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9085发布日期:2020-04-21 17:5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护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上世纪90年代提出保护新生儿体温的“暖链”概念,其中就要求对新生婴儿采取保暖转运措施,特别是早产儿等特殊婴儿。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婴儿转运保暖措施采用较多的有封闭式包裹、保暖床垫、袋鼠式保暖等,另外现有的转运方式中,国外发达国家通常采用婴儿专用转运箱,但一方面其通常利用微波炉加热软包液体或者使用热水袋等方式为箱内床垫提供热源,持续时间较短且温度难以控制,另一方面婴儿专用转运箱价格昂贵且体积较大,其箱盖打开以及转运收纳都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车体内保持温度恒定且使婴儿舒适安全,另外滑盖式设计方便医护人员打开闭合,转运方便,并且车体可升降可以有效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滑盖式可升降保温婴儿转运车,包括车体、第一滑盖、第二滑盖、升降支撑杆、滚轮架和滚轮,所述车体上侧设有第一滑盖和第二滑盖,所述车体下侧设有升降支撑杆,且所述升降支撑杆下端与滚轮架固连,在滚轮架上设有滚轮,所述车体内壁设有水床壁,所述车体内部设有床垫,在所述床垫上设有放置婴儿的凹陷部,且所述凹陷部两侧设有保暖被,在所述车体下部设有控制模块和蓄电池,所述水床壁内设有温控器和电加热片,所述蓄电池、温控器、电加热片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床垫内的凹陷部包括头部凹陷、肩部凹陷和躯干臀部凹陷,其中头部凹陷呈圆环设计,肩部凹陷高度高于头部凹陷和躯干臀部凹陷。

所述第一滑盖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一滑轴置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滑盖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二滑轴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

闭合时所述第一滑盖和第二滑盖向车体内相对移动直至相抵,且所述第二滑盖高度高于第一滑盖。

所述第一滑盖和第二滑盖均为透明盖。

所述车体外侧设有操作显示屏和充电口,所述操作显示屏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充电口通过线路与所述蓄电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车体内的床垫上设有仿造母体子宫怀抱设计的凹陷部,使婴儿舒适安全,另外凹陷部两侧设有保暖被,并且车体内壁设有水床壁保证车体整体温度恒定,另外当水床壁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车体内的控制模块控制蓄电池给水床壁内的电加热片通电加热,以保证水床壁温度。

2、本实用新型在车体上侧设有两个滑盖,且每个滑盖上均设有滑槽,车体外侧设有滑轴分别对应于各个滑盖上的滑槽,一方面滑盖通过滑槽和滑轴配合不会脱离车体,另一方面滑盖通过滑槽和滑轴配合限定移动路径,方便医护人员打开和关闭滑盖,另外两个滑盖闭合后由于高度不同,在两个滑盖之间形成间隙保证车体内通风,并且两个滑盖均为透明滑盖,方便医护人员实时观察车体内的婴儿情况。

3、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下侧设有可升降支撑杆,不使用时,车体整体下降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另外车体下侧的升降支撑杆和减震滚轮配合还可以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车体内的床垫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车体内放入婴儿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车体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滑盖关闭过程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车体下降时的示意图。

其中,1为车体,101为操作显示屏,102为充电口,2为第一滑盖,201为第一滑槽,202为第一滑轴,3为第二滑盖,301为第二滑槽,302为第二滑轴,4为保暖被,5为升降支撑杆,6为滚轮,7为滚轮架,8为床垫,801为头部凹陷,802为肩部凹陷,803为躯干臀部凹陷,9为水床壁,10为隔板,11为控制模块,12为温控器,13为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1、第一滑盖2、第二滑盖3、升降支撑杆5、滚轮架7和滚轮6,所述车体1上侧设有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所述车体1下侧设有升降支撑杆5,且所述升降支撑杆5下端与滚轮架7固连,在滚轮架7上设有滚轮6,如图2~4所示,所述车体1内壁设有水床壁9,所述车体1内部设有床垫8,在所述床垫8上设有放置婴儿的凹陷部,且所述凹陷部两侧设有保暖被4,在所述车体1内设有一个绝缘的隔板10,床垫8置于所述隔板10上,所述隔板10下侧的车体1内设有控制模块11和蓄电池13,所述水床壁9内充满水且设有温控器12和电加热片,所述蓄电池13、温控器12和电加热片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模块11相连,且电加热片和控制模块11之间的线路穿过水床壁9的位置设有密封圈保证密封,以防止水床壁9内的水泄露,所述温控器12用于实时监测水床壁9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温控器12发出信号给控制模块11,所述控制模块11控制所述蓄电池13为水床壁9内的电加热片供电加热,以保证水床壁9温度,当加热到设定温度后,所述温控器12发出信号使控制模块11控制所述蓄电池13停止为电加热片加热,另外所述蓄电池13也为控制模块11等其他元件供电,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述温控器12、控制模块11、蓄电池13及电加热片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床壁9采用水床专用pvc制成,具有抗拉伸、抗老化、耐寒、耐热、耐冲击、抗强压等特性,床体承载能力1000kg以上,超强防爆裂漏水设计,万一扎破洞也只是微微渗漏,不会出现爆裂现象,正常使用期为10年以上。

如图2~3所示,所述床垫8内的凹陷部包括头部凹陷801、肩部凹陷802和躯干臀部凹陷803,其中头部凹陷801呈圆环设计,符合婴儿头部发育要求,肩部凹陷802高度要高于头部凹陷801和躯干臀部凹陷803,肩部抬高设计可防止羊水反流误吸,躯干臀部凹陷803可以使婴儿的双手更贴近自己的脸部,卷缩身体更像在母体子宫里一样,减少散热,避免婴儿体表温度的流失,整个床垫8内的凹陷部设计仿造母体子宫怀抱,使婴儿舒适,温暖安全。

如图2~3所示,所述凹陷部两侧设有保暖被4,婴儿放入床垫8凹陷部后,两侧保暖被4折入车体1内盖住婴儿并起到保暖作用,另外车体1内壁为温度可控的水床壁9,可以提高车体1的整体温度,且保证车体1内恒温。

如图1~3和图5所示,所述车体1上侧设有两个滑盖,其中第一滑盖2上设有第一滑槽201,车体1上设有第一滑轴202置于所述第一滑槽201中,第二滑盖3上设有第二滑槽301,车体1上设有第二滑轴302置于所述第二滑槽301中。滑盖打开时,所述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分别向车体1两端移动,且所述第一滑轴202不会脱离第一滑槽201,第二滑轴302不会脱离第二滑槽301,从而保证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不会脱离车体1,滑盖闭合时,所述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分别通过第一滑轴201和第二滑轴301限定路径向车体1内相对移动直至相抵闭合。本实用新型车体1采用滑盖设计,打开闭合都很方便,并且两个滑盖既可以保证车体1内的温度,同时也避免车体1在转运时暴露,另外如图1所示,闭合时所述第二滑盖3高度高于第一滑盖2,这样便在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之间形成通风空隙保证车体1内空气流通。所述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均为透明盖,医护人员可以实时观察车体1内的婴儿情况。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车体1下侧设有升降支撑杆5,当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车体1可以整体下降以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收纳。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支撑杆5采用液压伸缩筒,所述滚轮6采用减震滚轮,便于收纳同时也能够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所述液压伸缩筒和减震滚轮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并且所述液压伸缩筒的控制单元设于车体1内的隔板10下侧并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模块11相连,所述控制模块11可以控制液压伸缩筒伸缩。

如图1所示,在所述车体1外侧设有操作显示屏101和充电口102,所述操作显示屏101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模块11相连,所述操作显示屏101可以实时显示车体1内水床壁9温度,另外在所述操作显示屏101上设有多个触摸操作键,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触摸所述操作显示屏101控制调整车体1内水床壁9温度以及控制车体1升降。所述充电口102通过线路与所述蓄电池13相连,所述充电口102用于给蓄电池13充电,另外所述操作显示屏101通过所述蓄电池13供电并且会实时显示蓄电池13剩余电量情况。所述操作显示屏101和充电口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向两侧移动打开,医护人员将婴儿放置于床垫8上的凹陷部中,所述凹陷部仿造母体子宫怀抱,使婴儿舒适,温暖安全,婴儿放入后,医护人员将凹陷部两侧的保暖被4折入车体1内并盖住婴儿,另外所述车体1内的水床壁9使整个车体1内温度恒定,若水床壁9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水床壁9内的温控器12会发出信号给控制模块11,所述控制模块11控制所述蓄电池13为水床壁9内的电加热片供电加热,婴儿放入车体1后,医护人员推动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向车体1内相对移动将车体1上侧闭合,既可以保证车体1内的温度,同时也避免车体1在转运时暴露,操作简单方便,另外所述第二滑盖3高度高于第一滑盖2,这样便在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之间形成通风空隙保证车体1内空气流通,所述第一滑盖2和第二滑盖3均为透明盖,医护人员可以实时观察车体1内的婴儿情况,滑盖闭合后,医护人员即可推动车体1实现婴儿转运。另外如图1所示,在车体1外侧设有操作显示屏101和充电口102,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触摸所述操作显示屏101控制调整车体1内水床壁9温度以及控制车体1升降,所述充电口102用于给蓄电池13充电,另外在所述操作显示屏101上也会实时显示蓄电池13剩余电量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