾染衣物等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自发热热灸绑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药液层还包括吸收垫,所述吸收垫设在所述自发热底层上,多个所述药液颗粒设在所述吸收垫上,以使流出的所述药液被所述吸收垫吸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收垫的中央设有凹槽,多个所述药液颗粒设在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药液层还包括遮挡布片,所述遮挡布片与所述吸收垫粘接,以将多个所述药液颗粒限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遮挡布片为透气布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发热底层与所述爆珠之间设有硬质板,以使使用者挤压所述自发热灸贴时,所述爆珠与所述硬质板相互挤压而破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发热底层具有底面及顶面,所述药液层设在所述顶面;

所述自发热灸贴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在所述底面,所述粘接层具有与所述覆盖面层相背对的粘接面,用以将所述自发热灸贴粘接至载体上,所述粘接面上设有离型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发热底层包括无纺布袋及填充在所述无纺布袋内的自发热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密封外包,所述自发热灸贴无氧密封于所述密封外包内。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灸绑带,包括:

束缚带,所述束缚带适于绑至载体或人体上,所述束缚带上设有口袋;

如上所述的自发热灸贴,所述自发热灸贴适于装入至所述口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灸绑带,其使用时,将自发热灸贴装入至束缚带的口袋中,并通过束缚带绑至载体或人体上,如此,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将热灸贴通过胶布粘接至人体的方式,其使用更加方便灵活,适用性强,可以对人体的一些不便于粘贴的特殊位置进行热灸,例如头部、臀部等,此外,可以避免胶布接触人体造成的过敏问题,撕贴时的疼痛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口袋上设有一镂空窗口,用以显露所述自发热灸贴的所述覆盖面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发热热灸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发热热灸绑带中自发热灸贴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发热热灸绑带中自发热灸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自发热灸贴100;

自发热底层10;

自发热材料101;

无纺布袋102;

药液层11;

药液颗粒111;

爆珠1111;

药液1112;

吸收垫112;

凹槽1121;

遮挡布片113;

覆盖面层12;

硬质板13;

粘接层14;

离型膜141;

束缚带200;

透气布带201;

口袋2011;

第一弹性带202;

第二弹性带203;

第一连接件204;

第二连接件205。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发热灸贴100。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发热灸贴100,包括自发热底层10、药液层11及覆盖面层12。

具体地,自发热底层10在与空气接触后可释放热量。

药液层11设在所述自发热底层10上,所述药液层11包括多个药液颗粒111,每个所述药液颗粒111包括爆珠1111及封装在所述爆珠1111内的药液1112,所述爆珠1111被挤压后可破裂,以使所述药液1112流出。

也就是说,药液1112封装在爆珠1111中形成药液颗粒111,在使用时,挤压自发热灸贴100,则爆珠1111受压后破裂,爆珠1111内的药液1112即可流出,其使用非常方便,并且,通过爆珠1111封装药液1112,可以确保药液1112不会泄漏等问题,而爆珠1111破裂后,药液1112能够非常方便的流出。

覆盖面层12覆盖所述药液层11且与所述自发热底层10粘接,所述覆盖面层12为透气布料,以使所述药液层11流出的药液1112通过所述覆盖面层12渗透至人体体表。

也就是说,药液层11位于自发热底层10和覆盖面层12之间,爆珠1111流出的药液1112可以通过覆盖面层12渗透至人体表面。

在使用时,将自发热灸贴100可以通过绑带或其他固定件固定至载体上,例如枕头、坐垫等,或者可以直接绑至人体体表,再自发热灸贴100挤压,使得药液层11中的爆珠1111破裂,其内部的药液1112通过覆盖面层12渗透至人体体表。此外,自发热底层10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逐渐释放热量,释放的热量可以加热药液1112及人体体表,如此,人体组织吸收药液1112并进行热灸,可以达到良好理疗保健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发热灸贴100,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挤压该自发热灸贴100,使得爆珠1111破裂,则其内部的药液1112即可的流出,流出的药液1112通过覆盖面层12渗透至人体体表,如此,无需单独购买药液,以及无需进行取出药液、打开药液、倒出药液等操作,其使用操作更加方便。此外,相关技术中,采用精油倾倒涂抹到表面的方式,本申请中,药液经由覆盖面层由内向外渗出,避免药液沾染衣物等问题。

此外,爆珠1111一般采用可降解的明胶等可降解材质制成,可有效减少精油常用的玻璃瓶、塑料盖废弃后对环境的污染。

参照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药液层11还包括吸收垫112,所述吸收垫112设在所述自发热底层10上,多个所述药液颗粒111设在所述吸收垫112上,以使流出的所述药液1112被所述吸收垫112吸收。

也就是说,当药液层11的爆珠1111破裂后,爆珠1111内的药液1112流出至吸收垫112上,吸收垫112吸收药液1112,在自发热底层10释放热量时,吸收垫112上的药液1112分子逐渐渗透至人体表面,如此,可以达到长时间持续的药液1112热灸效果,防止爆珠1111破裂后药液1112大量流向覆盖面层12,而造成人体表面的药液1112过多,持续时间短等问题。

有利地,吸收垫112的中央设有凹槽1121,多个所述药液颗粒111设在所述凹槽1121内,如此,一方面,在爆珠1111破裂时,爆珠1111内流出的药液1112可以向四周扩散,进而快速地被吸收垫112充分吸收,另一方面,吸收垫112具有一定的厚度,爆珠1111位于凹槽1121内时,可以对爆珠111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在非使用状态下受到挤压而使爆珠1111破裂等问题。

较佳的,爆珠1111的直径略小于环形吸收棉的厚度,如此,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爆珠1111意外被挤压破裂的问题,也能够使得爆珠1111能够封装所需量的药液1112,同时,还能够在使用时能够方便使用者挤压使其破裂。

参照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药液层11还包括遮挡布片113,所述遮挡布片113与所述吸收垫112粘接,以将多个所述药液颗粒111限定在所述凹槽1121内,所述遮挡布片113为透气布料。

也就是说,多个药液颗粒111位于遮挡布片113和吸收垫112之间,如此,一方面,遮挡布片113可以将药液颗粒111固定在吸收垫112的凹槽1121中,在加工制造中,先将药液颗粒111放置于吸收垫112的凹槽1121中,再将遮挡布片113粘接至吸收垫112上,即可形成精油层,最后,再将药液层11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自发热底层10上,其生产加工更加方便,且可以对爆珠1111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遮挡布片113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吸收药液1112,由于覆盖面层12覆盖在遮挡布片113上方,所以,遮挡布片113上的药液1112可以通过覆盖面层12渗透至人体体表,由此,利用遮挡布片113的吸液能力,可以提高药液1112的渗透效果。

参照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发热底层10与所述爆珠1111之间设有硬质板13,以使使用者挤压所述自发热灸贴100时,所述爆珠1111与所述硬质板13相互挤压而破裂。

其中,硬质板13可以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片状物,例如硬纸板、塑料板或金属片等,如此,在使用者挤压所述自发热灸贴100时,爆珠1111与所述硬质板13相互挤压,可以使得爆珠1111更容易破裂。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发热底层10具有底面及顶面,所述药液层11设在所述顶面;自发热灸贴100还包括粘接层14,所述粘接层14设在所述底面,所述粘接层14具有与所述覆盖面层12相背对的粘接面,用以将所述自发热灸贴100粘接至载体上,所述粘接面上设有离型膜141。

相关技术中,热灸贴一般采用粘贴的方式直接粘贴在人体体表上,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撕贴疼痛以及烫伤等问题。此外,对于一些特殊部位,不便于粘贴,因此,无法利用热灸贴对这些部位进行热灸理疗。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自发热底层10的底面设置粘接层14,在使用时,可以利用该粘接层14直接粘贴至载体上,例如直接粘贴在衣物上,而衣物穿在人体上时,该自发热灸贴100即可与人体接触,如此,其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可以避免胶布接触人体造成的过敏问题,撕贴时的疼痛等问题。此外,这种方式,还可以对一些不便于粘贴的位置,进行热灸,例如头部、臀部等位置。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发热底层10包括无纺布袋102及填充在所述无纺布袋102内的自发热材料101。示例性的,自发热材料101一般可以包括铁粉、活性炭、食盐及水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在与空气接触时,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释放热量。

也就是说,自发热底层10主要由无纺布袋102和位于其内部的自发热材料101组成,空气能够透过无纺布袋102与其内部的自发热材料101接触,使得自发热材料101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进而释放出热量,并且,这种反应释放的热量,温度不会过高,适合人体热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外包(未示出),所述自发热灸贴100无氧密封于所述密封外包内。其中,密封外包可以采用塑料袋或盒等。

由于自发热底层10和空气接触之后即可发生氧化反应而释放热量,所以,在自发热灸贴100制作完成后,将其放置于密封外包内进行无氧密封。而在使用时,拆开密封外包即可,此时,自发热灸贴100即可暴露在空气中,自发热底层10即可与空气接触,其内部的自发热材料101与氧气反应而释放热量,如此,可以确保确保在非使用状态,自发热底层10不会与空气接触而发热。

参照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灸绑带,包括束缚带200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自发热灸贴100,其中,束缚带200适于绑至载体或人体上,所述束缚带200上设有口袋2011;自发热灸贴100适于装入至所述口袋2011内。也就是说,束缚带200可以绑至载体(例如枕头、坐垫、座椅等)或人体上,束缚带200上的口袋2011用于放置自发热灸贴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灸绑带,其使用时,将自发热灸贴100装入至束缚带200的口袋2011中,并通过束缚带200绑至载体或人体上,如此,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将热灸贴通过胶布粘接至人体的方式,其使用更加方便灵活,适用性强,可以对人体的一些不便于粘贴的特殊位置进行热灸,例如头部、臀部等,此外,可以避免胶布接触人体造成的过敏问题,撕贴时的疼痛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束缚带200替代胶布固定或者胶布粘向衣物,避免胶布带来的过敏风险和用完取下时粘住毛发时的撕拉疼痛感。此外,束缚带200替代胶布可以用于绑在枕头、座椅或垫上,结合自发热灸贴增温,使药液的香薰治疗应用更方便更加广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口袋2011上设有一镂空窗口(未示出),用以显露所述自发热灸贴100的所述覆盖面层12,如此,在使用时,将自发热灸贴100装入至口袋2011内,并使得自发热灸贴100的覆盖面层12显露在该镂空窗口中,再将束缚带200绑至载体或人体上,人体体表即可与自发热灸贴100的覆盖面层12接触,方便药液1112向人体体表渗透。

有利地,束缚带20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弹性,如此,束缚带200在绑至载体或人体上时,更加方便,不易松脱,并且,能够使得束缚带200上的自发热灸贴100紧贴于人体表面,确保自发热灸贴100上药液1112和热量的有效传递。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束缚带200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204,所述束缚带20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205,所述第一连接件204在所述束缚带200的所述一端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二连接件205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4可拆卸连接。

如此,在使用时,将束缚带200缠绕至载体或人体上之后,利用束缚带200两端的第一连接件204与第二连接件205相连接,即可使得束缚带200束缚至载体或人体上,其使用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件204和第二连接件205可以采用子母扣或者魔术贴等。

更为具体地,束缚带200包括透气布带201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透气布带201两端的第一弹性带202及第二弹性带203,所述第一连接件204设在所述第一弹性带20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05设在所述第二弹性带203上,口袋2011设在透气布带201上。

如此,在该束缚带200绑至载体或人体后,第一弹性带202和第二弹性带203可以提供弹力,使得透气布带201紧贴在载体或人体上,而透气布带201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可以使得其使用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