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4705发布日期:2020-04-21 19:2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行业中,经常会利用到各种体位垫,用于将患者至于不同的体位,以方便进行手术或者进行包扎牵引。例如,一般的体位垫包括仿形靠设板与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地面或者床体上,所述仿形靠设板倾斜地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仿形靠设板用于支撑患者身体。然而,由于仿形靠设板位置固定,无法适应身高较矮的人,因此使得其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较为方便的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包括体位垫组件、坐垫体以及冷敷套组件,所述体位垫组件包括支撑底板、弧形靠垫板、弹性模组与气囊,所述弧形靠垫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的一端,另一端通过所述弹性模组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另一端,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弧形靠垫板之间,所述气囊与气泵连接,所述坐垫体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的一端,所述冷敷套组件包括大腿套体、小腿套体与冷敷液体泵,所述大腿套体连接于所述坐垫体上,用于套箍于患者的大腿上,所述小腿套体连接于所述小腿套体上,用于套箍于患者的小腿上,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内均形成有冷敷腔,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均与所述冷敷液体泵连接,所述冷敷液体泵用于向所述大腿套体的冷敷腔及所述小腿套体的冷敷腔内泵入冷敷液体,用于实施冷敷作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均为圆筒状套体,所述大腿套体的内径大于所述小腿套体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内均设置有冷敷层,所述冷敷层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所述大腿套体的内径沿朝向所述小腿套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小腿套体的内径沿远离所述大腿套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小腿套体的端部设置有收束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收束带为弹性带体,其上设置有褶皱部,所述褶皱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小腿套体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腿套体与所述小腿套体通过多个连接绳连接,所述多个连接绳围绕患者的下肢周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连接绳均为弹性绳,所述连接绳的长度方向沿患者的下肢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靠垫板上形成有拱起凸面,所述拱起凸面邻近所述坐垫体,所述拱起凸面远离所述坐垫体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倾斜下降面,所述倾斜下降面朝远离所述坐垫体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下降面的长度大于所述拱起凸面的长度,所述拱起凸面的最高点处形成有柔性缓冲区域。

一种如上所述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翻转展开所述坐垫板与所述弧形靠垫板,使患者坐设于所述坐垫板上,并倚靠于所述弧形靠垫板上;将患者腰部贴设于所述弧形靠垫板的拱起凸面上,并将肩部平铺于所述弧形靠垫板的倾斜下降面上;启动气泵对所述气囊充气,以顶起所述弧形靠垫板,使得所述弧形靠垫板克服所述弹性模组的拉力而转动,并顶持患者的后背;将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依次套设于患者的下肢上;以及启动所述冷敷液体泵向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内泵入冷敷液体,以对患者下肢实施冷敷作业。

所述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在使用时,先翻转展开所述坐垫板与所述弧形靠垫板,使患者坐设于所述坐垫板上,并倚靠于所述弧形靠垫板上,将患者腰部贴设于所述弧形靠垫板上;启动气泵对所述气囊充气,以顶起所述弧形靠垫板,使得所述弧形靠垫板克服所述弹性模组的拉力而转动,并顶持患者的后背,以调整所述仿形靠垫板至较为舒适的位置;将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依次套设于患者的下肢上;启动所述冷敷液体泵向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内泵入冷敷液体,以对患者下肢实施冷敷作业。由于在所述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中,设置了气泵、气囊与弹性模组,因此可以利用所述弹性模组为所述弧形靠垫板提供弹性力,而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的组合则使得所述弧形靠垫板的倾斜角度能够改变,以适应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所述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冷敷套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冷敷套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套箍步骤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例如,所述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包括体位垫组件、坐垫体以及冷敷套组件。例如,所述体位垫组件包括支撑底板、弧形靠垫板、弹性模组与气囊。例如,所述弧形靠垫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的一端,另一端通过所述弹性模组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另一端,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弧形靠垫板之间。例如,所述气囊与气泵15连接,所述坐垫体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的一端,所述冷敷套组件包括大腿套体、小腿套体与冷敷液体泵,所述大腿套体连接于所述坐垫体上,用于套箍于患者的大腿上。例如,所述小腿套体连接于所述小腿套体上,用于套箍于患者的小腿上,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内均形成有冷敷腔,所述大腿套体及所述小腿套体均与所述冷敷液体泵连接。例如,所述冷敷液体泵用于向所述大腿套体的冷敷腔及所述小腿套体的冷敷腔内泵入冷敷液体,用于实施冷敷作业。

请参阅图1,一种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包括体位垫组件10、坐垫体20以及冷敷套组件30,体位垫组件10包括支撑底板11、弧形靠垫板12、弹性模组13与气囊14,弧形靠垫板1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底板11的一端,另一端通过弹性模组13连接于支撑底板11的另一端,气囊14设置于支撑底板11与弧形靠垫板12之间,气囊14与气泵15连接,坐垫体20设置于支撑底板11的一端,冷敷套组件30包括大腿套体31、小腿套体32与冷敷液体泵(图未示),大腿套体31连接于坐垫体20上,用于套箍于患者的大腿上,小腿套体32连接于小腿套体32上,用于套箍于患者的小腿上,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之间的间隙露出膝盖,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内均形成有冷敷腔,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均与冷敷液体泵连接,冷敷液体泵用于向大腿套体31的冷敷腔及小腿套体32的冷敷腔内泵入冷敷液体,用于实施冷敷作业。

例如,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在使用时,先翻转展开坐垫板与弧形靠垫板12,使患者坐设于坐垫板上,并倚靠于弧形靠垫板12上,将患者腰部贴设于弧形靠垫板12上;启动气泵15对气囊14充气,以顶起弧形靠垫板12,使得弧形靠垫板12克服弹性模组13的拉力而转动,并顶持患者的后背,以调整仿形靠垫板至较为舒适的位置;将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依次套设于患者的下肢上;启动冷敷液体泵向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内泵入冷敷液体,以对患者下肢实施冷敷作业。由于在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中,设置了气泵15、气囊14与弹性模组13,因此可以利用弹性模组13为弧形靠垫板12提供弹性力,而气泵15与气囊14的组合则使得弧形靠垫板12的倾斜角度能够改变,以适应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例如,为了便于绑缚患者的下肢以进行冷敷作业,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均为圆筒状套体,大腿套体31的内径大于小腿套体32的内径。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内均设置有冷敷层,冷敷层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大腿套体31的内径沿朝向小腿套体32的方向逐渐减小。小腿套体32的内径沿远离大腿套体31的方向逐渐减小,小腿套体32的端部设置有收束带。收束带为弹性带体,其上设置有褶皱部,褶皱部的厚度小于小腿套体32的厚度。通过设置两个内径渐缩的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进而可以较为吻合患者的大腿和小腿,从而提高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的适用性,方便进行冷敷作业,而收束带的设置,则方便将小腿套体32固定于小腿上,而且可以封闭小腿套体32与患者小腿的下端之间的间隙,防止热气流进入,提高冷敷效果。

例如,为了便于连接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通过多个连接绳33连接,多个连接绳33围绕患者的下肢周缘。多个连接绳33均为弹性绳,连接绳33的长度方向沿患者的下肢的长度方向延伸。弧形靠垫板12上形成有拱起凸面121,拱起凸面121邻近坐垫体20,拱起凸面121远离坐垫体20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倾斜下降面122,倾斜下降面122朝远离坐垫体20的方向延伸。倾斜下降面122的长度大于拱起凸面121的长度,拱起凸面121的最高点处形成有柔性缓冲区域。通过设置多个连接绳33,进而方便将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相互连接。而倾斜下降面122与拱起凸面121的设置,则方便利用拱起凸面121抵顶患者的腰部,并利用倾斜下降面122引导患者的背部靠设于倾斜下降面122上,提高弧形靠垫板12的使用方便性。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有的情况下,为了便于缩短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之间的距离,将冷敷套组件30完全套设于大腿上或者完全套设于小腿上,冷敷套组件30还包括环形套34,多个连接绳33的中部均固定于环形套34上,环形套34用于套设于患者的下肢上,以提高冷敷套组件30的套设力度。当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之间不需要间距时,例如将冷敷套组件30完全套设于大腿上或者完全套设于小腿上时,环形套34将每个连接绳33分隔为大腿段331与小腿段332,大腿段331连接于大腿套体31上,小腿段332连接于小腿套体32上,环形套34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布条,环形布条上设置第一拉链,小腿套体32的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二拉链325,第一拉链用于与第二拉链325相互咬合,以使多个连接绳33的小腿段332翻转至小腿套体32的表面,而多个连接绳33的大腿段331重叠于小腿段332上,大腿套体31的边缘套接于小腿套体32的边缘上,从而消除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之间的间隙。

例如,大腿套体31的最小内径大于小腿套体32的最大内径,为了便于消除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之间的间隙,每个连接绳33的小腿段332上设置有硅胶制成的弧形软垫335,弧形软垫335邻近小腿套体32朝向大腿套体31的一侧边缘,多个连接绳33的弧形软垫335均贴设于患者的下肢皮肤上,多个弧形软垫335首尾衔接以围绕患者的下肢周缘,并密封小腿套体32的上端缘与患者下肢皮肤之间的间隙。而当需要消除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之间的间隙时,多个弧形软垫335在多个连接绳33的带动下翻转至小腿套体32的外表面上,大腿套体31的边缘插设于连接绳33的大腿段331与小腿段332之间,并套箍于小腿套体32上,多个弧形软垫335填塞于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之间的间隙,以弥补大腿套体31的内径与小腿套体32的外径之间的差距,提高密封性。

例如,为了便于进一步提高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之间的密封性能,冷敷套组件30还包括气囊带36,多个气囊带36分别固定于多个连接绳33的大腿段331上。每个气囊带36自大腿套体31的边缘延伸至环形套34处。多个气囊带36的内腔与外界气泵体连接。在需要消除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之间的间隙时,拉动大腿套体31至小腿套体32处,并使大腿套体31的边缘套设于小腿套体32的边缘上,启动气泵体以向多个气囊带36泵入气体,多个气囊带36鼓胀拉长连接绳33的大腿段331,以使多个连接绳33的大腿段331的端部带动环形套34移动至第二拉链325处,多个连接绳33的小腿段332带动多个弧形软垫335翻转至小腿套体32上,此时大腿套体31的边缘插设于连接绳33的大腿段331与小腿段332之间,拉合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325,利用多个鼓胀的气囊带36将大腿套体31压持于多个连接绳33的弧形软垫335上。多个鼓胀的气囊带36一方面可以将环形套34推动至第二拉链325处,以便于使用者拉合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325,另一方面可以压紧大腿套体31与小腿套体32,提高冷敷套组件30的使用方便性和气密性。

例如,为了便于提高粘附力,多个弧形软垫335上形成有凹形面,凹形面用于贴合于患者的下肢皮肤上,凹形面上设置有粘结层,每个气囊带36上设置有横向带368,多个气囊带36的横向带368均邻近大腿套体31的边缘,在多个连接绳33的小腿段332翻转至小腿套体32上时,将多个弧形软垫335的凹形面翻转朝向外侧并面对大腿套体31,多个横向带368粘结于多个凹形面的粘结层上,进而利用多个弧形软垫335提高对气囊带36的紧固力度。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一种如上所述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步骤s101中,翻转展开坐垫板与弧形靠垫板12,使患者坐设于坐垫板上,并倚靠于弧形靠垫板12上;

于步骤s102中,将患者腰部贴设于弧形靠垫板12的拱起凸面121上,并将肩部平铺于弧形靠垫板12的倾斜下降面122上;

于步骤s103中,启动气泵15对气囊14充气,以顶起弧形靠垫板12,使得弧形靠垫板12克服弹性模组13的拉力而转动,并顶持患者的后背;

于步骤s104中,将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依次套设于患者的下肢上;以及

于步骤s105中,启动冷敷液体泵向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内泵入冷敷液体,以对患者下肢实施冷敷作业。

例如,为了便于将冷敷套组件30完全套箍于患者的大腿或者小腿上,步骤s104为套箍步骤,套箍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于步骤s1041中,拉动大腿套体31至小腿套体32处,并使大腿套体31的边缘套设于小腿套体32的边缘上;

于步骤s1042中,启动气泵体以向多个气囊带36泵入气体,多个气囊带36鼓胀拉长连接绳33的大腿段331,以使多个连接绳33的大腿段331的端部带动环形套34移动至第二拉链325处;

于步骤s1043中,多个连接绳33的小腿段332带动多个弧形软垫335翻转至小腿套体32上,以使大腿套体31的边缘插设于连接绳33的大腿段331与小腿段332之间;

于步骤s1044中,拉合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325,利用多个鼓胀的气囊带36将大腿套体31压持于多个连接绳33的弧形软垫335上;以及

于步骤s1045中,多个弧形软垫335的凹形面朝向外侧并面对大腿套体31,将多个横向带368粘结于多个凹形面的粘结层上,进而利用多个弧形软垫335提高对气囊带36的紧固力度。

在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使用方法中,先翻转展开坐垫板与弧形靠垫板12,使患者坐设于坐垫板上,并倚靠于弧形靠垫板12上,将患者腰部贴设于弧形靠垫板12上;启动气泵15对气囊14充气,以顶起弧形靠垫板12,使得弧形靠垫板12克服弹性模组13的拉力而转动,并顶持患者的后背,以调整仿形靠垫板至较为舒适的位置;将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依次套设于患者的下肢上;启动冷敷液体泵向大腿套体31及小腿套体32内泵入冷敷液体,以对患者下肢实施冷敷作业。由于在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中,设置了气泵15、气囊14与弹性模组13,因此可以利用弹性模组13为弧形靠垫板12提供弹性力,而气泵15与气囊14的组合则使得弧形靠垫板12的倾斜角度能够改变,以适应不同身材的患者,提高了下肢冷敷体位垫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