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急救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3163发布日期:2020-04-07 21:2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急救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急救毯。



背景技术:

急救毯一般用锡箔纸或铝膜做成,分为双面金色,双面银色和金银两面三种,具有保暖御寒防晒等作用;还有一个名称叫防晒毯,或防寒毯;急救毯韧性好、轻便、柔软、可塑性强,所以受到人们广泛的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急救毯也被当做担架来进行使用,使用时需要四到六个人拽住急救毯的四个角以及毯边中部同时进行拎起,这种操作需要的人力过多,且在急救时也会造成不便,不便于人们更好的进行使用,无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能够使得急救毯更加便于人们进行使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急救毯,来解决如何能够使得急救毯更加便于人们进行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使用的急救毯,包括急救毯本体,所述急救毯本体的一侧边安装有条形壳体,所述条形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的内部安装有收卷轴,所述条形壳体靠近所述急救毯本体的一侧边开设有开口,且所述急救毯本体靠近所述条形壳体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开口并延伸至所述空腔结构内与所述收卷轴固定连接,所述收卷轴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连接轴,所述条形壳体的顶部与底部与所述连接轴相对应的位置均安装有握杆一,且所述握杆一均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收卷轴连接,所述急救毯本体远离所述条形壳体的一侧边安装有条形杆,且所述条形杆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握杆二,所述急救毯本体由内层、底层以及顶层构成,且所述内层的内部开设有充气腔,所述急救毯本体靠近所述条形杆的一角边安装有充气头,且所述充气头与所述充气腔联通。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杆与所述条形壳体的大小相同,且所述条形杆为实心杆体。

作为优选,所述握杆一与所述握杆二上均套设有防滑橡胶套。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杆靠近所述急救毯本体的一侧边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条形杆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急救毯本体靠近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边安装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条。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壳体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开口的内侧安装有橡胶保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壳体的外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条,且所述固定条上均安装有魔术贴条。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杆的外侧且与所述固定条相对应的位置均安装有套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通过所述条形壳体与所述握杆一以及所述条形杆与所述握杆二的互相作用,能够使得所述急救毯本体在进行急救时,能够更好的进行操作,且能够节省人力,更加便于人们进行使用。

2、通过所述充气腔与所述充气头的互相作用,能够在对所述急救毯本体进行使用时,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充气,便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通过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如何能够使得急救毯更加便于人们进行使用的问题,使得人们在使用急救毯进行急救时,能够使用最少的人力将被救人员进行抬起,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加便于使用,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条形壳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急救毯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急救毯本体;2、条形壳体;3、空腔结构;4、收卷轴;5、开口;6、连接轴;7、握杆一;8、条形杆;9、握杆二;10、内层;11、底层;12、顶层;13、充气腔;14、充气头;15、防滑橡胶套;16、连接块;17、卡槽;18、卡条;19、橡胶保护套;20、固定条;21、魔术贴条;22、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急救毯,包括急救毯本体1,所述急救毯本体1的一侧边安装有条形壳体2,所述条形壳体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结构3,所述空腔结构3的内部安装有收卷轴4,所述条形壳体2靠近所述急救毯本体1的一侧边开设有开口5,通过所述收卷轴4能够很好的将所述急救毯本体1收入到所述条形壳体2的内部,同时也便于所述急救毯本体1的拉出进行使用,在所述急救毯本体1靠近所述条形壳体2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开口5并延伸至所述空腔结构3内与所述收卷轴4固定连接,所述收卷轴4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连接轴6,所述条形壳体2的顶部与底部与所述连接轴6相对应的位置均安装有握杆一7,且所述握杆一7均通过所述连接轴6与所述收卷轴4连接,所述急救毯本体1远离所述条形壳体2的一侧边安装有条形杆8,且所述条形杆8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握杆二9,通过所述条形壳体2与所述握杆一7以及所述条形杆8与所述握杆二9的互相作用,能够使得所述急救毯本体1在进行急救时,能够更好的进行操作,且能够节省人力,更加便于人们进行使用,所述急救毯本体1由内层10、底层11以及顶层12构成,且所述内层10的内部开设有充气腔13,所述急救毯本体1靠近所述条形杆8的一角边安装有充气头14,且所述充气头14与所述充气腔13联通,通过所述充气腔13与所述充气头14的互相作用,能够在对所述急救毯本体1进行使用时,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充气,便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二,如图1、4所示,所述条形杆8与所述条形壳体2的大小相同,且所述条形杆8为实心杆体;大小相同能够使得整体达到对称的美感,同时也便于体现出规整性,便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施例三,如图1、2所示,所述握杆一7与所述握杆二9上均套设有防滑橡胶套15;通过所述防滑橡胶套15能够达到很好的防滑效果,便于人们能够更好的进行所述握杆一7以及所述握杆二9的握紧,能够达到更好的受力,从而更好的便于人们进行使用。

实施例四,如图1、4所示,所述条形杆8靠近所述急救毯本体1的一侧边安装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远离所述条形杆8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7;所述急救毯本体1靠近所述连接块16的一侧边安装有与所述卡槽17相适配的卡条18;通过所述卡条18与所述卡槽17的互相作用,能够使得所述急救毯本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与所述条形杆8的脱离以及对接,便于人们能够更好的根据需要来进行选择性使用。

实施例五,如图2、4所示,所述条形壳体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开口5的内侧安装有橡胶保护套19;所述橡胶保护套19能够有效在所述急救毯本体1从所述条形壳体2内拉出或者收进时,对其边缘进行保护,防止了便于刮破的情况发生,便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

实施例六,如图1所示,所述条形壳体2的外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条20,且所述固定条20上均安装有魔术贴条21;所述条形杆8的外侧且与所述固定条20相对应的位置均安装有套环22;使用时通过将所述固定条20穿过所述套环22,然后对所述固定条20进行对折,通过所述固定条20上的所述魔术贴条21进行固定收紧,能够有效对所述急救毯本体1上的被救人员进行固定,防止在急救的过程中发生掉落,便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通过拉动所述条形杆8在所述连接轴6的作用下,将所述急救毯本体1从所述条形壳的内部进行拉出,然后将被救人员放置于所述急救毯本体1上,拉动所述固定条20将其从所述套环22内穿过,然后对折穿过所述套环22的固定条,通过所述魔术贴条21的作用进行拉紧固定,然后两名急救人员一前一后分别同时握住所述握杆一7与所述握杆二9,将被救人员进行抬起;由于所述急救毯本体1由内层10、底层11以及顶层12构成,且所述内层10的内部开设有充气腔13,所述急救毯本体1靠近所述条形杆8的一角边安装有充气头14,且所述充气头14与所述充气腔13联通,人们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进行充气使用;此外通过所述卡条18与所述卡槽17的互相作用,能够使得所述急救毯本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与所述条形杆8的脱离以及对接,便于人们能够更好的根据需要来进行选择性使用。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